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怒而無功
盧圣因為其助孔子立下儒門,教化萬民,功德無量,于是命運長河之中波瀾迭起,異象頻頻。先是一株碧綠寶樹從蔓延長河中緩緩升起,亭亭玉立,冠如華蓋,渾身如同碧玉妝成,乙木之氣噴吐,結成一條千丈青龍,搖頭擺尾。纏繞盤旋于樹干之上。 命運長河之中嘩啦啦水聲作響,一圓盤在碧波之上浮起,一注噴泉將其頂起,送到樹冠之上,被青龍龍口銜住。盤中一果實安放其中,圓潤無比,紅光內斂,似有血液流動其中。 龍吟一聲,寶樹拔地而起,在碧油油光輝中直落云霄,飛到春秋閣。那枚仙果飛入盧圣眉心,一陣煙霞爆閃,陡然腦后功德金輪升起,金輝之中,顯化出一方世界,正是盧圣助儒門五賢立教,教化萬民之事。 盧圣欣喜不已,向孔仲尼恭喜道:“哈哈,貧道盧圣恭喜儒門圣人孔仲尼大賢證道,成就三皇教化功德道果,從此萬劫不壞,不墮輪回,無量天尊!” 孔仲尼憑借眾人之力,借助儒門大興的天時、地利、人和,一舉證得三皇教化功德,獲取天地認同,天垂異象,祥瑞自生,麒麟獻瑞,此乃儒門之盛事,亦是天下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盧圣出言恭賀,孔夫子慧目一掃,只見盧圣頭頂三尺虛空之上,一葫蘆浮現,看上去五光十色,綻放五彩神光,耀眼不可直視。 只是這異象也只有自己能夠看到,而且那葫蘆看似實物,實則摸上去仍舊是空無一物,似實還虛,本身就是虛無的一部分,只是道韻顯化,在證得道果圓滿之人眼中才能看出其中的玄機,也正應證命運氣數的飄渺玄奇。 盧圣頭頂的葫蘆不僅清晰可見,而且一些至妙之氣噴薄滾動,紫氣盤旋,大道圖卷浮現,一幅幅,足足有五副。 第一幅道圖卻是盧圣教化眾生之山河圖,上面山巒迭起,江河密布,九州之地如同錦繡徐徐展開,億萬兆生靈心中感激,贊嘆盧圣當年教化之德、度化之恩,紛紛叩頭參拜,虔誠供奉,浩大信仰香火之力凝聚,襯托得九州山河畫卷越燦爛、壯觀、秀美。 第二幅人族逃亡之圖,上古時候,妖族對人族采取滅絕之道,盧圣救護人族往五莊觀避難。億萬人族心中感激,贊嘆慈盧圣當年救命之恩,紛紛叩頭參拜,虔誠供奉。 第三幅三皇證道圖,盧圣把天地印送給人族作為鎮壓之寶,伏羲、神農和軒轅三皇對天地印立誓,贊嘆盧圣護佑人族之功。 第四幅圖卻是帶領上面清光彌漫,毫光閃爍,一個書生帶領千峨冠博帶的儒門學子手捧儒門華篇,搖頭晃腦,刻苦誦讀,漫天霓虹,煙霞散彩,諸天大道神韻勾勒,清晰可辨,片片瑞彩如同羽毛飛絮般墜落,天地一片祥和。 卻是盧圣對儒門大興,孔子證道有大功,已有儒門立教功德。 第五幅道圖卻是盧圣在天庭講法圖,盧圣應天時,創立大道玄文,功德無量,億萬兆生靈心中感激,贊嘆盧圣教化之德、度化之恩,紛紛叩頭參拜,虔誠供奉,浩大信仰香火之力凝聚,襯托得盧圣講道畫卷越燦爛、壯觀、秀美。 這五幅道圖就在功德巨寶造化葫蘆上懸浮,若隱若現,若非孔子已經臻至三皇道果,心神通透,心與道合,還未必能夠看出盧圣的深淺來。 孔子安撫了前來獻瑞的麒麟,麒麟搖頭晃腦,跟隨在孔子身后,顯然已經成為了孔子的坐騎。 孔子大為贊嘆道:“圣師真是深謀遠慮??!” 盧圣聽了孔子之語,微笑不語。此次幫助儒門立教,大興于朝堂,算計玄門道家,將老子在世間傳下的道門逐出朝堂,為佛門東進又掃清了一個障礙。儒學不象玄門道教,乃是入世哲學,以后佛法大興,大家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更何況儒門以丹心尺為鎮門之寶,欠下了佛門一個因果。 