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香蘭》上映
《選擇》這首歌,在后世也風靡了近二十年,非常經典。眾人但聽得,余生的聲音唱到:“風起的日子,笑看落花?!比缓?,青小藝應和道:“雪舞的時節,舉杯向月……” 其實,青小藝的聲音也不俗。當年在上海,就是因為和阿花的幾句交談,讓余生在酒醉時喚起對葉輕語的回憶。即便比不上專業的歌星,在普通人中也算是一流。并且,在錄制這首對唱時,青小藝可不是為了李香蘭或者夜無光唱的,而是唱給余生聽。余生也是如此。正因為這樣,這首歌才被兩個人唱的情意綿綿。極具韻味。 “這樣的心情,這樣的路,我們一起走過。希望你能愛我到地久、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就算一切從來我也不會改變決定,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喔,我一定會愛你到地久、到天長,我一定會陪你到???、到石爛,就算回到從前這仍是我唯一決定,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這就是我們的選擇!” “走過了春天走過秋天,送走了今天又是明天。一天又一天,月月年年,我們的心不變。希望你能愛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荒。就算一切從來,我也不會改變決定。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喔……我一定會愛你到地久、到天長。我一定會陪你到???、到石爛。就算回到從前,這仍是我唯一決定。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這就是我們的選擇!” 一曲歌罷,李香蘭想起過往,喜極而泣。 其實,所謂的“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將鉆石作為結婚必須之物的習俗,在這個時代并沒有。這個習俗在中國的形成,還是在后世八十年代之后,當外國的珠寶商,大量的進入中國時,為了拓展市場,用無數的廣告宣傳鉆石有多么多么珍貴,多么多么堅硬,多么多么象征愛情,之后才形成的。 即便在美國,用鉆石做結婚紀念物的習俗,也并不普遍。只在某幾個教派中才有。直到鉆石巨頭戴比爾斯興起,才以某些宗教中慣有的習俗為支點,以廣告為杠桿,撬動了整個世界。 然而,真實卻是,鉆石這種物質,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見,即便是純凈度很高,可以做首飾的鉆石,在自然界也不是那么罕見。鉆石礦滿世界都是,中國有,南非有,澳大利亞有,俄羅斯也有。 根據后世勘探。僅俄羅斯發現的一處巨大的鉆石礦床,就足夠全世界用三千年。如果不是害怕沖垮市場,不加節制的大量開采,市場早就崩潰了。根本難以維持高價。反倒不如中國人喜歡的,世界上只有一處寶石級礦床的翡翠。 而對于珠寶商來說,除了克拉鉆有回收的價值,其他的二手鉆石首飾,回收價都很低,有的甚至不過是原價的十分之一而已。于此可見鉆石的真正價值。 所以,夜無光在這個時代,求婚時送給李香蘭一枚金戒指。并無失禮之處。即便是自幼生長在美國的瑪麗蓮夢露,也沒有認為有何不妥。倒是對夜無光套在李香蘭手腕上的那一支晶瑩剔透的碧綠翡翠手鐲十分感興趣。 在臺下和青小藝竊竊私語時,打聽起那支手鐲的價格和購買渠道來。 青小藝失笑道:“這支鐲子我知道,是當年我和哥哥從家里帶出來的唯一遺物。原來是戴在母親手上的。自圣祖時代,便是我們家的傳家之寶。只傳給當家的媳婦。當年鬼子六想用京城的三處大宅子,外加京郊的三百畝良田換這支鐲子,都沒有換給他?!?/br> “據父親說,這支鐲子,當年太后老佛爺也動過心思。