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賺錢的渴望
鳳飛樓的文化是什么,不就是公平、平等嗎,韓藝可不會吃獨食的,必須人人有份,分擔他臉上的壓力。 而且韓藝這人喜歡迎難而上,大家越是罵他,就越是堅定他要用自己頭像作為北巷的象征,他甚至于一氣之下,差點沒在北巷口弄一道大門,然后就將自己的頭像模型給掛上去,就跟那肯德基老爺爺一樣。 他弄這頭像,其實也就是為了名望,唐朝就好這東西,士族為何這么牛,就是因為他們常常裝bi,你看我連皇帝的女兒都看不起,我得有多么牛呀。所以,你要出頭,你要上位,就必須高調行事,尤其他出身卑微,他必須得讓百姓認識他這個人,這對他以后的仕途以及他的夢想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話說回來,這罵歸罵,但不管怎么說,售票制非常成功,一刻鐘之后,所有的票全部賣出。 這票售出之后,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不管是鳳飛樓,還是北巷其余的商鋪,就已經開始最后的籌備當中了。 在忙碌中,兩日很快就過去,北巷終于等到了開業的一日。 破曉時,咚咚咚...的聲音從遠處的鐘樓傳來。 隨即到處聽得咔咔的開門聲。 這鐘聲就是預示著可以開坊門和市門了,百姓可以到處行走了。 韓藝來到長安之后,改變最大的就是這生活習慣,鐘聲不響。就不起床。比鬧鐘還鬧鐘一些。 這對于身體而言,倒是一件好事,但是韓藝真的非常討厭這鐘聲,因為這鐘聲代表著禁錮,他覺得人應該要能夠自由的支配每一秒鐘,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剝奪。 以往鳳飛樓要演話劇時,總是非常忙碌的。因為北巷就他這一家店,什么都得自己弄,不管吃還是喝。 但是今日不同了,從今日起鳳飛樓就一個演話劇的地方,其它的全部交給了別人,反倒是比較清閑了,鐘聲響后,就是茶五這個扛把子帶著十余人,威風八面的四處查看??纯从袥]有什么地方沒有弄好。 而韓藝、小野、杜祖華則是風雨無阻的跑去叫醒賴床的熊弟,然后出得后院,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晨跑。 “小胖!” “啥?” 這時候的熊弟,是話最少的時候了,因為他還處在半夢半醒的狀態。 韓藝非常嚴肅道:“我打算每天再花一個時辰健身,你要一起么?” 熊弟頓時醒了。猛地搖頭。 韓藝忽悠道:“小胖。你難道不想擁有一副強壯的身材么?” “不想?!?/br> 熊弟這一回不知哪這么聰明,回答的恁地干脆,道:“我覺得我這樣挺好的??!” 韓藝道:“你還真是自信??!你這哪里好了?” 熊弟嘿嘿道:“大家都挺喜歡我這樣子?!?/br> 韓藝眨了眨眼,暗想,倒也是的,這也身材也是他的優點之一,如果他練的跟史泰龍一樣,估計就沒人喜歡他了,算了,算了。我還是一個人練吧。道:“好吧,好吧,但是你可不能再胖下去了?!?/br> 熊弟使勁的點頭,心里嘀咕,這事也能阻止么? 原來自從那日被人嘲笑一番過后,韓藝終于開始意識到要注重儀表了,前世長得帥,隨便怎么弄都帥,但是現在不同了,他得注意一下了,他決定走型男路線,首先就要把身材練好,其實他一直都在練,但是沒有系統化,肌rou是有了,但是線條還不明顯,他得把自己練成一個后天的衣服架子。 來到北巷時,所有店鋪的門都還是關閉的,因為如今才剛剛打開坊門,而北巷的地價被炒得這么貴,沒有人住得起,店員都還是住在老地方,現在要么就在洗漱,要么就在趕來的路上。 這時候的北巷還是非常清凈的。 可是等到韓藝他們往回跑時,就見北門內涌入大量的百姓,無一例外個個都是推著板車,不用說,這些人都是城外來淘寶大市場做買賣的小販。 “韓小哥,韓小哥?!?/br> 忽見一個老漢兒舉手朝著韓藝喊道。 韓藝一看,笑道:“是陶老伯??!” 這老漢兒姓陶,名土,四十歲的年紀硬是活出了五十歲的味道,滿面風霜,頭發花白,父親曾是一個老陶匠,有門子手藝,只是唐朝建國之后,鼓勵農業生產,因為沒糧食,他家也種田去了,但是生活過的很是一般,隨著家里的人越來越多,日子就過得更加艱苦了。 人嘛,窮極思動,西市他是去不了了,因為地方都已經被人給占了,聽聞北巷可以做買賣,于是就過來碰碰運氣,他本是交不起租金的,只是韓藝見他的陶器非常不錯,很有藝術風格,于是就讓他欠一個月租金,這讓陶老伯非常感激韓藝,看到他就趕緊打招呼。 而在陶老伯身邊還有兩個年輕人,是他的兩個兒子,但是看上去就像似孫輩。 韓藝跑了過來,陶老伯立刻讓兩個兒子向韓藝行禮致謝,自己也是老淚縱橫,就差沒有將韓藝說成是活菩薩了。 “行了,行了,你要真感謝我,就早點發財?!?/br> “哎呦,發財我可不敢想,就望能夠養活這一家子人?!?/br> 韓藝也知道他家里的情況,因為這京畿范圍的土地,多半都在貴族手里,他們老陶家一家四口人,土地也被地主奪取一些,沒剩多少了,過得也是比較貧困,隨口道:“你們來的還真早??!” 陶老伯道:“我們住在城外,能不早點么,你看看前面這些人,都來的比我早,我還就怕去晚沒有位子了?!?/br> 韓藝知道他還在擔心。畢竟他沒有交租金。不做上這買賣,心里難免會打鼓,笑道:“放心,不管你有沒有交租金,你與我們簽訂了契約,那位子就是你的,除非你不來了。