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終于走了
麥克阿瑟知道,這是余生的埋怨和條件。經過美國中央情報局這么多年的研究調查,也基本上明白了,原先石井四郎、幾十名七三一細菌學家、石原莞爾的死和日本律師團的傷亡過半,八成是余生動的手腳。 只不過,西方人的法律原則,是疑罪從無。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余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而美國人也明白了余生的能力所在。 所以,麥克阿瑟很明確的安慰余生道:“哦,余,這件事情其實沒有那么麻煩,主要問題是鈾礦的問題。只要余生你同意授權開發,或者出售牧場,這件事情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思,自行處理?!?/br> 余生眉毛一挑,追問道:“當真?” 麥克阿瑟正色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庇嗌笮?。美國人允許他報復日本人,因為日本人本就無關重要。如今不過是傀儡而已。并且,這是美國上層一致的意見。 只不過,想的更深一些,余生的主要產業,不是在美國,就是在日本。這一次出手,美國人怕是一定會打算抓他把柄的。一旦讓美國人掌握了他接連數次刺殺日本人的證據,恐怕自此以后,余生便要唯美國人馬首是瞻。而他的產業,恐怕也會被美國人逐漸侵吞蠶食下去。 余生道:“既然如此,我明天便會坐船返回美國,親在參與評估這些鈾礦的價值,并洽談合作事宜。當然,為了和夢露度一個不算是蜜月的蜜月,我還要先去一趟夏威夷?!?/br> 麥克阿瑟得到了余生的確定答復,在為瑪麗蓮夢露嫁做他人婦傷心了片刻,并品嘗了一頓從牛頭牧場運來的牛rou制成的牛排后,滿意離開。 而余生則光明正大的將陳天和夜無光等一眾人,召集到自己的府邸當中,一番密謀。隨后,眾人各自回去收拾行囊,收攏產業。既然美國佬如今已經敢明目張膽的挖坑給他跳,那么,日本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并且,根據余生所知,到了一九五零年,即明年,美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便要盛行。此時,絕對不是一個呆在美國人勢力范圍內的時候。 麥卡錫主義,起于一九四五年《美亞》雜志一案。主要就是針對中國國內的一眾人。美國司法部以“偷竊政府絕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謝偉思等六人。隨后,此案的影響擴大。 到了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七日,美國杜魯門政府開始了對聯邦政府、武裝部隊和國防訂貨承包商實行所謂“忠誠調查”。如果余生不是在日本,也要接受調查。即便如此,青魚中餐館也沒有少遭調查。幾乎所有的華裔員工,都被調查過一遍。 幸虧,此時的余生,接連拍出了《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人證》和《拉貝日記》等電影,而illusion飲料也壓倒了可口可樂,成為美國軍隊的后勤供應飲料。讓包括杜魯門在內的眾人投鼠忌器,否則,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 而這次所謂的“忠誠調查”,范圍更是換繆可笑,受調查的美國人,總計達兩千萬之多。在美國帕薩迪納,有個三歲的小姑娘為商店當廣告模特,她的母親接到通知書,小姑娘必須簽署忠誠宣誓書后才能領取報酬。 到了一九五零年,麥卡錫在俄亥俄縣的共和黨婦女俱樂部發表了一篇大放厥詞的演講。號稱美國上層有間諜。