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四 新天地
“自唐以來,中華民族,似乎已經忘了民族的血性,似乎只懂得埋頭看著自己腳下的地方,而忘了在我們的血液中,還有進取,還有開拓,而我們所做的,就是開拓,至少,也要給天下的華人尋找另一個落腳點,尋找另一個樂園,至少在我們危難的時候,有一個可以休息,可以落腳的地方……”方華站在學生的面前,舉著大喇叭大聲的吼叫著,雖然煞神沒有親自出現,可是這一番言論卻也成功的鼓動了那些大學生們,而方華的言論,也隨著這個時代走在前沿的大學生們向四周傳播,呂宋,那里成為了大學生們第三個救國的選擇,至少,建設起一個華人可以休息的地方,也是一種夢想,誰不想在這個糟亂的年代里讓一個桃花園在自己的手修建起來呢。 李斯樂得有點合不擾嘴,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和方華鼓搗出來的言論竟然還有這個效果,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足有三千余名大學生來了到呂宋。 呂宋島,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有了它新的名字,新華,甚至有人后面還加上了共和國三個字,新華共和國,一個全新的中華國家。 這些擁有學識的學生團體的加入,立刻就讓管理層已經出現不濟的公認新華共和國大大的緩了一口氣,雖然這些學生太年青,還不具有完全獨立的職業素養,但是放在一些并不重要的管理層獨當一方,或者是充當助手歷練都是不錯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這些年青人有熱血,有沖勁,而李斯需要的就是這些有熱血有創想的青年,而不是那些思維頑固,看什么都覺得大逆不道的老學究。 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可不是后世那種批量生產出來的大學生可比,他們每一個,都是有真材實學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大師頻出的時代,這個時代,大學生從來都不會用混這個字,他們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來學習的,他們的學識,是要用在救國上的。 沉沉腐朽的中華大地上,有太多太多牽絆他們的東西,空有一身材華,最后只能在老頑固的打壓下漸漸消失,然后變得和他們一樣,但是在這里不會,絕對不會,只要你有本事,就盡情的施展吧,哪怕你的創想再異想天開,你也可以盡情的去展現,不用擔心條件簡陋,只要你能做出一丁點的成績,立刻會有大把的資金投入進來,甚至你可以調用軍隊來幫忙。 李海潮就是一名學生,一名普通的學生,但是他是一名有志向的學生,八代農民,到了他這一輩,老父咬著牙,勒緊了腰帶供他讀書,在他剛剛讀大學那一年,強壯的父親終于累得倒下去,倒下硬撐的那幾天,甚至連藥都舍不得吃,母親送走了父親,將家里所有還值錢的東西都變賣給了他,心力交瘁的母親終于也沒能挺去,撒手而去了。 李海潮發誓,一定要改變,至少也要改變農民,汗珠摔八瓣從土里刨食吃的景象不應該再屬于農民,農民,支持著一個國家,他們,理應受到尊重,而不是到哪里都被人稱為泥腿子,而這種尊重,從傳統的糧食當中無法得到。 他努力學習,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學習上,圖書館里所有與農業有關的書都讀了個遍,從古代的農經,到現代請留學的同學從國外寄來的最新書藉,他都讀了個遍,為了讀那些外文書籍,他甚至自學了英、德、意三國語言,不過這種外語,他只能看,卻無法用口語表達。 農民世代被土地束縛著,只能從土里刨食,能不能換一種方法呢?植物是吸取土壤里的養份和水來生長,如果把養份提取出來,再加上水……如果可以那樣的話,不就完全放開了對土地的依賴了嗎? 