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燃燒的海洋在線閱讀 - 第十一章 矛盾心態

第十一章 矛盾心態

    第二次朝鮮戰爭后,除了被志愿軍打得鼻青臉腫、丟城失地的韓國之外,最懼怕、最痛恨中國的,恐怕就是日本了。

    面對崛起的中國,日本的心態非常矛盾。

    這種心態,不僅因為第二次朝鮮戰爭,或者說,第二次朝鮮戰爭只是誘因,在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每個日本政治人物都知道,一個崛起的中國,絕對不會心甘情愿的只當一個陸上強國。

    一百多年前,來自海上的英國艦隊,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從此拉開了長達一百余年的民族屈辱史。雖然在此期間,中國人進行了很多努力,試圖通過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改變落后挨打的局面,但是這些努力,都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毫無建樹。中日甲午戰爭后,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中國經歷了四百年來最為動蕩的時期,而中國與日本的關系,也從此由友好變為敵對。

    有過這種經歷的民族,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嗎?

    雖然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前,中國一直宣稱要做一個和平崛起的大國,但是從來沒有停止軍事改革的步伐,更沒有放松警惕性。在日本人眼里,不管是現在的中國、還是未來的某個中國,遲早有一天,這個陸上強國會放下沾沾自喜的自得心理,穩步走向海洋,成為海洋大國。

    對島國日本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歷史上,類似的事件在歐洲上演過,而且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

    為了遏制崛起的德國,充當“離岸平衡手”的英國非但沒有在歐洲大陸搞平衡,還為了阻止德國走向海洋,挑戰英國的全球海洋霸權,用一切手段,包括公開光明的、也包括秘密丑陋的手段,拉攏一切力量,全面圍剿德國,最終導致歐洲大陸強國的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程度。

    在日本人眼里,日本就是英國,而中國就是德國。

    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日本不需要像英國那樣,親自出面圍剿中國,因為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日本沒有這個資格,很多日本人想做的事情,都由美國做了,日本只需要坐享其成。

    因為不需要親自出面,所以日本還能左右逢源。

    從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初,也就是中日正式恢復外交關系之后,日本就充分利用了中國受到國際社會孤立的局面,積極拓展中國市場,為此甚至搶在美國之前與中國建交,從而奠定了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要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紀初,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都比不上日本企業。

    可是,第二次朝鮮戰爭,徹底粉碎了日本人悶聲發大財的美夢。

    雖然日本沒有參戰,而且在戰爭期間表現得極為克制,除了按照同盟義務,在已有基礎上為美國提供了軍事基地的使用權之外,沒做任何干預戰爭的事情,甚至沒有以人道主義的理由為韓國提供援助,但是戰爭結束之后,隨著美國開始調整戰略部署,收縮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防線,日本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某些日本人看來,這不是什么壞事。

    二零一五年,美國正式宣布,將從日本本土撤軍,僅保留沖繩的幾處軍事基地,原先以橫須賀為母港的第七艦隊也轉移到關島的阿普拉港,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存在,將降到二戰后的最低點。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美國還將在二零三零年之前,從沖繩撤軍。

    與撤軍同步進行的,自然是增強日本的軍事實力,以及為日本“松綁”,讓日本逐步獲得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必有的權力。

    當時,美國的舉動,被很多日本人認為是“第二次維新”。

    在很多日本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日本人眼里,這是日本走向全面復興,成為世界大國的開始。

    可是,未來真的有這么美好嗎?

    首先從美日關系上看,雖然美國開始為日本松綁,但是主從關系沒有改變。只要美國仍然是全球頭號強國、只要日本還需要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日本就是美國的盟國,而且必須遵守美國制訂的游戲規則。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不能發展核能力。

    可以說,這是美國同盟原則中,最基本的一點。

    在美國的盟國中,除了英國與法國,以及從未承認擁有核武器,但是肯定擁有核武器的以色列之外,其他盟國都得依靠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任何擅自發展核武器的行為,都將視為對美國的挑釁。

    最鮮活的例證,就是當初的韓國。

    在美國的威壓下,別說日本的政治家,理智一點的日本人都應該知道,除非日本打算單獨前進,不然就別去碰核武器。

    當然,拿核武器說說話,還不是大問題。

    設想一下,如果日本沒有核武器,又何從談起獨立防衛能力呢?