隨即,瘋狂的麥卡錫開始指責杜魯門、誣陷馬歇爾、將馬克吐溫等人的書籍列為危險書籍。 甚至,連艾森豪威爾、愛因斯坦、以及已經處于事業和生命晚年的查理卓別林,都受到了麥卡錫主義的影響。查理卓別林因為熱愛英國而保留的英國國籍,成為麥卡錫一眾人攻訐的對象。美國fbi甚至對查理卓別林特別建檔,并曾向mi5要求提供能用于將其驅逐出美國的信息。 卓別林不得不發表聲明:“自從上次大戰以來我就成了強勢的反動團體制造的謊言和宣傳的目標,他們有影響力,有美國黃色媒體的幫助,創造了一種氛圍繞讓有自由意識的人都被找出來受迫害。因此我決定我已無法進行我的電影工作,我將放棄在美國的居留權?!?/br> 同為電影界知名人物,雖然如今的余生遠比卓別林有力量的多,但仍舊有兔死狐悲之感。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還是盡早離開美國人所掌控的勢力范圍為好。萬幸余生早已準備好了澳大利亞和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兩處退身之所。并且,只要余生不被美國人抓住把柄,他在日本和美國的產業,也不會有所損失。 根據余生后世所知,直到一九五四年,麥卡錫將美國上層人士基本上都得罪干凈了之后,才遭遇滑鐵盧。一九五四年,“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上,美國陸軍部相繼公布了麥卡錫的種種越權和違法行為,就此揭開麥卡錫調查活動的黑幕。 麥卡錫被美國陸軍部律師約瑟夫·韋爾奇指著鼻子罵道:“參議員先生,你還有沒有良知?難道你到最后連一點起碼的良知也沒有保留下來嗎?” 麥卡錫的瘋狂調查,這才停止。一九五七年,把所有人都得罪的一干二凈的麥卡錫,死于急性肝炎。一場鬧劇,就此落幕。 一九四九年初夏,余生帶著瑪麗蓮夢露和青小藝,青小藝帶著清水石瞳,夜無光帶著李香蘭,以及陳天和幾個從澳大利亞來的少年,一同乘坐余生名下公司的遠洋運輸船返回美國。離開時,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日本上層熱淚盈眶——這個平??此茻o害的禍害終于走了…… 而和遠洋運輸船主要裝載的,則是日本人作為購買糧食費用,支付給余生的一百萬冊從中國搶掠去的典籍,和夜無光和一眾滿清的遺老遺少從日本各地搜刮到的各種中國古董。 在辻政信代表日本上層,對余生的謀刺失敗,并且失蹤之后。日本天皇和上層,很快答應了余生以及青小藝提出的條件。在余生離開的前一天,日本天皇下詔,再次強調日本人愿意尊重商業合約,并且,承認入侵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侵略事實。愿意為此道歉,并且,愿意對受日本侵略殘害過的受害者,提供補償。 特別強調了對日本強行征集的慰安婦的歉意,無論是日本本土的還是其他亞洲國家的,并提出了相應的具體賠償方案。 一眾美國財閥,為此彈冠相慶。日本人答應了他們減免稅務的要求,并且,對他們名下工廠造成的污染視而不見。這讓他們因此可以賺進大把鈔票。所以,這些人對余生連連敬酒。并且拍胸脯保證,今后一定會和余生共進共退,榨干小日本的鈔票。 余生和一眾狐朋狗友賓主盡歡后,便告辭離開。他還有任務要做。離開只不過是表面文章而已。在這艘遠洋運輸船離開港口十余海里,回頭已經看不見地平線時,有一艘漁船迎面而來。 這是余生名下的遠洋捕撈船,在撈滿一船魚后,按照余生預定的路線返航。余生和陳天,換乘漁船,在眾人無所察覺時,返回日本。如果嚴格來說,這已經算是偷渡。 余生和陳天早已計劃好,日本人既然已經撕破臉動手,那么,不妨在美國人反應過來之前,多殺不爽已久的戰犯和漢jian。余生給了陳天一張地圖,上面標明了日本東京,所有已經調查明白的日本戰犯和中國漢jian的藏身所在。這份地圖,是青小藝手下女子的功勞。 