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同病相憐的金礪和唐三水一通酒下去后,二人竟是拋去了旗漢之別,只覺對方乃是平生最好知己,沒有之一。當然,這也是得益于金礪本是漢軍,能和唐三水說上話,否則換個不懂漢話的野人女真,那就是雞對鴨講,再知己也是狗屁了。 “只可惜你我或許用不了幾日就會被鎖拿下獄了?!?/br> 金礪長嘆一聲,臉色通紅,越看唐三水越覺順眼。他雖是漢軍旗,這一生漢人卻殺的太多,早就忘了自己曾經生為漢人,更別說和漢人交什么朋友。在他看來,旗人是主,漢人是奴,奴才只有伺奉主子的份,哪里能和主子交朋友,這可是壞了規矩,壞了等級的。不想今兒卻看一個漢人如此順眼,當真是造化弄人。細想,這人死后,又分什么旗漢之別,還不都是一具白骨。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啊?!碧迫嘈σ宦?,起身將金礪面前的酒碗倒滿。 “額真,什么也別說了,干了這碗!” 唐三水一飲而盡,金礪也是酒勁上來,“咕嘟”喝了個干凈。放下酒碗,金礪還是有些不甘心,他嘆道:“可咱們冤??!” “安親王不冤,郎總督不冤?若說他們被擒丟了大清的臉面,皇上抄他們家不冤,可碩爾輝將軍為大清戰死殉國,皇上仍是抄了他的家,這冤不冤?”唐三水直搖頭,也是絕望得很。 金礪越想越氣,“叭”的一聲拍在桌上,道:“皇上這么干,這江南左右大小官員哪個還有心思報效咱大清?....皇上這不是要逼反江南嗎!” 唐三水哼了一聲:“要我說,皇上肯定是不知道這些的,定是身邊出了jian臣!” “jian臣?”金礪一怔,“索尼?鰲拜?” “除了他們還能有誰!”唐三水“呸”了一口,“此間沒有外人,和額真說句交心的話,唐某人真是不甘被jian臣所害??!” 金礪亦是愁眉苦臉:“圣旨一下,咱們不甘心也能怎么辦?難不成還能造皇上的反不成?” “我唐三水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便真是為jian臣害了,我也怨不得皇上,只是....只是,我不服??!”唐三水重重將酒碗砸在桌上。 “事到如今,我們除了認命,還能有什么法子。唉,連安王都叫了狗了,皇上那,還容得下我們?...我們這皇上,還是太年輕啊...” 金礪又是一聲長嘆,有些話他還是不好說出口的。要是睿親王多爾袞還在,哪會由得皇帝做這愚蠢之事。只恨當年皇帝誅盡兩白旗功臣時,他們這些人秉著明哲保身,事不關己之心看戲,弄得如今皇帝身邊盡是兩黃旗那幫人弄權,以致國事日益敗壞。 “其實...我等未必沒有自贖的法子...只是...”唐三水突然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話想和金礪說,但又不敢說出來。 “你我難兄難弟,過得今日不知有明日,有什么話唐兄盡管說?!?/br> 金礪不知是真性流露,還是酒多了,竟和唐三水這漢人稱兄道弟起來了。 “這....” 唐三水猶豫了一下,終是將他心中所想大膽告于金礪。原以為金礪聽后定會怒罵于他,不想對方卻是沒有半點吃驚,而是沉思起來,顯是琢磨這事的可行性。 “額真看這法子可好?若你我二人合力,這事便能成?!?/br> 唐三水紅通通的看著金礪,他相信金礪不會不動心,畢竟這事干成了,不僅能保住性命,還能保住官位。替大清賣了這么多年命,金礪再如何忠心,總不會愿看家中妻女被發于旗下為奴,任人騎,任人打吧。 半響,金礪神情動了動,他抬眼問唐三水:“何時動手?” 見金礪愿意干,唐三水頓時有了底氣和信心,他道:“時不待我,今夜便做!” “好!” 金礪豁的起身,朝唐三水猛一點頭,一把將唐三水抱住,行的卻是蒙古人的抱腰禮。 “這事若成,往后你我就是生死兄弟!” “好兄弟,干了!” “干!” ..... 半個時辰后,固山額真金礪和廣東提督唐三水突然求見額真巴布。巴布以為發生什么大事,急著披衣出來,卻不想見面之后,金礪竟持短刀一下捅進了自己心窩,唐三水亦是拔刀將陪金礪出來的一個戈什哈砍翻在地。 “你為何殺我?...” 巴布倒地直到咽氣,都不明白為何金礪要殺他。 唐三水將腰刀在那戈什哈身上擦拭了一下,走到金礪身邊,重重一拍他:“金兄,接下去的事就要看你的了,這安慶也是由你做主了!” 金礪望了眼巴布的尸體,輕嘆一聲,不作他想。不殺巴布,死的就是他。 巴布死后,金礪立即命令手下的披甲漢軍持他手令沖進滿州兵駐地,聲稱奉皇帝秘旨捕殺岳樂黨羽巴布,余人不問。滿州兵都知安親王岳樂已被皇帝下旨抄家,巴布的meimei烏亮海又是岳樂的側福晉,自然不疑金礪所說,俱是奉命。 天亮之后,金礪傳安慶大小將領齊至知府衙門,又命知府秦廣林將城中有名士紳俱傳來。綠營一干將領還不知深夜發生的事,只是發現原本聽命于額真巴布的滿州兵都奉了金礪命令,不由有些奇怪。 安慶府直隸兩江總督衙門,又是江南左首府,前些年戶部有意奏請拆分江南為江蘇和安幑兩省,若事成,這安慶便是安幑省治所在。加上又是長江重鎮,交通便利,商貿發達,城中有錢人不少,致仕的官員也有很多。 安親王岳樂來安慶后,城中大戶曾積極向親王捐獻錢糧,以供大軍。巴布在半月前也曾攤派過一些,所以接到知府衙門通傳,士紳們都以為官府又要他們獻銀,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難免心疼??上氲矫鬈姮F在就在外城江面上,這要是破了城他們有天大的家產也是歸了明軍,所以還是打起精神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