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海參崴
書迷正在閱讀:無限之軍事基地、血染大秦、撩完偏執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昏等佳期
比利時與荷蘭財團背后有法國與俄國的影子,現在則是法國財團在主導,法國這個高利貸國家在資本運作上無孔不入。 由比利時與荷蘭提供這筆借款,自然是再合適不過,沒有太過苛刻的條件。 李安生向來贊成在不妥協賣國的情況下借款修路,鐵路對于中國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 “讓那些俄軍俘虜去修路,這上頭能省上不少錢呢?!?/br> 李安生隨意說了句,就基本上決定了這些俄軍俘虜的命運。 袁世凱心領神會,知道李安生是贊成這個計劃的,那么想必,讓他掏些腰包,也是理所當然,大財主不討那可太虧了。 說來說去,還是要面對與俄國接下來的談判,故而袁世凱出于某種考慮,還是選擇了向李安生問計,到底如何處置。 要是與俄國的談判無法滿足東北軍的要求,那么別說是國內民眾會罵他賣國,就連李安生這些政治人物都會跟他對著干。 “日俄戰爭有先例,既然俄國不肯賠款,那么讓他們承認我國對中東鐵路與庫張鐵路的擁有權,我們便一份賠款都不要。而且,就按照目前的?;鹁€來,伊爾庫茲克我們必須要掌握在受中?!?/br> 帶著這種默契,袁世凱一行回到北京,開始全力準備與俄國的談判。 不過,他剛坐著火車回到了北京,就聽到李安生在東北裁撤六萬官兵的消息,心想李安生這廝還真是迅速。 這六萬多名官兵其中還包括了傷殘官兵,這些人都是早該退役或是即將退役的,干脆讓他們一次性退役。 東北軍的戰斗力并不會受到影響,而且這些對李安生忠心耿耿的老兄弟們,也將是李安生手中最大的利器,他們都將掌握地方大權,成為李安生的堅守后盾。 東北等地缺的就是官員,已經不局限于各種招聘,而是自己培養。 東北軍官兵基本都參加過掃盲班,有的還有著一肚子的墨水,都是有文化的,他們這些人到了基層管理上頭,必定能夠如魚得水,還有另一點,便是,他們對李安生絕對忠心。 后世的中國就是這么干的,如此一來,擁護李安生的退伍官兵將成為了李安生手中的一張政治玩牌。 這幾天東北到處都在張燈結彩,歡送這些戰場英雄們,他們將會成為將來中國東北的許多要人也未可知。 與此同時,中俄之間的談判再次的宣告破裂,這次沙俄提出的要求,是中國軍隊退回到戰前的出發點,庫張鐵路與中東鐵路由中俄雙方共同經營,其他的條件倒是沒了。 如此的話,肯定是談不攏的,唯有戰爭。 8月18日,赤塔筑壘地域俄軍投降,有三萬多人因為疾病與饑餓,死在了這片土地之上,剩余的俄軍也已經極端的厭戰。 8月19日,東北軍向雙城子要塞發起了極為兇猛的攻擊,東北軍再次的動用了飛艇與飛機,以及口徑與威力更為超過之前的重炮。 這些重炮對準要塞狂轟,也不是件好事。 “無恥,簡直就是無恥?!?/br> 格維斯切夫惱怒的在客廳里頭反復踱步,氣憤到了極點。 難道中國政府就鼠目寸光,看不到對俄保持正當關系的好處嗎? 談判已經沒有了繼續下去的可能,于是中俄戰爭繼續在延續著。 集中兵力的東北軍終于可以伸出拳頭,狠狠的痛揍對方。 俄軍放出了豪言,海參崴要塞在沒有外部增援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十個月,只怕到時候中國的經濟早就崩潰了。 的確,海參崴要塞給宣傳為當世第一的堅不可摧的要塞,外界一致認為,中國軍隊想要攻克這里,全是需要付出大量犧牲。 作為俄國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一度曾經是世界上最堅固的海岸堡壘之一,讓許多俄國人引以為榮,夸夸其談,自我贊許,認為這個堡壘的不可攻克性。 雖然作為港口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歷史悠久,但作為要塞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歷史卻只能追溯到1877年。這一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溫特伯格上校開始籌劃在這個遠東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在二十多年前,構建了第一個瀕海永久性防御工事。