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夜襲(二)
1397.夜襲(二) 在距離營門二三里的時候,那伏羅高舉手中彎刀勒馬,其后精銳也是紛紛駐馬,“稍微歇息一下,恢復馬力”,那伏羅朝李九點點頭解釋道,李九了然。 片刻后,那伏羅翻身上馬,一言不發,揮刀直指吐蕃大營,馬蹄聲起,騎軍馳騁。 二三里的距離眨眼便到,營門口的守衛早已經被驚醒,一臉驚詫,隨著象雄軍到了百步左右,箭失鋪天蓋地的落下,方才反應過來,紛紛呼喊。 那伏羅張弓搭箭,一箭射翻正在關閉營門的吐蕃士卒,揮刀喊道:“勇士們,殺光吐蕃人”,率先沖鋒搶占營門。 李九出身西涼,馬術精湛,又曾跟隨李破軍南征北戰,戰斗經驗也是極其豐富,手握一根長矛,也是緊隨那伏羅身后提醒道:“直奔吐蕃中軍大帳”。 那伏羅點點頭,眼中只有吐蕃大營伸出的那頂高聳的拂廬。 酣睡的吐蕃將士慌亂不堪的爬起來,亂作一團,不少首領更是醉醺醺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繼而又是響起雜亂的呼喊之聲,漢話夾雜著吐蕃語。 “大唐天兵到來,快快投降”。 “松贊干布死了,邏些城破了”。 …… 睡夢中驚醒的吐蕃士卒聽到這些話,更是驚恐,唐人來了?贊普死了? “什么事?何事驚慌?”一身酒氣的赤桑揚敦也被驚醒,侍衛徑直闖進來,不由分說就將甲胃給赤桑揚敦套上,一邊急切道:“好像是唐國打過來了,還說……說贊普戰死了”。 赤桑揚敦聞言身子一晃,差點跌倒,當即起身斷然說道:“不可能,這是詭計,傳令,各部落迅速集結,將敵人殺退”,有侍衛應聲下去。 赤桑揚敦老邁的身體套上了甲胃,卻是顯得并不怎么威武。 營中一震混亂,吐蕃士卒在此地安穩了幾個月,每天都是安然無恙,早已經放松了警惕,不少士卒甚至一時間沒有找到武器。 五千沖進來的象雄士卒是象雄國最后的精銳,肩負著保衛象雄國的重任,經過白日的一場大勝,信心倍增,如今看到昔日威勐的吐蕃人竟是抱頭鼠竄,頓時士氣大漲,賣力的揮動彎刀長矛,營帳里倉皇跑出來的吐蕃士卒還沒來得及看清楚狀況便被長矛捅死,而后不知道從哪里伸出一柄彎刀從脖頸間劃過,死的不能再死了。 近了,更近了,遠遠的已經看見吐蕃中軍大帳不過百步,那伏羅收起彎刀,張弓搭箭,朝著人影綽綽的拂廬射出,只可惜赤桑揚敦的拂廬乃是牛皮制作,只是箭頭射穿了拂廬,便被卡在了上面。 繞是如此,也是嚇得正在穿戴的赤桑揚敦大驚失色,“小論,敵人已經過來了,還是快快撤離吧”。 赤桑揚敦正要呵斥,可是聽到喊殺聲越來越近,當即也不敢遲疑,“快牽馬來,從后面撤”。 五萬吐蕃大軍,成不規則形狀連營數里,從營門處鑿穿之后,那伏羅徑直奔向中軍大帳,只是混亂間,這座高聳的拂廬里早已經是空空如也,見得四周涌上來的吐蕃士卒越來越多,李九不由得高聲道:“大將軍,撤吧”。 那伏羅環視一周,卻是堅定的搖搖頭,“這么好的機會不可以失去”,說罷便是高舉彎刀,“象雄勇士們,隨我高喊,松贊干布已死,殺啊”,說罷又是調轉馬頭殺了回去。 李九見狀也是無奈,正欲廝殺,忽的聽得陣陣馬鳴聲,“馬圈?帶了火油的隨我來,去放出戰馬”,頓時數百腰懸囊袋的象雄士卒來到近前。 象雄也有許多露出地面的火油,早在東漢時,人們就知道這個東西極易點燃,象雄人也是知道的,平都山上就屯有不少火油,裝在囊袋里備用。 今夜下雨,便是無意燒糧,但是李九卻還是讓數百人帶上了火油,此時,就發揮出作用了。 不少吐蕃士卒已經是前仆后繼的往馬圈而去,李九好一番廝殺,堪堪來到馬圈前,“打開門,點火扔進去”。 唰唰唰,數百支點燃的火油袋被扔進了馬圈里,一時間,里面的上萬的戰馬就亂了起來,紛紛闖出圈門,沖了出去,躲避不及的吐蕃士卒被踩踏而死的數不勝數,便是李九等人坐在馬背上也是緊緊抱著,隨著戰馬群隨波逐流,這個時候若是落馬,只會被踩踏成rou泥。 那伏羅正殺得盡興,回頭看去,只見得萬馬奔騰,那伏羅也是臉色一緊,畢竟這陣容沖擊力太過嚇人,發了瘋的戰馬四處亂竄,沒有上馬的吐蕃人被踩踏得死傷慘重,那伏羅高聲嘶吼,“快撤”,當即放棄廝殺,趴伏在馬背上,跟著戰馬群的方向沖出去,這個時候千萬要祈禱,座下戰馬不要馬失前蹄。 良久,一處高聳的丘陵上,那伏羅狼狽不堪,看了看左右,竟是不足兩千人,頓時大驚,“馬兄弟何在?”沒有看到李九,那伏羅更是焦急,若是李九死于亂軍之中,那就鬧大了。 “我好像看見馬將軍往北邊去了”,一邊的象雄士卒回答。 那伏羅擦了擦額頭汗水,當即道:“走,快回去,點燃煙火,走散的勇士們自己會回家的”。 而后那伏羅領著近兩千象雄士卒快馬趕回平都山。 另一邊,被戰馬群沖散的李九狂奔了十數里,來到了一處隱蔽溝壑,看了看身邊,僅剩數十名象雄士卒,卻是哈哈大笑,“象雄兄弟們,吐蕃人敗了,象雄國得救了”。 數十象雄士卒聽了疲憊的臉上也是露出喜色,皆是癱倒在濕潤的地上,抬頭看著燦爛的星空,開懷笑了。 正在這時,李九忽的起身,高呼:“戒備”,而后不顧泥土濕潤,趴伏在地上,“有幾十名騎兵過來了”,李九知道,這一定是碰上一小股吐蕃潰兵了。 “小論,我們往何處去?” “等天亮,找個地方休息,天亮后收攏兵馬”。 “前方有個溝壑,甚是安全”。 寂靜的莽原上,李九聽得真切,眼睛不由得一亮,小論……這可是吐蕃副相啊,搞不好還是吐蕃大軍的領軍大將,當即示意數十象雄士卒準備戰斗。 這一處溝壑不大,乃是一處凹陷的裂縫,往日里也多有牧民在此多次颶風,李九等數十人躲避在此地,從外面看過來發現不了。 馬蹄聲越來越近了,只聽得為首一個蒼老的聲音疲憊說道:“下馬休息,象雄人不多,吐蕃有五萬大軍,天亮后將人收攏還可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