隨后,‘春秋閣’就要廣請帖,邀請天下仙佛、圣賢前往春秋閣,恭??鬃訕s登三皇道果,從此萬劫不壞,仙福永享壽無疆。 盧圣向孔子告辭,出了春秋閣,腳下就出現一條長長的氣流瀑布,嘩啦啦延伸開來,清氣充盈,清凈無垢,慢悠悠,朝鐵叉山而去。 只見盧圣渾身道韻縈繞,走動間,環佩叮咚,仙音相隨,不時耳聞,一派異香襲襲,虛空凌獨,過不留痕。 大赤天八景宮內,老子輕輕摩挲三才白須,瞇著眼望著剛剛從春秋閣之中出來的盧圣,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冷哼一聲:“天地為大,我盤古正宗至尊,爾等西方旁門,還不知天高,居然妄圖侵犯我玄門大教,敢逆天而行,簡直是不知死活。螻蟻之屬,在強也是一只較大的螻蟻還想和我盤古正宗爭奪洪荒氣運,可笑至極!” 口中雷霆炸響,震得八景宮瓦片都跌落幾片,飛舞在宮殿外圍的仙鶴都驚恐而逃,唯恐避之不及,啾啾之音一時之間響徹八景宮。 天尊怒火中燒,抓起太極圖,一抖,太極圖轟然延展萬里,爆射出浩浩蕩蕩千里兩儀神光,化為神斧、迅如閃電,利若劍鋒,直落九天,落入地仙界。 斧子巨大,帶起無量呼嘯、慘笑之音朝盧圣砍了過來,斧刃看似銹鈍,不曾開鋒,但是鋒芒卻是厚厚一層,圍裹在斧刃上,鋒芒之中時空顛倒、虛無破碎,大有開辟乾坤、再造天地之能。 一道毀天滅地的氣息降臨,盧圣面色一變,一拍腦門,頭頂一片云嵐涌出,如浪如潮,浩浩蕩蕩,一方印璽滴溜溜旋轉不停,毫光閃爍,浩淼、蠻荒、恐怖、至大、威嚴氣息彌漫。 “無量壽佛!” 盧圣高宣佛號,面容肅穆,仙風道骨,道袍無風鼓蕩,獵獵招展,頭頂浩瀚氣息狂瀾如潮,浩浩蕩蕩,一往無前。 崆峒印神芒四射,須臾漲大為無量巍峨山岳,幅員百萬里,群山俯臥,宛若巨龍匍匐、神凰安寢,朝斧子撞去。 崆峒印撞到斧子上,萬千道紋崩裂,崆峒印寶光黯淡,滴溜溜一轉,化為巴掌大小的印璽,落回盧圣體內。這斧刃毫芒攻勢雖然有所減慢,但是依然一往無前,朝盧圣劈來。 “太清圣人果然神通廣大,非我所能敵的,幸虧有道祖敕令,真身不能下凡,否則自己只能落荒而逃了!” 盧圣凜然不懼,口誦佛號:“無量壽佛!”頭頂自動浮現一桿旗幡,祥光萬道,瑞氣千條,神龍升空,張牙舞爪,萬道流光灑落,一片水蓮花海,擋住了太極圖陰陽二儀神光化為的斧刃,靠不近盧圣本身,卻是天地五方旗之一的北方控水旗,防護至寶。 五色毫光閃爍,一座金玉拱橋跨起,橫跨諸天寰宇,祥云萬朵,瑞氣千條,照耀萬里山河,定住地風水火,鎮壓乾坤,似乎時間都不在轉動,停留在某一時刻一般。 金玉拱橋之上一道人踏著紫氣而出,此道人頭戴九霄冠,穿八寶萬壽紫霞衣,一手執龍須扇,一手執三寶玉如意,旁邊俯臥一只地吼,渾身紫氣盎然,上沖于天,貴不可言。 “原來是太清道人,呵呵,見過道友!” 太極圖演化的拱橋上懸浮的道人乃是老子為了規避‘圣人非大劫不得出’的金科玉律,投機取巧,將一道混元之氣一分為三,演化成一道太清之氣,即為太清道人。 “盧圣,我玄門乃是天地間正宗,道友為何驅我玄門于廟堂呢?”太清道人冷冷瞪了盧圣一眼,盧圣直覺一片刀光劍影襲來,寒毛乍起,知道太清道人殺氣甚濃。 盧圣站在蓮臺上,眉心蓮印記閃爍,毫光萬丈,燦若星辰,對太清道人一拱手,道:“萬事有興有衰,此乃是天之道也。太清圣人,貧道只不過順天應人而已,圣人又何必大動干戈呢?” 盧圣站在十二品蓮臺,身形偉岸,面容清秀俊雅,背后五條浩瀚長河飛舞蕩漾,攪動諸天五行之氣,恍若孔雀開屏般絢爛,腦后一輪圓環懸浮,清凈自然,清氣縈繞,玄黃之色,灼灼放光,日月顯化,背后繁星點點,大有掌握乾坤、橫掃天地的威勢。 