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大破壞
余生聯合一眾美國財閥,對日本各種資源的掠奪和開發,從一九四七年年中開始,見效的速度,快的遠超余生預料之外。按照余生的計算,如果按部就班的掠奪和破壞日本人的各種資源,包括森林、海產、土地、礦產等等。 總要在十年之后,才會逐漸見效。十年之后,日本諸島,將徹徹底底的貧瘠下來。適宜耕種的土地,適宜飲用的水源,能夠捕撈到的海產,還有開發價值的礦產,都將少的可憐。 不過,余生的計算中,顯然忽視了人的貪婪?,F代的商業和工業,講究的模式就是一變二,二變四,憑借著掠奪到的資源和資金,迅速擴大生產規模。當第一批物美價廉的木材被戰后急需重建的各國搶購一空之后,沒有任何一個人將這筆錢揮霍掉。 幾乎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購買更多的機器,雇傭更多的人手。向深山更深處行去,日本人設立的各種國家公園,根本無力阻擋財富膨脹的力量。大量的木材,甚至不分樹齡。只要是看起來能用的,一律砍伐拖走。這樣呈指數增長的砍伐能力,遠超余生的計算。 幾乎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日本北海道林場的大量森林,便被砍伐的七七八八。而九州和四國的林場也將不保。而本州是日本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處,原本就沒有多少林場。當北海道、九州和四國的林場被瘋狂的砍伐大半之后,日本人的林場消亡過半。 后世,日本人以蓄積林場出名。但是,根據后世的統計,后世日本的林場,有一半以上,是人工種植蓄積的。而這些人工蓄積林,絕大多數是在二戰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人能吃飽飯的基礎上,開始蓄積的。 此時的日本,并沒有后世那么夸張的森林蓄積量。所以,砍伐起來也快。一年半后,原本樹木蔥郁的山野,只剩下一個個砍伐后留下的木樁子。 在林場被大量破壞后,水土流失便開始了,一九四九年三月初,日本第一場春雨。與此同時,北海道在冬季積累的冰雪開始解凍融化。當巨大的冰層破碎消融,化作一股股洪流奔涌而去時,沒有森林植被根系固著的土壤和砂石,也隨著冰雪消融和從天而降的水,大量流失。 許多地方,原本短促的河流,就此淤積堵塞。隨后,便形成多處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隨之而來的,便是這些從河道傾瀉的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將山林下,許多農田覆蓋或者沖毀,短時間內,無法耕種。 不過,最雪上加霜的還不是地質災害。 造紙廠最佳的選址,就是在原料充足并且水源也充足的地方。北海道的許多家由余生聯合諸多財閥建造的造紙廠,將有河流和森林的地方,占了個遍。被砍伐的木材廢料,廉價的枝枝葉葉,是造紙廠最歡迎的原材料。 也正因為這些原材料,讓這幾十家造紙廠的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的性價比,遠比其他造紙廠要高。憑借這些低價而質量很高的紙張,北海道的造紙廠,很快便將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而這些造紙廠所在的地方,恰恰也是農田所在之處。而因為地近農田,直接面向市場,這些地方也有數家化肥工廠存在。 原本,這些造紙廠和化肥廠雖然污染嚴重,但是周邊民眾看在其發的工資夠高,并且,污染有限的份上,也就忍了??墒?,這山洪一來。原本淤積在河道中的污染物,迅速的擴散開來。 沖擊過后,幾乎所有有沉積物的地方,都會發出一股惡臭。根本沒有辦法再次耕種,即便勉強耕種,種出來的糧食也沒人敢吃。這一片田地便算是徹底毀了。 而北海道大小河流遍布,幾乎每一條河流的河道旁,都建著一到兩家造紙廠或者化肥廠,這一來,整個北海道幾乎都是臭氣熏天。北海道原本就不多的農田,僅僅是一場春雨和冰雪解凍,便毀了大半! 經過專家檢驗,所有被山洪沉積物覆蓋的土壤中,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和其他有毒的化合物。這些物質足以將每個日本人都毒死一遍。這些土壤上長出來的東西,絕對不能吃。 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這場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環境大破壞,影響力遠不止于此。北海道此處之所以聞名,并不是因為其島上林木茂盛,而是因為此處有世界第一大漁場,北海道漁場。 北海道漁場,位于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匯處。由于海水的密度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海水發生垂直攪動,將海底沉積的有機物帶到海面。所以,依賴于這些有機物生存的浮游生物極為豐富,而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也極為豐富。 余生派人捕撈的主要區域,就是在北海道漁場。經過兩年毫無節制的捕撈,北海道漁場的魚群,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下降。而此時,大量的污染物被雨水和冰雪融水沖刷,流入北海道漁場中,更是讓僅存的魚群遭受到了滅頂之災。 在這些污染物大規模的流入海中后,僅存于北海道漁場中的魚群,紛紛被毒殺。大量的死魚漂浮在海面上。而食用了這些被毒死的魚類的海鳥,也紛紛倒斃。