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力所不及
面對琢磨不透的戰場形勢,今井利村只能格外小心謹慎,一切以安全為主。 聯合艦隊在二十六日凌晨進入布萊爾港之后,今井利村親自給港口司令打了電話,要求在四個小時之內完成補給,而不是之前計劃的五個小時,更不是六個小時。雖然這只能保證為每艘戰艦加注三分之一的燃油,但是能讓聯合艦隊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維沙卡帕特南,或者與“維拉特”號航母戰斗群會合,等待遠道而來的支援艦隊,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部海域進行海上補給。 按照這個速度,聯合艦隊將在五點整起錨,最快能在五點三十分出港。 對此,今井利村仍然不夠放心。 即便以最高打擊強度計算,從戰斗機從航母上起飛算起到發射反艦導彈,整個打擊行動最多耗時兩個小時。算上情報搜集、戰術部署等需要在發起攻擊前完成的步驟,也就三個小時左右。 如果中國艦隊正確掌握了聯合艦隊進入布萊爾港的時間,那么在聯合艦隊離開前,中國海軍的戰斗機就將到來。 必須進行防空部署。 今井利村無法指望印度空軍,因為印度空軍正在準備迎接f-35c機群,五架大型加油機正在趕來,隨行的還有一架預警機與十二架su-30mki。因為在安達曼海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所以這些加油機必須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降落,完成護航任務的su-30mki也將在群島上的機場降落,不會返回印度本土。如此一來,無法在群島上的空軍基地部署更多的戰斗機。 在今井利村提出加強防空要求之后,印度空軍只出動了十二架mig-29。 雖然這批mig-29都進行了改進,性能有所提升,但是依然落后,別說跟j-25相提并論,比j-15b都差了很大一截。最嚴重的是,mig-29的續航力非常有限,在離基地一百五十公里處的最大巡邏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因為印度空軍沒有安排額外的加油機,所以這些戰斗機在凌晨四點前就得返航。再次升空執行巡邏任務,至少也要到六點左右,也就是天亮前。 在凌晨四點到六點間,存在兩個小時的防空空白。 今井利村非常清楚,這段時間最容易遭到打擊,因為中國艦隊在收到消息后,要花一些時間進行部署,還要花時間讓戰斗機做好攻擊準備,所以機群將在兩點到三點之間升空,在四點之后到達。 為此,今井利村不得不安排聯合艦隊的戰斗機升空巡邏。 進入布萊爾港之前,今井利村就讓兩艘航母各出動八架f-35b,攜帶對空彈藥飛往布萊爾港附近的印度空軍基地。 按照他的安排,印度空軍的mig-29返航之后,這些f-35b升空巡邏。 一定要說什么的話,今井利村肯定后悔派的戰斗機太少了。 雖然聯合艦隊的兩艘小型航母上總共只有三十架f-35b,而且只有二十八架處于隨時都能升空的戰備狀態,另外兩架是備用戰斗機,但是今井利村只派遣了十六架戰斗機,把另外十二架留在航母上。 二十六日凌晨,聯合艦隊進入布萊爾港之前,今井利村覺得十六架戰斗機已經夠了。 按照他的判斷,中國海軍的兩艘中型航母在一個攻擊波次中,最多各出動二十四架戰斗機,以一比三的比例計算,只有十二架護航戰斗機。因為還會出動預警機,所以為攻擊機群護航的戰斗機只有八架。雖然j-25的性能很不錯,但是與f-35b沒有代差。依靠二比一的兵力優勢,十六架戰斗機就能保住制空權。 顯然,今井利村太低估對手了。 此外,在讓f-35b起飛的時候,聯合艦隊已經到達布萊爾港外面,兩艘航母均按照標準戰術給航空兵安排任務,即每艘航母上只有八架f-35b做好了起飛準備,其他的戰斗機全在機庫里面。如果要出動更多的戰斗機,聯合艦隊就得在布萊爾港外面多呆一陣,從而推遲補給作業。兩天前,今井利村就收到消息,中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已經進入印度洋,讓艦隊在港外停留,風險非常大。 除了無法立即出動更多的戰斗機,印度空軍基地也無法支持f-35b作戰。 雖然印度采購了一批由f-35a發展而來的f-35i,但是沒有采購f-35b,也就沒有支持f-35b作戰的后勤保障系統。按照今井利村的安排,f-35b只是臨時進駐印度空軍基地,完成任務后將直接返回聯合艦隊。