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羊娃成王
上回說到,項梁決定去找一個楚王后裔來當楚王,只有樹立一面這樣的旗幟,才能凝聚整個楚地人們的力量,反抗秦二世的反動統治。 他將這個尋找楚王后裔的重任交給了鐘離眛。 鐘離眛在張良的提示下,來到了都梁縣南山這個地方,因為,當年張良帶領一對童男童女逃亡來過這里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從楚王宮出來的女人帶著一個男孩在這里隱居。 鐘離眜來到這里問那位氣質優雅的夫人說:“夫人,我不是壞人,當年楚國上將軍項燕的兒子項梁現在正率領江東軍起義。他派我來這里找當年楚王的后裔,去當楚王。 這樣就能號召楚地的老百姓們起來反抗暴秦,光復楚國,麻煩你告訴我你們到底是什么來歷?好嗎?” 那個優雅端莊的女人這些年東躲西藏,早就警惕性很高了,她怕為自己和孩子招來禍端,東拉西扯的不肯說說話。 鐘離眜一再向她保證,絕對不會傷害她和孩子。 這個女人顯然也是見過世面的人,懂得察人和識人。 她看見鐘離昧言辭懇切,眼神清澈,不像是一個會撒謊騙人的人,才相信了他。 他向鐘離昧他們將實情娓娓道來。 原來這婦人姓衛,乃大戶人家出身,是楚懷王幼子的正妃。 當年想項燕兵敗自刎,楚王負芻被擄,為了楚軍舊部擁戴其他王子為王繼續要大秦帝國對抗,其他王子皆被屠殺。 衛氏帶了五歲的兒子羋心,夾在逃難的人群中,僥幸逃脫。 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沿街乞討,受盡了苦難。 也許是羋姓一脈命不該絕,讓他南山這里遇上了老實巴交的姓肖的單身漢。 這個漢子瞧見這母子無依無靠,到處乞討,非??蓱z,就收留了他們。 這個衛氏雖然尊貴,長得也是花容月貌,但是落難到此,也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是落水的鳳凰不如雞,為了保命,為了養活孩子,她覺得這個姓肖的漢子也還算可靠,也就開始跟他一起生活。 肖姓漢子本來娶妻都困難,這個時候平白得到這么一個絕色美人為妻,心中就如同喝了蜜似的,也是踏踏實實地干活,養活他們母子倆。 衛氏在家洗衣做飯,把一個雖然貧窮的家捯飭的干干凈凈。 閑來無事,就親自教這個羋心讀書識字,明禮養德 。 等到羋心稍微大一點時候,就買了一些小羊羔,讓羋心去南山上放牧。 從此羋心白天放羊,晚上跟母親學習。 羋心從小熱愛學習,跟母親學過的字,懂得的道理不少。每每他放羊的時候,也一邊在沙地上,揀個樹枝當筆練習,復習母親交給自己的功課。加上他母親經常給她講故事,所以多年下來,到時學了不少東西,也慢慢地養成了他儒雅的氣質! 他們家仨口,雖然家境清貧,但是過得和和氣氣,倒也充滿簡單的幸福! 衛氏說完,鐘離眜問道:“夫人,你來自楚宮,這孩子是懷王嫡孫,可有什么憑證嗎?” 衛氏道:“其實我孩子脖子上這塊玉璧就是明證?!?/br> 聽她說了,只見那個放羊娃從自己的脖子上取下玉璧,遞給了鐘離昧。 鐘離昧也不由得暗暗稱奇,這個放羊娃,沒有其他普通人的那種膽怯,看見他們竟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看來說不定還真是一塊當楚王的好材料!鐘離昧也不由得暗暗稱奇,這個放羊娃,沒有其他普通人的那種膽怯,看見他們竟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看來說不定還真是一塊當楚王的好材料! 鐘離昧接過玉璧,一看,玉璧前面鐵畫銀鉤刻了一個“心”,后面竟然刻了一個“羋”字。 鐘離昧知道“羋”乃楚國國姓,這個小孩鐵定是楚王孫無疑! 鐘離昧忙跪拜在地,口說:“末將鐘離昧拜見夫人,拜見公子!” 跟隨他一起來南山的人跟著跪拜在地! 只見那放羊娃絲毫不吃驚,緩緩說道:“將軍免禮,快快請起!” 那肖姓漢子一下子驚得目瞪口呆,趴地上連忙磕頭道:“我肖某人有眼無珠,冒犯貴人,罪該萬死!”衛氏忙將漢子扶起,道:“你何罪之有,這些年要不是有你,我母子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br> 鐘離眜教從人留了幾兩黃金給那個漢字,叫他去買些田地,自己做個富翁。 他帶著讓衛氏母子徑奔薛城而來。 鐘離昧早派人先行一步報到薛城。 項梁聽得已尋得懷王孫,喜歡不已,即領眾人,擂鼓擊鐘,出城十里來迎接。 傍晚前,車馬到了。 鐘離眜引衛氏、羋心來見項梁。 項梁見那孩子,天庭飽滿,地闊方圓,見得陌生人,好不膽怯,也甚為驚訝。 施禮過了,便先鐘離昧詢問來龍去脈,確定是懷王嫡孫。 項梁大喜,乃令人在城南筑起土壇,擇日登位。 