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一. 讓人尊敬的敵人(第三更求月票
書迷正在閱讀:血染大秦、撩完偏執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昏等佳期、祈絢之鳴
1942年10月23日夜,“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爆發。 戰役初始,英軍便在所謂的“惡魔之地”損失了一百八十輛坦克,3150名士兵,付出的代價極為慘重。 10月24日清晨,英軍開始使用沙漠空軍進行報復性的轟炸,但轟炸了大半個晚上,已經非常疲勞的德國空軍依舊頑強出動應戰。 這是一次生與死的較量! 此時,恩斯特.勃萊姆元帥下令,德軍向英軍第51師提前發起反攻,務必痛殲英軍王牌第51師! 關鍵時刻,蒙哥馬利投入了澳大利亞第12裝甲師,繞過基德尼山脊對德軍側翼發起突擊。 但是要命的是,無論蒙哥馬利想做什么,恩斯特.勃萊姆元帥似乎總能洞察先機! 這樣的指揮官才是最可怕的。 在澳大利亞第12裝甲師開始向基德尼山脊運動的時候,恩斯特.勃萊姆元帥下令意大利特瑞奧裝甲師繼續向英國第51師發起攻擊,隨后,又命令貝爾特.奧布瑞希.馮.康斯諾布將軍的第15裝甲師在基德尼山脊迎擊澳大利亞人! 災難往往就是這樣發生的...... 當澳大利亞人行進到一半的時候,他們忽然遭到了敵人猛烈的攻擊,澳大利亞人瞬間便明白了“惡魔之地”第30軍團的困窘了。 炮彈發了瘋一樣的向他們砸來,整個山脊中火光彌漫,爆炸連綿。 澳大利亞第12裝甲師首尾完全被切斷,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擊。隨著損失的巨大,澳大利亞指揮官卻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這就是普通將領和優秀將領之間的巨大區別...... 同樣是遭到德國人的襲擊,康諾雷將軍在第一時間便下達了一邊還擊一邊組織撤退的命令,而這也為他贏得了“惡魔之地生命之樹”的美譽。 而反觀澳大利亞第12裝甲師的指揮官布魯頓將軍,反應只能用遲鈍來形容。 在遭到襲擊的時候,布魯頓將軍張皇失措,聽憑部下自行戰斗,喪失了開戰后那短短幾分鐘最有利的反擊或者撤退時間。 當他終于回過神來之后,德國人卻已經成功完成了切斷...... 而在這個時候,布魯頓將軍唯一能夠做的一件事,便是不斷的向總指揮部請示自己該如何做,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自己部隊處于為難時刻一個將軍應該做的。 他應該更加的當機立斷,更加的表現果斷! 來往電報的時間,已經足夠一名優秀將領做出最適合戰場的最準確的判斷了! 德軍開始突擊,那些德國坦克興致高漲的把炮彈扔向敵人,然后享受的聽著爆炸響起的聲音...... 熾熱的火焰燃燒著戰場,狂歡的盛宴已經開始! 不到半個小時,澳大利亞第12裝甲師損失慘重,此時,他們的士兵自行選擇了突圍。 憑心而論,澳大利亞沒有出過什么特別優秀的將軍,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他們的士兵在戰場上的表現卻相當不錯,有幾場戰役都進行得可圈可點。 如果有一個優秀的將軍指揮他們,這將是戰場上非??梢孕刨嚨囊恢Р筷?..... 布魯頓將軍到現在還沒有明確下達什么合適目前戰場的命令,而澳大利亞的士兵們已經決定不再等待。 他們在還沒有完全被德軍切斷的后方建立起了一個臨時防御陣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進行防御,保證殘余部隊的撤退。 而在前方,陷入重圍的澳大利亞人,已經放棄了逃生的希望,他們苦苦的抵擋著來自德國人的進攻,目的卻只有一個: 為自己的同伴盡量爭取到最多的撤退時間! 從這一點上說,這些澳大利亞士兵所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讓人贊嘆。 既然無法突圍,就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同伴! 貝爾特將軍無疑已經發現了這一點,在給恩斯特.勃萊姆元帥的電報中他如此說道: “我看到了一群偉大的士兵正在進行著偉大的戰斗,此刻,我忍不住為那些澳大利亞士兵發出歡呼。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勇敢的士兵,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有犧牲精神的部隊,在這一點上澳大利亞人做得實在是太出色了,比起德國士兵來他們絲毫也不遜色......” 每一場戰斗,總有布魯頓將軍這樣無能的指揮官出現,每一場戰斗,也總有勇敢者的出現。 