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犯罪心理學(一)(第一更)
南造云子的這種提問方式,是犯罪心理學所研究的,在后世審訊中經常用到的模糊提問法。這種模糊提問法,問的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個集合。由大集合問到小集合,集合和集合之間,總有不同的矛盾或相同的交點。這些,便是關鍵的細節。而這層層相套中,若是構建的巧妙,不過幾層就可以得知真實! 犯罪心理學一詞最早出現于一七九零年,德國人明希編寫的《犯罪心理學在刑法制度中的影響》。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學為書名的著作,是一七九二年德國人紹曼編寫的《犯罪心理學論》。 十九世紀末期和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進入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社會物質的豐富,自然科學也蓬勃發展起來。并且由對外物的探索中,分化出對人本身探索的科學。 這個時期,歐洲涌現出一大批新興的學科,如人類學、人體解剖學、心理學、生理學等。許多學科的大師,例如弗洛伊德等,便是在這個時代綻放光芒。 而伴隨社會急劇發展而來的是資源分配的巨大不公,大量的社會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所以社會矛盾劇烈,犯罪率急劇上升。 因此,能夠預示或分析犯罪行為原因、心理機制、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從而提供預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徑,就成了當時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在這種情況下,犯罪心理學逐漸形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 一八七二年,德國精神病學家k.埃賓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學為書名的著作《犯罪心理學綱要》。這本著作主要從精神病態的角度研究犯罪人。一八八九年,奧地利的檢察官和犯罪學家h.格羅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學》一書,著重研究犯罪者的人格。這兩本專著的問世,標志了犯罪心理學的誕生。 而這個時候,正是日本被迫將國門向歐洲打開,而驚覺自己落后,努力學習奮起直追的時代。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維新,讓日本人盡一切可能去學習西方一切先進于日本的知識。 而犯罪心理學,也是日本人學習的科目之一。而反觀中國,是知道后世七八十年代,才開始建立犯罪心理學這個科目的。 一九三九年,美國犯罪學家e.h.薩瑟蘭出版《犯罪學原理》,提出“不同接觸論”。一九四零年,德國精神病學家k.施奈德出版《精神病質的人格》,劃分出十類易于導致犯罪的異常人格類型。犯罪心理學就此而漸趨成熟。 日本人對此也有研究,南造云子身為日本人精心培養的專業頂級特工,學過犯罪心理學毫不稀奇。 而余生,若不是因為后世在看偵探小說的時候對犯罪心理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看過兩本專著,怕是此時已經掉進南造云子的套里,被南造云子牽著鼻子走了。 余生的回答,根本沒有區分黃道會的好壞。只是陳述一個事實,并且隱隱透露出視常玉清為狐朋狗友的意思。不在南造云子的預料之中,所以,準備的后續手段也基本用不上。 南造云子被余生噎了兩次,此時也已經意識到余生不好對付,便又問道:“聽說余先生甚少獨自一人逛舞廳,就是到舞廳中來,也是和卡特雷斯先生或張先生一起,今日卻為何有閑情到舞廳中拋頭露面了呢?” “孫小姐這句話問的奇怪,這幾天,你們憲兵隊的人鬧得上海灘雞犬不寧,很多公司或商店根本不敢正常營業上班。余某人閑在家里難受,自然要出來走動一下。余某逛街逛膩了,到舞廳里面放松一下實屬正常?!?/br> “唯一不正常的就是,我第一次一個人逛舞廳,這個舞廳便被日本憲兵隊給圍起來了。也不知我是和舞廳犯沖,還是和憲兵隊犯沖?!?/br> 余生的話合情合理,并且適當的表達了自己對日本人的不爽。如果完全不表達,則必然是有什么原因,讓余生壓抑住怒火。會引起南造云子的猜疑。而如果表達的太過,南造云子便可以余生拒絕合作為由,帶他回日本憲兵隊。 而此時,余生的表達恰到好處,又在眾目睽睽之下,南造云子自然不好再做什么。便只能一笑了之。一個完美的試探機會被余生弄得七零八落,南造云子但覺得有些憋氣。 ************** 余生回到家中,在書房中閉門靜坐。仔細回想著自己在后世看過的資料中,上海灘孤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種大事的時間節點。 幾天前,即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對波蘭發動襲擊,以“閃電戰”的著名戰術,將波蘭軍隊擊潰。波蘭很快淪陷。英法兩國對德國宣戰。綏靖政策最終消亡。 而那時,朱惺公剛剛被刺。上海灘和余生均亂成一團,余生看到此消息只是覺得歷史并不受自己這只蝴蝶的影響,按照自己的軌跡前行而去。 而此時想來,自己既然無力改變歷史大勢,那就必然要在歷史大勢中隨波逐流。今日與南造云子的正面交鋒,便給他提了個醒。穿越眾的優勢并不能保證他在這個時代完全安然無恙,一個后世不曾記載的細節,就有可能讓他陰溝里翻船。 現如今不過是一九三九年,而二戰真正的時局劇變,是在一九四零年。 一九四零年四月九日,德國攻占丹麥和挪威。 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德國攻占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此同時,德國繞過法國的馬其頓防線,侵入法國。 一九四零年五月,法國人敗退,向英國人求助。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大量的物資轉移到英國。 一九四零年六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攻,而意大利也在此時對法國宣戰。 一九四零年六月二十二日,法國維希政府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