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蛇的毒牙
為什么要在敵情尚未完全明了的情況下,讓“漢普頓”號放棄前進護航任務,與“斯普林菲爾德”號一同轉向東面,對付無法確定一定存在的敵艇,從而使兩棲突擊艦隊的反潛網出現重大漏洞? 這個錯誤戰術決策,不但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一支艦隊的命運。 雖然美國當局沒有追究兩棲突擊艦隊指揮官的責任,而是把遭受的損失歸咎于反潛作戰平臺,但是這位倒霉的海軍準將不得不在聽證會、內部調查中度過其生命的最后時光,半年后因為精神崩潰而吞槍自殺。 美軍犯的錯誤,為汪譽涵創造了最佳時機。 “漢普頓”號轉向后不久,汪譽涵就讓“海蛇”號準備好了五條重型魚雷,瞄準了仍然以二十二節南下的兩棲突擊艦隊。 大概是覺得距離足夠遠,“漢普頓”號轉向后不久就把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六節。 這個速度,讓“漢普頓”號錯過了發現了“海蛇”號的最后機會。 十分鐘后,“海蛇”號發射了第一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 雖然“漢普頓”號正在遠去,尾部朝向“海蛇”號,但因為速度過高,無法使用拖拽式聲納,也就不大可能探測到魚雷發出的噪聲,但是汪譽涵還是非常謹慎,把魚雷設為最低攻擊航速。 這么做,也是為了提高魚雷的射程。 五分鐘內,“海蛇”號發射了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與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只在發射管里留了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除了那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其他四條魚雷均采用慣性自導模式。 顯然,汪譽涵與薩非墨非常不一樣,他是一個更加謹慎的潛艇艇長。 這一點,也反映在了他的攻擊戰術中。 五條魚雷分別射向五個目標,只有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對準了兩棲攻擊艦。 用一條魚雷擊沉一艘滿載排水量四萬多噸的戰艦顯然不大現實,所以汪譽涵的戰術目的不是將戰艦擊沉,而是將其重創。 在局部戰爭中,重創戰艦的軍事意義并不亞于擊沉戰艦。 即便只被一條魚雷擊中,美軍的兩棲攻擊艦也要回廠修理數個月。如果運氣好點,魚雷命中了戰艦的要害部位,炸毀了一些關鍵設備,或者使戰艦艦體主要結構受到破壞,那么這艘戰艦至少也要一兩年之后才能返回艦隊。 這場戰爭,會持續那么久嗎? 要是能夠重創五艘大型戰艦,這支兩棲突擊艦隊就算報廢了。 當然,如果有機會,汪譽涵肯定會給自己增加幾個擊沉戰果。 發射魚雷之后,“海蛇”號上的官兵用最快的速度為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發射管重新裝填了魚雷。 只是,汪譽涵沒有急著發起第二輪攻擊。 與“海龍”號一樣,離開清津港的時候,“海蛇”號也攜帶了八枚反艦導彈,比正常時多了一倍。結果是,“海蛇”號只攜帶了十四條魚雷,一口氣發射五條之后,只剩下了九條魚雷,其中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五條六百五十毫米。也就是說,如果“海蛇”號再次向兩棲突擊艦隊發起攻擊,就只剩下五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因為只有兩具六百五十毫米魚雷發射管,所以在與美軍潛艇交戰時,“海蛇”號最多只能同時發射兩條魚雷,自衛能力大幅度降低。 擊潰兩棲突擊艦隊很重要,可是活著回去、掩護友艇安全離開更重要。 要不然,汪譽涵不會在發起攻擊的時候留下一條重型魚雷。 此時,美軍的反潛直升機已經到達“海龍”號所在海域上空。 六架sh-60分成三個編隊,每個編隊中,一架在低空投放聲納浮標、搜索海面下的潛艇,另外一架在附近徘徊,準備投放反潛魚雷。三個編隊同時展開搜索,能夠覆蓋常規潛艇的所有逃逸方向。 海面下,“斯普林菲爾德”號也即將到達。 與敵艇所在海域的距離縮短到二十公里后,“斯普林菲爾德”號開始減速,并且再次啟動主動攻擊聲納。 在這個距離上,不用考慮任何干擾因素。 憑借強大的能量,主動攻擊聲納足以發現任何海下目標,并且進行精確定位。潛艇要做的只是在發現敵艇后,立即發射反潛魚雷。 