只不過,因為同是愛新覺羅氏的人,老佛爺作為愛新覺羅氏的媳婦,總不好奪同族的財產,家中又將另一支珍藏的手鐲獻與老佛爺,這事情才就此作罷?!?/br> “如果今日想買這樣的手鐲,怕是總要數千萬美元才行。你還要再掙兩年錢才行?!?/br> 青小藝用英語對瑪麗蓮夢露這一番嘀咕,語氣中的自傲表露的淋漓盡致。仿佛落在梧桐樹上的鳳凰,對著想要成為鳳凰的錦雞抖開鮮亮的羽毛?,旣惿弶袈堵犌嘈∷嚾绱苏f,吐了吐舌頭。 雖然她的名聲,在美國和日本如日中天??墒莿倓偝擅痪?。每年也不過能掙個百萬美元而已。這支鐲子的價格,需要她不吃不喝的攢幾十年。 余生聽青小藝閑來無事,調戲瑪麗蓮夢露,有些好笑。在兩個女人嘀咕一陣之后,對瑪麗蓮夢露道:“前一段之間,我買到一些不錯的翡翠原礦,過一段時間做出鐲子來,可以給你一條。種水和這一條差不多,只不過,不是綠色的?!?/br> 瑪麗蓮夢露大喜,抱起余生的一條胳膊就貼了上去。 余生稍微有些尷尬,話說,他這只是籠絡手下員工的一個手段而已。后世無色或者晴水色的高冰種翡翠手鐲,一般也不過十幾萬美元而已,也就夠給瑪麗蓮夢露發個年終獎的。卻不料,瑪麗蓮夢露的反應如此之大。 青小藝的眼神更像刀子一般,用英語對瑪麗蓮夢露玩笑道:“你可要想好了,帶上余生送給你的手鐲,你就算是余生的小老婆了!” 原本,青小藝的打算是讓瑪麗蓮夢露知難而退,美國人從來都講究一夫一妻,除了摩門徒眾之外,從來都沒有誰愿意給人當小老婆。 卻不料,瑪麗蓮夢露從李香蘭那里知道的小老婆,根本就不是青小藝所說的那樣。李香蘭自幼成長在中國,對于中國的人情世故,知之甚詳,平常和瑪麗蓮夢露交流的時候,大多直指本質。 她對瑪麗蓮夢露說起中國人納妾娶小老婆的習俗時,引用的卻是中國人的俗語:“大房臭,二房香……”意思是小老婆才是最得寵的。而瑪麗蓮夢露又不是尋常女子心性,在男女情事上,還真就是百無禁忌。 若不是這一世在余生手下,還是會按照原本的人生軌跡,以拍果照成名。 所以,青小藝這么一說,瑪麗蓮夢露不但沒有避開,反而靠余生靠得更近了,對青小藝說:“好啊,好啊,我可以考慮哦……” 余生大咳:“咳咳,讓一讓,我去上個廁所……”話音未落,便以武學宗師獨有的速度,尿遁了。 余生尿遁的時候,求婚儀式才進行到一半,如果只是唱歌,或者擺蠟燭,這樣的求婚方式太過容易模仿??峙?,今日之后,全世界的人都會模仿這種求婚方式。毫無獨特性可言。所以,真正的重頭戲還在李香蘭帶上戒指,答應愿意之后。 在李香蘭答應愿意之后。夜無光和李香蘭相擁熱吻。銀屏上所放映的影像,不再是夜無光拍攝的生活片段記錄,而是在一段片頭之后,顯示出三個大字——李香蘭! 拍攝數個月的電影《李香蘭》,在毫無預告的前提下,今日首映,作為夜無光求婚的禮物。臺下的眾人見此,歡呼不已。深感值回票價。只有李香蘭驚訝不已,據她所知,電影的拍攝剛剛殺青不久,還在后期制作,至少還要有一個月,才能上映。 卻不料,今日,由她主演的電影,成了夜無光求婚送給她的禮物。 擁吻后,夜無光牽著毫無反抗之力的李香蘭的手,將她帶到臺下,到預先準備好的無人包房落座。電影《李香蘭》就此開始。 后世的《李香蘭》這部電影,原本就是根據李香蘭晚年的自傳拍攝的。其中雖有修改,但也不大。畢竟,后世日本人拍攝李香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反思戰爭,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還算是客觀。 所以,在余生給出大概的劇本后,電影劇本的修改權力,便全部交由李香蘭,畢竟,不可能有人比李香蘭本人知道更多。而場景的布置,服裝與道具的選擇,演員的妝容,以及對話的細節,也都交由李香蘭一人掌控。 夜無光等其他人,不過作為輔助而已。所以,這部電影與其說是在拍攝故事片,還不如說是在拍攝紀錄片。當然,因為李香蘭的經歷太過豐富傳奇,并且,經過余生對故事線的剪切與調整,這部紀錄片故事性非常強。 正如《港囧》中拍攝的記錄片一般,成了眾人眼中毫無疑問的故事片。 