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薛城會盟
上回說到,項梁見到章邯勢大,光憑自己江東軍的力量,有可能直接就被章邯 ko了,根本就對付不了他的大軍! 本著”有好處我來,有困難你上”的原則,他要投降他的秦嘉舊部余樊君和朱雞石去跟章邯單挑,結果也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余樊君當場掛掉了,朱雞石兵敗逃跑了。 最后朱雞石被項梁斬殺于薛城! 他忙派人到處去送檄文,邀請楚地各處的英雄豪杰們都到薛城來會盟,大家一起共商抗秦大計! 在這個時候,項梁終于想到了有困難需要兄弟們一起扛! 其中,劉三在張良的勸說下,第一個來到薛城這里來支持項梁。 項梁也因此投桃報李,借了5000精兵給他,讓他去趕走了雍齒,奪回了豐邑。 這一天,項梁正在薛城的縣衙里面辦公。 突然,守城的蒲將軍派過來一個士兵騎著馬跑過來向他報告說:“有一個臉上烏漆墨黑的大漢,帶了百十來個人,在城門口那里大聲嚷嚷,指名道姓地說要進城來見項將軍您,我們也不知道那人是什么來頭,不敢擅自做主!該如何處理,還請將軍您示下?!?/br> 項梁問:“那人說了他自己的姓名了嗎?” 那個過來報信的士兵回答說:“那個大漢只說他是將軍您的老熟人,別的什么也不肯跟我們說?!?/br> 項梁也不清楚那個人到底是誰,忙帶領一隊親兵,親自策馬到城門口這里來察看。 只見有一伙人,個個衣服破爛,神情狼狽地圍在城門口! 這些人簇擁著中間一位黑臉壯漢,正在大聲地跟守城兵將們爭吵,想讓守門的兵將們放他們進城。 那位壯漢抬頭遠遠地望見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跑過來的項梁將軍,他忙大聲叫道:“項公,別來無恙,您還記得我嗎?” 項梁見了,趕緊滾鞍下馬,大步向前,迎向了那位黑臉壯漢。 只見項梁也不嫌棄那個黑臉大漢邋遢,跟他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他驚喜交加地說道:“兄弟,你什么時候來到這里的?怎么也不派個人先來告知我一聲,我也好派人去接你??!好多年不見,您都還好吧?” 那個壯漢說:“知道你軍務繁忙,我們就自己過來了,沒打攪你吧!” 項梁說:“你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么能說是打攪呢?” 那么這個黑臉壯漢他到底是誰呢? 原來此人姓曹,名咎,是蘄縣的獄掾。 他從小有一個當江湖大俠的夢想,找人學得了一身的好武藝,結識了許多江湖上的朋友。 因他豪爽仗義,雖是官府中人,在江湖上倒也混得開。 數年前,項梁曾經因為一件案子受到朋友的牽連,被關押在櫟陽的大牢中。 在性命攸關的時候,他通過江湖上的朋友求到了曹咎門下! 也虧得曹咎寫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替他解釋說情,才使項梁得以順利脫身。 兩人從此成為患難與共的好兄弟,好朋友。 不料兩年以后,項梁又因為替朋友兩肋插刀,打架失手打死了人。 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他帶著項羽逃亡到吳中。 幸好,當時的會籍郡郡守殷通是個開明人士,感于他父親項燕的忠義,也對他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抓他,變相地保護了他。 從此,他就與自己的好朋友曹咎失去了聯系。 此次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曹咎也投奔在他門下! 可惜的是半年以后,陳勝就敗亡。 曹咎只得帶著這百十來個親近的人東奔西逃,退隱山林。 最近聽說項梁率軍馬在會籍舉事,一下子聚集了十多萬精兵,平定了淮地! 趕緊帶著手下前來投奔,但卻被守城門的兵將擋在了薛城城外! 老朋友相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兩人共話當年的戰斗友誼,暢想美好的未來,籌劃現在的對策。 曹咎問項梁:“項公,你最近有什么行動呢?” “章邯勢頭很猛,我們想集中楚地的各方勢力,跟他決一死戰。 所以最近我發出檄文,想集中各路諸侯,到薛城來會盟。 確實,我們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恩公這個時候過來,實屬雪中送炭!” 項梁念及舊情,便拜曹咎做了軍中司馬,讓他專管糧草輜重,也就是負責軍中的后勤保衛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個工作可十分重要,也是漢初三杰之一的蕭何擔任過的重要工作,所以這也說明項梁對曹咎是多么的信任! 曹咎謝過,從此一直跟隨項梁,在此不再贅述。 