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云開雨霽,南中國海的陽光從東面的窗戶照進房間,穆勒上??偹闶且姷搅艘换仃柟饷髅牡奶鞖?。 他抵達安南后,正好趕上了一次熱帶風暴,外面連續一個星期天天都在下著大雨,只能一直窩在奧匈海軍設在峴港的海軍基地里。峴港,被法國人稱之為“東方土倫”,其港闊水深,背山面海,地勢險要,馬蹄形的港灣被群山環抱,是安南地區為數不多的天然良港之一。自1883年法國占領這里之后,就把它建成了一座要塞化的海軍基地。 歐戰之后,德奧兩國從法國人手上奪走了安南殖民地的控制權,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德國人得到了比較富裕的南方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控制權,而奧匈方面則得到了所謂的“北圻”地區。 而從河內通往云南河口的鐵路則由兩國共管。 雖然一直呆在房間里,穆勒上校還是對安南和遠東的情況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 安南是個很奇怪的國家,雖然法國人已經在這里推進了多年的法文教育,但成效相當有限。當地的土著京族人所使用的是和中國廣西的壯族人近似的一種語言,他們和中國人交流起來毫無障礙,而中國那邊的土著居民也能聽懂他們說的是什么。 這是一個漢化很深的國家,當地的讀書人一直在使用那種對西方人來說是十分頭疼的漢字,而且書藉也全是用中文印刷的。法國人一直在試圖推行當地人使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他們的語言,但毫無成效。安南的上層知識分子一直在固執地使用漢字,改變傳統對他們來說相當困難。 而且在換成奧地利人統治這里之后,當地的殖民地政府干脆改變初衷,用德文和中文并行的方式來發布廣告。 據說這是弗雷德里?;实鄣囊馑?,“有些東西慢慢適應就好,帝國的殖民政策應當適應當地的文化,而不是去試圖強行改變這些?!被实墼@么告誡過帝國的殖民地官員們。 奧匈帝國自從接管了越北的殖民地之后,在峴港和北面的河口港設立了兩個海軍基地,再加上中國山東半島的青島德國海軍基地,奧匈遠東艦隊主要是以這三座港口為基地在遠東活動。實際上在遠東一帶,除了日本海軍,德奧遠東艦隊的實力明顯要強于英美遠東艦隊。 法國在安南就沒有建起什么工業,主要是依靠殖民地地區的經濟作物來獲取利益。在德奧獲得這里的統治權后,奧地利林茨鋼鐵廠在河口建立了一家鋼鐵廠。不過規模并不算很大,每年的鋼鐵產量只有10萬噸左右,主要是供應殖民地地區的修船及鋪設鐵路之用,并供應中國的廣西和云南兩省。 在德奧兩國的援助下,北洋政府在中國已經建成了七家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武昌鋼鐵廠,包頭鋼鐵廠,蕪湖鋼鐵廠、宣化鋼鐵廠、太原鋼鐵廠、安陽鋼鐵廠和新余鋼鐵廠,不過總的鋼鐵產量為256萬噸,大約是日本的一半。 相比較而言,日本在軍人政府上臺執政之后,把“擴充國防軍備”擺在了第一位,其國內與軍事工業相關的行業發展迅速。在美國的支持下,它的鋼鐵產量達到了520萬噸,大約為奧匈帝國的一半左右,不過,日本的鋼鐵生產大約一半的原料來自于美國的廢舊鋼鐵,其生鐵產量只有大約240萬噸,其中大約有一半來自于“滿洲鋼鐵”。 雖然從工業能力上對比中國方面稍差,但中國卻有著近5億人口,而且北京政府擁有大約180萬的陸軍,而且其中大部分部隊都是換備了德奧重型武器的所謂“德械師”,其戰斗力并不遜于日本。 在歐洲時,穆勒還完全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緊張局勢,法國雖然因為產生極權政府,局面令人感到有些擔憂,但即使是奧匈帝國在工業和軍事實力上都能全面壓制法國,何況還有一個更為強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站在一起。 英國人已經被排除在了歐洲體系之外,德奧聯手主宰著歐洲大陸的事務,意大利人也投靠了德奧同盟。實際上無論是工業還是軍事力量上,德奧還不能夠感受到威脅,俄國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消弱,而且一直被孤立。只是因為美國的經濟危機,才使得英美的工業設備和技術才開始擁入這個共產國家。但他們目前還只是在大規模的恢復階段。 但在遠東,局勢卻愈發變得嚴重。 蘇俄的實力已經在慢慢恢復,宣布遠東共和國與蘇維埃聯盟合并,并且與中國邊防部隊發生過多次武裝沖突。很明顯,朱亞什維利已經決定準備先在東方動武了。若不是因為德奧方面的警告,估計現在蘇俄紅軍已經越過大葉尼塞河,直接進軍遠東了。 而在中國東北,原來的東北王張作霖在1931年遇刺身亡,但日本人一直在用武力阻撓著北京方面的統一進程,雙方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沖突。 相比較而言,雖然從奧匈方面“半買半送”得到了四艘“紅衣主教”級戰列艦,但十幾年下來,民國的海軍基本人沒什么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四大船廠(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福州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也只獨立建造過六艘6000噸左右的輕巡洋艦,與日本相比,差距巨大。 這些年,由于德奧方面的壓制,日本并不敢明目張膽地使用武力在中國作出太過分的事情,但在軍人政府上臺之后,他們開始變得肆無忌憚,越來越不把德奧兩國的警告放在眼里,而且日本國內的輿論也是一邊倒的反德奧宣傳。 究其原因,其背后一直有著美國人的身影。 德奧兩國一直在懷疑日美之間存在著秘密同盟條約。 由于歐戰的原因,美國一向視德奧為全球最大的敵人,特別是在德奧主導了中國政府之后,美國人就轉而開始扶持日本。首先,在遠東多國干涉軍撤軍時,他們把海參崴和遠東地區的管理權移交給了日本,并在和英國的共同支持下,使得日本獲得了自伯力以東的原俄國遠東地區的“委托管理權”。其次,自從1931年開始,美國就在大大增加了對日本的貸款額度,在數十億美元國外貸款的支持下,日本得到了大量的重工業設備和工業原料,使得日本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鋼鐵產量提高了一倍。而且由于美國向日本輸出了大約十五萬臺機器設備,使得日本軍工生產在短短的數年之內,提高了數倍。 但確實沒有什么證據能證明目前美國和日本已經結成了同盟。 正因為如此,遠東的局勢更越發顯得動蕩。 大國之間在某一地區的博弈,向來都沒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