這個時候,美軍的聯合反潛戰術發揮到了極至。 三個反潛直升機編隊故意在敵艇向東逃逸的航線上展開,用聲納浮標構筑起一道嚴密的反潛網,逼迫敵艇從其他方向逃逸。如果敵艇向南、或者向北逃逸,肯定會把寬大的側面暴露在攻擊核潛艇面前,而且無法及時進行反擊,讓攻擊核潛艇獲得機會。如果敵艇繼續向東逃逸,則會撞上反潛直升機布下的反潛網,被空投反潛魚雷擊沉。如果敵艇向西突圍,則會受到攻擊核潛艇先發制人的攻擊。 在美軍參與過的反潛演習中,這個戰術屢試不爽。 一般情況下,如果敵艇是一艘常規潛艇,會選擇呆在原地,而不是向任何方向突圍。 只是,呆在原地的生還概率也非常渺茫。 美軍會逐步收攏反潛網,仔細搜索每片海域,向任何可疑目標發射反潛魚雷,直到發現海面上出現潛艇殘骸為止。 在茫茫大海上,躲避的機會肯定不大。 雖然交戰海域靠近朝鮮半島,水深在四百米到六百米之間,而041型的極限下潛深度超過四百五十米,只要找到合適的地點,“海龍”號就能座底,但是在平坦的海底,潛艇很難找到藏身的地方。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美軍肯定能夠找到“海龍”號,并且將它送到海底。 可惜的是,美軍沒有足夠的時間。 反潛直升機與攻擊核潛艇全力搜索“海龍”號的時候,“海蛇”號的攻擊見效了。 因為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的最低攻擊速度比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高了五節,所以首先逼近兩棲突擊艦隊。 魚雷進入尾流自導階段后,“海蛇”號切斷了導線。 隨即,魚雷開始加速,以六十五節的最高攻擊速度發起沖刺。 這時候,魚雷就沒有隱蔽性了。 別說驅逐艦,連兩棲戰艦的艦殼聲納也發現了襲來的魚雷。 魚雷襲來,美軍才猛然醒悟,戰場上確實有兩艘潛艇,而且不是在一個方向上。如果發射魚雷的潛艇在東邊,位于艦隊東面的反潛直升機、反潛驅逐艦與攻擊核潛艇早就發現魚雷了。 西邊也不可能,因為艦隊離朝鮮半島不到二十公里。 至于北面,更加不可能。如果那艘潛艇埋伏在北面,早就應該動手了,而不是等到兩棲突擊艦隊過去后再發射魚雷。 顯然,第二艘潛艇在艦隊南面,也就是在艦隊航線前方。 醒悟歸醒悟,美軍卻無法立即找到“海蛇”號,甚至無法在第一時間大致判斷出敵艇的方向。 五條魚雷轉為自主攻擊前,航向已經做了調整,各自咬住了攻擊目標。 如此一來,美軍就無法根據魚雷的來襲方向判斷潛艇的埋伏地點。 能夠指引反潛作戰的,只有魚雷的射程。 按照cia提供的情報,中國海軍主要裝備兩種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其中一種是從俄羅斯引進的,一種是自行研制的,兩種魚雷的最大射程都在二十公里左右。只是cia的情報不見得可靠,特別是中國自研魚雷的最大射程指標存在很多水分。別的不說,cia甚至沒有搞清楚這種魚雷采用的是哪種動力系統。如果是電動魚雷,因為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并不先進,最大射程很有可能只有二十公里。如果是使用奧托燃料的熱動力魚雷,則其最大射程很有可能超過三十公里。 只是,對反潛直升機來說,這點射程差距的影響還不是很大。 關鍵是,必須確定敵艇的大致方向。 如果不能確定敵艇的大致方向,反潛直升機只能花更多時間搜索更為廣闊的海域,從而讓敵艇趁機逃脫。 可惜的是,美軍沒有辦法知道敵艇的大致方向。 事實上,美軍也沒有辦法出動更多的反潛直升機。 受到魚雷攻擊后,五艘大型兩棲戰艦開始機動規避,反潛直升機無法起飛。最初,只有兩艘留在艦隊里的驅逐艦能夠出動直升機,只是兩艘驅逐艦上僅有四架反潛直升機。等這些直升機起飛之后,還得花時間飛往敵艇所在海域。 真正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的,只有最初起飛的那兩架反潛直升機。 這個時候,“斯普林菲爾德”號的警報產生了作用。 如果兩棲突擊艦隊的指揮官沒有聽信“斯普林菲爾德”號的警告,讓四架sh-60向前方搜索,不但有可能及時發現“海蛇”號,還很有可能讓汪譽涵感到威脅,從而放棄攻擊兩棲突擊艦隊的想法。 僅靠兩架直升機,肯定無法在艦隊前方豎起足夠堅固的反潛屏障。 事實上,這兩架反潛直升機已經飛過頭了。在“海蛇”號發起攻擊時,飛到了艦隊前方大約五十公里處。 它們的任務是搜尋準備發射反艦導彈的潛艇,而不是準備發射反艦魚雷的潛艇。 汪譽涵抓住了最佳時機,只是屬于“海蛇”號的戰斗并沒結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