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直升機空戰
第五次中東戰爭,可以說是武裝直升機最后的表演舞臺。 十月二日上午的這場直升機空戰,可以說是直升機問世之后的第一場正規空戰,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場直升機空戰。 交戰雙方分別是以色列的ah-64d與敘利亞的ka-52。 以軍的ah-64d已經服役了近三十年,因為沒有可以替換的機種,而以色列又沒有獨立研制能力,所以只在二零二五年之后進行了延壽改進。受經費影響,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達到了ah-64f的水平,即更換電子設備,提升了在惡劣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能力,而其他的只增添了電磁對抗系統。 與ah-64d相比,敘利亞的ka-52年輕得多。 第一批六架ka-52在二零一七年才交付給敘利亞陸軍,雖然敘利亞軍方對這種俄制武裝直升機不大滿意,一度打算用中國的外貿型武裝直升機進行替換,但是wz-20的外貿型號過于昂貴,而且中國陸軍沒有大批量采購,使得敘軍對wz-20很不放心。結果是,在二零三零年,敘利亞增夠了二十四架ka-52,并且由中國軍火企業以第三方合作的身份,對三十架ka-52進行現代化改進,主要就是增添電磁對抗設備與更換火控軟件,以便使用中國制造的武器彈藥。 敘利亞采購ka-52,不是為了增強反裝甲力量,而是對抗以色列的武裝直升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敘利亞陸軍與武裝直升機的交戰經驗非常豐富,因為在過去的幾場局部武裝沖突,特別是在兩次南黎巴嫩戰爭中,敘利亞暗中支持黎巴嫩真主黨,派遣軍事人員參與了戰斗,嘗到過武裝直升機的苦頭。 可以說,正是兩場南黎巴嫩戰爭,讓敘利亞當局下決心要組建一支武裝直升機部隊。 當然,也下了血本。 三十架ka-52,連同后期改裝,總費用高達四十億美元,比同時期采購的j-22戰斗機還要昂貴。在維護使用方面,武裝直升機遠遠超過了戰斗機,僅在二零三四年,就花掉了近五億美元。 也正是因為價格昂貴,所以敘利亞陸軍只采購了三十架。 只是,這三十架ka-52的特點也很明確:以制空為主,即主要任務就是對付以色列的武裝直升機。 這一點,在敘利亞采購的武器彈藥上就能看得出來。 在委托中國軍火公司改進ka-52的時候,敘利亞還從中國采購了一千二百枚專門為武裝直升機開發的ty-100型空對空導彈,并且因此采用了中國提供的火控系統與電子設備,拋棄了俄羅斯軍火商。 在日常訓練中,敘利亞武裝直升機飛行員也主要進行空戰對抗的訓練項目。 二零三七年初,敘利亞軍方還采納了戚凱威的建議,與“中國空中戰術國際公司”簽署了一份合同,由該公司派遣四架wz-20前往敘利亞,作為假想敵部隊,與ka-52機群進行模擬對抗訓練。 根據后來公布的資料,為了提高對抗訓練的逼真度,“中國空中戰術國際公司”不但為wz-20換上了以色列空軍ah-64d的涂裝,還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通過飛行控制系統限制飛行包線等等。在對抗戰術上,該公司獲得了軍事情報局的支持,掌握了一些以色列武裝直升機的常用戰術。 雖然對抗訓練只進行了不到半年,但是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 用ka-52飛行員的話來說,在進行了對抗訓練之后,他們更加清楚該如何戰勝以色列的武裝直升機。 當然,敘利亞也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在訓練中,一架ka-52墜毀,雖然直升機得到修復,但是兩名飛行員都受了重傷,再也不能上天了。此外,敘利亞軍方為這六個月的對抗訓練支付了一點二億元,還不包括消耗掉的燃油與彈藥。 這些付出,很快就收到了回報。 十月二日上午七點左右,天色剛剛放亮,第一場直升機空戰打響。 當時,兩架ah-64d剛剛完成了當天的第三次突擊任務,正在返回基地,被兩架埋伏在戈蘭高地東面的ka-52發現。雖然以軍飛行員也迅速發現了敵機,而且做出了反應,但是敘軍飛行員已經占據了六點鐘的有利位置,而且發射了導彈。第一輪攻擊,ah-64d編隊的僚機就被擊落。長機在與兩架ka-52交戰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勝算,因此立即放棄了為僚機報仇的想法,及時逃到戈蘭高地上空。兩架ka-52沒有追擊,在向附近的地面部隊報告了以軍直升機的墜落地點后,返回了基地。 這場并不激烈的空戰,點燃了當天的直升機大空戰。 僅僅一個小時后,兩架飛往戰區的ah-64d再次遭遇埋伏在途中的兩架ka-52。