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劇兩星(為盟主杰哥加更2/5章)
“唐山大兄預計也是在新年檔播出。我也不說其他要求了,幾大院線的首日排片量,你們就給我弄個百分之百吧!”林牧輕描淡寫道。 “叭!” 一個屁股比較大的影視公司負責人腳下一軟,直接保持不住平衡,一屁股沒坐住,直接壓著椅子沿坐到了地上,摔得整個房間都是一震。 “你做夢!” 摔到地上,那負責人卻不在意,只是激動地爬起身來直接痛罵道。 “就是!一頁書你太過分了!” “要點臉!你怎么不要天上的月壤!那個還容易點!” “誠意!是誰說要有誠意的!一頁書你這么說,我們還怎么談!” 不止影視公司方面,就連電視臺這邊的人,也是面色古怪地看著林牧,那眼光,生生是看禽獸的目光。 百分之百的排片率? 還新年檔? 你這么牛怎么不上天呢?! 他們甚至懶得說理由,直接拒絕。 林牧毫不在意:“那百分之七八十的排片量,也是可以接受的?!?/br> “沒接受的可能??!你繼續做夢吧!”電影方怒不可扼。 “一半!百分之五十總行了吧?!” 一個影視負責人無奈道:“首日排片率百分之五十的片子是有,但那要么是好萊塢年度大片,要么是淡季的名導明星巨作,還得是被市場證明了的結果!。春節檔國內多少大導演在盯著,國外多少大片在虎視眈眈,百分之五十!國家支持的主旋律電影都沒敢這么干的??!” 沒等林牧再說話,他又接了一句:“別說百分之五十,就是百分之三十、二十,都是不可能的!也只有那些備受觀眾矚目的電影,才值得這樣的排片率??!” 林牧神情也沒什么變化:“百分之十……” 話沒說完,對方就習慣性地“不行”了起來。 毫不在意,林牧繼續說道:“百分之十,必須有一場是在晚上六點到十點的場次,其他的你即使安排到深夜的冷場都沒關系。第二天以后的排片率,就正常按照票房來確定好了。如果再拒絕,那這次的所有約定,我全部不承認!咱們就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到時看看是誰先撐不住。你們覺得怎么樣?” 最后一句話,卻是對著五家電視臺說的。 電視臺自然站在林牧這邊,來這里談判只是因為情勢所逼,如果真有林牧在明面上與影視公司對著干,那他們自然樂得繼續發大財。 幾家影視公司湊一起聊了會,又出去打了幾個電話,這才回來面色難看地答應了這個要求。 春節檔的黃金時段排片,那是真的價值千金,像林牧這種新影視公司拍的第一部電影,想都不要想。 如果不是這次《射雕》把電影行業逼得太兇,他們寧愿合伙付給林牧五百萬,也根本不可能拿這個做條件交換! 畢竟,這樣做不止要花費金錢,還要消耗自己的人情關系,這才是最重要的! 法官松了口氣:“既然這樣,那大家就協議書上簽個字吧!接下來,法院的官方網站上,會公告說明協議的結果,作為以后行內通行的規則。各位,咱們創造了一項法律界和影視界的歷史!” 說到后來,他的語氣不由地激動起來。 林牧沒有他這么多的心思,微微一笑,和幾個人互相握了握手后,就領著小蘿莉和張卜仁加江浙總部了。 《唐山大兄》的拍攝權這兩天應該就會下來,林牧也要準備帶著劇組去泰國一趟了。 是的,他還是決定,去泰國去拍攝這部電影。 “《唐山大兄》相關拍攝資料,兌換需要兩百萬聲望?!?/br> 《射雕英雄傳》是射雕三部曲之首,在記憶宮殿里仿佛是種特例,所以小說才值一百萬,算是物美價廉;而83版《射雕》,因為武戲方面有短板,才值四百萬聲望,也是便宜得厲害。 而《唐山大兄》,整部電影雖然多是依賴李小龍的身手,又是拍攝鏡頭比較少的電影,兩百萬聲望就兌換下了,但其他劇本中的各種構思,仍舊很是值得回味。 也正是看了這些劇本中的構思,林牧才意識到除卻李小龍身手外,本片另一個讓觀眾有親切感的所在。 那就是:異國他鄉,身為弱勢群體的自己,受到欺負后怎么辦? 都市生活,每個人可以說都是背井離鄉,再是熟悉這條城市的每一條街道,那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心情,總是有的。 而工作上同事的排擠,生活上房東的冷漠,總是能讓人有種孤獨的感覺,《唐山大兄》這種把場景安排在泰國,那一個個泰國打手的面貌,張顯了男主角“獨在異鄉”的特性,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 因此,雖然出國拍攝肯定花的錢多一點,但林牧還是下了這樣的決定。 …… 而這時,許多關注《射雕》的觀眾,也看到了法院的調解公告,紛紛表示…… cao蛋! 本來嘛,他們最近看《射雕》看得正爽,無論是自己看、陪朋友看,還是和女朋友一起看,《射雕》無疑都是一件惠而不費的選擇。而現在,現在不僅播出集數減少了,還限定了播出時間,當真是坑得厲害! 與此同時,廣電局也發布了一個規定,內容與協議內容大同小異,但給的理由,自然不是因為《射雕》。 “今年我國的電視劇產量,達到了一萬四千集,為五年來最高,穩居世界前列。四成多的電視劇生產出來后沒有播出平臺,造成產品積壓,投資無法收回。2007年我國投入到電視劇上的資金約50多億元,直接回報投資者的利潤不足17億元……” “這是為了不浪費各大衛視的黃金檔,增加新劇播出的機率,為的是用更多新的、好的劇去填補播出空間?!?/br> “同時由于受到這個限制,制片方的利潤降低許多,也會逼得他們不得不降低大牌明星的虛高片酬,讓明星片酬的泡沫被擠壓出來,回歸理性……” “長此以往,也會讓制片方把更多的投資,放到編劇、后期制作等方面更需要用錢的地方,使得電視劇行業獲得良性發展,編劇收入增加,后期制作更加細致精美……” 很光明正大的理由,林牧很喜歡。 但真正想得深得人,卻是知道,這根本就是一個托辭。 其實質,仍舊是《射雕》逼著整個電影行業,不得不采用這種不光彩的手段,挽救電影市場。 非要舉個例子,就是…… 呂布一人一軍,生生逼得十七路諸侯,不得不用大軍沖擊這種丟臉的方式,挽回頹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