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李軍臨異世,乳名虎奴兒
3.李軍臨異世,乳名虎奴兒 上回咱說到李軍急智破毒計 霞光異象臨大興 話說當李軍的眼睛終于看見光明的一刻,眼睛被陽光刺得一閉,當他在一陣歡喜聲中睜開眼睛時,看見了一個臉上滿布皺紋,涂著厚厚的脂粉的臉。 他睜眼看見那中老婦女時,抱著他的婦人也看見了他??墒?,那老婦人看著他的面容時臉上卻充滿著驚恐與驚嚇。 然而李軍眼里也充滿錯愕,他看到了什么,他居然看到幾個穿著古裝的女人和一間古色古香的屋子。 “這、這是哪里,怎么這些人是這副打扮” 正當李軍胡思亂想時,“啊~啊”一聲尖銳的喊聲響起,婦人手里一抖,差點把他給扔在地上,幸虧一旁的丫鬟搶前接住。 那老婦人驚恐的用手指著被丫鬟抱著的李軍,結結巴巴的說道:“他、他額頭上有、有印記圖畫”李軍聽到這句話差點沒氣昏過去。 小爺我頭上有印記圖?什么意思?難道我額頭上有胎記?我艸……可不要這樣啊,這整得多難看??! 這時,丫鬟也注意到了李軍的額頭,眼里也是驚慌不定,不過還好沒把他給扔了,而是顫顫抖抖的把李軍抱向床上的滿頭大汗,臉色疲憊的女人。 “好年輕啊,肯定沒到二十,絕對沒到二十歲,這、這就是我的母親嗎” 這時他把剛才看見古裝的錯愕選擇性的忘記了,因為他是天生的樂觀派。 李軍母親看見李軍額頭上時,臉上也閃過一陣驚慌與錯愕,不過很快就安定下來了。 她泛著母愛的溺愛神色看著李軍,嘴里嘀咕道“我兒怎會有如此印記,看來定是非凡之人” 又似乎想到什么,渾身一顫。 連忙撇過頭對慌亂的穩婆及侍女輕斥說:“胡亂說什么,我兒此乃胎痕而已,再要瞎說亂想,休怪我責罰” 又對一旁扶立的侍女吩咐道:“冬兒,收拾一下,你去把阿翁他們請進來”,冬兒應了聲“是”就出去了。 這當兒,李軍又陷入了剛才出生時的迷茫,這里怎么古色古香的,還有這里的人怎么盡著古裝還說著十分拗口的話,又好像陜西哪邊的方言啊。 這時,門兒“吱”的一聲來了,進來了兩男一女 其中一人領先于他人,且看他頭戴黑紗帽,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系玉佩的高大肅顏男子,面容嚴肅,走路氣場十足虎虎生威,讓人一看就是長時間身居高位之人并且從那狼腰猿臂的身形也可看出,這人武力過人,這是李軍對領頭的中年男人的第一感官。 李軍又看向另一個男子,此人年約二十,略顯發福,穿著較普通,頭戴介績,身穿圓領長袍,只是雙眼精光靈動,李軍一看便知這人智慧過人。 這里面最吸引人眼球若是另一個年輕女子,只見那不過二十歲的女孩上著一身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眼珠子亂轉,而且十分跳脫,看樣子這是個活潑的女孩子。 還沒得等李軍仔細將這里人觀察完,領先的那威風男子就對正坐著行禮的李軍母親說道:“免禮,無垢你身子可還安好?” 李軍母親恭敬彎身回答:“謝阿翁關心,兒媳身體安好” 又看了一眼李軍,然后將其遞給侍女抱給那男子,又低聲說道:“阿翁,你看孩兒頭上印記可該如何是好?” 看著男子抱著李軍,看到他頭上時,呆了一下然后忽的一顫抖又似驚恐,李軍母親又低頭低聲說道:“阿翁,我兒必定非凡,可是此事必要嚴加防范,不可讓他人知曉,否則……”話頭未說完,但其意皆明了。 那男子猛地抬頭斥道:“禁言,切勿多言”,又對屋中侍女與其他人說道:“此事任何人不得妄談,還有剛才霞光異象之事,府中任何人不得討論,若敢妄談者,必處以極刑”所有人對他這話語都點頭應是。 又向李軍母親說:“世民應募入軍前往雁門,尚未歸來,約莫月余便可歸家,你莫要擔心” 李軍母親點了點頭。 