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危機
蒙恬的大軍,終于是緩步的向前推進而到了這黑林堡外,就在這黑林堡外,蒙恬安下營,扎下寨來,靜等著攻城器械的完工后,再選擇攻城。 草原之上,灌木本來就少,前些天,被那鐵木成,到處的搜刮了一通之后,這黑林堡周遭這會又哪里能找得著半根灌木。 所以,蒙恬想著要等造出攻城器械再攻城的話,那無疑一種癡人說夢的方法。 黑林堡,乃是正經的全用堅固的石頭堆砌而成的石頭城,也不知道在這草原之上,烏恒國的先輩們,又是經過怎樣的艱辛,才尋得來如此多的青石,而堆砌成這個龐大的黑林堡的。 所以,李顯很無奈,雖然他有大軍十數萬在此,可是,在沒有攻城器械之下,你又讓他如何? 一直尾隨于蒙恬大軍身后的烏恒國部落的將士是越來越多,因為,他們已經在相繼的得到消息,而漸漸地從全國各地趕了來。 黑林堡畢竟是他們的國都所在地,如今國都有難,他們不知道還好,若是知道了,他們又如何能夠不帶兵出來護衛國都。 而最讓李顯無奈的事情就是,這些相繼而來的烏恒國大軍,他們都是以騎兵為主的純輕騎兵部隊,不認是度上,還是靈活度上,都是有著很高的機動性。 而他們在人數上越聚越多之后,早早的分兵而出,四處的圍追堵截于李顯派出去尋找灌木的人員。 如今的情況就是,李顯因為沒有攻城器械,打又打不下黑林堡,而想要攻城器械,卻又取不到灌木。 若是時間再拖得久了,身后烏恒國的各部落人手越聚越多的情況之下,等時間一長了,將會對李顯的大軍越來越不利。 所以,趁現在還能走的時候,趕緊的走脫,這無疑是最穩妥的辦法。 在李顯與蒙恬,柳尚,王翦等諸多軍中大將商議后,李顯果斷的選擇了穩步退兵。 乘著現在這會大軍還有著足夠的軍糧,緩步退出這個前后受敵的書面,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 草原上,步兵方陣居中,兩側以驍騎相護隨于左右,李顯,帶著大軍,正在緩步的往大秦國的方向退去。 而烏恒人,在試著攻了幾次后,現秦軍的弓弩確實厲害,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秦軍的驍騎并不比他們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烏恒民族差多少,所以,到得如今,整個場面卻是變得很是詭異。 秦國的大軍正在緩慢的往前挪動,也不走太多的路,每天就奔行個三五十里地,天一放亮就走,天還沒黑下來,秦軍就下令扎營,一副穩打穩扎的樣子。 而對于烏恒國的sao擾,起初幾次,還能起到些作用,至少他們能驚得整個秦軍將士不能安然休息入睡。 可是,經過這幾天來的不斷sao擾,秦軍將士們已經培養出一顆堅固的心臟,反正不管你烏恒人怎么攻,該輪到這一批秦軍將士們休息時,他們是不管外面雷般打得山響,他們是照常的呼呼大睡,完全沒有一點反映。 所以,最近幾天來,烏恒國人自己是sao擾秦軍累得半死,可是每一次上去的時候,他們總是碰上一群精神抖擻的秦軍。 時間拖得越長,越打,倒是讓他們越可氣了。 你說這都算怎么一回事啊,感覺就像是他們烏恒人在熱情的歡送著這些秦軍將士們一樣,而且還是好幾萬烏恒人同時去送人家。 這場面,未免也太過于熱情了些。 而李顯的想法也簡單,他如今是不求能打什么勝戰,他只求著能把這十數萬大軍給安全的帶回大秦去就行了。 雖然在這草原之上,就如泥潭般是被這些烏恒鐵騎深深地纏住,想要往前踏出一步那都是千難萬難,可是,不論他有多難,李顯都會毫無反顧的,一步一步往大秦方向挪去。 ~~~~~~~~~~~~~~~~~~~~~~~~~~~~~~~~~~~~~~ “將軍,我們的糧食不夠了?!本瓦@般,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上,李顯的大軍就如烏龜般,朝著大秦國的方向,整整挪了十二天。 十二天后,蒙恬終于是上得前來朝李顯稟告說軍糧不夠了。 十幾萬張嘴呢,那每天都得吃上多少東西? 能夠堅持上十二天,這已經可以算是蒙恬格外的細心謹慎了。 然而,如今他們離著大秦國,卻還不知道有多少路程呢,此時就沒有軍糧了,怕是這十數萬大軍,就真的要走到末路了。 而身后,一直如一群惡狼般,跟在秦軍身后的烏恒人,怕不是等的就是此刻了吧。 “唉。。。也不知道王翦他到哪里了?!崩铒@幽幽地嘆了口氣。 本來,以蒙恬的準備,大軍的軍糧是完全夠返回到大秦去的,可是,就因為這一路上要防著身后這一群一直跟在身后的惡狼們,所以,大軍不得不緩慢的往前挪動著。 而這一拖,就多拖出了許多天的時間,而讓大軍沒有了軍糧。 然而,李顯當初已經有預見于這種情況的生,所以,才會派出了軍中最為勇武的王翦帶著數十人,快馬加鞭的趕回秦國去,以求得援兵來。 只是,這都已經分開十二天了,也不知道王翦他到哪里了。 “王將軍勇武過人,得將軍令,必是全力以赴,想來此刻,他已經領著大軍,出塞外而來了?!闭f這一句話,蒙恬亦不知道是在安慰于李顯,還是在安慰著自己。 或許,他就是想著給自己,給李顯,給所有人一個希望吧,因為,若是王翦不來,他們唯一等死了。 因為烏恒人,現在狡猾的根本就不跟秦軍硬碰硬,只要秦軍一停下來,他們就撤得遠遠的,只要秦軍一走,他們又三面合圍的跟了上來。 他們等的,也就是秦國大軍沒有軍糧這一刻,他們打的算盤就是要纏住秦國大軍,不讓他們出草原,要活活的餓死他們。 而更可悲的事情就是,這一條路上,所有曾經的部落,如今早已經不存在了,都被蒙恬的大軍給化成了廢墟,這會的秦國大軍,就是想去找些羊啊馬啊什么的,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軍無隔日糧,內有大軍圍追堵截,外援又遙遙無期,如此情況之下,雖帶著十數萬大軍于左右,可是,那又能如何呢? 這一刻,已經達到了李顯有生以來的人生最低點,因為,或許,明天或者是下一刻,他就會被敵人給葬身于此地,與這十數萬大軍一起,葬身于這塞外之地,永世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