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戰馬到
582. 戰馬到 看著堂下眾臣好奇的模樣,李世民也是捻須哈哈笑道:“嗣昌剛到易州,與黃金臺全殲叛軍精銳五千人,一干叛將或殺或俘,出師首勝”。 眾臣聞言也是歡喜,剛剛出師便是全殲叛軍五千人,這也是小勝了,大大的震了朝廷威望。 只是區區殲敵五千人,怎的陛下就高興成這樣了呢。 見得眾臣這模樣,李世民又是笑道:“諸公可莫小看那五千叛軍,那五千精銳乃是王君廓集兩州之地訓出得精銳之師,此前他們越過云蒙山,急行百里,繞于黃金臺設伏,撤往定州的易縣軍兩萬余人經一戰之后,僅剩四千余人,要知這易縣軍也是易州之精銳啊,由此可見,那五千叛軍之戰力非同小可”。 眾臣聞言也不由得微微一驚,急行百里繞到前頭設伏,還將兩萬余堪稱精銳的大軍伏擊得只剩四千人,這五千叛軍,還真的能當得精銳之稱。 護龍山莊,校場之上,蘇定方正在cao練著剩余的六千將士,只見得六千將士在偌大的校場上邁著整齊相同的步伐走著,鏗鏗有聲有力,按照李破軍給的cao典來,首要的便是軍紀了,所以每天的軍姿和隊列訓練是少不了的。 正在這時,一山莊小廝來報,“蘇將軍,莊外有一大隊軍士,說是要見山莊主事之人”。 蘇定方卻是一笑,“那你去找李管家,找我作甚”。 小廝看起來跟蘇定方認識,直撓撓頭笑笑說道:“管家進城去了呢,還沒有回來,現在這兒可就屬您最大了”。 聽得李正進城去了,蘇定方也是明白了,那家伙準又是去英雄樓招呼去了。 說起來英雄樓,他對李破軍的商業頭腦那真是佩服的很,自英雄樓成后,李破軍一次也沒有去過,但卻是僅憑遙控指揮,短短不過半月時間,英雄樓便是成了長安城里數一數二的大酒樓,堪堪與老牌大腕醉仙樓一較高下了,蘇定方不是外人,山莊的一切他也是知道,除了庫房里的那百萬貫橫財,如今那英雄樓便是便是整個山莊最大的財源了。 “程校尉,照看著,不可松懈”。蘇定方直跟一旁虎背熊腰的程處亮交代了一聲便領著那報信小廝出去了。 “蘇將軍,那些軍士還帶著許多的馬呢,個個都是比我高出倆頭這么高的雄健大馬,看著可是厲害了”。那小廝邊走著邊驚嘆的比劃著說道。 蘇定方一挑眉頭,高大的馬?當下里腳步便是加快了。 出得莊門,便是看見一隊披甲持刀的兵士在一副將的帶領下,站立一側,身后卻是一大群的馬,不時有馬打著響鼻。 見得這一大群馬,蘇定方便是眼睛一亮,他自是看得出來的,這群馬匹都是上好的戰馬,個個高大雄健。 那領軍副將見得出來人了,宰相門前尚且七品官呢,何況這太子殿下的親信部將。 忙是上前行禮拜見,見禮罷了,蘇定方得知這群戰馬便是李破軍跟李世民討來的 千匹戰馬了,當下里也是大喜過望,與那護送戰馬的校尉也是多有寒暄。 迎了戰馬進莊,但是接下來就令蘇定方傻眼了,這千匹戰馬是個寶貝,但是該往哪兒安置呢,而且這草料呢?也是沒有準備啊。 當即也是來過那個小廝,上前說道:“速去把李管家喊回來”。 這種后勤之事,蘇定方實在不愿插手,只得臨時把這千匹戰馬安置在后山,并且派了幾隊人馬護衛周圍,這可是寶貝疙瘩,有錢都買不到的,可不能怠慢了。 不到一個時辰,李正便是風風火火的回來了,只見得李正身著一身上好的蜀錦綢緞,頭發垂髫,年僅十七八歲,尚顯稚氣,但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來的精明卻是讓人不能忽視,一張微圓的臉顯得胖乎乎的,似乎李正越來越向一個標準的掌柜管家的形象發展了。 議事廳里,李正掏出錦帕擦擦額頭微汗,一臉驚詫,“啥?你說莊里又多了一千多吃糧的牲口?還要**料?” 見得李正這幅模樣,蘇定方也是好笑,直是點點頭。 李正拍拍腦瓜子,直叫嚷道:“我的天吶,整個莊子近萬人每天的吃食就讓我頭疼,現在又弄來千多牲口,還得吃上好的”。 蘇定方也是同情的笑了笑,他卻是知道李正是說的戲言的,只是抱怨幾句而已,畢竟李正小小年紀擔任如此大任,管著整個莊子的吃喝拉撒睡,確實不同意,每天巨大的花銷就是不得了,李破軍得來的橫財照這樣花下去也是會坐吃山空的,所以李正才這般重視日進斗金的英雄樓,恨不得每天都去看一次。 “這戰馬也是殿下好不容易求來的,實有大用,還要阿正你費心安置了”。蘇定方也是正色說道,這批戰馬他接受過來了,可不能出差錯了。 李正聽了也是灌了一口茶水,直接用那上好蜀錦袖袍擦擦嘴,便是點頭說道:“蘇大哥放心,我自省的”。 說罷又是斟酌著說道:“后山左大營正在修葺營房,有工人數十,而后山右邊那一片低洼臨河之地,不宜建營房,蘇大哥你看,便在哪里修建馬棚如何?那里地勢低洼,不易被人發現,沒有危險,而且位在山口下風口,臨河下游,也利于氣味疏通”。 蘇定方聞言低頭思略一下,想了想那片洼地,確實適于屯馬,而且就李正說的這個氣味疏通,利于隱蔽等因素,想了想也確實合理,當即也略有佩服李正的細心周全了。 直是點頭道:“善,便由你這個大管家安排了”。 李正聽了也是微微一笑,直對身側幾個副手說道:“你,去后山左大營,通知匠人們,去右邊洼地處擇地修建一個足以容納五千匹馬的馬棚”。 說罷李正又是指著另一人說道:“你進城跟鄭盧崔三家的糧行說一聲,讓他們明日準備五千石上好的草料,明日午時自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