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南洋 第四十三章 同機而行
蔣介石明顯的蒼老了,無論是從身體,還是心里,在吳銘看來,他不過是在硬撐著,或許他還固執的堅持著,但蔣介石所犯的大部分錯誤也許是由于他的性格和思想上潛在缺點、以及幼年時期受教育很少的緣故。造成現在這樣一種局面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靈丹妙藥能夠解決的。 由于教育和信仰的原因,他的思想很保守,但他卻認為他自己是個革命者,而革命的含義包含很重要的幾個方面: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外國在華特權;通過重新樹立對傳統和儒家思想的尊敬來恢復中國在世界上的應有地位。 他擅于挑動一個人或一派人反對另一個人或另一派人,但他的觀點是狹隘的軍事觀點。他企圖依靠強力來實現他的權威,他對付反叛者的辦法是懲罰而不是改造。 蔣介石的頭腦過于簡單。從宣傳角度講,這種簡單化是有意義的,但從政治決策角度來講,過于簡單化就是缺少創見性。一個假的標簽會很快破壞貼標簽者的信譽,看來蔣介石對這種問題缺乏認識。 另一方面,在意識形態上,毛zd無疑也占了上風。毛zd看到了接受馬列主義的可能性,并使之適應中國這個農民占絕大多數的國家的實際情況。他還利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潛在吸引力,而這些知識分子已經喪失了他們的根基。 相比之下,蔣介石和國民黨卻疏遠知識階層,使他們無路可走,只有靠攏毛zd和中國gcd。雖然蔣介石認識到需要一種意識形態,但他試圖創立的新觀念卻讓人難以接受,最后終于流產。 另一方面,毛zd贏得了農民,而蔣介石卻聽信地主殘酷地對待農民,而且很久沒有解決土地改革的問題。 蔣介石在官邸會見了吳銘夫婦,在談話中,雙方都很默契的避開了目前中國國內的問題,一切都是在外交辭令似的虛偽的什么兩國友好相處,相互合作的話題。 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席位直到1971年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馬來亞政府與之建立良好的關系,也是從實際利益出發,畢竟早晚要對印度尼西亞采取軍事行動,取得美、中等聯合國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的支持是很必要的。 此時,北平“七五”慘案剛剛平息,遼沈戰役又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婉轉的拒絕了吳銘的北平燕大之行。在會談中,吳銘提出的其他訪問要求還有移民馬來亞的請求都獲得了蔣介石的首肯,而且蔣老先生還露出笑容,告訴吳銘,在上海有幾個老朋友正在等著歡迎他。最后,吳銘替自己的二老婆沈敏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國民政府能幫助尋找曾經和沈敏在一起訓練、戰斗過的幸存戰友,并邀請她們去馬來亞見面相聚。 國宴招待、拜謁中山陵、簽訂兩國建交公報等等事情在幾天內完成,國民政府還與馬來亞協商了通航事宜,上海機場和港口可以讓馬來亞飛機輪船???。 等一切事情基本處理完畢,吳銘拜別了蔣介石,在國府官員的陪同下前往上海灘,而肩負金圓券改革,至上海進行經濟管制的蔣經國也同機而行。 蔣經國是大多數臺灣人民所認同的政治領袖,也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歷任總統中,唯一符合政治家定義的“總統”。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臺灣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并使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在蔣經國執政晚年逐步開始自由化的改革,先是未強力鎮壓民主進步黨突破黨禁宣布組黨,繼而于1987年宣布解嚴、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次年開放報禁。蔣經國提出的“法統在法不在人”的決定,確定了臺灣向民主改革邁進的不可逆轉的方向。 在飛機上,吳銘與這位蔣介石的繼承人,將來的臺灣之主相談甚歡?;蛟S是年齡相差不大的關系,也或許是吳銘對這位能在獨裁中大刀闊斧地進行政治革新,推進臺灣的民主進程的人物心存欽佩的關系,兩個人談論了很多事情,由此也建立了兩個人較好的個人關系。 