而在表演中,李香蘭實際上是在回顧自己雖然長度不夠,但滋味極為豐厚的人生。這種機會其實極為難得,很少會有人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上,去回顧自己曾經的經歷,并試圖將其以一種客觀的態度表述出來。 而人的很多經歷,在經歷當時,其實是沒有很多體味的。只有在這段經歷過去一段時間之后,才會和他人的經歷有所對比。才會就此體味出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知道自己當時的初心所在。從而,觸動情腸。 這種回顧,和對自己的解剖,其實更近于一種禪宗似的坐禪。佛家所謂的放下,其前提是先要拿得起,隨后才能放得下。否則,都不知道自己拿起的是什么東西,何談放下之說。這絕對是一種讓人精神變得強大的修行方式。 而李香蘭在拍攝《李香蘭》這部電影的過程中,經歷的就是這種心理歷程。而在李香蘭對往事的回顧中,許多自己原本并不清晰的動機心情,終于明朗起來。所以,時常在拍攝時,一聲感喟。 正因為如此,《李香蘭》這部電影中,李香蘭將自己表現的極為透徹,且淋漓盡致。 不得不說,人文社科的理論,當到了一定高度的時候,總是會有相通之處。李香蘭的這種表演方式,其實非常接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說的“直覺和情感的路線”,以及“引向內心的現實主義”。 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內心體驗為核心的戲劇體系,更在《李香蘭》這部電影中,得到了完美的驗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強調演員要在創造角色人物的過程之中,有對角色有真正的體驗。 “在舞臺上,不可能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刻板公式、舞臺臉譜和角色類型來表現先進的蘇維埃式的人物。在舞臺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環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樣的、合乎邏輯的、有順序的、像人那樣的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動作?!?/br> 而有誰能比自己,更好的體驗自己呢?是以,電影《李香蘭》中,李香蘭這個角色極為豐滿有力。不但感動了觀眾,甚至連李香蘭自己也感動了。 與后世原版有所不同的是,李香蘭在上海灘遇到了夜無光,所以,她在上海的經歷,便與原本不同。不過,也正因為這一段經歷,讓李香蘭覺得珍貴而感動。因為從上海灘開始,她便不再是一個人面對濁世濤濤。 并且,電影《李香蘭》中的夜無光,也是由夜無光本人扮演。其中,兩人的相識,共事,直到情愫漸生。于電影中清晰分明的表現出來。而當這份情愫被放到求婚現場上展現時,力量便大了十倍。 雖然這不是個言情電影當道的時代,但臺下觀眾,仍舊看哭了不少。李香蘭和夜無光的傳奇戀情,就此舉世皆知。而這一場求婚,也成為后世津津樂道許久的傳奇。這才是余生同意將電影《李香蘭》放到夜無光求婚現場播放的目的。 這部電影很快風靡于日本和中國,當年夜無光也是演過電影的,雖然后來沒有繼續。但是,憑借其在電影《李香蘭》中出色表現,也足夠進入一流影星之列。而李香蘭憑借這一部,自己表演自己的電影,更是由一線明星,變成了超級巨星。 原本,上海灘還有能和李香蘭相提并論的歌后,可是如今,走向世界,并揚名立萬的,也只有李香蘭一人。而國內的影評人,在感嘆之余,也不由得心中遺憾,評論道:“如果人能夠再年輕一次,由自己表演自己將是最動人的事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