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倔強》
林在山的話都是踩著旋律的節奏走的,話音一落,畢永剛的通鼓立刻進來接管了節奏,由白鴿彈出躍動的旋律,張昊邁前一步,輕柔而倔強的開唱了 ……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 那就讓我不一樣~ 堅持對我來說就是以剛克剛~ …… 我~如果對自己妥協~ 如果對自己說謊~ 即使別人原諒~我也不能原諒~ ……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瘋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 這首《倔強》,是五月天的阿信在遭遇“黑.道家族”事件時,心有所感的作品?!鳕J,. 這和林在山現在的處境,有些相通的地方。 在另一位面臺.北北.投,因為歷史背景與環境的關系,當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復雜的人際關系。 阿信的叔叔伯伯即身處在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中,而阿信本人,因為追求音樂的夢想,站在了舞臺前,被曝出這個新聞后,他被迫也必須赤.裸.裸的將一切攤開在大眾的眼前。 在那樣的環境中,他有不少同學可能都誤入歧途了,也可能曾經找過他去參與其中,但他的父母支持他念書聽音樂的興趣,這讓他能夠自信的進入另一個世界,從而為夢想而活。 每個人的背后,其實都有我們自己的過去,只有越過那樣的過去,我們才會有展翅高飛的未來。 這就像如今的林在山,他只有越過過去了,才會有更海闊天空的未來。 把握著這首歌中的精髓,在副歌高潮樂段,張昊用歌聲中的倔強,將咖啡館的氣氛再次點燃了 …… 我和我最后的倔強~ 握緊雙手絕對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地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我和我的倔強~! …… 以鋼琴替代了弦樂,林在山用富有彈性而有力度的配器伴奏。為歌曲保駕護航著。 到歌曲的第二段,享受著這首歌中倔強的靈魂,林在山也深有感觸的開唱了。他的歌聲相比張昊的高亢,顯得低沉滄桑了很多。卻更有一種倔強剛強的味道了 …… 對~愛我的人別緊張~ 我的固執很善良~ 我的手越骯臟~ 眼神越是發光~ …… 你~不在乎我的過往~ 看到了我的翅膀~ 你說被火燒過~ 才能出現鳳凰~ …… 林在山的歌聲一出,現場氣氛立刻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很多學生都情不自禁的歡呼了起來,即使林在山唱的這不是高潮樂段。 他唱的這段,卻是這首歌的點睛之筆。 白鴿和信徒的幾個孩子都知道林在山這段寫的是什么。 原作中:“我的手越骯臟,眼神越是發光”這并不是阿信在吐槽自己有亂七八糟的背景。 他大學讀的是室內設計系。如果沒有選擇玩音樂,他很可能就會從事室內設計方面的工作。 在學生時代,為了掙買樂器的錢,他寒暑假兼職當室內設計師助理,畫過圖紙,攪過水泥,也給臺球館畫過宣傳海報,常常一不小心就會把手弄得很臟,這就是歌詞中所寫的“手越骯臟”,但是越這樣努力。他離心儀的樂器就越近,離心中的音樂夢就越近,這也就是后面所說的“眼神越是發光”。 林在山在給幾個孩子講這首歌的時候,借用了原創的意旨,也是借助了原來那大叔的親身經歷,講說這首歌是在講他還很年少時的故事。 那時的他,家里沒錢給他買樂器,爺爺送他一把高檔的民謠吉他,對他的家庭來說,就已經是最大的奢侈了。 后來愛上了搖滾樂后。為了買把電吉他,也為了買更好的效果器,那大叔去工地上打過很多工搬磚,和水泥。還去掏過下水道,總之什么臟活累活他都愿意干,只要能掙錢去買樂器。 那時的他,手總是臟兮兮的,但買到樂器后,洗干凈手。彈上心儀樂器的他,眼神總是在發光,就是憑著這樣的精神,他才有了后來一飛沖天的故事。 我們所謂的夢想,不是光靠想,光靠說的,必須踏踏實實的去做,去付出,才有可能真的給它現實。 這就是這首歌中所潛藏的精神。 每次聽到林在山唱這段歌,信徒的幾個孩子都特別的受到激勵和感動。 林在山唱的后面一段,就更像是為了白鴿這種堅信他的人而做的了“你~不在乎我的過往~看到了我的翅膀~你說被火燒過~才能出現鳳凰~” 這歌詞林在山自己唱著都非常的感同身受,他如今就正在經歷著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階段。 被林在山的歌聲深深的打動著,接著林在山的精神,張昊用更沖天高飛的歌聲,繼續著林在山的故事 ……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 ……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地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我和我的倔強~ …… 就這一次~讓我大聲唱~! 