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封王大典時,時機終到來
35.封王大典時, 時機終到來 上回說道 李破軍獲封中山王 李世民苦等立功時 如今李破軍被封為中山王,那一點點虛榮心或者是裝13心終于得到了滿足。 話說李破軍獲封中山王,另一方面來說或許是李淵對李世民的一個補償,因為李唐起兵主要就是李世民慫恿的,李淵曾經許諾過立國后將立李世民為太子,可是建國后李淵卻并沒有履行這一諾言,對此李世民也是心含怨恨的,同時也加劇了兄弟二人的爭斗,這點李淵也是知道的,所以也是心中有那么一點點愧疚的。 要知道李建成的幾個兒子,老大也就是皇長孫李承宗也就是被封為太原王的,老二李承道是安陸王的,這些卻都不如一個中山王分量大的,除卻一個太原王因為是龍興之地有些特殊意義之外。 李破軍還知道,歷史上不久李世民就會因戰功無官可封而被封為天策上將的,這可是單獨開先例特設的一個職位的,這一方面是因為要因戰功要封賞,另一方面卻是李淵想要額外補償的。 離李破軍封王也過去了好些天了,這天李破軍正是休息的一天,不用去孔府進學的。 閑來無事就在院中練武,他如今對這招式什么的可是爛熟于心,就差實戰了,也缺一把趁手的兵器,不過兵器李破軍倒是不愁,現在就是有兵器了奈何年紀太小也用不了,還是先把武藝練起來,以后整個大唐都將歸于他父子二人,還怕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嗎? 十八斬一招一式使出來,沖鏟,橫刺,回砍,挑擊等一招一式被反復的錘煉,雖是小小身影和小戟,但是那赫赫生風的氣勢也是讓人不可小覷的。 正練著起勁,阿正從外頭進來,看見李破軍剛想說話又停下了,他知道,小郎君練武之時不喜歡被人打斷,上次翠瑤就是個教訓。 這一幕李破軍都看到了,停下身法,一使勁將掌中戟插入沙坑。 “說吧,什么事兒?” “小郎君,剛剛老爺回府交代,明日一早你要洗漱更衣,卯時隨老爺進宮,要給小郎君正式冊封王位”。 阿正看見李破軍停下來了也是吐了一口氣,就轉告了一條主仆二人都很激動的消息。 李破軍一聽,“嗯?冊封王位,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 也不練了,回房洗了個熱水澡,舒舒服服的躺了過去。 ………… 次日,天剛蒙蒙亮,李破軍一早就醒了,被長孫無垢派來的素琴攜著洗漱打扮了半天,穿了一身新衣,就屁顛屁顛的跑去李世民夫婦院里了。 不知為何李世民又是端坐著在哪兒悠閑的喝著茶,讓李破軍好生奇怪,好像好些次大早上過來找父親,他都是在這兒等著了。 也沒多想,李世民帶著李破軍就這樣上了馬車,馬車緩緩駛入大唐的權力中心——皇宮。過了幾道關卡,馬車也停下來了,剩余的路程饒是二人親王郡王之尊也得下車了。 李破軍終于來到了,看到了這9恢弘大氣的皇宮了,話說自李淵稱帝后,他便沒來看過李淵呢。 黃瓦紅墻,高墻精兵,刺激著李破軍的心,那一隊隊的衛士,身著鐵甲黃袖衣。 話說這李唐接隋而生,隋朝屬于火德,崇尚赤紅色,唐滅隋屬于土德,崇尚黃色,所以這士兵衣甲也是黃色,只不過肯定不是皇帝所用的赤黃色,而且普通的淺黃色。 一路跟著李世民走去大殿,路上碰見許多大臣,不過明顯大多武將對李世民比較親近,也容易想到畢竟李世民是一個馬上帝王。 過承天門,這承天門就是皇帝舉行“外朝”大典之處。如元旦、冬至,設宴陳樂都在此處進行。朝廷遇有赦宥,或除舊布新,或接待萬國朝貢使者、四夷賓客,皇帝也要御承天門聽政。 過了承天門廣場就到了李破軍此行的目的地——太極殿。 這太極殿就是中朝,是皇帝主要聽政視朝之處,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臨此殿會見群臣,視朝聽政。另外,皇帝登基,冊封皇后、太子、諸王、公主大典及宴請朝貢使節等也多在此殿舉行,這次封王大典就是在這里舉行。 進去一看,繞是后世李破軍也去過紫禁城,也是被深深震撼了,辮子韃子的皇宮只有奢靡,況且經過現代的加工,早已失去皇城本質,哪有巍巍隋唐這般大氣,怎一個恢弘了得,盡顯泱泱大國氣勢。 這宮殿經過一代英明而殘暴的帝王楊廣修繕過后更是顯得雄偉,雖說經歷改朝換代,但是皇城內卻是未經戰火的。 李破軍向上看去,一個虎視天下的龍椅安居正中,只是沒有人,李破軍心想皇帝爺爺應該是最后出場吧,畢竟大佬總是最后壓軸的。 李世民交代了一下,就向前頭他的位子走去。 