和死魚一起,漂浮在海面上。 一時間,世界上最大的北海道漁場,成為一片死亡海域。而相似的事情,并不只發生在北海道漁場,在九州和四國的沿海,一些不大的漁場,也在發生著同樣的事情。 日本沿海的一些養殖業,更是因為此次污染損失慘重。幸虧余生因為各種事情太多,沒有太多精力關注海產養殖也,還沒有投入大量資金,對已經收購的海產養殖場進行運營。否則,也會傷筋動骨。 反倒是以往大量捕撈并且囤積下的海產品,在北海道漁場的魚大量死亡,海產品價格急速攀升時,又幫他狠狠賺了一筆。余生對近海倒閉的海產養殖場和海產養殖公司的新一輪收購,于悄無聲息之中再次開始。 此事一出,日本朝野上下,舉國震驚。剛剛獲得了美國道奇路線,這個經濟援助計劃支持的日本人,喜色蕩然無存。對于美國人剛剛萌生出來的一點點好感,瞬間消失。 日本各地,但凡被美國人所投資的工廠污染的地區民眾,在因為兩顆原子彈安分了許久之后,終于忍不住開始鬧騰了起來。這一次,不再是搞一次巡回演出,便可以擺平的事情了,因為無論是糧食、海產,還是足以毒死人的污染物,都威脅日本人的生存。 大量的民眾聚集在這些工廠周圍,扔石頭的扔石頭,拉橫幅的拉橫幅,口號喊得驚天動地。一片sao亂。這些工廠不得不暫時停工。而日本上層,卻很冷靜,并沒有趁勢而起,向美國人要更多的好處。 因為在日本民眾開始鬧騰的同時,美國人也不干了。根本不需要余生招呼,約定共同進退的財閥聯盟,直截了當的通過美國本土給麥克阿瑟下令,要求麥克阿瑟平息sao亂,保證美國商人在日本的合法投資和合法利益。 麥克阿瑟也退讓不得。因為,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當年兩顆原子彈的威懾就會消失,日本人在戰敗前策劃的一億玉碎,本土決戰就會成為現實。畢竟,雖然日本人的軍隊已經解散,甲級戰犯已經處死了二十個。但是,大量身經百戰的日本老兵仍然存在。 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完全有可能再次迅速的聚攏起一支規模龐大,并且訓練有素、戰斗力極強的軍隊。論陣地戰,美國人可不是日本人的對手。美國人二戰中,能碾壓日本,依靠的基本上都是海軍和空軍的力量。一個不好,駐扎在日本的美國大兵,就全要陷在這里。 如果麥克阿瑟選擇犧牲美國商人的利益,且不說合同上根本沒寫要求這些美國商人進行環境保護和污水處理,美國商人按照合同生產,合理合法。就算是這些美國商人和麥克阿瑟愿意妥協退讓,誰知道日本人會不會認為美國老大比較軟弱可欺,再如珍珠港那般,陰謀逆襲一次? 所以,麥克阿瑟面對這些示威游行的日本人,并沒有選擇妥協。而是派出美國大兵進行鎮壓。高壓水槍和催淚彈連飯上陣,抓起人來更是毫不手軟。不過是三兩天的工夫,就把日本人的監獄,塞了個滿滿當當。 不過,高壓政策只能奏效一時。日本人在發現強來不成之后,干脆來了個非暴力不合作。罷工停產,并且,到處宣傳。務求這些污染環境的美國工廠招不到一個工人,最后虧損不起,自己搬走。 卻不料,這樣一來,這些聯合起來的美國財閥們怒了。不但聯合起來向美國本土施壓,而且,還有人建議余生給日本人斷糧,給日本人一個好看。 余生“思考”了半天,“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下來。并和眾財閥說好,日本的糧食市場他不會放棄。在給日本斷糧期間,這些財閥們要聯合起來,阻止其他糧商向日本運糧。 一眾財閥欣然同意。反正這個要求也不花錢。 余生心中大樂,這個計劃是他早已經想好的。只不過,沒有料到會施行的這么快,而且,居然有人先對他提出來。他如果不順應民意一下,實在是太不近人情了。 在美國財閥們的工廠停工五天后,余生宣布由于日本人違反商業合約,停止向日本運送糧食。此時的日本人才發現,余生供應的糧食,居然已經占到了市場上流通糧食的七成之多! 余生這一停止供應,日本人剩下的糧食,只夠吃一個月的。大量的日本農民,都簽了和余生或者大阪商團的合約,大量的耕地都栽種了煙草茶葉等經濟作物。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法填飽肚子。 日本人在一個月后,便會沒有任何糧食可吃。而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次美國人必然不會再幫助日本,一眾在日本利益受損的美國財閥,會幫助余生,阻斷日本人從外界獲得糧食的所有渠道。 而且,雖然號稱是一個月,但是,運送糧食本身就需要時間,如果不盡快處理好此事的話。即便余生在一個月后愿意運糧到日本,也晚了。 所以,這個消息一出,立刻被日本上層給封鎖住。下層民眾并不知道事情的危急之處反而是好事。一旦消息走漏,那么,無論是誰知道自己一個月后有可能餓死,都不會坐以待斃。 一旦消息走漏,日本必然會大亂。甚至有可能連美國大兵都震懾不住,到時候,日本就真完了。 為了求存,日本人不得不求肯上門。來者,竟然是曾經在暗中和余生搶過東京黑市古董生意、雖然是甲級戰犯但如今已經被麥克阿瑟釋放、日本諸多財閥中的翹楚人物大河內正敏。 大河內正敏算是一個在物理學上成就很高的人,在二戰期間還曾是日本原子彈研究計劃的負責人之一。并且,此人出身高貴,在日本上層,也算是貴族。身材高大,相貌英俊。 即便如今已經年老,大河內正敏也是個年紀大了的高富帥。集貴氣、財氣和書卷氣于一身,也算是難得的人物。日本上層派此人來和余生談判,算是給足余生面子。 而余生雖然來日本的時間不短,但大多都是和美國人打交道。即便是和日本人打交道,也多是居高臨下,并沒有經歷過太正式的日式外交場合。面對大河內正敏一連串的鞠躬,很不適應。 日本人的禮儀,雖然是源于中國。但卻學走了樣,該不該有禮節的地方,全都要鞠躬道謝。雖然俗話說禮多人不怪,油多不壞菜。不過,一旦禮節太多,便難免讓人覺得有些虛假。仿佛在掩飾著什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