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不算圓滿
第九裝甲師能打下元通里,不是韓軍表現神勇,而是志愿軍的戰術問題。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元通里受到攻擊時,第六十五集團軍只派遣一個營去支援,把主力留在束草,而且向南派遣了大批偵察兵。結果就是,支援元通里的部隊沒有及時趕到,也就沒能守住元通里。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第六十五集團軍果斷向元通里增兵,肯定能守住元通里。 只是這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到了六日上午,隨著美軍國民警衛隊師打到束草附近,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防御部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即便美軍動用了一個師,要想打下由第六十五集團軍主力守衛的束草,也不大容易。 更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團軍已經做好防御準備,而且及時發現了美軍,有足夠的時間進入防御陣地。 束草防御戰,算得上是志愿軍在春川反擊戰中打得最漂亮的一場戰斗了。 雖然從一開始,美軍的進攻就非常猛烈,而且還在進攻的時候,派遣一支突擊部隊給元通里的第九裝甲師送去了作戰物資,但是從六日上午打到七日上午,美軍都沒能突破第六十五集團軍設是束草南面的防線。 七日下午,第六十五集團軍調整作戰部署,并且在當天晚上發起反擊。 與此同時,趕到東線戰場的第十六集團軍的步兵師也對元通里發起了進攻,還得到了第六十五集團軍部署在三八線北面的一個裝甲旅的支援。 當時,志愿軍把重點放在了元通里。 雖然在部署戰役的時候,博茨曼沒有考慮讓第九裝甲師與第二步兵師協同作戰,但是按照黃峙博的判斷,只要殲滅了元通里的第九裝甲師,聯軍就會停止反擊行動,因為到時候志愿軍能夠集中足夠多的兵力,圍殲鐵原的第二步兵師,或者圍殲束草的國民警衛隊師,一舉扭轉戰局。 黃峙博的這個判斷非常準確。 攻打元通里的時候,志愿軍不但動用了將近一萬的地面部隊,還在進攻初期投入了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航空兵。 當天晚上,志愿軍的六十架轟炸機輪番出動,發起了三次大規??找u。 與轟炸機一同參戰的,還有補充給志愿軍的一百多架戰斗機。 到八日清晨,志愿軍的作戰飛機至少向元通里投下了三千噸炸彈,把這座人口不到五千的城鎮夷為平地。 在轟炸間隙,志愿軍的遠程炮兵也沒閑著。 可以說,這是志愿軍在火力支援上的心得。 因為轟炸的精度得不到保障,作戰飛機無法到戰場上空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支援,所以在需要近距離火力支援的時候,全部動用炮兵。只有在進攻部隊撤下來,或者是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才會進行大規模轟炸。 在志愿軍強攻元通里的時候,美軍也在強攻鐵原。 問題是,美軍的進攻打得并不順利。 從七日上午開始,第二十四集團軍取代了第五十四集團軍,繼續攻擊第二步兵師,讓美軍很難集中兵力攻打鐵原。到了八日清晨,喘過氣來的第五十四集團軍再次上陣,把第二十四集團軍替換了下去。 志愿軍的戰術非常明確,就是拖住第二步兵師,讓美軍無法集中力量攻打鐵原。 博茨曼不是笨蛋,一眼就看出了志愿軍的目的。 很顯然,在干掉第九裝甲師之前,志愿軍不會拿第二步兵師怎么樣??墒侵灰鹊街驹杠娊獬藮|線受到的威脅,就會把能夠動員的部隊全都派過來,干掉第二步兵師,徹底擊敗美軍。 對美軍來說,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按照博茨曼的估計,如果在九日傍晚之前還不能打下鐵原,第二步兵師就得撤退。原因很簡單,第九裝甲師的物資最多能堅持到九日夜間。如果要從元通里突圍,就得在九日下午開始。 只是,就這么撤下來,顯然說不過去。 動用了這么多的部隊,如果什么成果都沒取得,博茨曼無法向上面交代。 為此,在八日下午,博茨曼出動了十多個韓軍師,開始在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后方構筑防御陣地,并且在束草方向上也把防線往北推進了大約二十公里,以此奪回大約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對于聯軍的做法,黃峙博也無能為力。 打到這個時候,志愿軍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雖然在東線,特別是在東豆川附近,第十六集團軍的猛攻取得了一些成果,大概占領了五百平方公里的地區,還一度讓突擊部隊到達東豆川郊外。但是要想阻止聯軍以蠶食的方式向北推進,志愿軍也辦不到,至少在奪回元通里之前辦不到。 