李破軍獨自一人走向了左側下首,那邊有些小熟人,正是他的幾個堂兄,李承道兄弟幾人,幾人紈绔小子正在四處張望,既驚悸又好氣,應該也是第一次來,不過李破軍可沒笑他們,畢竟他也是這樣的。走過去,幾人都看見了,不過彼此都看不順眼,也沒打招呼。 李破軍獨自站在一旁,看著那些三五成群的官員,主要還是分為三個團體,還有一些人獨自一方。李建成兄弟兩人團體人數最多,還有就是中將立一方。此時等待皇帝,也沒那么多規矩,比較散漫。 隨著一聲“皇帝駕到” 。 眾人迅速歸位,齊聲拜道“參見吾皇”,李破軍差點一呼嚕把萬歲萬歲萬萬歲喊出來了,聽見別人就喊了個參見吾皇,他趕忙剎住車了,他很疑惑,不是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嗎?怎么就一句參見吾皇???他卻不知“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句話是武則天的臣子為了給武則天拍馬屁喊出來的,此時卻是沒有。 想不明白就不想,這是李破軍的優良習慣,李破軍也照樣行了個禮,沒有韃子劇中的跪拜,這點他倒是知道的。 行禮之后就是開始大事了,先是一般的朝政,這些李破軍聽得直打瞌睡。 很快,到了重點了,朝中人氣氛也為之一振。 冊書 敕曰: 承天命,大唐立,今冊封皇室貴胄王位。 賜太子建成長子李承宗為太原王,次子李承道為安陸王,三子李承德為河東王,四子李承訓為武安王,五子李承明為汝南王,六子李承義為巨鹿王; 秦王世民子李破軍為中山王, 齊王元吉長子李承業為梁郡王,次子李承鸞為漁陽王; 余下宗室黃瓜公李白駒為平原王,蜀公李孝吉為永安王,柱國李道玄為淮陽王,長平公李叔良為長平王,鄭公李神通為永康王,安吉公李神符為襄邑王,柱國李德良為新興王,上柱國李博義為隴西王,上柱國李奉慈為渤海王。 武德元年六月二十八日 中書令裴寂宣 侍中陳叔達奉 欽此。 李破軍在下頭聽得頭昏腦漲的,一大串封號,那么多,怪不得皇室子弟多為紈绔,真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呃,,這樣形容好像不恰當,這樣形容的話那李破軍自己不就是雞犬了。 終于宣旨過去了,然后有內侍依次托盤奉上 衣冠,以后李破軍便是正兒八經的王爺,不過李破軍顯然不會就此滿意的。 李承道兄弟幾個正在哪兒喜滋滋的呢,李破軍暗自鄙笑,如此廢物紈绔兄弟,有何懼之有,大不了以后念兄弟之情留之一命而已,這樣的咸魚又豈能翻身。 冊封儀式終于完了,今日大朝這件事就是大事,這事一完,朝會也將結束了。 退朝了,李破軍跑到李世民身邊。 很快,一大堆官員到李世民身邊恭賀了,又是一番客套虛禮。 ………… 一面銅鏡面前,一個俊秀威武的小面孔正在左右瞅著,頭戴鏤金王冠,額系麒麟金抹帶,甚是威武,美中不足的是尚還面帶稚氣。 這童子就是李破軍,一回家后就迫不及待的穿上王袍臭美,還別說,這皇宮裁縫量體裁衣制作的繡龍袍穿上去還真是那么回事兒。 穿上去甚是威風,轉著圈圈自顧欣賞,口中還嘖嘖稱帥,惹得秋兒阿正還有特意前來看的翠瑤素琴一陣搞笑。轉了幾圈,也是自感無趣,心中想到,一個郡王而已,哪兒有那縱橫天下有趣,哪有那璀璨大唐有味。 傍晚時分,到了飯間,等到李破軍趕到,李世民夫婦正在飯桌前坐著呢,長孫無垢戲弄道:“怎么,終于舍得將那身袍子脫下來啦”。 李破軍一聽不由得一囧,一時興起臭美了一下,沒成想先是被翠瑤幾人調笑,現在又被母親戲弄了。 早知道不浪了,可別毀了我一世英名啊。 “娘啊,你就別笑孩兒了,孩兒也只是想穿上看看嘛,看看合不合身,帥不帥嗎,果然,你兒子穿上那是一個瀟灑英武啊”。 李世民夫婦被李破軍這不要臉的說法逗笑了,也是無言以對。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又道:“過幾日我恐怕又是要出征了,這兩日在家中在待兩日,后日一過我便去營中”。說完也是喜上眉梢,臉色喜悅。 李破軍一聽,迅速反應過來了,“父親,機會來啦?”說完定定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也看著李破軍重重的一點頭?!跋挛畿妶?,西北薛舉兵有異動,我相信今明兩日父皇就會做出決策了”。頓了頓又說道:“所以我后日一過就去營中,整頓兵馬,以免得讓人搶占先機”。 說完父子倆相對一笑,只有長孫無垢面色擔憂的看著李世民,應是擔憂戰場兇險了。 一頓飯就這樣過去了,只有李世民夫婦期待著即將到來的立功之機。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