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暫時停戰!
手機閱讀 劉瑰連忙回禮道:“大將軍不必客氣!” 隨即從懷中取出一份絹帛,雙手呈給嚴顏,嚴顏接過絹帛,微感詫異地看著劉瑰,劉瑰抱拳道:“大將軍,這是陛下的命令,你看看吧!” 嚴顏點了點頭,有些忐忑地打開絹帛,只見上面寫著特令嚴顏為三軍大都督,總督白馬關所有軍務!三軍將士須緊遵其號令! 看到這一道命令,嚴顏的眼眶登時紅潤了,一臉激動地說道:“陛下如此寬待罪將,罪將只能以死相報!” 嚴顏將劉璋的命令收好,步到主位上坐下,劉瑰、冷苞等將分列在左右,嚴顏問劉瑰道:“劉將軍,你帶來了多少援軍?” 劉瑰回察道:“末將奉陛下之命將武陽、嘉陵、朱提、江陽及巴郡所有的軍伍都帶來了,總兵力約四萬人!” “后勤輜重由誰負責?”嚴顏又問道。 “陛下已經命法正為糧秣官,全面負責大軍的糧草輜重!” 嚴顏面露驚訝之色,“陛下讓法正為糧秣官?” 劉瑰點了點頭:“大將軍,難道這有什么不妥嗎?” 嚴顏搖了搖頭:“這倒不是!只是法正為陛下身邊最重要的文臣,算了,想來陛下是太看重白馬關了!” 嚴顏抬起頭來,對冷苞道:“立刻安排大軍駐扎之地!” “是!”冷苞抱拳應了一聲。 差不多就在嚴顏同眾將說話的同時,法正卻在唉聲嘆氣,就是因為劉璋不聽他的勸告,反而將他派出來做督運糧草之事。 曹仁、太史慈抵達白馬關的當天夜里,曹cao收到了曹仁的飛鴿傳書,此刻,曹cao已經回到了荊州,馬超、典韋等將也隨曹cao回到了荊州,魏軍第二軍團的主力約三萬余人連同第五軍團之一部兩萬留在柴???,第三軍團則繼續屯扎在赤壁大營之中。第五軍團另一部三萬眾退回到荊州,而白馬關下的魏軍為第一軍團及第二軍團共計十余萬眾。 這里須要特別說明的是,各軍中的人數雖然與大戰之前一樣,但是其中的許多將士已經換成了吳國降軍及荊州降軍,在這連續數月的大戰中,魏軍各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員,于是曹cao便從吳國降軍及荊州降軍中挑選精壯者補充到各軍之中。 曹cao皺眉道:“果如孔明所料!劉璋的援軍在子孝、子義之前抵達白馬關!”說著。曹cao將手中的飛鴿傳書遞給胡昭。 胡昭抱拳一禮,從曹cao的手中接過飛鴿傳書??催^之后問曹cao道:“陛下,您打算如何?” 曹cao走到門邊,思忖道:“朕倒是想盡快打破白馬關!不過白馬關實在太過險要,我軍很難在短時間內將白馬關擊破!而且我軍糧草已經出現問題!所以朕決定暫時休兵!” 曹cao隨即笑道:“其實這數月的戰斗,我軍已經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荊州、漢中落入我們的手中,劉琦逃亡江東,荊州的偽漢名存實亡,西川漢中被我軍奪下,我軍此次以后就可俯視西川。而柴桑同樣落入我軍的手中,就算因為水利的問題,不能直接從柴桑發兵建業,但是吳國的勢力也徹底的龜縮到了吳郡和會稽郡,剩下兩國的消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魏軍糧草的問題并不完全因為巢湖的屯糧基地被燒,那里的糧食也只有幾十萬擔而已,魏軍的糧食之所以會出現問題。主要是因為連年征戰,致使各倉底中一直都沒有囤積多少糧食,今年魏軍征戰的糧食基本上全是春收所得,因此魏軍的攻勢不可能持續太長的時間。 能夠維持這么久,還是因為魏國昔日的老本還有有著足夠出色的三省宰相和六部尚書存在,要不然的話。早幾個月之前,魏軍就要因為糧草問題而班師回國了。 胡昭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頓了頓,分析道:“西川劉璋暗弱,素來無大志,因此我軍目前的主要敵人就是江東孫堅!因此,微臣以為應該將主力分別屯在巢湖、赤壁、荊州三地,其中荊州同樣還是西攻川中的基地。因此更應囤積重兵!”, 曹cao點了點頭,稍作思忖,“就讓第一軍團、第三軍團、玄甲騎兵、烏桓騎兵屯在荊州,第四軍團、鮮卑軍團繼續留在巢湖,對了,盡快把從俘虜中挑選出精壯者給子龍送去:第二軍團及第五軍團之一部則駐軍柴桑:第五軍團的另一部則分駐白帝城和漢中,孔明,你看如何?” 魏國如今麾下的騎兵,成建制的就是御林鐵騎、鮮卑、烏桓、匈奴和早期的玄甲騎兵一共五支,其人數都在五萬左右。 胡昭稍作思忖道:“不如只讓第二軍團駐扎在柴桑,而第五軍團的主力則屯扎在漢中!” 曹cao思忖著點頭道:“嗯,這樣更好!” 抬起頭來決斷道:“就這么定了!立刻給各軍傳令!” 曹cao的命令隨即被傳往各軍,正在積極準備攻城的曹仁接到曹cao的命令后,垂頭喪氣地下達了退軍的命令。 就在荊州周圍的魏軍各部進行調協的同時,孫堅采用龐統的計策突襲巢湖,不過這一次他并沒能如愿。 雙方水陸軍在巢湖附近展開大戰,魏軍雖然水戰不利,但是依靠強悍的步騎硬是將孫堅蓄謀已久的攻勢擊潰。 隨后,孫堅率軍返回江南,暫時是不會再北上了。 孫堅退會江南后,將一部分水師調往赤壁,孫堅感到赤壁方向的危險比這邊要大得多,與此同時,孫堅傳令麾下各郡縣征召壯丁入伍,讓黃蓋負責全軍的訓練事宜。 隨后孫堅率領一隊親兵返回了建業! 吳王宮之中,孫堅突然向著一旁的孫策問道:“仲謀呢?” 孫策笑道:“這二弟跑去找龐統了!” “哦?仲謀這些天似乎總往士元那跑?” “確實如此,二弟與龐統倒像是一對忘年之交似的!對了父王,孩兒發現二弟在內政方面相當拿手,雖比不上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但是也十分的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