在青小藝和清水石瞳在余生遇刺后,已經將手下的萬余名女子,打造成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并且,還有向外延伸的趨勢。如今,日本各大城市的各種信息,在經過隱秘渠道傳播后,會在第二天送到青小藝的案頭。 這份地圖,只是戰果之一。余生對陳天道:“我們只有一夜時間。明天早晨,必須離開東京。按照這份地圖上所標注的位置,按照你的意愿,盡管出手,能殺幾個是幾個!不需要有所顧忌!” 陳天答應一聲,便融入日本東京的街頭。他知道余生并不需要這份地圖。余生的目標只有一個——岡村寧次! 抗戰時期,彭大將軍曾經對岡村寧次做出評價:“岡村寧次是一個比多田駿更為毒辣、更為老練的對手。他有很多本事,能實事求是,細致周密。每次進攻,他都要調查半年之久,做準備工作。沒有內線發動配合‘維持’,他不進行‘蠶食’。他不出風頭,不多講話,對部下不粗暴,你從他的講話里看不出他的動向來。他經常廣泛收集我們的東西,研究我們的東西,是歷來華北日軍司令官中最厲害的一個?!?/br> 和東條英機一樣,岡村寧次的成名與晉升,是依賴于昭和天皇裕仁的提拔。雖然在戰后,東條英機的罪名遠比岡村寧次多,并且,東條英機曾經組閣登頂,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但是,裕仁最看重的人,并非是東條英機,而是岡村寧次。 一九二一年十月,三個軍銜都是少佐的日本駐外武官,在德國萊茵河上游的黑森林貴族城堡區,一個叫巴登巴登的礦泉療養地聚會。此三人在巴登巴登縱論時事,大罵此時日本國內上層,并立志輔佐天皇。 這三人便是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寧次。而東條英機在這次聚會中,不過是個把門放風的人而已。 這三個聚會者,都算是日本陸軍的精英人物。不但能從以訓練嚴酷的日本軍校中生存下來,還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永田鐵山的畢業成績是士官學校第四名、陸軍大學第二名;小畑敏四郎的成績為士官學校第五名,陸軍大學第一名;岡村寧次則為士官學校第六名,在陸軍大學則因成績優異接受過大正天皇頒獎。 只有東條英機的成績不算是優異。所以,只能把門望風。 而這次機會,被后世日本史學家視為昭和軍閥的誕生之日。這些精英,在隨后裕仁進行的歐洲游學中,向此時還是皇太子的裕仁,宣誓效忠。而裕仁也有將日本做大的野心,所以,一拍即合。 而核心人物,便是被這三個被后世稱為“三羽烏”的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寧次。而以這三個人外加東條英機為基礎,裕仁又提拔了七個日本軍中精英。 即駐柏林武官梅津美治郎、駐伯爾尼武官山下奉文、駐哥本哈根武官中村小太郎、駐巴黎武官中島今朝吾、駐科隆武官下村定、駐哈爾濱武官松井石根、駐北京武官磯谷廉介??偣彩蝗?。 這十一個人便是后來裕仁如臂使指,統治國內,侵略亞洲諸國的核心骨干。被稱為昭和軍閥。岡村寧次,憑借其才華,是這十一個骨干中的核心人物。 而后來的事實也證明,昭和天皇裕仁很有選用人才的眼光。岡村寧次曾經在一九一五年到達中國,并先后在青島和北京工作過。并在上海一二八事變后,出任臨時軍事調查委員長。所以,對中國的情況較為熟悉。 一九三二年,日本人占據東北后,東北到處都是對抗日本人的抗日武裝。日本人一時頭大無比。眼見得星星之火,將要燎原。裕仁便將岡村寧次派往東北。而岡村寧次到達東北后,便先后頒行了《治安警察法》,《暫行懲治叛徒法》和《暫行懲治盜匪法》等條例。 對東北實行胡蘿卜和大棒共用,打壓和拉攏并存的政策。收買了大量的土匪,同時招募了數量不少的偽軍。并利用這些數量眾多的雜牌部隊,對中國的抗日武裝形成包圍之勢。以“步步為營,重點突破”的戰術,將中國東北三省的抗日武裝剿滅一空。 至此,岡村寧次對中國抗日武裝的戰術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