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雙鷹旗下在線閱讀 - 109、生產

109、生產

    德國步兵還在繼續清除一些廢墟里的蘇軍火力點,盡管大部隊已經撤退,但依然有一些被包圍的蘇軍部隊在繼續頑抗。

    卡拉季奇注意到,也許是因為連續作戰或是傷亡巨大的原因,不管是德國人還是奧地利人已經變得有些瘋狂。因為有時在俘虜蘇軍時會受到襲擊,更多的人選擇把敵人完全打死光才會停止攻擊。有時看到從蘇軍士兵高舉著雙手投降,依然還會有人開槍把他們打死。

    戰爭變成了屠殺,怎么也令人感到不是很舒服。

    可是,戰爭依然在繼續,血腥的屠殺每天還會上演。

    德奧聯軍的進攻在渡過庫班河之后停止了,連續不斷的進攻已經讓他們損失了一半的裝甲力量,現在只剩下了2000多輛坦克,這些損失的坦克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各種機械故障而喪失了戰斗力,另外大約有1300多輛坦克被敵人摧毀。俄國人的損失更大,已經損失了5000多輛坦克,幾乎所有的kv坦克都因為機動性能太差而被丟棄,而t34卻因其出色的防護和機動只損失了一半左右,另外損失的主要是防御薄弱的t26坦克,bt-7坦克雖然防護薄弱,但因為其出色的機動能力,反而損失比例要低于t26坦克。

    陸地的戰斗暫時平靜下來,雙方的爭奪集中在了天空上,蘇軍集中了6000多架作戰飛機,而德奧也在這一帶集中了近4000架戰機,雙方圍繞著庫班河流域的頓河下游的制空權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大規??諔?。

    在東線戰場,面對數量龐大的蘇俄裝甲集群,暴露出德奧軍隊坦克和裝甲車輛裝備數量不足的問題,在整個庫班戰役期間,雖然蘇軍傷亡和被俘人員達到了45萬人,但德奧意聯軍加上頓河軍的傷亡也達到了15萬人,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損失也極為慘重。

    實際上在1940年,德奧軍方已經注意到了東方戰線上出現的蘇制kv坦克和t34坦克,并開始以此為對手,加快了新式坦克的研制。

    也許是工業生產能力一直不如德國強大的緣故,奧匈陸軍在坦克的設計和使用思想上志德國都有很大的不同,從而導致德奧兩國在坦克設計上的截然不同。奧匈坦克在設計中注重機動性,其次是火力,為了提高機動性難免會降低坦克的防護力。而德國坦克的設計思想則和他們的海軍一樣,首重防護,其次才是火力和機動性。

    為了應付東線戰場上的“t34危機”,德國人選擇放棄了對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的馬克四型坦克進行升級的傳統做法,而是另起爐灶,重新設計了試驗了重達56噸的“虎”式重型坦克和結構精密、制造工藝復雜,雖然性能優異但卻不利于大規模生產的馬克五型“豹”式中型坦克。

    而奧匈陸軍卻采用了與德國人相反的方式,只是選擇了將技術成熟的pt35型坦克簡單增大的車體,加厚了裝甲并加強了懸掛系統了強度,使之能夠裝備一門最新研制的83毫米坦克炮,并為預裝正在研制中的90毫米坦克炮留下了足夠的炮塔空間。德奧兩國坦克都換裝了最新的發動機,德國人選用的是邁巴赫7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而奧地利人則繼續采用一貫的斯泰爾680馬力柴油發動機。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雖然斯泰爾柴油發動機起動速度和加速性不如邁巴赫汽油發動機,但在通過性和越野性能方面要遠超汽油發動機。

    相對而言,重達41噸的奧匈pt-39式坦克在機動性方面還要強于德國重達45噸的豹式坦克,雖然防護能力要稍遜一籌。

    奧匈在坦克設計中,易生產性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pt-39式坦克的性能雖然不是很先進,但卻非常簡單可靠。為了易于適應采用大規模流水線方式制造,pt-39坦克車體結構采用了易于使用自動焊接的箱形結構,采用不同厚度的均質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分成駕駛艙、戰斗艙和動力艙三個結構部分,結構簡單,非常適合自動焊接生產線的生產。

    奧匈坦克炮塔與英式“盟約者”坦克炮塔的外形設計相似,實際上這種斜面裝甲炮塔造成炮塔內部空間窄小,并不利于作戰。但皇帝卻非常偏愛這種外形設計。無奈之下,設計人員只要加大了炮塔的體積,使之能夠足以容納一門90毫米坦克炮和三名炮塔成員。

    在坦克炮和高射炮的研制上,德奧裝備的性能一直領先于世界各國,另外,意大利人所裝備的90毫米高射炮性能也相當不錯。德奧坦克炮的一般都是在高射炮的基礎上開發和研制而來,繼承了高射炮初速高、射速快、穿甲能力強的特性,但在總體上設計和研制落后于高射炮的進度。

    李海頓對德國最新的五號坦克很有興趣,經過調查發現,豹式坦克經簡化工藝后,其大規模生產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難,但問題是德國人一直在研制一些亂七八糟的坦克殲擊車,而無法把生產線都調整到全力生產這種性能優良的坦克上來。

    在坦克生產方面,奧匈并不落后于德國,德國有亨舍爾、波舍爾、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四大坦克制造公司,而奧匈帝國則有林茨帝國標準制造公司、卡爾森斯柯達坦克工廠、薩爾茨堡史蒂夫特公司和維也納斯泰爾公司四大坦克制造商,兩國坦克制造能力相當,在全部生產線開動的情況下,每月大約都有1600輛底盤的制造能力.

    德國存在的問題是由于要制造大量的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和變形車,所以造成四號、五號和虎式坦克的生產數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奧匈帝國則只專注生產pt35、pt39兩型坦克和以pt39坦克底盤生產的pb39m105毫米自行火炮,所以每月坦克生產數量能夠達到1100輛坦克和500輛自行火炮,而且隨著各工廠產能的擴大,還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提高產量。

    實際上組合機床和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在30年代已經開始廣泛運用于德奧兩國的汽車、拖拉機和機械制造領域。盡管早在1911年美國的格林里公司創制了組合機床生產線,用于加工汽車零件,但在金屬加工機床制造領域,德奧兩國還是一直自于世界領先水平,在普及由多臺組合機床和使用流水線的方式組成自動生產線后,實際上打開的大規模標準化、工業化生產的大門。

    在另一個世界,德國的工業生產受到了很大的消弱,但在這個世界,由于取得了一戰的勝利,德奧兩國工業能力相加,卻基本上和美國相當。這也是兩國并不懼怕與美國人開戰的原因之一,在軍事工業方面,美國雖然生產能力不弱,但技術水平卻令人不敢恭維。

    至少現在,美國人裝備的坦克和飛機性能還要落后于歐洲,美國人在坦克研制和裝備方面一直落后于德奧,甚至落后于蘇俄和英國,他們也就是在得到了英國“噴火”式飛機的設計基礎上,這才“抄襲”出來了吹破天的p-51“野馬”。在另一個時空,美國除了在重型轟炸機領域和原子彈研制方面領先了世界一步,在其他的軍工領域乏善可陳,但在這個世界,由于沒有大規模的排猶運動,原子之父玻爾、奧本海默、愛因斯坦和費米等人依然是德國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還是維也納奧匈皇家工程院的名譽院士,而且受德奧與美國敵對關系的影響,很少到美國進行學術交流。

    至少李海頓覺得,美國人無法在德奧之前制造出原子彈來。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