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他山之石可攻玉
感謝永不稱霸公子的打賞! 感謝書友160719155820865公子的打賞! 感謝圣白龍將軍公子的打賞! “陛下,您不打算殺他?” 曹cao點了點頭,嘆了國氣,悠然道:“朕算是替祝融還他的情吧!” 好吧,不要看曹cao說的很感動人心,實際上不過是讓孟獲活下來能夠得到的利益更大而已。 一個活著并且還是眾叛親離已然掀不起什么風浪的孟獲,不但能夠表明曹cao的心胸寬廣,還能夠讓投誠的孟優等人松口氣,更主要的是還能夠讓祝融感動,只要祝融死心塌地,就代表南蠻的祝融族是堅定的皇權派,有了祝融族的支持,在南蠻交州一帶,魏軍的勢力和實力才會更加龐大。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了,臣也就不贅言了!”荀彧道,跟隨了曹cao這么久,荀彧和曹cao兩人對于此事,也算是盡在不言中了! “文若,目下,士徽在交州的暗線算是全部暴露了,士徽已經翻不起風浪了!不過交州的警備軍建設不能耽擱!朕今天與祝融游玩時提到此事,她沒有任何意見!” “陛下的意思是讓微臣綱此任?” 曹cao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根據交州目前的情況,須要一位通曉軍政民事的大臣坐鎮,朕覺得文若最合適!不過文若乃是內閣之臣,稍微離開一段時日尚可,久了就不行,朕思付良久,認為還是孔明擔此重任也可為之!” “孔明在交州也有一段時日,且孔明智慧過人,由他坐鎮交州想來定不負陛下厚望!”荀彧思付了下拱手道。 “告訴胡昭,朕會將荊州警備軍和益州警備軍暫時留在交州,在時機合適的情況之下可以展開對士徽殘余的清剿行動!” “臣領命!” 數日后,祝融的傷勢痊愈,曹cao決定班師。 半月之后,萬余御林軍護擁著曹cao和祝融回到長安,祝融本來要留下為曹cao鎮守交州,不過曹cao鑒于前車之鑒,用溫柔而暴力的手段強迫祝融打消了這個念頭,至于蠻族軍團,就交給祝炎統帥了。 一回到皇宮,曹cao這位男主人卻被冷落在了一邊,一眾嬌妻都圍著祝融噓寒問暖,不管是真是假,最起碼曹cao看的舒心。 第二天一早,曹cao重新上朝,眾大臣一起恭賀祝融無恙、此役大勝。 曹cao笑道:“祝融無恙確實值得恭賀,不過說此役大勝就不必了,在國內瞎折騰,而且還是獲勝一些不明天數,妄想逆天意、違人心之人算什么大勝!” 大臣們見曹cao說得有趣,不禁莞爾。 “朕不在朝中的這段時間可發生了什么大事?”曹cao問道。 一名大臣出來道:“托陛下洪福,天下安定、百姓安樂、四夷臣服,未有任何大事!”這家伙明顯在拍馬屁。 曹cao呵呵一笑,點了點頭。 “陛下,就在幾天前,從羅馬帝國傳來了訊息!”陳宮稟報道。 “哦?怎么說?” “羅馬人在平定埃及人叛亂時遇到了麻煩!而大馬士革在羅馬大軍開往埃及后又掀起了叛亂狂潮!另外,美索不達米亞人也豎起了反旗!現在羅馬軍隊正疲于奔命!”陳宮稟報道。 曹cao流露出驚訝的神色,“想不到羅馬帝國內部竟然出現了大問題!” 陳宮分析道:“其實這也不足為奇!羅馬帝國內部民族眾多,而這些民族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同時羅馬人的比例在整個帝國內并不大,再加上其他民族在羅馬帝國內受歧視的地位!雖有羅馬皇帝頒布赦令改變,然而時日尚短,加之麾下官員對此赦令陰奉陽違,導致數年過去,并沒有太大的成效,反而矛盾愈演愈烈,如此一來,這樣的叛亂其實只是遲早的事!” 曹cao點了點頭,“公臺所言極是!” 頓了頓,思忖道:“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羅馬帝國的內亂倒是給我們提了個醒??!” “陛下英明!”眾臣齊聲道。 曹cao思忖道:“欲使天下安定,必須先使天下各族共享華夏文明的雨露!禮部尚書!” “微臣在!”禮部尚書魯肅出列應道。 “你給朕拿出一個在異族推行華夏教育的方案來!朕給你十天時間!記住除了教習我華夏的禮儀、典籍和文字之外,還要教會他們對大魏帝國的忠誠!” “微臣領命!”禮部尚書魯肅應諾道。 曹cao思忖片刻,用詢問的口吻道:“如果將一部分異族遷到華夏腹地,你們認為可行嗎?” 那幾個前朝老臣立刻跳出來反對,“陛下,如此做是亂我華夏的行為!是取亂之道,萬萬不可??!” 曹cao皺了皺眉頭,陳宮不以為然地問道:“此話錯矣,前朝將各番邦放在邊疆以為戍守,然而他們卻時常反叛,黃巾之亂時烏九人就曾趁火打劫,不過十多年春秋難道這就忘了嗎?其實邊境華夷通婚之事自古以來便不曾禁絕過,當年逐鹿大戰之時,我華夏何止百族,只要異族愿意為華夏人,愿意為華夏為大魏帝國效命,那么便是中華之人!古語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若沒有廣闊的胸襟,如何能成就千古不朽之霸業!” 那幾個老臣登時啞口無言,最后只得搬出那些個干癟癟的圣人云之類的來強項辯駁。 曹cao打斷了他們的話。掃視了殿下一眼,揚聲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幾個新晉入朝的年輕官員紛紛道:“陳閣老所言極是!我大魏帝國雄踞東方,怎能沒有與此相匹配的胸襟!” 眾臣紛紛附和,都一邊倒地同意陳宮之話。 曹cao嘴角一挑,“既然諸位都如此認為,那么就召命匈奴、烏九各族遷到幽州!戶部負責此事!” “是!”戶部尚書沮授出列應諾。 散朝后,曹cao和陳宮、戲志才、荀攸一道在御花園的湖泊邊漫步著。 曹cao心有感觸地嘆了口氣,“帝國越來越繁盛,各種事務也越發紛繁復雜了!這時朕越發地感到人才的匾乏!你們說,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嗎?” 戲志才思忖道:“其實帝國已經有了完善而高效的人才錄取途徑!陛下之所以仍然感到缺乏人才,應該是因為能夠參試的學子人數實在是有限!畢竟讀書的人還很少!” “不錯!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看來我們之前忽視了一個大問題,現在必須立刻彌補!官辦學堂,雖在朕創業之初就有之,然而速度還是太慢了,必須要加快速度,這件事必須立刻著手來做!”曹cao斬釘截鐵地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