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
書迷正在閱讀:炮火1906、無限之軍事基地、血染大秦、撩完偏執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
高俅的確有些熱心過了頭! 在他給趙佶的奏折中,不僅力主討伐安西,而且還舉出了一二三四五一共五條必勝的理由。而且還提出了一個讓朔方軍精銳參加西征的建議,還認為可以通過朔方軍的參戰加強朝廷對河西、安西的掌控——其實高俅提出的這些建議,都是他的軍事指揮機宜們想出來的。那幫軍事機宜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低調,個個都想著要用安西人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官服…… 而高俅更多的是為了安撫這群一心想要立功的部下,才給趙佶上了這樣的奏章。 與此同時,趙佶這邊,彈劾高俅的彈章,多的都可以把高俅給埋起來了。幾乎每一個御史言官,不論哪一派的,都至少踩了高俅幾下。趙佶當然是一律留中不發,可天天看到這些東西,也覺得心煩,于是就和蔡京商量一番。 “只是久鎮靈州?”趙佶皺著眉頭,“朕有不許他在靈州久鎮嗎?” “陛下,高俅身邊還有不少能人!”蔡京道,“他們恐怕不甘心一輩子呆在靈州吧?” 趙佶道:“說的也是……蔡卿,讓他們入京可以嗎?” “入京的話……”蔡京遲疑著說,“去管三衙軍嗎?” 趙佶默然。 三衙軍向來是開封將門的地盤,這幫家伙雖然不能打,但是卻勝在可靠。如果讓高俅的人來替換他們……呵呵,雖然高俅本人不在開封府,但還是讓人不放心??! “去樞密院如何?”趙佶問。 讓軍事機宜們去掌管樞密院十二房的想法,最早是武好古提出的,只是和趙佶私下說了,并沒有上奏章——這個奏章要上了,大宋朝的文官恐怕就要把武好古當成死敵了! “陛下!”蔡京一驚,“樞密院素來是文臣掌管的……這是本朝祖制??!” 這就是以文御武??! 北宋是中央集權的,地方的閫帥權力有限,掌握不了多少兵馬。以高俅之威,現在也只有駐靈州的少量兵馬被其控制。以武好古的財力和手段,界河商市和沿海市舶制置司能夠動用的兵力,不包括界河保丁的話(保丁是不會跟著武好古造反的),也不過就是幾千人。而且大部分還是水軍,在陸地上的戰兵非常有限。 而文官牢牢控制的兵部和樞密院,雖然也沒有直接掌握多少軍隊,但是卻擁有“軍政”、“軍令”兩方面的大權,一旦被軍事機宜們掌握,很有可能會就此展開對宋軍的改革和清洗,大批云臺學宮和騎士學院背景的軍官會被啟用,以替代將門蔭補而來的軍官。 這樣一來,文官早晚會失去“御武”的能力! “此事容朕再想想,”趙佶搖了搖頭,把這事兒暫時擱置了,“蔡卿,武好古送來密奏,說是想讓界河大相國寺牽頭,借200萬緡僧團債給河西軍充兵費……” “???”蔡京愣了又愣,“陛下,您說……” “就是由界河大相國寺長生庫聯合其他一些寺廟的長生庫,借200萬緡給河西軍充作安西之戰的兵費。蔡卿,你怎么看?” 蔡京張了張嘴,感到不可思議,“官軍打仗怎么可以向私人借錢?” 蔡京又不傻,當然知道界河大相國寺長生庫其實是武好古和潘孝庵兩人占大頭的生意。而河西軍現在已經投降朝廷,自然是官軍了。河西軍出征安西則是國戰……官軍打國戰問私人借錢,這事兒還真不是一般的奇怪啊。 趙佶也說:“此事的確是春秋戰國之后所未見……不過武好古的奏章上說,借出這200萬的好處很多。 首先是可以接著僧團放債的機會,讓皇家寺廟的僧人們去河西、安西開設或者掌握寺廟。河西是佛教圣地,僧徒信眾不計其數,如果寺廟被朝廷掌握,那人心就屬于朝廷了。而安西本是佛國,如今雖然是天方教徒為眾,但是佛教徒依然不少(其實是很少),如果皇家寺廟能過去,也是很有好處的。 其次是能讓云臺學宮的博士團去河西、安西開設儒家書院,傳播圣人的道理……武好古還建議等待河西、安西遍設書院后,朝廷就可以在此二處開科取士了?!?/br> 在河西、安西開科取士那是武好古的大招! 科舉這事兒,負面的因素當然不少——主要是考的東西沒啥大用——但是有一點卻是值得肯定的,科舉是加強國家統一的方法之一。 