第一零三章 一年后
轉眼間一年過去,翻手拍死了日輪山城的扶桑海賊們,不僅大大地發了一筆財,關鍵是再次把扶桑人好不容易攢起的艦隊又送入了海底。 隨著蓋倫船和五級護衛艦的紛紛下水,東北亞的海面已經被東印度公司支配,新羅扶桑和大唐之間的貿易,已經由蓋倫船鏈接起來。 隨著工匠們造船技術的不斷熟練,趙嵐說動公孫大娘把造船廠的主體搬到了琉求。 按照后世彎彎島建城的路線,西海岸的高雄和太平洋方向的花蓮兩大港口被優先建起。 要不是受限于合格的水手終于不足了,趙嵐的船隊還會繼續增大,現在兩支各有10艘十八世紀腐國五等護衛艦的艦隊已經打造完成,另有數十艘蓋倫船在東亞的洋面上馳騁。 戰艦全都配備了火炮機槍,琉北市已經初具一個城市的規模了,最最機要的船廠、槍炮廠、彈藥廠還有火藥廠都搬到了大島上。 隨船的陸戰隊小伙子們,早已把足跡踏遍了后世的幾個東南亞群島,這時候全都是蠻子野人的島嶼,自然全都歸了東印度公司所有。 有著光腦提供的海圖,各個島嶼的位置,洋流的分布,暗礁的警示全都一目了然,這就相當于開著全圖掛,船長們都紛紛拍胸脯保證把五星紅旗插遍海圖上的所有島嶼。 因為鞍山號的超神戰績,趙嵐提出把艦隊旗幟,連同東印度公司旗幟都定為紅星紅旗,這個動議沒人反對。 咱也是為我大萌兔天下布武了,趙嵐洋洋得意的想。 要說后世這東南亞島民的尿性,確實是懶。 艦隊到達這些島上,發現野人們都過著躺在樹下撿果子就能活的滋潤生活,隨便把稻禾扔到地里,用不著辛辛苦苦伺候,到了季節就可以撿回來吃了。 張九齡老相爺走了一遍群島之后,頓時就怒了,我大唐子民終年辛勞,還不得飽腹,這些野人何德何能,竟然占據了這些天賜之地。 拉了長歌門入伙是趙嵐自覺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其實大唐三大風雅之地,長歌、萬花、七秀,人家長歌門說一句俺們逼格是最高的,剩下這兩家完全木有異議。 長歌門都是文人雅士聚集,或是退休官員修身養性,或者是少年英杰要指點江山,不像萬花是三教九流,七秀是歌舞團。 張九齡歷史上退休后,在天寶初年就掛點了,不過這個劍三位面,老頭還活得好好的,武功高強,精神換發。 趙嵐苦于管理經驗不足,秀坊小jiejie們雖然很努力了,但是從頭學起畢竟需要鍛煉,原來攤子小還沒顯出來,自從深入開發琉求副本之后,這個問題就凸現出來了。 還是看到了來七秀坊做客的鳳息顏美眉,趙嵐頓時反應了過來,臥槽,怎么把大唐老干部局 文聯 私立貴族學校長歌門給忘記了。 說不得,拉著葉芷青大jiejie,帶著一車車的茅臺、張裕和二鍋頭,還有各色制作精美的文房四寶,特意改成大唐繁體字版的先賢著作,壕氣沖沖地殺入了長歌門。 趙少俠這投其所好的一招,sao中了長歌門這批老少文青的癢處,用后世制作的風雅禮品開道,就連已經打算悠游山水的張九齡老相爺都被打動了,再加上葉芷青bug級的辨識人心天賦,和人交流時如沐春風,就連最頂級的說客都要遜色三分。 九齡公初初來到琉求,在了解琉北市的運行制度后,老頭只用了不到10天,就把整個琉求各個城市事務統籌的井井有條,人家那么大的唐帝國都管了這么多年,這些都是小卡司了。 而且借鑒后世政府機構的管理模式,配齊了底下做事的公務猿之后,上面的人只需要做出相對宏觀的決策,管理起來不要太輕松,而且針對性更強,調控效果也更加直觀可控。 張九齡到了琉求不滿三個月,據說筆記已經做了十多萬字了,這在古代已經是鴻篇巨著了,可不像后世苦逼的網絡寫手,幾十萬字那都不叫事兒…… 老爺子一紙書信叫來了官迷李太白青蓮劍仙同志,說別在長安墨跡了,琉求有酒有詩,還有幾千里山河給你展畫,人傻錢多速來~! 這個位面的李太白可不得了,人家劍法超絕,學富五車,可不是一個光會作詩的文學老男孩,李白到了琉求果斷入坑,李三你不識金鑲玉,還是趙嵐這孩紙懂事啊,曉得老夫懷才不遇,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 好吧,青蓮劍仙遇到老相爺也是被坑了,把琉求省長的職務扔給李白之后,張九齡就跟著李裹兒的船隊開始了征服大海的旅程。 大唐的公主們從來都是不安分守己的主兒。 李裹兒仗著內坊扛把子的身份,硬生生搶了唯二的主力艦隊的一支,帶著公孫盈二娘師傅,今天炮打扶桑,明天南下麻六甲,海賊們聞李裹兒而色變,弄得趙嵐都想問她是不是還有個名字叫李華梅…… 有了東南亞群島的資源支撐,不僅琉求的建設日新月異,山村貞子的位面倒爺生意更是做的風生水起,香料、木材、礦石,除了開采技術要求過高的種類之外,保護傘公司竭誠為您服務。 群島上的野人們倒了大霉,大唐這時候還沒有大規模的流民可以招募,種花家自古對于背井離鄉有著天然的抗拒,所以漢民移民雖然一直不斷,但是成效并不顯著。 相反,從扶桑新羅招募,一聽唐國的老爺要人,報名的那是趨之若鶩,坐上如山一般的大船,一路南下來到后世馬來西亞、菲律賓的大島上,干凈的衣物,每天都有魚有rou,寬敞明亮的營房,這是天國啊。 扶桑和新羅人已經是一對仇家了,當初扶桑就是應了百濟高句麗的邀請,一起懟了新羅一把,然后被大唐粑粑教做人。 兩邊工人沖突了好幾次,被狠狠地打了板子,氣急敗壞的難兄難弟把怒火發到了幸災樂禍觀看的土人身上,尤其是因為表現良好被提拔為監工的扶桑人新羅人,每天用大棒子敲那些偷懶的土人最是讓人身心舒爽。 趙嵐經過土人營房,聽到了土人們對監工們的咒罵,光腦翻譯就是給力,扶桑人,新羅人,都被土人們罵作棒子,好吧,這很思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