因為以色列飛行員及時發現了敵機,而且及時進行了規避,使ka-52發射的ty-100全部脫靶,但是在近距離纏斗中,ah-64d基本上沒有優勢。原因很簡單,ah-64d攜帶了太多的反裝甲彈藥,而ka-52是輕裝上陣。最終兩架ah-64d都被擊落,只有一架ka-52負傷,并且堅持著返回了基地。 九點半左右,雙方第三次交戰的結果也差不多。 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ah-64d一般不攜帶對空彈藥,只能用反坦克導彈、火箭彈與三十毫米鏈式炮攻擊敵機,而ka-52的主要武器是ty-100輕型空對空導彈,還有一門三十毫米航炮。更重要的是,ah-64d的主要任務不是爭奪樹梢高度的制空權,而ka-52卻是有備而來。 三場空戰,以色列損失了五架ah-64d,而敘利亞只有一架ka-52受損。 以色列空軍立即吸取教訓,把雙機編隊改為四機編隊,兩架執行攻擊任務的ah-64d在前方引誘ka-52出現,而兩架攜帶對空彈藥護航的ah-64d在后方掩護,以反伏擊的方式對付ka-52。 十一點的第四場空戰,以色列空軍的戰術發揮了作用。 兩架ka-52在伏擊前方的ah-64d的時候,遭到另外兩架ah-64d伏擊,一架被“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擊落,另外一架被三十毫米鏈式炮擊落,四名敘利亞飛行員有三人成功逃生。 當時,以色列空軍沒有專門為武裝直升機研制的“毒刺”導彈,只能使用“響尾蛇”。 半個小時后,又有兩架ka-52在伏擊時遭到ah-64d反伏擊,其中一架被空對空導彈打得凌空爆炸,另外一架在返回基地途中墜毀。雖然ah-64d的作戰效率大幅度降低,但是至少解決了部分問題。 下午,敘利亞也改變了戰術,增大了伏擊機群的規模。 大概下午三點左右,四架ah-64d與四架ka-52遭遇,雙方都呼叫了支援,半個小時內各有八架ah-64d與六架ka-52趕到。 這場戰斗,把當天的直升機空戰推上了巔峰。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纏斗,以色列損失了四架ah-64d,敘利亞損失了三架ka-52。因為遭受了較為慘重的損失,以色列沒再出動直升機打擊敘利亞的裝甲部隊,所以當天的直升機空戰就此結束。 從戰果上看,敘利亞占優勢。 可問題是,敘利亞武裝直升機的數量本來就比較少,根本打不了消耗戰。 損失七架ka-52,還有一架受損,等于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作戰能力,而以色列損失了九架ah-64d,不到機群規模的十分之一。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雙方的武裝直升機又交手數次。 事實上,從這二日的戰斗就看得出來,直升機的空戰以遭遇戰為主,很難進行有效的組織與準備。在遭遇戰中,飛行員的素質比直升機的性能更加重要,而且很多時候運氣往往決定了最終結果。 更重要的是,這天的戰斗,預示著武裝直升機即將成為歷史。 原因很簡單,在十月三日,以色列與敘利亞不約而同的不再用武裝直升機去對付敵人的武裝直升機,而是增強了制空力量,即用戰斗機去對付敵人的武裝直升機。僅在三日,敘利亞的戰斗機就擊落了三架ah-64d,而且都是用格斗導彈收獲的戰果。同一天,還有兩架被敘利亞陸軍的高射炮擊落。 雖然從十月四日開始,以色列增強了武裝直升機的出動量,但是也改變了戰術,即在盡量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讓武裝直升機在敵野戰防空系統外開火,主要使用射程超過十公里的反坦克導彈。 在隨后的戈蘭高地保衛戰中,以軍直升機更是集中在戰線后方活動。 如此一來,武裝直升機就成為了運載反裝甲彈藥的空中平臺,不再是具有高度威脅的低空打擊力量。 當然,在這兩天的空中反擊中,以色列國防軍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根據以色列公布的戰報,僅在十月二日就摧毀了近三百領敘軍坦克,重創了靠前部署的兩個敘軍主力師。在十月三日,以軍武裝直升機還摧毀了一百多輛敘軍坦克,迫使敘軍放棄了計劃于當天晚上發動的進攻。 暫且不說這些戰報有沒有水分,有一點很明確,以色列的反擊發揮了作用。 要知道,如果不是以軍的空中反擊,敘利亞軍隊將于十月三日夜間、最遲四日凌晨發動進攻。 受此影響,敘利亞軍隊把進攻時間延遲到了十月四日夜間。 因為敘利亞軍隊的實際情況遠比戚凱威預料的糟糕,特別是前線的兩個主力師,根本沒能按計劃完成進攻前的準備工作,所以直到十月五日凌晨兩點,敘利亞總參謀部才下達了進攻命令。 從巴拉姆發動的地面反擊算起,敘利亞國防軍用了兩周時間才恢復元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