    面對中國,沒有戰略報復能力的日本,在對抗的時候肯定缺乏底氣。

    可以說,沒有核武器,日本最多只能遏制中國的戰略擴張行動,而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中國的戰略擴張能力與意愿,也就不可能消除中國構成的戰略威脅,日本的國家安全就得不到長遠保證。

    這還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

    外交上,鋒芒畢露的日本,必然成為中國的眼中釘、rou中刺。

    問題是,在美國退縮的情況下,日本必須加強軍事力量,將不可避免的被中國視為最為迫切的軍事威脅。

    聰明的日本人都能看出,美國做的,就是讓日本取代美國,與中國搞軍備競賽。

    可以說,只要有日本擋在前面,美國大可不必手忙腳亂,畢竟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除了日本還有廣袤的太平洋。中國要想走向世界,就得走出西太平洋,也就得沖破日本這道鬼門關。

    也許,中國對日本沒有野心,畢竟在這個國土僅有中國三十三分之一,人口卻有中國十分之一的島國,幾乎沒有什么資源??墒?,中國與日本在領海與領土上的爭端,足以讓這兩個排名世界第二與世界第三的經濟大國著著實實的干上一場,至少在數十年之內,中國得盯住日本,日本也得盯住中國。

    美國的這套手腕,不算高明,卻非常管用。

    事實上,這正是老牌帝國用來對付新興強國的慣用伎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就充分利用了普法戰爭的遺留問題,即德國占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在法國與德國之間制造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再通過法俄同盟,拉攏了威廉二世的表兄,即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終結成英法俄同盟,對抗僅僅獲得羸弱的奧匈帝國支持的德國。

    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這種伎倆也是屢用不爽。

    比如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先獨立前,英國利用獨立方式,制造了克什米爾問題,讓這兩個南亞大國惡斗數十年。在同一個地方,英國人用一條在地圖上劃出來的“麥克馬洪線”,在印度與中國之間埋下了禍根。

    事實上,中日矛盾的根源,也是美國的杰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一方面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把屬于臺灣的釣魚島移交給日本。

    這次,美國如法炮制,再次激化了中日矛盾。

    日本沒有選擇,只能走上軍備競賽的道路。中國不可能退縮,也只能加強軍備。結果就是,中日之間的矛盾遲早會爆發,而且會以軍事沖突的形式,讓某一方付出慘重代價,而作為幕后黑手的美國,卻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中國戰勝了,美國可以出面干預,確保日本本土無恙,并且恢復日本的信心。

    日本戰勝了,中國將倒退數十年,更加難以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

    認清這個問題的日本人并不少,在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之后,就有一些日本的有志之士奔走呼吁,應該與中國改善關系,理清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甚至有人提出,日本應該與中國結盟,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

    問題是,這些民間呼聲,根本沒有作用。

    從政治上講,日本別說跟中國結盟,跟中國改善關系都不可能。

    別忘了,要到二零三零年,美軍才會全部撤離日本。

    在這十幾年中,中國不會駐足不前,而日本也就不可能降低防務水平,以低姿態迎接崛起的中國。

    事實上,在日本民族思想的催化下,任何一位日本首相都不可能放下身段。

    領土與領海爭端擺在那里,日本政治家更不可能冒著被刺殺的風險,背離美國制訂的前進方向,推行親華政策。

    只是,與中國對抗,日本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這不僅僅是政治家的認識,也是日本國民的普遍認識,因為在經濟上,中國與日本的關系已經密不可分了。

    可以說,這也正是日本人對華態度矛盾的地方。

    在國家安全與民族未來等問題上,日本需要保持強硬姿態,甚至得為爆發中日軍事沖突做好思想準備,可是在經濟發展等問題上,日本必須依靠中國,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而且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作為一個經濟嚴重依賴進出口加工貿易的國家,日本絕對不能失去中國這個市場。

    要知道,中國是日本的第二大貿易順差國。

    每年,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了數千億美元的凈利潤,如果沒有中國市場,恐怕半數日本企業都要倒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