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魏之謀乎?
“大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nbsp;”不知何時,院外,響起了蒙恬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呼喊聲。 很難以想像到底會是什么樣的好消息,才會使得如蒙恬這般一位平日里冷靜果決的人物,失態到如此的地步。 “進來吧?!睍績?,李顯卻仍然是一副如此淡然的執著毛筆在默寫著他的第一本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 書房門被推開,卻是呼啦啦間,突然涌入了十數人進來。 抬眼看去,蒙恬,李斯,黃泰,余新,呂亮等這些驍騎營的大將們,此刻卻是一個不落的,全都一起擠了進來,這倒真是讓李顯有些驚疑不定起來。 “是何消息,讓爾等齊至于此?!?/br> “大王,魏國降了?!备吲e過手上的一份明黃色的綢布,蒙恬幾乎是用顫抖的聲音而把這一個消息告訴于李顯。 啪嗒一聲,握于手上的毛筆欣然掉落于桌上,墨暈染了開來,原本已經寫得滿滿的一章紙,卻因為這一意外之失而變得一片凌亂。 這實在是太讓李顯意外了。 魏國竟然降了,這怎么可能。 李顯清楚的記得,他只讓白起領著五萬大軍去攔截于魏國的援軍,何以見得魏國竟然就這般的降了。 呼啦一聲站了起來,李顯三步并作兩步的走至蒙恬面前,一把奪過蒙恬高舉過頂的綢布。 沒錯,鮮紅的魏王大印,卻正印在這上面,這是魏國的請降書。 “這是何時的事情,具體情況如何?”李顯忙急聲問道。 “這一份請降書是先一步送到的,具體戰況如何,末將亦是不知,還有待白起將軍分戰報而至后才能知道?!?/br> 握著手上這一份請降書,李顯來回的在書案前走動著。 說實在話,此時的李顯內心之中是完全無法平靜下來的。 征魏之戰,李顯做過許多種的假設,而與李斯,蒙恬,白起等諸多大將們亦是密謀商量了很多套做戰計劃,可是,他重來就沒有想過,會如此輕而易舉地得到整個魏國。 驀然間,原來一直在來回走動的李顯確是突然站定住身形,冷聲喝道:“黃泰,呂亮,蘇角,王離聽令?!?/br> “末將在?!彼膶⒁姷美铒@第一個點的將就是他們,忙不迭是喜不至勝的站了出來。 “爾等四將,輕裝簡從返回函谷關,匯合梁寬將軍,兵出函谷關,配合王翦將軍,當以最快的度拿下韓之地,不得有誤?!?/br> “啊,不是去魏國?”原本興致高昂的四將,此刻聽得李顯竟然是吩咐他們四將返回函谷關,代替梁寬,鎮守函谷關,不由得大是失落。 “嗯??”森冷的目光,有如利劍一般,淡然地掃過眼前這四員小將。 “諾。。?!秉S,呂,蘇,王四小將忙不迭應諾。 隨著李顯的年歲逐漸成長起來,李顯的戰功威望卻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重,到得如今,李顯甚至于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讓這些平日里桀驁不遜的小將們,變得服服帖帖,不敢有半分的不滿,這就是一種威嚴所在。 “劉明,方悅,郭棟,荀則爾等四將亦即刻輕裝簡從,奔赴肅州,著蕭謹兵壓蜀國,以防蜀國乘隙亂我后方?!?/br> “諾?!?/br> “李斯,由你親自領軍五萬,支援王翦將軍,配合梁寬將軍,一舉而定韓之地?!?/br> “諾?!?/br> 回過頭來,李顯方才把目光看向蒙恬道:“晉國之地新定,一切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我自會傳令與國內,著調諸文臣守政于此,本王將親領大軍十萬奔赴于魏,此晉之地,孤就拜托于蒙將軍之手了?!?/br> “末將愿代大王東征魏國,請大王成全?!眴蜗ザ蛳?,蒙恬正式的向李顯請戰。 自上一次李顯遺兵書絕句而訓示于蒙恬之后,蒙恬在面對李顯,卻是顯得更加的崇敬而不敢有半分的逾越。 “無妨,此次東去魏地之行,孤自有打算?!币圆蝗葜靡傻目跉?,拒絕了蒙恬的請戰后,李顯卻是并沒有半分的輕松。 待打走了一眾大小將佐之后,書房內,此刻只剩下了李顯一人。 手捧著這一份明黃的綢布,那綢布之上,那鮮亮如血的魏王大印,卻是讓李顯百思不得其解。 魏之地,雖國小民貧,加上碰上這百年不遇的蝗災,情形上是有些許的不逮,可再不逮那也不至于弱到這種程度。 白起,他只不過帶去了五萬的精銳大軍而已,僅僅五萬人,卻打到魏國舉國來降,如此只如那天方夜譚般的事情,又如何能讓李顯相信。 你又讓李顯如何去相信于這一份請降書,如何能相信于魏國的薄弱?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擺在李顯的面前,這一份請降書,卻是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難道,這是魏國合偽造的,而白起已經是遇難了,這只是魏國的一個計嗎? 想到可能白起有難,李顯不由得有些坐不住了。 秦國,如今看著強盛,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可是,內里卻仍然是脆弱的可憐。 將不過白起,王翦,李斯,蒙恬,蕭謹,梁寬六人,余者皆是碌碌無為之輩。 若大一個秦國,竟然只有六員合格的將領,天可憐見,如此大國,就算有百萬雄師又如何? 所以,不論是對于秦國來說,還是對于李顯來說,白起都是重要的,他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白起,對于李顯來說,他就是大秦國的未來希望之星,是未來的帥才也。 李顯,不得不救。 不管這是不是魏國的計謀,李顯都別無選擇,白起,李顯必須去救。 沒有半分考慮,匆匆交待了蒙恬一些事情之后,李顯,就這般,領著十萬精兵,奔赴于魏之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