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
書迷正在閱讀:炮火1906、無限之軍事基地、血染大秦、撩完偏執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
大宋靖康七年的春天轉眼間就到來了。隨著春意漸漸的在長安城內濃郁起來,貓了一冬的西宋首善之城,總算又有了那么一點活力。 和開封府不同,西宋的首都長安府城,那可是相當蕭條的一個城市。本來就是小小的府城,現在又修了許多廓坊。商業活動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只能在特定的區域內有氣無力的進行著。 不過今年這個春天,長安城內的活力卻比往年要足實一些兒了。因為終于有了一件讓長安城的街頭巷尾都能熱議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并不是正在籌備中的西征,也不是大周和東宋在外洋發現了什么遍地黃金的新大陸——黃金再多也是人家的,和西宋老百姓沒有什么關系的。 而在靖康七年春的時候,讓死氣沉沉的西宋首都的百姓感到興奮的事情就是科舉! 因為戰爭和土改,大宋(西宋)的禮部考試已經停辦兩屆了……實際上,自打遷都以來,大宋朝廷還沒辦過一次禮部試呢。 不過為了顯示大宋沒有放棄科舉,巴蜀州郡的發解試并沒有取消,還是三年一屆在考。 只是考完了發解試卻沒地方去考禮部試,這樣的發解試又有什么用? 而長安府的書生們,則連參加發解試過個干癮的機會都沒有。真是讓他們情何以堪??! 所以在過去的幾年中,不斷有讀書人和官員上書天子,要求舉行禮部試。 官家趙桓其實也想重開禮部試,好早日為國取士??墒且幌氲侥侨壕缚祬⒅\,趙桓就有點心驚rou跳。 開科取士是不是意味著要走到重文輕武的老路上去了?那些靖康參謀能答應嗎?可別再鬧個兵變什么的…… 就這樣一直拖到了靖康七年春,因為有滅亡大理和籌謀西征兩件得軍心的事情墊著,趙桓的膽子總算也肥了一點,指示耿南仲、何栗、陳東一群文官在長安街巷放出消息,說要開科取士了。 不是發解試,而是禮部試! 東華門外唱名的戲碼,又要開始啦! 而現在的長安府城內,又有不少從開封府跑來的官n代和勛n代,他們既不是軍戶,也不是商人,理論上是可以考試做官的。 所以一聽說要開科舉,立馬就興奮起來了。 “都七年了,七年??!總算是老天開眼,朝廷又要文章取士了!” “別高興得太早,還沒說讓咱們長安人考呢!這幾年巴蜀發解試都沒停過,長安這邊有發解試嗎?” “長安府是天子腳下,還能不讓科舉?” “有這先例啊,東賊的科舉不就這樣?只給河東人考,別處都沒有的……” “也是啊,要不咱們把戶籍都落到巴蜀去?” “還是先找人打聽一下,如果真不讓考,咱們再遷戶籍不晚?!?/br> “對,得打聽清楚了……” 長安府市井的傳聞,很快就傳到了樞密院的掌軍大佬耳中。 “哼!”樞密院的白虎堂內,知樞密院事曲端冷哼了一聲,“這才安穩幾日,就想著開科取士了……看來官家還是琢磨著要和讀書人共天下??! 鵬舉,咱倆都是武人,也不大會討文官的喜歡,不如激流勇退,回家過幾天安生日子吧?!?/br> 岳飛淡淡一笑:“開科取士怎么啦?我看挺好的……天下間也不能只有軍戶啊,得讓天下英豪有個上升的門路。 咱們這國不比江寧和天津,人家那里路子多。有點能耐的,都能有好日子過,天下也就安穩了。咱們這里不行??!” “怎么不行?”曲端瞪了瞪眼珠子。 岳飛道:“樞密院不是有統計?這幾年江寧、天津兩方面可安穩多了,基本沒什么人造反了。 可咱們這里,還能年年有民變,月月有sao動??!” 由土地改革引發的動蕩,在大周和東宋境內已經基本結束了。 這兩國上升的路子多,鎮壓的手藝也好,還有兩塊專門流放造反派的新大陸。所以造反的買賣逐漸就沒什么人干了。 而西宋這邊就不行了,軍戶不是人人當得,別的上升通道又少,做個買賣還有各種歧視。 所以鋌而走險的造反派就多了,各種造反民變層出不窮,怎么也鎮壓不干凈。 不過這些造反想要推翻趙桓的反動統治是不可能的,西宋軍隊的戰斗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西宋軍隊也很難做到把各種造反派趕盡殺絕,占山為王的事情,在西宋還是很多的。 所以用開科取士籠絡一下地方豪強,似乎也有必要。 “鵬舉,”曲端皺著眉頭道,“科舉這事兒不開則罷,一旦開了起來,麻煩可多了! 別個不說,就說下面的軍戶子弟你讓不讓他們考? 不讓考,軍戶就低人一等。讓他們去考,軍戶子弟都變成讀書人了,誰還當兵打仗?咱們這國到底不是東賊。他們是天下為公的國,上升的孔道又多,當官的油水有限。而且河東的科舉官也夠不成什么氣候,根本比不了大學出身的新式官?!?/br> 科舉明面上是為國取士,但實際上的作用有許多,解除民間武力是一個,牢籠民間智士是一個,分配民間的財富其實也是極為重要的用處。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一個家庭或家族是貧賤還是富貴,就是和科舉考試的成績密切相關的! 而大周的國體已經完全改變了,不是帝王家國,而是公民之國。 所以考上個事務官也沒啥作威作福的空間,也不可能提升家里面的公民等級。 而且河東的科舉官人數很少,三年一屆,不過十幾個進士。官職也很單一,就是縣令、主簿、縣尉這三種。中了進士后一律當縣尉,然后三年一考核,考個上等就升官,中等留任,下等回家抱孩子順便給新科進士騰位子。而且每次都必須淘汰三分之一的官……而且這三種官都是政務官,不當官以后就什么都沒有了,最多能領一筆退職金。然后就是普通公民了! 因此周國的河東科舉只是看上去像科舉,其實還是元老院任命的政務官——大周的地方政務官產生制度很奇葩,既有地方選舉產生的,也有元老院直接任命的。所以河東科舉的本質,不過就是元老院用考試的辦法選擇政務官。 “我知道,”岳飛點點頭,“可是我大宋自有國情在此,科舉是不可能驟廢的?!?/br> “不能廢?” 岳飛搖搖頭,“不能廢,但是可以改!” “改?怎么改?” 岳飛道:“考試的內容可以改?!?/br> “考什么?”曲端問。 岳飛想了想,忽然抬手一指白虎堂里面的一個兵器架子,“考那個怎么樣?” “那是……”曲端抬眼一瞧,就是一怔,“鵬舉,那好像是一支火繩槍??!” 這是一支共和八年式重型滑膛槍,是從戰場上繳獲后送到樞密院來的。后來就擱在白虎節堂里面做了個樣品,用來和長安槍械廠送來的產品做比較。 “那就是一支火繩槍??!”岳飛笑著,“下官覺著,科舉考試要不就考打火繩槍吧……” …… “什么?岳,岳卿,你說什么?” 華清宮,崇政殿。大宋官家趙桓聽了岳飛的上奏,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陛下,”岳飛笑著奏道,“臣等聽聞朝廷有意開科取士,就想著或可以打靶取士,為朝廷選拔有用之才?!?/br> 打靶取士…… 趙桓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胡鬧!”左相耿南仲幾乎要吼起來了。 這事兒實在太有辱斯文了。 科舉??!那么神圣的事情,怎么可以用打靶來決定? “岳飛,你怎不說比武取士?”右相何栗質問。 “比武?”岳飛一本正經地說,“還是相公高見,的確可以比武取士?!?/br> 知樞密院事曲端也道:“陛下,臣附議,贊成比武取士?!?/br> 好啊,倆軍頭是來鬧場子的! 趙桓真也是哭都哭不出來了。大宋的武官居然囂張如此,敢在崇政殿上耍橫了。 要是在早年間,殿中御史早就彈劾了。 想到御史,趙桓就瞅了眼御史中丞秦檜。 秦檜被趙桓掃了一眼,連忙出班奏道:“陛下,臣覺得比武取士不好,畢竟是文舉,怎可比武取士?比武取士還是用來激勵軍戶子弟吧?;蚩山o軍戶子弟開一個比武晉升的路子?!?/br> 趙桓點點頭,心想:還是秦檜有風骨,不怕囂張跋扈的武官。 秦檜接著說:“至于文舉考打靶,臣以為可行?!?/br> 好啊,發現一個jian臣!趙桓一下子就看穿秦檜了,這家伙就是個沒骨氣的jian臣??!你比岳飛還jian…… jian臣秦檜繼續上奏道:“考打靶好啊,考打靶最公平了??梢怨_打靶,中是不中,一目了然,誰也做不得假。而且考打靶還可以提高民間打造火器的水平?,F在軍器監所造槍械總也不如天津和江寧的,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如果能讓大宋民間才智之士以打靶取士,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打造良槍,將來我大宋就不會在火器上吃虧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