聞聽盧圣如此言說,太清圣人不悅,眉心之中電閃雷鳴,怒火熊熊,冷笑道:“你倒是牙尖嘴利,假借天數為名,其意卻是為自利,妄自攪亂天道運轉,少不得要懲戒一下!”冷冰冰的言語猶如寒風舌過,讓人遍體生寒。 太清道人腳下一踏,太極圖毫光大放,金玉拱橋霞光萬道,其光五色,照耀億萬里河山,鎮壓無量乾坤宇宙,似乎時間都能停頓。 “太極兩儀,堪破混沌,演化五行!”轟,太極圖神光暴漲,金玉拱橋轟然延展萬里,橋底爆射出浩浩蕩蕩千里兩儀神光,化為一張大圖,凌空而起,恍若蒼穹陷落,欲要蓋住大地一般,朝盧圣罩了下來。 瞬息之間,太極圖展開,將虛空勾勒成一方大千世界、乾坤世界,生靈盡在掌握之中的感覺讓人油然而生。一座座山巒飛出,遮天蔽日,每座高山都是大如泰山五岳,渾身道韻密布,重若萬鈞,任你是大羅金仙,挨一下也立馬頭破血流,化為rou餅,這些高峰層層疊疊、無窮無盡,以莫大氣勢破開云海朝盧圣壓下。 盧圣眉頭大皺,長嘯一聲,身上爆發出一片青光,古老,蒼茫,雄偉,浩蕩,幾乎無邊無際,無窮無盡,冷哼一聲:“太清圣人,諸圣之首,不遵天意,怎的行逆天之事,要鎮壓貧道?” 盧圣凜然不懼,頭上現了云光,光中裹一口功德青葫蘆,無窮量晶光從青葫蘆向上甭射而出,連沖出頭頂百丈之高,連成一片,遮天蔽日,覆蓋蒼穹,接住了不斷下壓的大千世界。 山巒萬重,恍若天塌,絲網兜住,神芒四射,煙花散逸,金光萬道,虛無之中空間屏障紛紛被擠壓破碎,羽毛般碎片散開,須臾黑洞再度復合,又再度被交鋒余波破開,再被無處不在的法則修復,周而復始,演繹著神鬼莫測的大道玄機。 “哼,雕蟲小技!” 太清道人三寶如意在握,渾身玉光繚繞,祥瑞橫生,玉光之中金花幻生幻滅,輕抖一下,仙音嘹亮,似乎從無上仙界傳來,至尊、至貴,襯托得恍若仙界至尊、無量圣人。 手持玉如意一劃,猛聽“砰!”一聲大響,立刻是天翻地覆,盧圣腳下虛空化為混沌世界,演化出地水火風,就宛如人拿盤古幡亂劈一樣。剎那一下,無窮量的烈焰夾雜著罡風,洪流濁浪,黃塵土灰,宛如怒濤一樣上涌,聲勢當真是駭人。 盧圣一見,虛空演化出地水火風狂涌著裹了上來,其勢猛烈,擋不可擋,口誦道號:“無量壽佛!”‘砰’的一聲,發髻飛揚,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三朵紫蓮紫光灼灼,沉浮在慶云之上,一座十二品蓮臺飛出,祥光萬道,瑞氣千條。 在無量仙音、無量梵音之中,萬道白虹從蓮臺之中飛出,深入虛無之中,無中生有般顯化出萬朵斗大蓮花,無量光華瑞彩護住了盧圣本身。地水火風不占其身,只顧在下面怒吼。 “道友莫要白費工夫,除非道友真身下凡,否則奈何不了貧道!” 盧圣此時,面現平常,眼中失神,仿佛有一物懸于其中,似乎包容一切,卻又俯仰虛空眾生,游離于外。 靠著多年積累的氣運、功德,盧圣此時修為已直追圣人,即便太清道人為老子的分身,手持先天至寶太極圖,也奈何不了盧圣,除非老子真身親自動手。 太清道人心中既是嫉妒,又是無奈,只得點點頭,言道:“哼,你好自為之!”須臾消失在天際,黑白二色,先天陰陽兩儀神光,倒卷回三十三天不見蹤影。 此次盧圣策劃,孔門儒教把玄門道教驅逐出南瞻部洲漢王國的廟堂,對道門是極大的打擊,三清圣人威信大降。只是封神大劫,三清祖師內杠,道門衰落,佛門大興,天數如此,老子真身沒有下凡,卻是無法奈何盧圣,又不敢公然違背道祖的敕令,只能另作謀劃了。 