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
書迷正在閱讀:炮火1906、無限之軍事基地、血染大秦、撩完偏執NPC后我跑路了、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抗日之鐵血縱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假戲真做、似是故人來
“怎么了?潘十八她怎么啦?” 看到父親吞吞吐吐,武好古有點著急了。 現在可是缺醫少藥的北宋,一點小毛病就能要人命的。潘巧蓮雖然身體一直不錯,在武好古的記憶中好像她就沒生過病??墒且脖2积R就來一場大的…… “是不是病了?”武好古追問。 “沒,沒有?!笨粗鴥鹤右桓苯辜钡哪?,武誠之嘆了口氣,“她沒病,只是……” “到底出了甚事情?”武好古看父親吞吞吐吐的,心里更加著急,連聲的追問,“您倒是說呀!” 武誠之又是一嘆,說道:“只是有個傳聞,說是……說是端王殿下很可能相中了潘十八,要娶她做妃子了!” “甚?”武好古眨了眨眼,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端王殿下可能看上潘十八了!” “不可能!”武好古連忙搖頭,“這不可能……爹爹,這是謠傳!” 當然不可能了!武好古看過《宋史.徽宗本紀》的,宋徽宗的五個皇后里面就沒有姓潘的。而且宋徽宗,不,應該是端王趙佶現在還沒婚配呢,要娶的應該是第一任皇后王氏,她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北宋開國時期的大臣王祐的后人。 雖然《宋史》是蒙古人編纂的,其中錯漏頗多,可是在宋徽宗的老婆是誰的問題上,總不會造假吧? “大郎……”武誠之看看兒子眉頭皺了皺,“扮了男裝的潘十八昨天都和端王在西園雅集上見過面了,好多人都親眼所見。而且,而且……” “而且甚底?” “而且端王還當場揮毫潑墨,為潘十八畫了一幅寫真!” “就這些?”武好古又問。 “就這些?!蔽湔\之回答。 武好古呼了口氣,笑道:“沒有甚大不了的,不過是一幅畫而已……爹爹替孩兒接的勾當中,大多是替女子寫真吧?” 哪怕是在宋朝這個時代,畫師替女子畫寫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兒,更沒有畫個畫就看上眼的事情。 “這……” 武誠之看看兒子,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若是在平時,一幅畫的確不說明什么??涩F在是什么時候???現在是端王選妃的當口,而潘巧蓮又是有資格當王妃的開封將門女。那么端王殿下為潘巧蓮畫畫這事兒,可就很不尋常了。 甚至根本不用他們倆看對眼兒,只要宮里那位太后覺得端王和潘巧蓮不錯,一道懿旨下來,可就…… …… 開封府外城,城西廂,新建成的端王府富麗堂皇,殿廊亭榭,參差錯落,塘池湖泊,波光粼粼。后花園中還種植了名貴花木,蒼松翠竹。 今年只有十六歲的大宋端王殿下剛剛結束了一場蹴鞠,正在后花園中一間帷幔遮擋起來,還生著火爐的亭子里面,赤裸著結實健壯的上身,任由心愛的侍女春蘭用巾帕替他擦去汗水。 這位大宋親王和他的文弱的父親還有兄弟們似乎是完全不同的,高大、健康、強壯、熱愛運動。不僅喜愛蹴鞠,而且還精通騎射,尤其喜歡騎著烈馬奔馳,一點都不似中朝的親王,倒像是個草原少年。 但有誰要認為端王殿下只是精通武略而不通文采,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在文章、書法、詩詞、繪畫、音樂上的造詣,全都達到了大家的水準。 也許繪畫還不如武好古、李公麟,文章詩詞也不如蘇東坡,音樂比劉銑、吳良輔也稍遜一些,書法可能也比不上四大家(蘇黃米蔡),騎馬射箭肯定也不如禁軍里面的高手。 不過,別人能在諸多才藝中精通一門就很了不起了,可是這位大王是樣樣精通的全才。而且端王殿下今年可只有十六歲,再過個十年,他的各項才藝還不是穩穩能居天下第一? 若是端王做了官家,多半也能做到古今帝王第一人吧? 春蘭替端王擦完上身時,突然想到了端王成為官家的可能,哦,不是可能,幾乎是必然了。 因為宮中的姐妹們傳出消息:官家這些日子白天為西北戰事cao勞,晚上又要為子嗣傳承而努力,身體骨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大王,劉大官求見?!?/br> 就在端王著急在兩個宮女伺候下,剛剛穿好袍褂,戴上幞頭的時候,剛剛陪他蹴鞠的高俅的聲音就在亭子外面響了起來。 劉大官就是劉有方,自從將兩幅《潘巧蓮寫真圖》(分別是米友仁和武好古畫的)獻給端王之后,他就成了端王府的???,還會時常送來一些名家字畫和古玩珍品。 “好的,叫他去品逸軒等候?!?/br> 端王趙佶吩咐了一聲,就和春蘭一起出了亭子,向建在后花園中的品逸軒走去。品逸軒其實是個三層高的樓閣,一層和二層是用存放趙佶收藏的文玩和書畫,三層則是趙佶畫畫練字的地方。就在品逸軒三層靠西的一面墻壁上,赫然掛著兩幅《潘巧蓮寫真圖》。 只是這兩幅《潘巧蓮寫真圖》上的潘巧蓮,卻是完全不同的打扮和氣質,一個是仿佛正在和情郎相會的美少女,眉目神色中流出的都是nongnong愛意。另一個則是位俊俏精致的小郎君,一身月白儒服,頭頂東坡巾,手持一把合起來的折扇,看上去飄逸瀟灑。 兩幅《潘巧蓮寫真圖》都是形神兼備的精品,兩幅畫上的潘巧蓮五官精致寫實,表情生動自然,身形比例協調,衣著飄逸盎然,畫面色彩鮮艷明快。如果說趙佶的作品還有什么不足,便是潘巧蓮的手部、毛發和眼瞳等細節部分的處理還不太到位。 不過只是靠臨摹《潘巧蓮寫真圖》和《醉羅漢圖》,就能將畫技提高到這種程度,這趙佶的繪畫天賦之高,也的確到了讓人震驚的地步了。 “如何?孤王的這幅《潘巧蓮寫真圖》能和武好古的相比嗎?” 聽見推門的聲音和腳本輕響,正抱著胳膊在看畫的趙佶也不回頭,開口就詢問了起來。 來人正是高俅和劉有方。 “能,”回答問題的是劉有方,“精細部分還差一些,不過大王只要能多臨摹一些武好古的畫,就一定能超過他了?!?/br> 一旁的高俅聽了這話,眉頭不禁一皺。 劉有方說得不錯,以端王趙佶的天賦,要達到武好古的那幅《潘巧蓮寫真圖》的水準,根本不用拜師,多多臨摹即可了。 “大王,太后叫老奴給您又拿了幅武好古的畫兒來?!?/br> 說著話兒,劉有方就將一幅《毗沙門天圖》輕輕展開在了端王趙佶背后的書桌上面。 趙佶轉過身,掃了眼書桌上的畫兒,笑了笑道:“畫得不錯,不過卻不如那幅《潘巧蓮寫真圖》?!?/br> 武好古畫潘巧蓮是投入真情的,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了。而《毗沙門天圖》則是信手畫來,隨意發揮。 “這畫先放在孤王這里,”趙佶道,“待孤臨摹上幾本……對了,那武好古可回開封府了?” “回了,”劉有方說,“昨日方回?!?/br> “好!”端王趙佶笑了笑,“待孤王摹好了這本《毗沙門天圖》便去邀斗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