為此,十六架f-35b不但各攜帶了四枚aim-120d與兩枚aim-9y,還裝滿了燃油。到達印度空軍基地后,這些戰斗機將處于待命狀態,接到命令后就能升空作戰。 做這個安排,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補給時,航母不能進行航空作業。 也就是說,在凌晨五點之前,兩艘“翔鶴”級航母沒有出動能力,即便中國戰斗機在此期間發動攻擊,航母上的戰斗機也無法升空。 十六架f-35b足夠了嗎? 如果到來的是八架j-25,也許問題還不大。只要戰術安排合理,還能分出一部分戰斗機去攔截j-15b機群。 顯然,這點戰斗機肯定不夠。 關鍵不是戰斗機數量,而是沒有有效的指揮與情報系統提供支持。 雖然印度空軍按照今井利村的要求,出動了一架“費爾康”預警機,但是這架預警機的任務是去迎接f-35c機群,讓f-35c機群飛往“維拉特”號航母。意識到危險后,今井利村調整了預警機的作戰部署,讓“費爾康”留在布萊爾港附近。問題是,“費爾康”無法直接指揮f-35b作戰。 為了照顧作為主力的su-30mki,“費爾康”預警機配備的是俄制體系的數據鏈,暫時還沒安裝西方的數據鏈,因此在指揮f-35b機群的時候,得通過地面指揮中心中轉,再轉發給聯合艦隊,由聯合艦隊指揮防空作戰。 經過兩次中轉,指揮效率可想而知。 此外,“費爾康”對j-25的最大探測距離不會超過兩百公里,而j-25上的被動探測裝置能在數百公里外發現“費爾康”。如果得到zy-1支持,j-25能夠輕松避開“費爾康”,甚至偷襲預警機。 印度空軍的預警機靠不住,聯合艦隊的預警直升機更加靠不住。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與“維拉特”號航母戰斗群會合后,聯合艦隊的兩艘小型航母才能獲得印度海軍的預警直升機。 這下,今井利村只有指望布萊爾港的防空系統了。 顯然,在預警機都派不上用場的情況下,地面防空雷達更不可能發揮作用。只要攜帶射程在一百公里以上的彈藥,j-25能在被防空雷達鎖定之前發起攻擊,而防空系統連進行防御準備的時間都沒有。 沒有指揮與情報系統支持,今井利村派出所有f-35b都沒用。 進港口,今井利村在忐忑不安中過了三個小時。 四點整,印度空軍的mig-29機群從布萊爾港東面一百五十公里的巡邏區域返航。 五分鐘后,第一架f-35b從印度空軍基地升空。 一切順利的話,f-35b機群在四點二十分到達巡邏區域。這個時候,印度空軍的加油機已經到達。 如此一來,除了“費爾康”預警機之外,今井利村還能獲得十二架su-30mki。 只是,這十二架印度空軍的遠程戰斗機只會在布萊爾港上空徘徊半個小時,然后將伴隨加油機飛往東南,迎接f-35c機群。 顯然,十二架su-30mki的作戰任務肯定會發生變化。 四點二十分,前出的j-25機群離布萊爾港不到一百公里了。 半個小時前,即三點五十分左右,zy-1發現了“費爾康”,立即調整了戰術安排,沒有繼續飛往安達曼群島,而是讓四架j-25留下來掩護預警機,十六架前出,其中四架負責攻擊“費爾康”。 這是楊禹方安排的“b計劃”。 在這套作戰計劃中,如果遭到印度空軍的防空戰斗機,護航戰斗機的主要任務將是奪取制空權。 雖然zy-1沒有發現印度戰斗機,但是“費爾康”出現,意味著肯定有印度戰斗機。 j-25的突擊速度并不快,主要是“費爾康”還在布萊爾港西面一百多公里外,如果戰斗機前出,將被地面防空雷達發現。 此時,zy-1也沒有發現日本海軍的f-35b。 雖然f-35b的空戰性能遠不如j-25,但是作為第四代多用途戰斗機,f-35b的隱身能力同樣突出。 在理想情況下,zy-1最多能夠探測到兩百公里處的f-35b。 發現“費爾康”之后,zy-1的巡邏空運離布萊爾港大概為四百五十公里,離f-35b機群的巡邏空域差不多三百公里。 只要f-35b不啟動火控雷達,就不會被zy-1發現。 因為剛剛到達布萊爾港上空,離zy-1在四百五十公里以上,所以su-30mki機群也沒有被zy-1探測到。 這個時候,預警機被動探測能力的重要性顯現了出來。 如果“費爾康”也裝備了主/被動雙模式相控陣雷達,讓雷達以被動模式工作,就不會被zy-1發現。 在雙方都不清楚戰場局勢的情況下,印度空軍不見得會吃虧。 現在,戰場已經對中國海軍透明,至少zy-1知道“費爾康”在哪,也知道該以何種方式進行偷襲。 開戰進入倒計時,“費爾康”還在按照計劃向東飛行,也就是向著j-25飛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