那男子看了看李軍就將其放下,吩咐一句“好生歇息”就走了。 那威武男子走了之后,身著黃衫的女子就蹦的一下上來去捉弄李軍,捏捏鼻子,扯扯耳朵的,扯了還不要緊居然還說“哎呀,jiejie,侄兒怎么這么丑啊” 搞得李軍從剛才眾人談話的驚訝呆滯中回轉了過來。 是的,繞是李軍這強大的心臟剛才也徹底蒙圈了,他能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那什么“印記~”“異象”還有府中?那古風十足的家具和文鄒鄒的拗口方言,還有那男子剛才所說世民之事安慰母親,難道世民是我老子嗎?這都是什么??? 他現在能確定了,他想到了兩個字……那就是“穿越”,即使他沒看過那些網上的快餐文也知道了,何況他看過,他在軍旅生涯休閑時間都用去看那些網絡小說了,對這樣的情景他毫不陌生,沒想到這回輪到他了真是“穿越輪流來,今年到我家啊”。 這特么應該不是重生到了原先那個時代,而是不知道那個時期的古代,嗯~不過聽剛才那話語雖然是方言但肯定是中國話,還有這服裝也是傳統的……呃~李軍好像被掐住了脖子似的,呆住了,腦袋浮現了兩個字——唐裝。 圓領長袍,介績紗帽,這是唐裝,絕對沒錯,就是錯了,也差不了多少年,李軍的大學雖然是上的軍校,但那也真實實力考上的,文化成績也是杠杠的,還有老爺子那復古式的美其名曰的傳統教育,他就能肯定了,這是唐朝的服飾,至少也是漢后宋前的。 咦?等等,剛才那威武男子說什么?說什么世民?世民?唐朝服飾?等等還有陜西方言? 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 結合那男子剛剛所說的話的含義,那不就是…… 難道李世民是我老子?那我也就是大唐皇子了?李軍徹底的呆滯了。 這時那活潑女孩拉扯著李軍的嘴巴子,連忙將他遞給他母親就喊道:“呀,嫂子嫂子你快看看我小侄兒這怎么像傻了一樣” 在女孩的作弄和驚呼聲中,在李軍母親慈愛的搖哄之下,李軍又回到了現實,他看著眼前這個活潑的大條的美少女,他很無語,好歹我也是共和國頂尖特種兵的少校大隊長了,被你這么扯嘴巴子,我威望何存吶,又想起剛才他居然說我好丑,啊呀呀,奇恥大辱,于是就死死的瞪著她。 結果就是美少女被他鼓瞪的重瞳萌翻了,在數次無良逗弄下,李軍勉為其難笑了笑,可算是滿足了她。 這時,那個微胖的青年似乎也從剛才初看見李軍的震撼驚恐中緩過來了。對李軍母親說道:“小妹,你給孩子取名字了嗎?” “呵呵,哥哥,你糊涂了,才剛出生未有一個時辰哪來得及取名啊,再說也得二哥回來了再讓二哥取名啊” 胖家伙略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李軍心里都在腹誹“這胖家伙剛才我還說他眼泛精光有大智慧,怎么一下子這么沒腦殼” “嗯,雖說正名由二哥來取,但我先給孩兒取個乳名,也好平日里稱呼” 母親的話吸引了李軍,乳名?嘿,有趣,響起前世自己可沒有小名啊,老爺子總是臭小子,臭小子的叫著,大概“臭小子”就是我的乳名了吧。 ???想到老爺子,如今自己疑似重生到了唐朝,那老爺子可怎么辦???不是白養我這臭小子了嗎?還說什么長大去找他,現在雖說不確定是不是唐朝,但是肯定不是原先的時代了,還怎么找啊。 李軍這樣想著就越是悲傷,想著想著就由于身體疲憊就沉睡過去了。 只剩外面的兄妹交談聲, “乳名,嗯,就叫虎奴怎么樣?”李軍母親興奮的說著。 “哥哥你看,我兒長得如此的健壯,出生都比常人家的嬰孩重上幾斤,取乳名虎奴只希望我的孩兒如同那大蟲一般健壯威猛” 微胖青年點了點“虎奴,嗯,虎奴甚好,必定健康成長,小妹此名取得甚好” 又看著meimei疲憊卻顯興奮的樣子,不由得說道:“小妹,你且去安心休息下吧,不要累著身子” 李軍母親又趕忙說道:“哥哥,虎奴這印記之事希望哥哥處理一下,切勿走漏消息” 胖家伙回應道:“知道了,估計李公也已善加處理了,你且歇息吧” 就轉身與黃衫女子一同出去了。 李軍母親笑著看了看李軍,卻又轉而一臉憂色,撇頭吩咐侍女好生照料,實在抵不過疲憊就安然地睡去了。 如果李軍醒著的話,又會吐槽。 “這取的啥名兒啊,又是虎,又是奴的,我還以為要叫小明,小亮或者寶寶之類的呢。 “呃……不過幸虧沒叫狗蛋兒,狗剩子,鐵柱之類乳名” 可以這衰貨這時正呼呼大睡呢,就錯過了這個千載留名的乳名誕生之時。 這乳名也將如宋詞中“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武帝那流傳后世的小名一般載于史冊。 丫鬟緩緩退去之后,房中就只剩下一大一小,一男一女,母子二人平緩均勻的呼吸聲唏噓可聞。 ……萬惡的分割線…… 茂密的山林里,一只紅色的赤潮轟隆隆的走過,一陣塵土飛揚,烈馬嘶鳴,驚起一陣鳥飛獸逃。 打馬領先的二人,一人年約一二十,另一人卻是三十上下的黑臉漢子,面上帶有三寸黑須。 那年輕之人格外引人注目,只見此人眼窩深陷,脖頸較長,雙眼更是時而泛著仿佛看穿一切的精光,只要是明眼的人就知道這人絕非庸人。 馬蹄聲“噠噠噠”地響起,時而伴隨軍官的喝罵聲“快點,都走快點” 這時只聽那相貌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年輕出聲了。 “云將軍,這番前去雁門營救至尊,你可有何妙計可行?” “李公子,某……” 還沒有等那黑臉軍官話說完,年輕軍士便打斷了話頭 “如今我并非公子,只是云將軍麾下一普通軍士而已,萬望云將軍切勿再這樣稱呼我了” 黑臉軍官“呵呵”的撫須贊賞的一笑, “好,好好,那某家就叫你二郎吧” “你問某計策,某家也是毫無頭緒,急報上只說突厥大軍團團圍住了雁門城,也未說明敵方軍力部署,不知二郎可有妙計” 年輕男子含首沉吟片刻,忽的抬頭說道“有了” 黑面將軍急切問道:“計將安出?” 只聽年輕軍士道來 “突厥遠道而來,糧草必定不會太多,其糧草來源無非兩種,其一不過就是從本國運送,其二……” 說道其二他不禁咬牙切齒“其二就是就地劫掠,如今我等可分兵前去引導百姓撤離,堅壁清野,再去截其糧道,使其本國牛羊不得來” 聽到這里黑面軍官已面露喜色,可是有躑躅道“可是這樣還是不能立刻解救陛下之圍啊” 那年輕男子點了點頭又道 “此僅為一策,還有另一策那就是虛張聲勢,故布疑兵的疑兵之計,現在我等倉促救援,兵力尚少,然而突厥卻并不知道我軍兵力,我軍可以馬尾束樹枝,以多揚塵土,多立旗幟,以惑兵力,讓突厥猜不透我軍兵力,從而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以來我等便可爭取時間集結兵力以圖勝舉?!?/br> 黑面將軍聽完拍掌大笑“妙計妙計,此計甚好,既如此二郎你便執令去執行吧” 說罷便傳下軍令 年輕男子拱手應是,立刻就打馬而去。 黑面將軍撫須望著其背影心中想道“這李家二郎不愧其聰慧之名,謙遜恭良,且無大興城里那些紈绔的習氣,他日必成大器” 列位看官且猜猜這二位是誰。 你沒猜錯,那年輕男子就是千古流傳的李世民。不過此時卻是太宗日后所言的“朕少時為公子”的公子時期。 此次第一次從軍便是去雁門解救隋煬帝,原來隋煬帝巡游雁門之時被突厥得到消息從而被圍在雁門。 史稱“雁門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