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
ps昨天看了一下,發現還差一點點均訂能破兩百了,還望各位兄弟姐妹們支持,現在先傳一章,第二章在五點左右! “眾將士,隨本將來,沖殺敵陣!” 曹仁、徐晃連將抱拳洪聲應諾之后,策馬來到了曹軍左右兩翼的騎兵面前,大吼了一聲,舉起了手的武器,指向了前方的袁術軍,一萬曹軍鐵騎在曹仁和徐晃的帶領之下,掀起了恍如遮天蔽日一般的沙塵,殺向了袁術軍士卒。 (.首發】 曹軍鐵騎沖陣,紀靈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他同樣命令李豐、雷簿,率領麾下兩萬騎兵迎向曹軍。 雙方鐵騎剛剛相遇,曹軍鐵騎干出了一抹讓所有袁術軍士卒都驚的目瞪口呆的事情,那是騎射,這被此時大多數漢人認為只有北方鮮卑、匈奴等蠻夷才能干出來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了漢人身,這簡直等于,后世的小日本,突然跪在天朝的面前,大叫爸爸一樣,可謂是令人感到驚訝。 一萬曹軍鐵騎的騎射,可謂是打了兩萬袁術軍騎兵一個措手不及,大批大批的袁軍騎兵士卒從戰馬之倒下,這突如起來的混亂,可謂是讓兩萬袁術軍騎兵到處都是人仰馬翻的場景。 雖然在李豐、雷簿兩名將領的壓制之下,這樣的混亂得到平息,但是兩萬袁軍騎兵的士氣無疑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而隨后的時間之內,曹軍騎兵。不跟袁軍騎兵進行白刃戰,反而不斷采取的放風箏戰術,更是讓袁軍騎兵的士氣不斷的在下降著。 要是有一個后世人再次能夠很輕易的看出來。曹軍騎兵此時采取的戰法,是一千多年后,蒙古人橫行一時,被后世人們稱之為放風箏戰術的回頭射擊戰術,這一個戰術被歐洲人稱之為安息射箭法,被蒙古人稱之為曼古歹。 這樣的戰術,讓蒙古人橫掃歐亞。更是在1241年4月的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殺敵七萬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 當然造成這個結局的因素,除了是因為歐洲騎兵都是一個個藏在鐵罐子之,雖然其近戰能力強大,但是按照等價交換的鐵則。歐洲騎兵的機動能力可謂是被大大減弱。而除了此原因之外,更為主要的是,面對這一個新戰術,措手不及和驚慌失措以及沒有任何的應對手段,才造成最終十萬匈牙利大軍被殲滅七萬的結局。 相于歐洲,由于長期和蒙古對戰,宋朝對于蒙古人的戰法無疑更加具有抵抗力,因此直到宋朝滅亡。蒙古人的此一戰法,帶給宋朝士兵的傷亡。遠遠沒有帶給歐洲人的傷亡要大。 和后世的匈牙利士兵差不多,第一次面對此一戰法的兩萬袁術軍騎兵,可謂是被打的暈頭轉向,時不時的都有數十名袁術軍騎兵從戰馬之倒下。 兩萬袁術軍騎兵面對此從來沒有見過的戰法,一時間可謂是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身為領兵大將的李豐、雷簿,同樣也是急著滿頭都是漢。 雖然他們麾下的兩萬騎兵都是機動能力十分強的輕騎兵,但是沒有馬鐙的他們,可不會騎射啊,這造成了,兩萬名想要加快速度迎曹軍騎兵,進行白刃戰的袁術軍騎兵,更像是迫不及待的沖來送死一般。 沒有一會,面對這樣幾乎等同于被敵軍屠殺的戰斗,兩萬袁術軍騎兵們徹底的崩潰了,畢竟不管是誰,在面對只有對方能夠打到自己,自己打不到對方的戰斗,都會崩潰的,因為這不是戰斗,而是屠殺! “眾將士聽命,拔刀,殺!” “殺~~” 兩萬袁術軍騎兵的崩潰,讓曹仁和徐晃皆是雙眼一亮,如此天賜戰機,他們可不會放過,一萬曹軍騎兵,將手的弓箭懸掛道了戰馬旁,從腰間抽出了兵器,調轉馬頭,來了一個大轉向,伴隨著揚起的沙塵,怒吼著殺向了袁軍騎兵。 相于步行士兵的環首刀,騎兵的近戰武器則是歷史之赫赫有名,被譽為漢代之神兵的斬馬刀。 斬馬刀的歷史記錄最后是在西漢后期這一段時間,如《漢書.朱云傳》有記載“臣愿賜尚方斬馬,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余。問誰癟對日安昌侯張禹?!?/br> 而西漢末年同樣有斬馬刀的歷史記錄,如《漢書》“王莽使武以斬馬挫董忠?!?,由此可見,斬馬刀的發行可以推移道西漢晚期,從西漢晚期,直到現在,起碼已經經過了三百多年的時間,按照戰爭兵器的更新換代的速度之快,可以說有著三百多年齡的斬馬刀,其實可以算的是一個老古董了。 但是雖然是老古董,斬馬刀卻沒有其他老古董兵器那樣,威力大幅度下降,反而一直延續到了唐朝才終止,可謂是歷時數百年之久,更甚至,唐朝赫赫有名的陌刀是從斬馬刀演變而來,由此可見,這種從西漢晚期發明出來的兵器,是具有多么巨大的成功性和實用性。 斬馬刀之所以號位斬馬,是因為,手持此巨大而長的斬馬刀的士卒,往往能夠伴隨著沖鋒時所帶來的沖擊力,將敵軍騎兵連人帶馬徹底的一刀兩斷。 手持斬馬刀沖入混亂的袁軍騎兵之的曹軍鐵騎,往往斬馬刀一揮一砍,袁軍騎兵往往是人馬皆變成了兩半,人類與動物的鮮血混合,人類的內臟和戰馬的內臟,一同夾雜的暴露在了大地之,生命的平等性,在這一刻可謂是體現的無淋漓盡致。 兩萬袁術軍騎兵對戰曹軍一萬騎兵,還沒有多久,竟然土崩瓦解,這讓看到這一幕的曹軍和袁術軍雙方士卒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而等到雙方士卒從剛剛一幕之回過神來之后,曹軍士卒可謂是士氣大漲,反觀袁軍,則是一個個臉色煞白,一些膽小的更驚慌的向后逃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