啦啦啦~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啦啦啦~ 就這一次~我和我的倔強~! …… 一首《倔強》,讓水穿石里再次爆發出了沸騰級的歡呼! 穿了一身白色公主裙的優雅女老板盧詩詩,亢奮的都要跟著這倔強的旋律一起搖擺一起躍動了。她多么希望,她也能有一個倔強的屬于她自己的人生??! 音樂,并不像文學作品,可以帶給人一段完整的感悟。 音樂更多的是啟發人心底潛藏的精神。 這首《倔強》,這晚便在現場帶給了很多人啟發,或多或少的煥發了人們潛藏在心底的倔強靈魂。 這首歌之后,林在山便下場了,將舞臺徹底讓給了年輕人。 在臺下。林在山聽了信徒表演的《誘ng-for-誘》,再次感受了一波青春的美好,之后他便獨自一人離開了水穿石,在晚上十點40分時?;氐搅舜蠊?。 劉萌萌仍留在水穿石享受信徒的音樂,孫玉珍在加班也還沒回家呢。 林在山之所以這么早回來,并不是因為累,他是和李孝妮約好了這晚十一點時上網視頻聊天。 因為忙碌的工作和時差問題,兩個人現在想上網面對面聊天。都成了一件難事。 李孝妮的英倫專輯宣發重點轉成了讓那些大牌音樂人驚艷和稱贊的《blee-love》,就連新專輯的名字都改成了《blee-love》。 英國團隊這幾天在重新給李孝妮的專輯做定位,對她的形象也換了新的包裝方式,這讓她更有天后范兒了,而不是之前的電子范兒。 李孝妮這幾天留在英國一直試新的定妝照,還拍了新的mv,爭取在圣誕節假期來臨前,搶著時間做完更多的工作。 按計劃,她要在明天也就是12月24號的中午從英國飛回東海,夜里才能到東海。 本來她是想明晚和林在山溫情一下的。已經那么久沒見面了,她真心想林在山了。 但可惜,林在山這邊的日程有變化,明天他要飛長安,去和張佳樂談一談合作的事。 圣誕節之后,林在山的尾牙安排滿滿當當的,根本抽不出時間飛長安。張佳樂那邊也很忙,所有林在山只能定在12月24號平安夜過去,晚上和張佳樂吃飯商談。 受張佳樂之邀,25號林在山還要留在長安參觀一下老腔音樂公司。和老腔團隊切磋一下。 得到25號下午,他才能飛回東海。 而李孝妮25號下午就要飛申城了,去參加那邊的一個高端圣誕晚會。這都是公司早就給她定好的日程,改不了。 圣誕節期間。李孝妮根本就沒有假期可休,她之前把假都休滿了,圣誕期間她要抽時間要去廣城做演唱會的排練工作,一直留到元旦,參加完皇家衛視的跨年演唱會,才能再飛回東海。 這就意味著。她和林在山再次見面,得等到明年了! 如此想見卻不可見,是讓兩個人都很郁悶的事。 要早知道今年能尋回林在山,李孝妮一定不會把工作安排的這么滿。 但沒辦法,事已至此,兩個人也只能靠著在網絡上聊天傳情讓感情發酵了。 等熬過這一段去,到了明年三月份,兩個人若是能一起錄制《極限闖世界》,那段時間應該就不用再承受這種相思卻不可見的痛苦了。 林在山到家后,先洗了個澡,讓精神清爽清爽,還差十分鐘11點時,他坐到了工作電腦前,登陸芊芊,等著李孝妮上線。 這期間,他上beyond論壇瀏覽了一下。 論壇今天的注冊人數算是創紀錄了,這時已經有46000多人注冊了,距離他們的近期目標5萬會員,越來越近了。 在綜藝節目上打廣告的效應真是驚人!這讓林在山考慮著,明天飛去長安后,和張佳樂談一談,看看他們的論壇能不能在千里搜索上打打廣告之類,或者讓千里搜索將他們的排名往前提一提。 此時的beyond論壇上,樂迷們仍在興奮的討論著今天林在山的表現。 音樂討論區中,全是對林大叔的崇拜性謳歌,間或的出現幾個黑貼,也都被激動的學生粉們罵了個狗血噴頭。 大家都在期待林在山下一首新歌什么時候放出來。 林在山沒太釣大家的胃口,他直接公布了下首新歌發表的時間是在一周后的12月30號,皇藝的頂級沙畫比賽之后,在論壇上公布音頻。 他并沒有說自己的新歌和皇藝的沙畫比賽有什么聯系。 但聰明的人都能看出來,他的新作品肯定會在皇藝的沙畫比賽上出現! 這讓粉絲們對下周日的皇藝沙畫比賽格外關注。 那場比賽將在皇家文藝頻道面向全國觀眾直播,他們現在便鎖定了這檔節目,希望能在第一時間聽到林在山的新作品。 在討論區轉了一陣后。林在山又習慣性的來到了他比較偏愛的鋼琴板塊瀏覽。 此時,鋼琴版最熱的一個帖子,是在討論人的音樂天賦的帖子。 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這帖子就已經有50多人回復了。 不像討論區很多回復都是灌水。在beyond論壇專業的音樂板塊,是禁止灌水的,回復的人多是抱著偏認真專業的態度來回復的。 林在山更喜歡在這樣的板塊上瀏覽發言,和更專業的朋友們一切交流切磋提高。 ……………… 【我看你們都在說林大叔的音樂天賦超高,但到底怎么才算是有音樂天賦?怎么算是沒天賦???我是一個學鋼琴的新人。我現在對這個問題很迷茫。就比如說彈琴吧,我心里的旋律比彈出來更快,這算是有天賦嗎?