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那個吳道子不要的弟子
李泌帶人在河這邊苦干,裴耀卿帶著人馬在那邊咬牙死干,兩邊都是一副豁出命來的架勢。 終于,大約過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時候,對面的鼓聲停了。 李泌看看自己這邊用于固定吊橋一端的六根木柱子,上面纏繞著的粗麻繩已經被拉的很緊很緊,看上去已是沒了絲毫再能拉動的痕跡。 再看看這座吊橋,此時已經是完全展開了,像彎月般懸于河面上。 李泌看著這件大家用了近兩天工夫造出來的杰作,不禁笑了起來。 這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涌了過來,看著這吊橋都是滿臉驚奇的樣子。 可隨后,他們就在心里犯起了嘀咕。這橋沒有橋面,只是如網狀一般,如何能行? 也有人想起后面馬車上的拉的厚木板,就小聲說道:“后面馬車上有木板------” 有木板不假,可誰會上到橋面上去鋪?橋頭這里還好說,可越往前走,這吊橋便搖晃的更厲害,別說鋪木板了,就是閉著眼站在上面,怕是也會發昏。 心里這么想著,這些人便是都看向李泌。 李泌知道,最最關鍵的時刻終于到來了。造一座吊橋的主意是自己出的,這些人自帶干糧,已經幫著自己完成了吊橋的大部分工作,剩下的這鋪橋面的工作,自然不好再麻煩他們。 于是,李泌讓人把馬車趕過來,然后開始卸下那些厚木板。 就在大家卸木板的時候,李泌四處看了看,卻沒有看到賀生。李泌在心里嘟囔了一句,那意思就是這賀生見死不救就算了,這時候還跑的沒影了,弄得自己連個商量事情的人也找不到。 其實,連李泌自己也知道,說是商量事情,實際上是想和他說說話,以此來緩解一下情緒。 馬車上卸下來的木板并不夠鋪滿整個橋面,可這是李泌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收集到的最多的木板了。 不過,缺多少木板李泌得知橋的長度后,早已經算出來了。昨日已經讓人回去,通知那些木匠作坊再加工一些,加工好后,便讓人運到這里來。 眼下,李泌在眾人的注視下,拿起一塊木板走到了吊橋邊上------ 這時候,突然有人喊道:“小先生------” 李泌心里一喜,可接下來那人卻說道:“小先生,注意腳下------” 李泌瞅了那人一眼,便小心翼翼的站在吊橋邊上。 第一塊、第二塊、第三塊------- 起頭的這幾快李泌很快就固定好了??山酉聛?,李泌面對的就是腳下湍急的河水,和略微有些晃動的橋身。 有點暈。李泌定定神,又從那名學子手里拿過一塊木板。 “小先生,要不換做我來?” 說話的這學子叫楊綰,就是吳道子不想要了,后來送給李泌的那人。 “楊綰,家里阿娘可好?” 說話的時候,李泌已將木板鋪在了橋面上。 楊綰已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里,看到李泌用麻繩固定木板的手在微微抖動,他就小心地說道:“我阿娘知道小先生要來造橋,特意囑咐我要幫著你?!?/br> 李泌用力把麻繩綁緊后才說道:“你能來打鼓,已是幫了我?!?/br> 誰知平平常常的一句話,楊綰聽了后便是心潮澎湃。他有些激動地說道:“小先生,只這些遠遠不夠,你現在做的這事,該是我來做的?!?/br> 李泌轉身又接過一塊木板,順便笑著說道:“為何?就因為你比我大幾歲嗎?” 楊綰搖搖頭,眼中含淚的說道:“非也,小先生出錢出力,其實自家是不缺米吃的,實在是為了他們,為了長安百姓------” 楊綰說不下去了,伸手抹了一把眼淚。 “知我者,二三子。你楊綰算一個?!?/br> “小先生,你莫要說話了,好生注意著腳下?!?/br> 李泌確實不敢再分心說話了。橋面有六尺寬,用來鋪橋面的木板也是這個長度。這樣一來,這些木板就又厚又重,只這樣拿來拿去就已經費勁的很。 李泌看了一眼對面,只見裴耀卿就站在橋頭那里,朝這邊看著。 再回頭看看,已經鋪好的橋面不過才一丈遠的樣子。 楊綰就跟在李泌身后,早已經看到李泌的后背都濕了。于是,他抓緊手里的木板,對著回身來拿木板的李泌說道:“小先生,我來吧?!?/br> 李泌拉了兩下,沒有拉動那塊木板,就趁機收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然后說道:“楊綰,你怎么這么不懂事?若是你有閃失,你家阿娘怎么辦?” 楊綰急了,說道:“可小先生有什么閃失,我如何交代?” 李泌來這里修橋之前說過,書院里任何人不許跟著來。 蘇煥等人急了,嚷嚷著就是李泌不帶他們去,他們也會自己跟了來。李泌知道就是這些學子們跟著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自己是帶人來造橋,需要的是真正能干活,會干活的人。這些學子年歲都不大,雖是在書院里也做些雜事,可這種結繩為橋的事情,若是他們做的不夠細致,用的力道不夠大,最后不定會把誰坑了。 可學子們不管這些,只是一個勁的吆喝著要來。李泌沒辦法,就把書院里此時年紀最大的楊綰帶了來。 這楊綰吧,就覺得自己有了保護李泌的義務??衫蠲谟X得,就是自己有什么閃失,也不能讓楊綰涉險。 這楊綰是個人才。原先吳道子把他送到書院來,李泌還以為是吳道子嫌棄楊綰家窮,沒有什么可以孝敬吳道子這位師父的。 后來,李泌才知道,吳道子是看楊綰為人很正,跟著自己有些屈才了,才把他給了李泌。 這楊綰有多正呢?說出來有些讓人害怕。書院里的規矩不是很多,可蘇煥等人還是經常小錯不斷大錯不犯。這楊綰就不一樣了,五年下來,竟是沒有犯絲毫錯誤。就是一向苛刻的武明娘,也不曾找出他的半點錯誤。 這就很厲害了,要知道書院和別的學堂不一樣,對這學子的要求也就不一樣。書院要求每位學子衣衫整潔,單就這一點,就是蘇煥等人經常做不到的事情。而這位楊綰家中有阿娘需要照顧,可他身上的衣衫卻總是整整齊齊,一塵不染的樣子。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小事,李泌卻認為,這等小事都能做到極致的人,將來才是有大作為的人。 “楊綰,你想過沒有,將來要做什么?” 為了不至于讓自己這么緊張,李泌沒話找話的說道。 楊綰看著李泌的背影,語氣堅定的說道:“我早就想好了,我要做小先生這樣的人?!?/br> 李泌回頭一笑,說道:“楊綰,你可想好了,我是不會做官的,永遠也不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