1899年工程兵上校維利奇科設計了一個系統的陸地防御工事方案,在這一方案基礎上,日加爾科夫斯基和奇日上校從1900年開始構筑要塞的幾個主要堡壘:1、2、3號堡壘,4、5號多面堡,以及三個眼鏡壘,堡壘之間由有胸墻保護的塹壕相連。此外,在俄羅斯山脈和薩佩尼半島分別修建了“俄羅斯堡壘”和4號要塞,這些防御工事與同期修建的旅順口要塞都頗為類似。 1904-1905年間,初步建設完成的海參崴要塞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日軍未能占領海參崴,連旅順這樣的天下少有的堡壘都給攻破,更何況海參崴? 前兩年,工程兵將軍費南德提出新的要塞設計方案,在從烏蘇里斯克(雙城子)到阿穆爾斯基灣的綏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號堡壘和幾個要塞,在俄羅斯島的南岸和東岸修建了9-12號堡壘以及海岸炮臺、反登陸有頂通道等一系列基礎設施。 1910年工程計劃包括:在從烏蘇里斯基灣到阿穆爾斯基灣的謝丹卡山谷南端構筑1-7號堡壘和a、b、w、g、d、e、zh、z防御支撐點;在俄羅斯島南岸和東岸構筑9-12號堡壘;在“第一河流”構筑抗登陸海岸有頂通道、隧道彈藥庫和食品冷藏庫,在“第二河流”構筑基地、長200公里的道路和許多其它的基礎設施。 設計者們運用了1909年由維利奇科中將提出的“維利奇科要塞理論”的基本原理,所有工事都克服了日俄戰爭時期旅順口爭奪戰中防御工事所暴露的缺點,構筑了許多碉堡和地下設施,混凝土天花板由u形鋼管、t形橫梁和瀝青構成,寬約3.6-4.5米,能夠承受420毫米炮彈的威力。堡壘側面構筑了由混凝土建成的專門的火炮掩體,堡壘主要作戰工事是混凝土胸墻,配置有步兵,在胸墻下面構筑有用于觀察的混凝土掩蔽部,在要塞的后部為其它的衛戍部隊構筑專門掩體。要塞所有的部分都修筑了地下通道,還修建有溝渠,主要用于抵御暴風雨。 蔡鍔等人已經派人通過熱氣球拍得無數照片,得出了許多結論,想要攻克海參崴要塞,的確應該咬咬牙吃,忍住大量的犧牲。 建設者們并沒有完全照搬傳統的要塞構筑理論,而在要塞的構造上充分考慮到了特殊的山地地形特點,并在較寬闊地區構筑了防彈掩體,用來對付敵炮兵的“精確”火力打擊。4號堡壘外形上類似“維利奇科要塞”的“吊秋千”結構,1號和5號堡壘的外形結構與之差別很大, 6號、7號堡壘在外形結構上具有獨創性,2號、3號和俄羅斯島嶼的新堡壘(9、10、11和12號)的防火設備采用了新設計。這些堡壘不僅在俄羅斯防御工事的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圍內也曾占有一席之地。 要塞的施工由大約有6一萬多名勞工承擔,他們的主要工作有:在巖石上用機械穿孔、隧道爆破、混凝土配料和攪拌,碎石。為了將幾千噸沙子、沙囊和水泥運到要塞外,還修建了一條專門鐵路和一些交錯的纜車道路。 強攻這樣一個堡壘是肯定萬萬不行,故而李安生還是決定使用毒氣戰。 這東西像是老相識一樣,不時的就會催促他趕快生產,因為李安生相來說毒氣戰的秘密要足夠遵守。 由于俄軍的海上力量已經給解除,所以北洋海軍的艦船能夠輕易的靠到近處審視這個意義非凡的要塞。 位于海參崴正北俄羅斯堡壘,海參崴要塞堡壘群中建設最早地一個堡壘群。早在1877年時即開始營造。同樣也是最為重要的堡壘群,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多次擴建。所在的俄羅斯山脈末端已經被完全要塞化,這里距離金角灣泊區約4.5公里,距離金角灣入口8.5公里,從海拔100-120米的核心要塞炮兵群下望,可以俯視整個海參威金角灣,曾經這里的要塞炮兵擁有四門356毫米和十六門305毫米、二十四門254毫米岸防炮守衛著整個海參崴和附近的二海面,而數量眾多的的152、120、107、76、57毫米速射炮為堡壘提供著良好的外圍防御。 而堡壘中兩門直指金角灣的威力強大的254毫米速射炮,更是可以威脅金角灣內地任何目標。 諷刺的是,這些火炮居然派不上任何的作用,他們將在毒氣戰的作用下,完全失效。 這次東北軍調集了幾乎是絕大部分的飛機與飛艇,向海參崴進行轟炸,全部都是毒氣彈。 11月8日,經過數個月的圍困,雙城子要塞終于給攻破,而海參崴,也坦誠出現在了這里。 11月14日,俄軍在海參崴軍港駐波的幾艘艦船都給潛艇擊沉在海灣內,使得俄國守軍的意志一塌糊涂。 11月底,海參崴俄軍投降,這個東方港口就此落到了中國手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