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銷量
許多作者都曾遇到過一種讀者。 他們看書看得很仔細,細到每個詞語,每個心理描寫都仔細研究,對書中的蛛絲馬跡全部了然于心。 這種讀者,無疑是讓作者很喜歡的。 因為那些看似大段大段的文字,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作者一寫出來的,所有想要表達的思想,所有想要隱藏的線索,全都在那些細微的描寫上。 如果讀者,一目十行,那無疑會讓作者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因為你用心寫的東西沒人在意,那還寫它干嘛? 可是,這種讀者往往還有另外一種毛病,那就是毒舌。 明明是好好的話,正常出來不行么? 偏偏,他們因為看得細,覺得在智商上碾壓其他人,話里話外,往往就極不客氣,常常讓一起的書友下不了臺。 無疑,東方瞳瞳就是這樣一個讀者。 林牧收到提示后,知道了事情前后,也是不知道怎么處理。 東方瞳瞳的解讀,很是細致,其他粗心的讀者,往往要看個幾遍后,才能看出這個問題。 但如果贊同她的話,卻又顯得不好。 畢竟,自己是作者,如果對某一觀表達贊同后,就代表了整本書的基調確定,這樣以來,書中其他方面的解讀,無疑就成了“作者不認同的觀”。 想了想,不回復還不好,就模棱兩可了一下。 一頁書:“好吧,我也是信了……” 翼展千機:“書大出來了!” 無語先生:“書大快來打臉,為我們報仇??!” 神本無名:“啪啪!啪啪!快啪啪!” 東方瞳瞳:“呵呵,作者來了,怎么你覺得我的觀哪里不對么?” 一頁書:“剛下了部水島津實的藍衣地鐵,我去看片了,你們慢慢聊……” 東方瞳瞳:“……” 翼展千機:“……” 無語先生:∠∠∠∠,“……我靠!100、100、100……” 神本無名窗口抖動:“書大求藍衣地鐵,找了好久。不過你也喜歡水島mm啊,我最喜歡她的那部姨子的……” 吧主:“我勒個去,書大你要不要這么污?上邊那個留郵箱的,再留郵箱關黑屋!” 一場逼宮,被林牧輕易化解,瞬間得意滿滿。 …… 讀者中,關注的是《連城訣》的內容,但在那些靠這吃飯的人眼中,《武俠故事》的成績,才是他們關注的重。 二十五萬的銷量,簡直亮瞎業內的雙眼,若不是《故事會》在《俠客行》的連載下,訂閱銷量達到了二十七萬多,恐怕真就被他給奪得“雜志界單期銷量第一”的寶座了。 這也讓許多業內人感嘆。 畢竟,《武俠故事》,因為林牧的,達到如今的成績,也因為林牧的,被硬生生壓下一頭,沒有登峰造極。 《連城訣》的最后一章,自然是比《俠客行》中間的一章要吸引人。 但畢竟《故事會》龐大的銷量基數在那放著,達到現在這個成績,已經極其困難了! 雖然達到這個成績,可任誰也知道,這是《武俠故事》最后的輝煌了。 林牧已經離開《武俠故事》,雜志社又鬧出扣稿費的惡名,加上眾多讀者,對于林牧被打壓的憤慨…… 《武俠故事》雜志社,接聽讀者來電的工作人員,這幾天清閑得不得了,偶爾來幾個電話,也是原來訂了半年、一年的讀者,要求就此結束訂閱的。 本來,即使是以上這些原因,讀者也不至于不再看《武俠故事》。 但《連城訣》已經把讀者口味養刁了,再加上有《俠客行》在連載,許多讀者,在看到前幾期《武俠故事》對下本連載的簡介,以及想起那個連載作者,以往的作品質量后,這才選擇退訂。 兩家武俠雜志社,拼了命地打廣告,尋找好作品,力求在下一期,將讀者挽回。 可惜,無情的現實,終于還是粉碎了他們的幻想。 連原本的銷量都保持不??! 《武俠》三萬七千訂閱,《武俠故事》兩萬一訂閱! 從二十五萬訂閱,一夜之間降到兩萬一! 而已經歷兩期人氣積攢的《故事會》,直接漲到了三十萬訂閱! 為此,汪洋甚至還給林牧打過來了十萬獎金,以獎勵他將雜志訂閱量,從二十一萬,達到三十一萬的的功勞! 祝正亭直接雙眼發黑,被送進了醫院。 程雄還好些,但也臉色蒼白,直覺得末日臨頭。 不過所幸,《故事會》版面有限,有不少名家,被兩家武俠雜志社重金請來,這才勉強維持住雜志社開支。 這時,已經是三月中旬。 校園里,高考倒計時的數字,越發逼近。 一天一變,那嚴肅的氣氛,縱然是最調皮的學生,這時也已感受到了那股緊迫感,心中對未來也不由自主地擔憂起來。 整個班級,整個年級,應屆往屆高考生,都在埋頭苦苦做題。 每天早上五起來,晚上有的學到一兩才睡,一個個壓力大的,幾乎走火入魔。 就是那些已經放棄的學生,也被限制住不許逃課,以免影響到其他尖子生的心情。 這就是高考,起來熱血沸騰,真經歷時卻壓抑、殘酷的高考。 在這么多人里,林牧顯得有另類。 他也學習,每天作題。 可是卻又不像別的學生那樣,卷子拿過來就做,恨不得把頭埋進題海里,麻木無比,根本不問為什么,做多久。 林牧基本上做完一道題,如果覺得哪里不明白,就對著答案,一摸索,直到徹底弄懂后,這才繼續下面的題。 心態平和,眼前的高考,似乎根本不放在眼中似的。 這樣的狀態,讓他精神極其輕松,時不時地,還畫個畫、看看雜志。 有時看著其他學生,那恨不得將卷子全部撕掉,卻又強忍著做下去的表情,林牧只覺得無比荒誕。 這樣的痛苦,有意義嗎? 把人逼得要發瘋,甚至每年學校都有幾個學生,一下考場,就跳樓自殺。 為的就是那場號稱“鯉魚躍龍門”的高考。 這樣,固然是篩選出學習型的人才了,但其中得失,真是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