走走走。我與你一道去吧?!?/br> 陶老伯聽得欣喜不已,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韓藝與這些人從北巷北側一條小道入得北巷。 來到淘寶大市場的后門,只見一道柵欄攔在道上,有三五人走了過來,朝著這些推著板車的小販吆喝著,“一個個進,車輛全部放在這邊?!?/br> 這些人左右一看,發現這里夠偏僻的。卻也不想想,若是不偏僻的話,能給你們放車么? 其中一人就道:“幾位小哥,這車放在這里安不安全?” 領頭那人便道:“你們放心就是了,這我們會幫你們看著的,而且你們進去后會領取車牌。等關門的時候。按車牌取車?!?/br> 這就是最初的停車場。 韓藝是兩個極端的人,對于自己平常的生活,那真是隨便得不能再隨便了,身邊趟幾個女人都行,但是對于工作,他還是追求完美,因為他以前的工作,要是不完美,那他就掛了,雖然工作變了。但是習慣還在。 而對于一個市場而言,可不是開一個店這么簡單,必須要規范,當然,要合理的規范,比如停車場,要不這么弄的話,人人都想爭先,人人都想爭好位子,人人都擔心車被人偷了,別看這是一個小問題,別看只是一輛木板車,但這直接影響道市場的運作,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大家都為這車的事吵架,那就是你這北巷的主人做得不對了。 所以韓藝從第一天就將這一切能夠預計到的細節,都制定了嚴格的規范標準,但還不能說是完美,因為這只是能夠預計的,有些細節要在開市之后,才能夠看的到。 大家聽罷,紛紛依言,井然有序的領取木牌,通過木柵,立刻有人上來帶著他們將車停在車牌上所寫的位子上,并且順便告訴他們如何根據車牌找位子。 這些小販對于北巷的這種措施感到非常滿意,放心不少,這是兩市沒有的,兩市地方大,木板車永遠是歪倒在攤位的邊上。 因為大家都遵守規矩,故此很快,這后面的一塊空地上就放滿了木板車。 “東主---!” 這幾個看門的人,忽然見到韓藝出現在面前,不免嚇得一大跳。 韓藝笑呵呵道:“我有這么可怕么。你做的很好,繼續努力?!?/br> 說著,他拍了拍他領頭的肩膀幾下,然后便走了進去。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戶,令這些人信心百倍,仿佛對未來都充滿了激情。 把車放好之后,大家就紛紛卸貨,扛著貨物從后面專門通道入得淘寶大市場,韓藝也跟著陶老伯進去了。 這個淘寶大市場非常的簡單,就是一個大木棚,里面是一張張長桌,擺放的整整齊齊,這長桌全部是帶有抽屜設計的,中間則是一條條過道,大概有三十來張。 但很快,只見各種貨物就擺放在長桌上,有自己家種的小菜,有野味,有家禽,有草席,有木雕,有獵具,有陶器,還有一些獨特的風味小吃,反正是包羅萬象。 而這些小販也是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完全看得出,他們臉上都綻放著光彩。 韓藝知道,這就是一種對于賺錢的渴望。 因為唐朝的市坊制,雖然復蘇了農業,但是讓百姓對于未來失去了憧憬,不可能發財,從出生開始,你就得對這屋前的田地過上一輩子。唐初的百姓倒是非常樂于見到,因為他們是從戰火中過來的,他們需要的是安定的生活,但是現在百姓開始覺得寂寞了,平淡的生活讓他們覺得非常無聊,他需要得不再僅是安定的生活,他需要豐富自己的生活,更好的生活。 這是人性。 商業不是人可以壓制的,因為這是一種人性的具體化。 韓藝熱情的與大家打著招呼,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心中非常滿意,其實他最擔心的就是這淘寶大市場,因為這里魚龍混雜,不像外面的店鋪一樣,員工都是經過專門培訓過的,這里的百姓都沒有,因為韓藝希望淘寶大市場就是一種百姓與百姓交流的地方,自由、平等,太正式化,會失去淘寶大市場的文化。 視察了一圈,韓藝突然想起自己還是穿著輕便的跑步裝,雖然洗漱過,但是頭發都沒有整理,前兩日還想著要注重容貌,待會客人都來了,那這臉丟大發了,道:“小胖,我們回去吧---小胖?!?/br> 這一回過頭來,突然發現三個小家伙都不見了。 這人拿去呢? 韓藝趕緊流目四顧,只見小胖這個永遠都帶著錢的土豪正領著小野和華仔在購物了。 天??!難道他們是想告訴我,市場開發者的唯一優點,就是能夠提前購物? 韓藝郁悶的喊道:“小胖,我們得回去了?!?/br> “哦,就來?!?/br> 深諳人性的韓藝,知道這“就來”的意思,直接上去,將小胖他們給拖了出來, 可就這轉眼間的工夫,這三個小家伙就人手捧著一堆的東西。 但是韓藝看到一切,感到非常的開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 出得大門,韓藝轉頭一看,只見這屋頂上豎立著幾個大字---淘寶大市場。 匾額?招子? 那都已經過時了。 都還涂油紅漆的,在朝陽照射下,那是熠熠生輝呀! 韓藝頗為得意的笑呵呵道:“小馬,不好意思了?!?/br> ps:求月票,求推薦,求訂閱,求打賞。。。。。(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