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謀而后動
但眾明教精英眼里早特么被皇帝李隆基一番的蠱惑,說是誰帶著李祖隆的頭,立馬封他做四品大將軍,有功之人,折沖府都尉云云,對這群人而言,無異于一步登天,出入廟堂之高,見的不再是什么三教九流,而是與地位顯赫的朝廷大將為伍,稱兄道弟! 更何況還能光宗耀祖,再不是草莽英雄,而是國家英雄,日后,那史書上都能留下名字,豐功偉績,陸危樓縱然再提拔他們,難不成把教主之位給他們! 這群人已如箭在弦,陸危樓一番金石良言,簡直如同侮辱,當中早已有人不信服他這個教主,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此時立馬就有人益發火上加油,怒發沖冠的道: “呸!陸危樓!你自己貪生怕死就不要阻攔我們升官發財?若我們臨陣退縮,豈是貪生怕死之輩?目下大事在即,我們決不能功虧一簣!” 說話聲中,已有部份明教精英提腿踢向的木門,陸危樓面色一變,沉聲吆喝: “冥頑不靈!門內會有危險!別太沖動……” 可惜,他這句話已經說得太遲了!“碰”的一聲!最后一道大門已給明教精英們重腿踢開,可是眾人定睛一看內里根本就沒有半丁兒人人影! 內里只有一個跪在地上的年輕人,有膽大的精英疾步掠進一看,喊道: “是李天翔這個臭小子!已經氣絕身亡了!” “李天翔?!?/br> “???” 變生肘腋!大事未成,內應李天翔竟然氣絕而亡,難道? 赫見李天翔僵硬的尸體,那逾百精英登時心中一凜!當下盡皆深知不妙,齊聲驚呼: “???李天翔已經死了?不妙!計劃已漏風聲!” “我們中計了?!?/br> 驚呼未完,整個靜若寒顫的內苑卻驀地傳來一聲清嘯,道: “對!你們已經中了圈套!” “今日,你們全都插翅難飛!” 語聲清朗無比,宛如九霄龍吟,已在院中驚心動魄的一眾明教高手,不期然翹首朝聲音出處一望;陸危樓雖早料眾人中伏,惟亦同時向聲音之處瞥去,只見聲音出處,赫然是適才眾人還置身的屋頂! 原來屋頂之上,不知何時竟布滿無數鎧甲士兵,少說也有數百人,每個守衛更在拉弓搭箭,嚴陣以待;更令人震驚的是,適才被以為昏倒在院子地上的數百李家守衛,亦同時一彈而起,將陸危樓及一眾明教高手圍在院內中心,手中也不知于何時拉滿弓箭! 適才朗聲說話的人,此刻正站在城頂那千名箭手之前,大有君臨天下之勢! 而他,亦確是一個君臨天下的人! 因為,他正是蜀地真正的霸主人物,李祖??!他終于以一個眾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降臨! 陸危樓及一眾明教精英,已被十面埋伏! 而一切的劇變亦在此迅雷不及掩耳之間!那逾百名教精銳還未及驚呼,還未及后悔自己無視陸危樓的勸阻,突然又聽那正高高在上的李祖隆如沉雷暴喝,威嚴下令: “哼,區區毛賊,亦敢與我爭雄!” “犯我李家者殺無赦!” “場中所有箭手!” “放箭!“ “放箭”二字一出,那屋頂上密密麻麻數之不清的箭手,以及在院內地上圍困眾人的數百箭手即時聽命,早已搭好的箭,全部如言一放! 電光火石之間,但聽數千聲勁箭射出的“蓬蓬”之聲,合而為一聲震人心弦、驚心動魄的巨響! 數千根鋒利無比的勁箭,已勢如破竹地射向那逾百明教精銳和陸危樓,箭快如電,更從四面八方涌至,被困在核心的人儼如甕中之鱉,根本避無可避! 頃刻,本應寧謚恬靜的李家內苑,當場響起不絕于耳、令人慘不忍聽的中箭聲! 還有連串連串的哀嚎慘叫,“啊“ 慘嚎撕天! 陸危樓與明教精銳,終在此苑被十面埋伏,且還遭數千亂箭掃射,頃刻之間,不但驚呼狂嚎響徹夜空,甚至激濺起無數凄厲無比的沖天血浪! 血浪滔天,整個內苑如同彌漫著一層濃濁的血霧,令人欲嘔。 而就在慘叫聲逐漸沉寂下來之際,傲立屋頂,被數百李家侍衛重重護衛的李祖隆雖還未瞧清楚血霧內的明教高手是否已全部中箭,卻先自開懷大笑道: “不自量力!” “哼,單憑你們這群蠢貨,無非上那狗皇帝的當而已,老夫行軍打仗多年,什么沒見過,活了多年…” 一語至此,已吩咐在院內地上的侍衛道: “眾侍衛聽令!將這群擅闖李家給我殺無赦!” 對!在數千利箭同一時間勁射之下,武林高手能或許能躲過一些,但,面對源源不斷的利箭,他們也難逃一死!所謂萬軍從中過,有人憑借高明的輕功可以,但,要從如蝗如蜂的萬箭齊發下逃出升天,就是呂洞賓來,他鐵定亦是難以抵擋… 李祖隆的這句命令還沒說完,突如其來地,內苑里驀又響起無數“啊呀”的驚叫之聲! 他連忙朝這陣“啊呀”之聲望去,只見發出這些驚叫之聲的人,竟然是那群在地面埋伏的李家侍衛! 他們脫口驚叫,緣于此時此刻,那層層因勁箭而激起的沖天血霧,已經冉冉散去;在濃濁血霧盡散之后,他們發現,除了那逾百金人精英早已如皇帝所料,中箭身亡外,一個適才在未放箭前已令他們矚目萬分的人,卻赫然不見了! 那個人令他們矚目,全因為那批明教高手所披的盡是深沉的夜行快衣,只有他仍毫不顧忌,依然故我,一身白衣如雪! 在夜色中是那么的令人矚目,他就是陸危樓! 正意氣風發的李祖隆倏然一驚,愣愣道: “怎可能?” “數以千計箭陣侍候,任何人也要成中之鱉!” 李祖隆正欲下令眾李家侍衛原地搜索,熟料,又傳來一個異常冷靜的聲音對他道:“凡事皆有可能!“ 此言乍出,李祖隆頗感震驚,緣于這個冷靜的聲音與其相當接近,近得就在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