只可惜,李海潮的想法沒有得到任何支持,他沒有任何資金可以來實現他的夢想,如果想做這些實驗,需要很長的周期,就算是資金,那也是一筆天文數字,至少也得幾千塊吧…… 聽說新華共和國,也就是那位煞神爺建立的一個華人聚居地,對這方面挺看中的,而且想去的話,也不用掏船票,李海潮抱著碰運氣的想法跟了過來,只是沒想到,剛剛把自己的報告報上去不到三天,他就得了他想要的東西,一片簡陋的土地,萬余塊資金,雖然條件簡陋,但是這些,無疑就給了他極大的動力,他現在需要成果,需要一個可以證明自己,得到更多投入的成果。 雖然無法用實物做實驗,但是李海潮無時無刻不在腦子里推演著,溶液的配比,添加什么樣的肥料,這些肥料如何去提煉,僅僅在推算肥料提煉這一塊,李海潮都能算得上是一名化學專家。 將腦子里最成熟的一種想法提取出來,數千個玻璃罐,一些植物的種子,這些就是李海潮第一次實驗的所有物品。 借著種子培育的階段,李海潮用幾個大鍋,提煉了自己所需要肥料,小心的配比著,添加入那些玻璃罐子里,將種苗移植,小心照顧,就像是照顧自己的嬰兒一樣。 當一串串紅通通的番茄幾乎將玻璃罐墜翻的時候,李海潮哭了,在泥土里,絕對種不出這么多,數量如此大的番茄,它的產量,是泥土栽培的數倍之多,自己成功了,在頭腦里推演的方法一次就成功了,這不是偶然,只有他知道,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為了它,自己多少次閉目深思到深夜,多少次推翻自己的想法重新再來……沒有人知道自己為了它吃了多少苦。 一個完整的培育罐被送了上去,第三天,他的場地迎來了一支大兵隊伍,足足有近千人,這些軍人到來,一句話也不說,拼了命的干著活,李海潮就那里看著,看著一棟三層樓挺立了起來,看著一個全玻璃板的實驗大棚被建立了起來,大兵們只了十天,就將一切干完,然后一聲不吭的調頭走人,而他,幾乎就站在那里看了十天,淚水,甚至都已經流干了,甚至他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的手上又多了十萬塊的后繼資金。 李海潮,僅僅是一個例子,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上層的支持,李斯幾乎是傾盡全力的支持著各種科技,哪怕看似無用的科技,只有開了一個好頭,才會激發出那些天才們的激情來,只要有了激情,才會讓這片桃源更有活力。 前面,鬼子瘋狂的抵抗著美國佬的進攻,雙方打紅了眼睛打破了鼻子,可是李斯,卻在這種詭異的戰爭狀態下,悶頭發展著自己,新華共和國,幾乎是以飛躍式的腳步在發展著自己,原本的簡易公路,已經有一半成為了最基本的柏油馬路,可以使車跑得更快,不知不覺當中,空軍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二百架飛機,有跑到對面襲擊鬼子機場后繳獲的,也有從美國那邊買來的野馬戰斗機。 海軍,甚至擁有了第一艘戰艦,雖然是一艘二手的戰艦,但是用來訓練還是不成問題的,畢竟那是一艘真正的戰艦。 陸軍從來都沒有放松過,也是最能打的部隊,武裝工人,其實就是真正的軍人,而就在他們的對面,另一小半呂宋島上,還駐扎著鬼子,老兵帶著這些受訓后的武裝工人,幾乎一刻不停的襲擊著鬼子,用鬼子當陪練,訓練著自己的士兵。 強度都不是很大,但是卻很有效,而在李斯沒有動用毀滅手段的情況下,鬼子似乎也樂得打這種常規戰,雖然傷亡不小,但是卻也能夠接受。 雷達加強,幾乎每個山頭都立上了一個,豐富的水資源,使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電廠建立起來,輸送向新華共和國的每一個角落。 最重要的是,他們替換了一樣武器,威力強大,十六管高平兩用防空機槍被替換了,說實話,替換的時候,那些士兵老大不樂意,但是新的武器送上來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睛都亮了。 粗大的六根管子形成一個完美的圓形,而且還是兩挺在一起的組合,一臺電機驅動,這玩意,只要一扣下扳擊,滋滋的爆響聲當中,每分鐘足足有六千發的射速干起來更加痛快,而且這玩意的口徑更大,射速更快,射程更遠,甚至可以威脅五百米以內的任何飛行器,再配上四管速射防空炮,簡直就是利器,任何敢與站在它面前的敵人,都將會被撕成碎片。 