蔣經國為蔣介石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蔣經國1910年出生於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讀書;蔣經國15歲時,也就是1925年積極參加五卅運動,後受吳稚暉啟發,同年10月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學中有比他大六歲的鄧小平。蔣經國1927年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其間曾正式加入蘇聯共產黨。國共關系惡化後,遭斯大林扣留下來當人質。由于涉及斯大林與托洛斯基的黨內斗爭,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亞,其間與白俄羅斯姑娘芬娜(後改名蔣方良)結婚。 蔣經國在前蘇聯經歷了太多的事,吃了太多的苦,從事過多種工作,接受過鮮花掌聲,也承受過打擊和磨難。特別是在1929年至1931年間,曾有過下放農村“勞改”睡教堂車房、沒人搭理及自行耕種的農村生活;有過放逐到西伯利亞“勞動集中營”在金礦每天淘金沙、挑柴炭,有過在機器制造廠實習時背鐵條、修馬路、抬機器的重體力勞動;有過在凍得要命的西伯利亞車站重病之中,沒有朋友來探望的傷感;有過被秘密警察監視的晦暗日子;也有過被王明等中共左傾分子批判的經歷;當然也有過不少順利遂心的生活,這些經歷并非常人所不能忍受,只是蔣介石的大公子過這樣的生活則屬不平常。正是在這特殊的環境中,蔣經國從十五歲長到二十七歲,占去了他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時期,并完成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煉期,完成了思想上的定型和心理上的成型,完成了由“擁蘇擁共”向“反蘇反共”的潛移轉變,以至在其父蔣介石身后執掌大權逐漸推行民主進程的光輝,這些顯然都與他在前蘇聯時的經歷不無關系,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經歷反思沉淀后的作為。 在蘇十二年年間,蔣經國雖然沒有太大作為,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那里,從十五歲的稚氣少年到二十七歲的成熟青年,可謂滄桑歷盡,愛恨交織,一生都不能釋懷,對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影響至為深遠。影響最深的莫過于他學到蘇聯革命的全部基本理論和觀點。作為后來中國反共勢力的總頭目之一,竟然掌握了世界革命中心所在國的全部革命理論、戰略和策略。在國民黨逃臺后以蔣介石的名義主寫、出版的《蘇俄在中國》等反共理論書籍中,就能看到蔣經國在蘇聯學到的理論上的功夫。 “我對蘇聯社會的平等精神及不重物質享受的特色,也欽佩蘇聯重視青年動員工作,發動群眾支持政府行動的做法等等?!笔Y經國在講述了一通蘇聯共產主義的理論后說道:“但是對他們的一些法西斯作法是很厭惡的,他們對反對者一向從rou體上消滅?!?/br> “看來經國兄在蘇聯十二年的光陰,也并非艱難空度,你有兩個受用一生的巨大收獲。一是忠實于你的妻子芳娜;二是認識了蘇聯共產主義的虛偽、殘暴和不人道?!眳倾懶χf道。 “唉,要是比起劉先生的傳奇經歷來,還是差得遠了?!笔Y經國看來對吳銘的個人經歷也是十分熟悉,開口說道:“從國內殺到南洋,打出了一片天地,恐怕從古至今也找不到第二個?!?/br> “不過是順應潮流,否則單憑我個人,哪有那么大的力量?!眳倾懼t虛道:“經國兄此次去上海整頓經濟,可是擎著尚方寶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差不多吧?”蔣經國淡淡一笑,很堅定的說道:“此次上海之行,我只打老虎,不拍蒼蠅,要打禍國殃民的敗類,救最苦難的同胞?!?/br> “那我就先預祝經國兄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了?!眳倾懝傲斯笆?,心里卻有些不以為然,官僚資本的勢力已經完全深入到國家政權的每一個角落,國民政府已經爛了。再說蔣介石本人就身在其中,他的起家可是全靠這些老虎支持的,自己打自己?看來蔣經國雖然一腔熱血,滿懷正義,但還是沒看清事情的本質??! 對不起,上章出了小毛病,應該是降落在南京機場,而不是重慶機場,糊涂了,真是糊涂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lt;a href=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target=_blankgt;lt;/agt;,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