只要能給偏遠地方的社會精英通過考試入朝做官的機會,他們對造反的興趣就不高了。 “陛下,河西、安西的士子恐怕考不上吧?” 趙佶笑著:“左榜當然考不上,但是右榜他們能考啊……他們武藝都是不錯的,再加上云臺學宮開始的書院教導,10年之內應該能出一批朕的門生吧?到了那時,朝廷在河西、安西就大有基礎了。所以朕覺著,這錢還是可以借的?!?/br> “陛下圣名!” 蔡京嘴上這么說,心里面卻是大感不妥。 河西、安西的壯士肯定是多的,寫文章他們不行,武藝應該不差,左榜肯定考不上,右榜進士沒準能出幾個……這其實也沒什么,可是蔡京已經想到了武好古一定會趁機擴大右榜進士的名額,將來也許就是右榜、左榜一樣多了! “好吧,”趙佶笑道,“今日就到這里吧。 蔡卿,你待會兒替朕去一趟蘇東坡的相府,探望一番?!?/br> “臣領旨?!?/br> …… 蔡京走后,幾個小黃門就把趙佶的午膳送來了,山珍海味擺了一桌子。趙佶還沒有開動,又有閤門宣贊來報:“西平王太妃和管勾蘇杭應奉局公事武誠之求見?!?/br> “宣他們進來,”趙佶笑著,“再加兩副碗筷?!?/br> “喏!” 陪官家吃飯??! 西平王太妃沒有怎么樣,武誠之卻是激動的不行,都不知道該站著吃,還是該坐著吃了。 “坐,坐下,站在怎么吃啊?!壁w佶笑著,“武卿,聽說你又當爹了?” “哦,是啊,”武誠之坐了下來,“臣的內人幾日前誕下一子?!?/br> “好啊,好??!”趙佶笑了笑,非常高興“兒子好啊,兒子可以做官。武好古最近又立功了(立了什么功?),他的官職也不大好再升了,不如就給他一個蔭補的名額,也讓你的三子做官吧?!?/br> “謝陛下,”武誠之起身行了一禮,忽然覺得不妥,“不過臣的長媳還有大郎的一個妾室最近也懷上了,若要蔭補,也該等她們倆生產之后……” 郭小小似乎還是有點辦法的,反正自打她跟了武好古,武家的女人們就紛紛懷孕了,不僅潘巧蓮有了身子,西門青和奧麗加也先后懷了身孕。在武好古寫給武誠之和武好文的信中,都提及了這些事情。 “無妨,無妨,”趙佶笑著揮揮手,“武好古有的是機會立功?!?/br> “那臣就多謝陛下了?!闭f著話,武誠之就摸出了武好古“畫”的《成安公主圖》雙手奉了上去,“陛下,這是大郎讓臣獻上的?!?/br> “拿來看看?!壁w佶接過卷軸,展開一看,就是眼前一亮,“真乃絕色佳人,呵呵,這是大郎在界河替朕選的美人?” “啊,”武誠之一怔,馬上道,“陛下,這是成安公主,是您和西平王太妃的兒媳……” 這話咋恁般變扭呢? 武誠之也覺得不對了,偷眼打量了和自己對面而坐的梁太妃一眼,梁太妃正沒好氣看著他呢! “原來是乾順的未婚妻??!”趙佶輕輕點頭,把畫卷給了小梁太妃,“太妃,你也看看吧。她和吾兒乾順,可稱得上是郎才女貌嗎?” …… “二姐兒,你還有兩個meimei?” “是啊……” “她們都和你一般貌美?” “呃,吾的四妹北仙最美……” “那可太好了!” “大哥兒,你是想要……” 同一時刻,武好古和耶律南仙正并轡走在南下的途中。天氣雖然寒冷,但他們二位卻都選擇了騎馬而不是躲在暖和的馬車里面趕路。 一邊趕路,兩人一邊還在親切交談。 真的很親切,武好古管耶律南仙叫“二姐兒”,而耶律南仙管武好古叫“大哥兒”,聽著仿佛拜了把子一般。 “不,不,不是我?!笨吹揭赡舷梢荒槥殡y的表情,武好古連忙搖頭。他不是在替自己張羅小妾……耶律南仙的meimei也不可能給武好古做妾,身份擺在那里啊。 武好古畢竟是大宋的臣子,怎么可能納大遼的郡主為妾?其實武好古是想把耶律南仙的meimei送到趙佶的身邊。這樣趙佶和耶律延禧可就真的成了親戚了! “你四妹多大了?“武好古又問。 “今年九歲了?!?/br> “九歲?”武好古算了算,“好,太好了,年紀正好!十年后正好十九歲?!?/br> 十年后? 耶律南仙更糊涂了,武好古什么意思???十年后要納自己的妹子為妾?這怎么可以?他雖然有的是錢,但也不能這樣??! 武好古笑著壓低了聲音:“二姐兒,你可想讓你的妹子入宮???” “入宮?”耶律南仙看著武好古,忽然明白了什么,“大哥兒的意思是,讓吾家四姐兒入瓊林宮?” 武好古點了點頭,“如果能行,宋遼可就一家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