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逆海(一)
海軍部長陳紹寬坐在河口的奧匈遠東艦隊司令部三層寬大的會議室里,神情有些疲憊。他望著港灣內的奧匈分艦隊的艦船,眼睛里流露出一絲羨慕的神色。奧匈帝國本來并不算是很強的海軍在歐戰中逐漸成長為一個能與大英帝國相抗衡的巨無霸,這多少帶有一些傳奇色彩,一直是民國海軍將領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中國海軍的每一位官兵的心中,也一直存有這樣的夢想——什么時候,我們自己的艦隊也能象奧匈海軍一樣,屹立于世界之巔。 從這一點上來說,奧匈海軍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個榜樣。 稍微令陳紹寬感到遺憾的是在歐戰期間,他長期在英國皇家海軍“觀戰”,并跟隨英國艦隊參加過三次海戰,在比斯開灣海戰期間,他還曾在“阿基里斯”號 裝甲巡洋艦上參加過對奧匈艦隊的作戰,不過在那一次,排水量13500噸,在他眼里可以稱得上是大艦的“阿基里斯”號卻被奧匈戰巡“拉德茨基”號在海上攆得狼狽逃竄,幸虧后來奧地利人前去圍剿貝蒂艦隊的主力,他們才得以逃生。 那一次海戰中奧匈海軍的強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從來沒有想到過在戰前名不見經傳的奧匈艦隊居然能夠打垮了在中國人眼里很強的法國和意大利海軍,并一躍成為了地中海的新霸主,讓強大的英國海軍感到束手無策,沒有一點辦法。 在戰后的和平談判時,陳紹寬作為中國海軍代表團的成員終于有機會登上了奧匈戰艦,仔細參觀這些在歐戰期間名聲顯赫的戰艦,可惜,他們其中的一多半都在戰后的裁軍中被拆毀。中國的海軍當時多么希望得到這些被拆毀的龐大艦隊啊,可惜,北洋政府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來。 后來,奧匈皇帝頂著日本人的壓力,幾乎是半賣半送地以600萬元的價格把四艘一戰期間未完工的四艘“紅衣主教”級戰列艦送給了中國海軍。在“東北事變”期間,正是由于這四艘戰列艦,震懾著日本聯合艦隊,使他們想攻擊上海的企圖遭受了失敗。在舟山海戰中,以四艘戰列艦為主組成的中國艦隊迫使日本艦隊逃走,這是自黃海海戰之后,中國海軍第一次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正是因為這場海戰,海軍部在政府中終于和陸軍部一樣擁有了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政府對海軍的建設也開始重視了起來,撥款逐年增加。海軍部曾制訂出了一個龐大的十年造艦計劃,想為中國海軍打造出一支足以與日本聯合艦隊相抗衡的艦隊出來。 很可惜的是,在中國海軍剛剛開始重新裝備的時候,戰爭再次打斷了海軍人“和平建設”的夢想。 令人無語的是中國海軍再一次讓國人失望了,他們根本無力保衛祖國的海岸,在戰爭開始之初,中國艦隊再次遭到日本人的偷襲,煙臺的海軍第一艦隊就損失慘重,最終只能撤到青島,名義上被德國人“扣留”,才得以保存住了主力,而第二艦隊在增援上海的途中遭受日軍的轟炸,也受損嚴重,主力艦只能趁黑夜逃往廣州,以避免再次遭到轟炸。 就這樣,中國海軍在幾天之內就失去了對近海的守衛和控制,引得國內報紙和民眾的一片責罵之聲。 現在作為海軍部長的陳紹寬上將頂著“窩囊廢”和“賣國賊”的罵名在到處周旋,希望早一天能夠恢復海軍的戰斗力。 實際上從34年開始,中國海軍就開始積極進行了所謂的“海軍國防建設計劃”,為了盡量縮小中日海軍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作為新任海軍部長的陳紹寬和海軍前輩及同僚同僚們一起盡了最大的努力。海軍方面從奧匈和德國各訂購了一艘輕巡洋艦,同時在上海和福州,在引進支柱和德奧專家的指導下,四艘排水量為6800噸的輕巡洋艦分別于1935年開始開工建造,同時,海軍還分別向兩國各訂購了兩艘新式的遠洋型驅逐艦,并以德奧提供的圖紙和技術,在國內開工建造了六艘排水量為2870噸的“武昌”級驅逐艦。 更為重要的是,海軍部還在國內向各省募捐,籌集到了近8600萬一筆巨款,開工從奧匈引進了圖紙和技術,在奧匈海軍的幫助下,開工建造了兩艘“江蘇”級航空母艦。 由于國內造船工業底子薄弱,德奧兩國只用一年就能建成服役的“萊比錫”級輕巡洋艦和“島級”輕巡洋艦,中國造船廠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才剛建成下水,還沒有完成舾裝,戰爭就爆發了。 現在,在江南造船廠正在施工的兩艘巡洋艦也遭受了攻擊,在日軍還沒有占領吳淞之前,趁著夜色逃到了南京。在福州海軍造船廠建造的兩艘巡洋艦倒是撤到了欽州港。目前,海軍方面能夠作戰的只剩下了兩艘從德奧購進的輕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了。 陳紹寬是來向奧匈求援的。 由于福州和江南造船廠很有可能都會淪陷,而海軍欽州造船廠還沒有完成建設,國內現在根本沒有合適的船塢能夠容納“鎮?!碧柡汀熬负!碧杻伤沂軇摰膽鹆信炦M塢維修,他們只能聯系與中國關系最好的奧匈海軍,看看他們是不是能夠提供幫助。同時,希望能在奧匈方面的幫助下,完成“江蘇”號和“福建”號航空母艦的最后舾裝工程。 揚克爾將軍在進行了初步的會談后,表示要先請示國內,但同意中國戰列艦可以進入河口船塢進行不超過三天的簡易維修。這符合中立法的條件,實際上奧匈和德國在戰爭爆發后名義上保持著中立,實際上一直在向中國提供援助。 日本人不斷地在向德奧提出抗議,但都被德奧兩國以正常貿易為由給拒絕了。反正日本人不敢冒著戰爭的風險,強行攔截德奧兩國的貨船,他們也無法確認輪船上裝載有軍火。 但是,表面上兩國還是要保持中立,為中國人維修戰艦肯定會破壞中立條款。 現在,陳紹寬一行人則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著奧匈方面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