黃峙博能做的,就是讓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快馬加鞭。 在志愿軍的猛攻下,第九裝甲師的彈藥消耗速度遠遠超過了博茨曼的預估。 打到九日上午,第九裝甲師的大部分部隊都耗光了彈藥。 中午,第九裝甲師開始突圍。 此時,第六十五集團軍已經在束草穩住了戰局,抽調了一個旅從元通里南面包抄,堵住了韓軍的突圍通道。 雖然美軍的反應非常迅速,下午兩點過就派遣了一支大約三個營的部隊向西迂回,準備接應突圍的第九裝甲師,但是第六十五集團軍同時在束草方向上發起反擊,讓美軍的接應部隊晚了大概四個小時出發。 也就是說,到傍晚的時候,美軍接應部隊才上路。 顯然,這已經來不及了。 在沒有接應部隊的情況下,第九裝甲師離開元通里,等于主動放棄防御陣地,與志愿軍打野戰。 在運動戰中殲敵,正是志愿軍的強項。 打到十日清晨,第九裝甲師全軍覆沒。 根據韓軍的作戰記錄,只有不到三百人逃了出來,其余一萬四千余名官兵中,大約一萬一千人被俘。 博茨曼別無選擇,在此之前就給第二步兵師下達了撤退命令。 十日凌晨,第二步兵師開始從鐵原郊外撤退。 因為撤退得非常及時,所以第二步兵師反而沒有多大損失。 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當時第五十四集團軍與第二十四集團軍都沒有余力追擊。雖然在之前的戰斗中,兩個集團軍的作戰傷亡并不大,但是主戰裝備的損失量卻非常驚人。在第二步兵師撤退的時候,兩個集團軍的坦克加起來都不到一百輛,而且半數以上都是在戰場上修復的。 以這點兵力,即便追了上去,也會遭到美軍反撲。 更重要的是,第二步兵師的撤退通道沒有被切斷,所以美軍完全有可能在撤退的時候殺個回馬槍。 黃峙博只要求守住鐵原,沒有要求殲滅第二步兵師。 按照他的安排,要在干掉第九裝甲師之后,等到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抽調出足夠的兵力,再圍殲第二步兵師。 可惜的是,在此之前,第二步兵師就撤了下去。 春川反擊戰,打到這個時候也差不多偃旗息鼓了。 雖然在這場戰役中,聯軍沒能奪回被志愿軍在第三次戰役中占領的所有土地,也就沒能完成戰役目標,但是在整條戰線上,除了第一裝甲師守衛的臨川江防線之外,聯軍均取得了一些戰果,比如在鐵原方向,把戰線往北推進了大約三十公里,而在春川方向,則把戰線推進了五公里,在束草方向推進了大約二十公里,奪回了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失地。抵消掉志愿軍在東豆川方向上占領的五百平方公里地區,聯軍也奪回了二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失地,算是取得了勝利。 當然,這只是軍事層面上的勝利,甚至只算得上是戰役級別的勝利。 從戰略上講,至少在未來三個月之內,聯軍別想發起大規模進攻了。 到十二月十一日上午,也就是雙方均同意再次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美軍的六個師幾乎都喪失了戰斗力,情況最好的第一裝甲師也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主戰裝備,而情況最糟糕的第七步兵師則損失了七成主戰裝備。 相對而言,韓軍的損失更加慘重,第九裝甲師全軍覆沒不說,在十一日的戰斗中,還有近三千名韓軍官兵傷亡。 因為嚴冬到來,所以聯軍已經喪失了主動權。 從軍事上講,要想在幾個月之后,也就是春天到來的時候發起反擊,奪回失地,更加希望渺茫。 志愿軍不會閑著吃干飯。 幾天之內,志愿軍就修建起了一條堅固到讓美軍難以攻克的防線,幾個月之后,志愿軍足以讓這條防線變成銅墻鐵壁。 可以說,從政治上講,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 不管美國與韓國是否愿意承認戰敗,要想把志愿軍趕到三八線北面,都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而且得承擔巨大的風險??梢哉f,只要美韓聯軍不肯善罷甘休,在二零一五年的春天再次發起進攻,養精蓄銳的志愿軍就有機會發起反擊,甚至能夠在頂住聯軍的進攻之后攻占首爾。 不想徹底戰敗,聯軍就得與志愿軍談判,爭取在春天到來前簽署停戰協議。 這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還必須答對。 雖然在此之后,博茨曼沒有松懈,對聯軍的部署做了全面調整,美國當局也表現得非常強硬,不但補充了前線部隊的作戰損失,還在二零一五年一月份重建了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把參戰部隊增加到了八個師。但是十二月十一日,交戰雙方的第三次停戰談判正式開始,而且一直持續到雙方簽署停戰協議。 第二次朝鮮戰爭大規模交戰階段就此結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