像曹咎這樣,帶著人馬過來投奔的英雄豪杰,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項燕的金字招牌還是非常管用,江東軍的也是名聲在外! 江東軍的實力也在一天天在壯大! 再說,劉三攻下豐邑后,就留下蕭何掌管豐邑。 第二天,他也和英布帶領人馬來薛城會盟。 還有好些有實力的起義軍領袖也響應項梁的號召,過來參加會盟! 比如丟掉了陳縣的楚將呂臣、東陽陳嬰、番君吳芮、沛公劉三等。 這些人在前面筆者都有過介紹。 吳縣令鄭昌、江夏宋義、臨江共敖、蕭縣晁角、沭陽左賀、單父呂澤等楚地各處的起義領袖也過來參加此次會盟。 一時之間,薛城這里高朋滿座,楚地的英雄豪杰們歡聚一堂。 這里一下子就成為了楚地的老百姓,甚至整個大秦帝國的老百姓關注的焦點! 項梁烹牛宰羊,把酒言歡,大宴各路諸侯,齊商滅秦大計。 所謂會盟,就必須有盟主。 只有大家都聽從盟主的號令,才能統一行動,發揮大家的實力,與章邯決戰! 會盟開始,項梁作為東道主首先發言說,本來,楚王陳勝首創起義,如果他現在還在的話,我們大家都應該在他的號令下,大家協作,一致抗秦。 但是天妒英才,他竟然被宵小之徒殺害了。 導致我們現在各自為戰,不能形成合力! 這種情況很容易就就被那個強橫無比的秦朝悍將章邯各個擊破,導致大家的心血白費,老百姓們依舊只能在痛苦中煎熬! 為了老百姓的希望和我們這些起義軍的前途,我請大家過來,就是想請大家認真考慮一下,選一個我們大家都信服的盟主出來,讓大家都奉他的號令,同心協力,打敗章邯,推翻暴秦! 陳嬰道:項公乃楚國名將項燕之后,智勇超群。 出山以后,攻必克戰必勝! 各地的英雄豪杰,早就愿意跟隨他,他可以立為王?!?/br> 項梁其實很想當這個老大大事卻假模假樣的再三推卻,那些起義軍的領袖們卻一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他們堅持認為非項梁來當這個各路起義軍的盟主不可。 他們都說出了許多理由! 比如項家軍的強大。 以及至今為止令人佩服的戰績! 他們家族面對強秦毫不畏懼,奮勇殺敵的態度總是讓大家欽佩! 項梁在江湖中為了朋友兩肋插刀,不計生死的講義氣也讓大家感動。 反正就是,大家都認為項梁當這個老大乃是理所應當。 項梁卻發揮十分謙虛的優良品德,再三推辭。 其實,他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掩藏一下自己的野心,讓大家都覺得他師勉為其難地當老大,傳一個順應民意的美名,其實他這一招,后世有許多野心家都學了! 正在雙方僵持的時候,忽廳堂外守門的士兵進來報告說:“門外有一老者,說是居鄛范增,前來拜見項梁將軍?!?/br> 項梁聽了大喜過望,忙起身離座,迎出大門。 那么,你道項梁聽得來者姓名,何以如此歡喜? 原來這范增乃居鄛人氏,今年已過七旬,平常最擅長奇謀妙計,戰陣兵法,人稱智多星,在江湖上非常出名。 他聽到了項梁薛城會盟的消息,也趕過來貢獻智慧! 項梁心說,這個人可是江湖中有名的智慧超群之人, 如果能為我所用,必定能夠助我成事! 便起了招攬之心,前來親自迎接。 只見門外站了一個老者,道骨仙風,器宇不凡,容貌奇特,連忙上前行禮! 他對范增道:“先生乃前輩大賢,智謀超群,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br> 范增還了禮,道:“老朽乃鄉野村夫,本不該與眾位英豪談論天下大事。 但作為楚國子民一員,也希望故楚能重現當年的輝煌。 因此也不自量力,前來旁聽各位英雄的高見。 如果打擾了各位將軍的雅興,還請見諒!” 項梁道:“先生高見,項梁正好洗耳恭聽!?!?/br> 他將范增迎入大廳。 只見陳嬰、呂臣等眾多豪杰,個個盔甲鮮明,分兩邊而坐。 項梁逐一引見,然后扶范增在上首坐定。 敬酒過了,項梁道:“各路豪杰齊聚于此,商議滅秦對策,適才論及立王之事,正當犯難?!?/br> 范增問:“眾人都是何意?” 項梁道:“皆推項某為王?!?/br> 范增接問:“項公你自認為如何?” 項梁道:“項某德薄才淺,不敢貪圖此位!” 范增道:“諸位可否聽一下老朽的淺見?” 項梁道:“正要聽先生的高見?!?/br> 范增便道:“陳勝吳廣起事,雄兵百萬,有席卷天下之勢,卻最后敗亡。何也? 非少智勇,乃其名不正耳! 名不正則言不順! 秦滅六國,楚最無辜。 懷王入秦不返,楚人憐他至今。 陳勝出身楚地,卻無復楚之心。 事一旦成,便徑自稱王,心愿雖逞,終不得長久。 項公身起江東,三楚豪杰蜂擁而隨,爭相趨附,無他,因公世世楚將,有復立楚后之能。 今若是聽眾人之言,擁兵自立,恐亦不能擺脫陳勝的命運。 請項公從民所望,先立楚王,然后總攬天下英雄,率兵西討。 沿途百姓,敢不簞食壺漿來迎? 果能如此,則秦可滅,楚可興也?!?/br> 項梁聽了大喜,起身謝道:“先生高見,令項某茅塞頓開?!?/br> 周圍各路諸侯也都頷首贊同,不愧為智多星,站位就是高! 于是項梁拜范增為護軍,留在身邊做軍師。 派人到民間求訪楚王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