十六管重機槍,并沒有被拆掉,而是優化早請專利后接著生產,直接就賣了出去,這年頭四處都在打仗,武器從來都不愁賣,但是李斯從來都不會把自己的武器賣到中國去,雖然那里也是個大市場,但是自家里頭打死打活他沒有能力,也不愿意去管,但是自己不能再給他們的手上送一把刀子,比如,通過一些比較隱晦的手段,偽裝商船被劫后,賣給德國佬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甚至用這些武器,李斯還換回來足足一百名德國科學家,其中更有數十人是裝甲方面積專家,樂得李斯足足兩天沒有睡好覺,這生意,做得太值了。 新華共和國的一切都在飛速發展著,他們的地盤很小,就算是立起來也僅是一個小國,戰爭打到緊要關頭,也沒誰去理會他們,小鬼子更是沒有時間沒有力量,更沒有那個膽子,在四處戰亂中,呂宋新華共和國竟然出奇的平靜,如果不是他們的部隊經常越線去找小鬼子的麻煩練兵的話,這里簡直就是沒有戰火的世外桃園。 埋藏在日本周邊,倒賣婦女而賺來的錢被潛艇一批批的起出來運回,這是一筆大生意,李斯一直都沒有放,有一支四百余人的部隊始終都在日本境內,不過卻不像從前那么大張旗鼓了,攜帶了大量的催眠藥物,直接將鬼子全部放翻,然后秘密的帶走女人,只不過這一次行動顯得就不太起眼了,用一些婦女換取本國的安寧,怎么算都值了,小鬼子,也算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屈服,所以這筆錢是源源不斷的,甚至比生產商品都要賺錢,如果不是這生意沒法長期做的話,李斯還真想在日本設一個長駐點,天天倒賣日本女人。 大筆大筆的錢撒出去,趁著戰爭,四處收購生產線,工業機床等一切能夠用到的東西,這些東西,他們沒有時間自行摸索生產,一切都必須要最短的時間建立起來。 中國人,是一個善于創造奇跡的民族,只不過他們就是缺少了一個領導者而已,向往強大的思想,再加上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一個個的奇跡被創造出來,一座充滿現代氣息,在全球都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型煉鋼廠,在那些科學家的配合下聳立了起來,第一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重炮被生產了出來。 造船廠,悄悄的出現在海邊,并且出產了第一艘新型的導彈快艇,速度更快更靈活,扁扁的船體也更加隱匿,甚至可以在水下短時間潛行。 第一個煉油廠興建了起來,并且開始收購原油煉出可供使用的汽油柴油還有瀝青,至少高速公路的修建不用再向外進口原料。 第一個汽車制造廠興建了起來,雖然發動機還要靠進口,但是整車已經可以生產,重型車量開始在路上奔馳,如果細看的話會發現,這大型車輛的模樣,簡直與后世一汽出產的重車平頭大解放有著出奇的相似之處。 第一批無土栽培的蔬菜大量上市,并且數量在不斷的攀升著,利用密麻的交通網向四周運輸了,足能新華共和國近百萬人三分之一人口食用,耕地里的糧食也開始出產,在食用方面,開始自給自足。 現在這大半個呂宋島,幾乎是每天一個模樣,從中國發來的大型海船,每天都有數千甚至近萬人投奔到這個新的天地,在這里,他們充滿了希望,在這里,農民,不必支付任何稅務,在這里,只要上岸登記,就會有人給你安排到合適的地方,供應你短時間的吃喝,只要你有力氣,開出一塊地來,以后就再也不用愁了,熱帶地區,一年三產,足夠豐衣足食,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lt;a href=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target=_blankgt;lt;/agt;,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