在明知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情況下,他們依舊奮戰,為的已不是勝利,而是為自己的同伴贏得生的希望! 這些澳大利亞人也做到了...... 大約有一半的澳大利亞第12裝甲師的士兵,在他們那些勇于犧牲同伴們的掩護下逃出了可怕的基德尼山脊。 但是,剩下的那些被包圍者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 7:10,貝爾特將軍派出了自己的副官,與澳大利亞被圍軍隊進行接觸,要求他們投降,并且保證他們會受到一些的尊重。 但是,指揮著這些人戰斗的金貝茨少將卻拒絕了這一提議。 他很明確的告訴德國人,他們已經做好了自己自己事業而戰死的準備,為此,他們將犧牲這里的每一名士兵...... “將軍,我建議您還是再考慮一下?!必悹柼貙④姷母惫僖矠榇硕袆樱骸耙呀洸豢赡芡粐?,繼續戰斗下去沒有任何意義,在失去全部希望的情況下選擇投降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相反您和您的部下還將贏得尊重......” “是的,我有選擇權,這種情況下投降不是可恥的事情?!苯鹭惔膶④姷谋砬槭侨绱说钠届o:“但是總要有人犧牲來激勵起所有人的戰斗意志,而現在歷史就把這一任務交給了我?!?/br> 貝爾特將軍的副官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可能勸說澳大利亞人投降了...... 當他把澳大利亞人的決定告訴貝爾特將軍后,貝爾特將軍忍不住毫無保留的發出了自己的贊美: “如果我能夠親眼見一次金貝茨將軍將是我這一生的榮幸?!?/br> 可惜的是,他雖然尊敬敵人的指揮官,但身為一個德意志將軍的榮耀,卻不得不讓他下達了發起最后進攻的命令。 這是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足以載入史冊的一次戰斗。 不是作戰方式有多么的新穎,也不是作戰過程有多么的曲折,而是澳大利亞士兵在這次戰斗中所表現出來的一往無前的犧牲精神。 他們在德國人的攻擊中損失慘重到了讓人不忍目睹的地步。 在包圍圈里的這些澳大利亞士兵,每分每秒都有人陣亡,但是他們的同伴隨即便會填補上他們留下的空隙。 德軍的炮火猛烈轟炸著這里,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金貝茨將軍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金貝茨將軍沒有說太多的,他只是下達了一道命令:“記得你們英聯邦軍隊的使命!” 使命驅使著這些澳大利亞士兵奮勇作戰,使用驅使著這些澳大利亞士兵前赴后繼。 7:45,澳大利亞人最后的一點希望也徹底的斷絕了...... 德軍殲滅了他們主要的抵抗力量,并正在準備發起最后的攻擊。 此前,貝爾特將軍再度要求他們投降,但依舊遭到了金貝茨將軍的拒絕。 在發給恩斯特.勃萊姆元帥有關這里發生一切的電報后,恩斯特元帥足足五分鐘后才回了電報: “用炮彈成全他們犧牲的勇氣吧,但我希望他們每個人都的尸體都能得到妥善安置,我必須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在這里發生過一些什么!” 渲染敵人的英勇,這看起來有些荒唐,但王維屹卻還是決定這么去做。 他不能埋沒這里發生過的事情,同樣,他要用澳大利亞人的英勇來激發起德國士兵更多的勇氣! 敵人可以做到的事,德意志的士兵也一樣可以做到! 當最后的總攻開始后,澳大利亞人做了自己最后的努力。 他們用坦克的炮彈進行還擊,用機槍進行還擊......但是他們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終于,戰場上的槍炮聲停止了...... 幾乎90%以上被圍的澳大利亞士兵陣亡,被俘的只有極少數。 而貝爾特將軍并沒有歡呼他的勝利,卻在第一時間下令一定要找到金貝茨將軍! 無論活著還是死了...... 金貝茨將軍陣亡了,他的身體被打中了三顆子彈。 “全體——敬禮!” 在貝爾特將軍的命令下,德軍官兵以敬禮的方式目送著金貝茨將軍的遺體從他們的面前經過。 這是貝爾特將軍見過的敵人中最勇敢的一名軍人。 他完全有活下去的可能,但他卻決然的拒絕了,在他看來投降比死亡要屈辱得多。 一個布魯頓將軍,一個金貝茨將軍,兩人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 金貝茨將軍的遺體最后被交還給了英聯邦軍隊,或者這是德國人唯一能夠為這名值得尊敬的對手能夠做的事情了吧。 進行得時間并不長的基德尼山脊之戰,繼續以德軍的勝利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