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積蓄(二)
由于這一年多基本上都是在國內東奔西走,陳紹寬突然發現已經年過古稀之年的段祺瑞已經老了,外表上看起來比較平和,身上已經幾乎看不到當年“北洋之虎”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在講話時中氣略顯不足,語速也變得很慢。 在國務院遷往西安后,段祺瑞寧愿交出手中所有的權力,把政務大權移交給國務院,也非要固執地留在北京,向國人表達中央政府誓死抗日的決心。由于民黨在戰前的選舉中獲勝,由民黨政學系領袖李映泉出任國務總理,在戰前與段系的安福系議員和黎系和進步黨成員相互爭權奪利,在國會里鬧得不可開交。但在戰爭爆發后,國內各政治派系摒棄政見,反而空前團結在了一起。 “我們現在打仗,是為了整個民族的未來。目前我們雖然遇到了困難,與同盟國之間的聯系全部中斷。但根據奧方向我們通報的情況,奧匈艦隊和我們的海軍艦隊已經打通蘇伊士運河,進入到了印度洋中。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又打通與歐洲之間的聯系?!倍戊魅鹫f道,“這日本人就象惡狗,你越示弱,他越會張口咬你,但你如果把它打痛了,打服了,再見到你之后就會搖尾乞憐?!?/br> 段祺瑞難得說些笑話,這讓會場的氣氛變得輕松起來。 大本營國防委員會委員兼陸軍總參謀長蔣作賓在段祺瑞之后作了關于1940年軍隊作戰、訓練及軍工生產、裝備的計劃報告:“……為保證我們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根據國防委員會的決議,國內陸軍將按照德奧兩國陸軍編制,重新整編為43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6個陸軍師。其中,華北級東北戰區編成12個集團軍及1個海軍陸戰師,敵占的華東戰區編成4個集團軍,進行敵后游擊戰。華中占區編成8個集團軍,華南戰區編成6個集團軍及1個海軍陸戰師。西北戰區編成5個集團軍,以防止蘇俄。西南戰區編成8個集團軍,準備入緬作戰。同時各戰區將各編練6至12個預備役師。軍工方面,我們爭取在1940年內為各戰區裝備3個陸軍航空兵師,華北及東北戰區將裝備6個陸航師,華中地區裝備4個,華南地區裝備4個,同時盡最大可能為各戰區裝備2個裝甲師。在整編完成后,各戰區將會擁有2-4個裝甲師和3個以上的陸航師,為了保障運輸,今年,擴大飛機、坦克和汽車的生產是重中之重?!?/br> “海軍方面的裝備計劃大本營方面認為如何?”陳紹寬問道。 “政府方面原則上同意了海軍部提出的收購青島造船廠的計劃,不過,根據德奧軍事顧問團的建議,在明年的海軍建造計劃中,將以潛艇為主,水面艦艇的建造先以輕型艦船為主。由于我們被封鎖,國內的工業能力目前還不能保證超過10000噸的大型水面艦船的材料供應,大型戰船的建造方案當在技術問題解決之后再行實施?!毙鞓溴P說道,現在奧中艦隊在非洲海岸活動,距打通海上運輸線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之前,海軍肯定無力建造大型水面艦船。不過,中方利用在歐洲募集的資金,已經為海軍在歐洲訂購了6艘航空母艦和4艘巡洋艦,中國海軍想要打敗日本海軍絕不是一朝能完成的事。 “飛機和坦克生產是最需要優先保障的!飛機的生產目前勉強能夠維持戰場上的消耗,但坦克的產量遠遠不足。徐州會戰和銅陵保衛戰的結果已經表明,我們的裝甲部隊有能力擊退日軍的進攻,是戰略防御的主要力量。兵工署的動作有些太慢,每月只能生產六十輛,遠遠不能滿足前線的需要?!备笨倕⒅\長蔣方震說道。 “主要是我們生產的坦克是按照德奧技術引進的,有些超出現有的工業加工和技術能力,目前動力、裝甲、火炮等性能已經達到了技術要求,不過承載和傳動系統的工藝還不過關,主要是因為材料強度不夠造成的?!北な鹗痖L余大維說道,“目前我們正在組成專家在太原鋼鐵廠攻克軸承材料的技術難題?!?/br> “對英、日作戰,海軍是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在海上打敗他們,我們就不可能取得最終勝利?!蓖醭缥恼f道,“所以我們必須加快海軍的建設?!?/br> 徐樹錚皺了皺眉頭,海軍裝備簡直就是在燒錢,僅僅一枚魚雷的造價就能頂一架戰斗機,但他卻沒有說什么,海軍自然需要發展,這無疑會擠占陸軍的裝備經費。 “我們的潛艇研制進度如何了?”蔣作賓開口問道。 “應該已經掌握了德奧兩國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太原鋼鐵廠已經試制出了適合建造潛艇的耐壓鋼板,我們將會先行試制兩艘,如果性能符合要求,在年底就開始進行大規模建造?!标惤B寬說道,潛艇建造需要優質的船用結構鋼,但需要有更好的延展性,這就需要添加一部分鎳鉻合金,這方面的冶金技術來自德國,只有太原、新余和武昌三家鋼鐵廠能夠生產,而且產量都不大。 中國的潛艇技術引進于奧匈海軍的smub35型潛艇,其艇長63米,水上排水量為710噸,水下排水量為816噸,水面航速18.6節,水下最高航速8節,續航力為8200海里/10節,設計最大潛深為180米。武備為5具魚雷發射管(艇首4具/艇尾1具),攜帶魚雷總數為12枚,也可以攜帶28枚水雷作為布雷艇使用,另外潛艇上還裝備了一門75毫米甲板炮和1門20毫米高射炮。 smub35型潛艇排水量并不是很大,適合在象渤海、黃海、南海這樣深度不大的淺海地區活動,并不是奧匈海軍目前最先進和最出色的潛艇,但很適合目前中國的工業水平來建造。 在1940年,中方采取的還是積極防御的戰略,軍隊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重新整編,海軍方面的實力也在增強??偠灾?,就是在積蓄力量,為兩、三年后的反攻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