彌羅宮中,元始天尊盤坐九龍沉香輦,鳳目橫掃周天,滿是猙獰和憤怒,咬牙切齒,道:“好個準提道人,焉敢如此囂張,真是欺我玄門太甚,吾豈能和他善罷甘休!” 憤怒的咆哮聲傳開,恍若天雷炸響,遍地的蓮花紛紛被炸成齏粉,化為股股仙光瑞氣消散,琉璃地面都龜裂不少。 元始天尊恨不得拿起盤古幡給鐵叉山狠狠一擊,將鐵叉山徹底摧毀。只是見到鐵叉山騰起的濃郁氣運,霞光萬道,樣云籠罩,心中也是猶豫不定,不敢下手。 只是一來,盧圣辨明天機,順天而為,撈取不少功德,使得氣運之盛蓋絕洪荒。元始天尊雖身為圣人,功德巨大。不懼因果,無災無劫,但是過多業力和因果會累及參悟天道的度和大教氣運以及門人弟子,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二來,盧圣代表的西方佛門,西方二圣坐鎮,氣運強橫,封神大戰后,心生嫌隙,關系破裂,自己師兄分身手持先天至寶太極圖連番攻擊無效,元始天尊就是盤古幡在手,攻擊力也是不比太極圖更厲害多少,雖是震怒,也只能忍下這口惡氣了。 玉禹天碧游宮,通天教主此時正懸浮在一片荷葉之上,看著池中鯉魚吐珠,不時拋灑魚餌,逗弄游魚。 “道門被逐下廟堂?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呵呵,不過與貧道何干,也是,歲月悠悠,好久沒有這么熱鬧過了!” 通天教主看上去依舊是三十歲左右,只是似乎更加滄桑和隱忍,堅毅的面容似乎都有些風霜之色,不知道脾性是不是改了不少。 通天教主朝春秋閣外的盧圣投去一瞥,眼中一抹異光閃過,道:“想不到這盧圣短短之內,修為精進,竟然能在師兄的太極圖下全身而退,實在不簡單呀!” 媧皇宮中,女媧娘娘雍容華貴,遍體生香,澄凈無垢,琉璃凈體,端坐九寶祥臺,神游天外,參悟大道至理。 女媧娘娘也睜開杏仁眼,眉目如畫,遍掃諸天,而后繡眉微蹙,喃喃自語道:“呵呵,倒是好手段,諸天之內又多了一個勉強可以下棋子的人?!?/br> 孔子證道,成就功德圣位,卻是未能與天地相合,不輸于有神通力的圣人之列,只是道德高隆,天地認可,所以可以不生不滅劫不壞。更何況,儒門并無上至寶鎮壓氣運,難以與諸天圣人相抗衡,威脅不值得一提。儒學乃是入世哲學,大異于其他法門,需要精心修道,不能為外事所擾,大家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暫時也看不到威脅,所以諸天圣人對于孔子證道之事,興致乏乏,并不重視。 因此,女媧娘娘表情輕松,思索片刻,屈指一彈,一枚花葉射出殿外,須臾就聽門外玉鐘響起,叮咚三下,清脆悅耳,恍若天籟。 須臾,一身著五彩霞衣的女子進來,來到丹墀前,跪伏道:“不知道娘娘有何吩咐?” 女媧娘娘眉心一朵五彩蓮花盛開,嬌艷逼人,慵懶的話音響起:“春秋閣儒門祖師孔仲尼證得功德道果,臻至不生不滅之大圓滿境界。雖然地位稍遜我等六大圣人,但也是功德無量之輩,不容小覷,你且去后花園去一些昔日洪荒珍果過來,順便送去一些九天息壤,權作本座的賀禮?!?/br> 說著,攤開手,一團黃蒙蒙的土壤顯現,生機勃勃千彩光射出,璀璨奪目,此光一照,大殿之內琪花瑤草吩咐漲大一圈,香氣更加濃郁,馨香氤氳。 金鳳仙子聞言接過九天息壤,而后言道:“弟子領命,暫且告退!”隨后起身,出了大殿。 女媧娘娘圣人慧眼掃過鐵叉山,神色慎重,喃喃自語道:“呵呵,算計如此算精美絕倫,即便圣人也是略遜三分,當真不可小視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