十日后,諸事已畢,官員預備鑾駕,迎請羋心登壇受拜。范增掌禮,陳嬰朗讀祭文,項梁率各鎮諸侯及文武百官,恭上王印,叫羋心受了,捧于臺上。 眾人拜罷禮畢,乃襲用他祖父謚號,就立為楚懷王。 這祖孫兩人共用一個王號的情況,實在很奇怪。 為什么要搞得這么怪,是因為戰國時楚懷王無辜被秦人扣留,最終客死他國,此事引發了楚人對懷王的同情,以及對秦國的憎恨。 正如范增對項梁所說:懷王入秦而不反,楚人哀之至今。將楚懷王之孫立為楚懷王,明顯是出于戰略上的考慮。此舉能極大地適應楚地人民厭秦的心理狀態,大大地激發楚地人民的斗志。 羋心被立為楚王后,定都盱眙。他母親衛氏被立為王太后。 項梁又將楚軍中的實力派陳嬰立為楚上柱國,相懷王,封地五縣。 給了陳嬰一個地位看起來很高的職務,實際上是杯酒釋兵權。 最初項梁率八千人渡江,陳嬰率部眾數萬加盟。 因為項梁部眾中陳嬰舊部的人數相當可觀,使得項梁心存畏忌。 此舉可以將陳嬰與部隊隔離,有架空他的考慮。 軍中只能有一個主帥,一個領袖,那就是他項梁,他要掌握軍隊的絕對領導權! 盱眙這個地方距前線較遠,將楚懷王與陳嬰安置在這樣一個地方,名義上自然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實際上是讓他們不可能與軍隊中的將領有任何接觸,使他們不可能對部隊產生任何影響。 項梁自己為武信君,領上將軍印,掌領楚國兵權。 其余范增、呂臣、項羽、鐘離昧等文武官員,皆都論功行賞。 人生就是這么神奇,“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已經非常神奇了。 但是“朝為放羊娃,暮成楚懷王”是不是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真的比阿拉丁神燈還要神奇! 項梁立其為王,對楚懷王羋心來說,是真正的時來運轉,他再也不是那個穿著破衣爛衫,跟在羊屁股后面打轉轉的放羊娃,他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他的人生在旁人眼中當然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 然而,實際上,他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樣,過得那么瀟灑和愜意。 因為我們前面就說過,項梁這個人比較自大,覺得老子天下第一,他不可能甘心去做任何人的小弟。 誰想做他的老大,他就會把誰干掉。 所以他怎么可能把楚國真正的軍政大權交給這個放羊娃呢? 他只不過想利用楚懷王這面旗幟整合楚地的資源罷了!因為當時楚地的政治軍事局面確實頗為混亂,大大小小的起義軍各自為政,互相看不上眼。 項梁雖然軍威最盛,但大家都是各自獨立起義的,他也不能強制人家服從他。 所以以楚地之廣,實力之強,局面之混亂,沒有一個在各大起義軍之上的名正言順的王顯然是不行的。 而立了楚懷王之后,楚地的實權就為項梁所掌握,由于統一了旗號,也方便項梁整合各大力量,重新進行權力布局。 所有楚地起義軍的指揮權在楚懷王的旗號下,都統一掌握在了項梁的手中。 既然已經有了楚懷王,自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套軍隊指揮系統,就是所有軍隊都必須聽從他項梁的指揮和調度的那個系統! 所以羋心稱王以后也只是徒有其名,沒有取得任何實權與影響力。 因為項梁找他來的目的就不是想要他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楚王,而是讓他作為一面旗幟,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讓他只是發揮一些象征性的作用。 項梁只是把他當成一個自己可以cao控的牽線玩偶,一個不折不扣的傀儡。 或者說,這個楚懷王,只能像廟里的菩薩一樣,可以接受眾人的頂禮膜拜,但是不能真正地開口說話,對楚國的軍政事項和人員安排指手畫腳。 而對于項梁來說,有了楚懷王這面旗幟以后,他是無稱王之名,而有稱王之實,甚至比自己稱王還要方便行事得多。 當然,讓項梁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他自認為絕對聰明的制度安排也會有他意料不到的效果。 那個他從骨子里就看不上眼的放羊娃在他因為意外事件身亡以后,竟然擺脫了控制,行使起了一個真正的楚懷王應該擁有的權利,對他的侄兒進行了有效的牽制。 這是令他做夢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