可能是因為我的技藝還不夠強,我在琴上總是找不到我想要的音,但是我心里總是有一個音,這種音或旋律,可能唱不出來的時候可以彈出來,也有可能彈不出來的時候可以唱出來。我這算有音樂天賦嗎?】 ……………… 上面的即是樓主的發帖。 二樓的回復很打擊人,但他說的也有一定的客觀性:【樓主,我必須打擊你一下。你心里有音但在鋼琴上找不到,這是沒有音高感的表現,說的嚴重點,這屬于五音不全,是最沒有天賦的那一類人?!?/br> 很多人都在這個回帖上點了拇指朝下的反對圖標,并不認同二樓講的。 三樓的回復,是一個實名認證的東藝大音樂系教授回復的,他寫的很專業,林在山從頭看到了尾,覺得蠻有收獲的 ……………… 關于音樂天賦。大家普遍有誤解! 天賦不過是超常的能力,這里主要談談音樂能力的問題。 音樂能力不是音樂天才或者一部分人的專利,而是每個正常人都具有的素質。判斷音樂能力應該提倡多元化的審視標準,不能僅靠表演能力與創作能力來評價。聽賞能力也是重要的音樂能力,更是音樂得以存在的基礎。判斷一個人音樂能力還應基于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去考量,擺脫歐洲中心的音樂能力話語霸權。提倡更多人通過聽賞參與到自身民族音樂文化傳統中來,彰顯本民族音樂能力。 (中間略掉2000字,教授都是從民族文化的層面來舉例陳述自己的觀點) (最后的結語讓林在山很有感觸) 能領悟自己音樂中的文化才是最根本的。 當今社會,對于音樂能力的價值判斷。主要是基于音樂表演能力與創作能力,這導致音樂從業者、音樂教育者、受教育者們判斷一個人音樂能力全局性眼光的缺失。 音樂的創作、表演、聽賞是三位一體的,相互依賴不可或缺。 判斷音樂能力應該提倡多元化審視標準,表演能力、創作能力、聽賞能力并重。 大眾音樂能力的培養,更應該強調音樂聽賞能力的提高。 判斷一個人的音樂能力,須將其放置到自身的文化背景中考量。 每個人都是有音樂能力的,至少都能夠欣賞、理解、認同并參與音樂活動,音樂應該是人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這個“音樂”尤其要強調本民族文化中的音樂,借以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抵御歐洲中心的音樂文化霸權話語,重塑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傳統。 ……………… 教授的恢復贏得了很多專業人士的點贊,林在山也在閱讀后給他點了贊。 不像教授回復的這么專業,很多人都給了簡明扼要的回復,比如5樓講的:【樓主,你不要被二樓打擊到。說到音樂天賦這件事,好像只有莫扎特有吧?主要是他提高了音樂天賦的上限,讓一般人的天賦顯得啥都不是。要說林大叔的音樂天賦也確實非常厲害了,這可以從他的多首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的。不過音樂這件事,最終講究的還是悟性,感性和靈性。一般人說的天賦好,不過是感性強一點,練練其實都能練好的?!?/br> 6樓講的則比較扯:【能跟著個調有點節奏感的即興瞎唱還在調上就叫有音樂天賦?!?/br> 7樓是個實名注冊的音樂人,說的稍微嚴肅點了:【在音樂這一行,比你想象的吃天賦太多了,樓主,你要想成為一般的鋼琴老師的話,大概需要在初中的時候就學會讀和縮編總譜,以及聽寫多聲部復調作品。想成為專業一點的愛好者的話,大概需要在10歲左右寫出符合和聲邏輯的單聲部復二或者復三旋律(可以限定音階),并編配織體簡單的伴奏。7歲左右應該能聽寫三和弦(開列或密集)和由三和弦伴奏的小段旋律。我不是打擊你,你對照著我說的,看一看自己的情況吧?!?/br> 8樓說的略微有一些偏激:【排除生理上的異常,音樂首先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談得上天賦的差距。當代我們鄙視的拙劣作品,部分是因為創作者的見識不足,部分是因為創作者的目標用戶的見識不足。大家很少有機會拼到天賦。另外,偉大的作品是時代選擇出來的。我們現在聽到的,只是天賦高超的音樂家作品里留下的很少的一部分。你可以想象一下,把莫扎特放在今日中國會如何?精神領域的從業者,最大的天賦就是把握時代。這一點,我覺得林在山目前做的很好,他的天賦不光是表現在音樂領域的,他更懂得把握時代,把握大眾的胃口?!?/br> 8樓這個回復,并沒有得到太多人都支持,反倒是有10幾個人給他點了反對鍵。 林在山倒是給8樓點了支持贊,他覺得這樓說的有一定的客觀性。 很多帖子回復都提到了他,看著這樣的回復,林在山心中生出沖動,也想講一講自己的心得。 為了保險起見,他登陸了自己的小號“崔健”,準備用這個連論壇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是他的小號,來回復一下這個帖子—— 【跪求月票!跪求推薦票!跪求訂閱!】(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