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應對策略
過了幾天,項伯帶著項羽回到了彭城。 項梁得知項羽回來了,也著急見他,了解襄城的情況。 他就自己親自帶了一半兵將回到彭城來見項羽,留了一半人給英布,要他好好守住薛城。 他到了彭城,聽了項羽對他為什么下屠城命令的辯解,項梁也就覺得項羽這次犯的錯誤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就輕描淡寫地責備了項羽一兩句,要他以后不要再濫殺無辜,要善待老百姓。 項羽也就有口無心地答應了他。 項梁在對他進行了這樣一番不痛不癢地處罰以后,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項梁其實根本就不想處罰項羽,他只是礙于鐘離眛和恒楚他們的壓力,沒有辦法才處罰了項羽。 但是他的處罰是高高地舉起,輕輕地落下。 他大張旗鼓地把項羽從襄城前線叫回來,結果教訓了幾句就算完事了。 可是也正因為項梁對項羽的這種行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給予他應有處罰,所以項羽根本就不把這種事情當回事。 以至于在項梁死后,再也沒有人管得住項羽。 他在一生中就一再進行大規模的屠城,導致老百姓心涼似水,都不愿意支持他。 導致他最后徹底失敗,落到一個悲情落寞的結局。 項梁以為自己不處罰他、縱容他是愛惜他、關心他。 殊不知項梁對他這種極端嚴重的行為不嚴加管教的后果是最后誤了他的一生,反而徹底地害了他! 在章邯率領大軍西去以后,項梁就在大廳上與眾將商議。 江東軍今后到底要采取什么樣的應對策略? 項梁告訴大家說,據派出去的探馬回來報告說,章邯率領大軍是朝雍丘去了! 之所以他要去雍丘,是因為魏國國相周市率領了三萬精兵在那里攻打雍丘。 他要去保住自己的后方,以免自己跟秦廷失去了聯系! 現在江東兵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來應付目前的這個狀況? 只見大家議論紛紛,東一嘴西一句,也沒有說出一個什么子丑寅卯來。 這個時候,鐘離眛發話了! 他言辭懇切地說:“這個章邯大軍,可跟我們以前遇到的那些部隊不一樣,以前我們遇到的都只是零散的小股地方部隊。 而章邯率領的大軍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足足有六七十萬人,他兵多將廣,可以說是秦軍的絕對主力。 而且他這些士兵的戰斗力驚人,勇不畏死,我們千萬不能小覷! 現在我們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足十萬,硬碰硬,我們根本就拼不過! 而且我們對他的大軍的情況也沒有足夠的了解!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我覺得應該派細作去了解他這個大軍的軍士由哪些人組成? 為什么他們的士氣這么旺盛,士兵們一打仗就那么興奮,嗷嗷直叫地往前猛撲? 應該了解他的大軍里都有哪些將軍? 這些人用兵的特點是什么? 他們有沒有什么弱點或者死xue? 尤其是對章邯我們應該詳細地加以了解! 甚至,我們也應該對魏國的戰斗力也做一個評估,他們加上我們到底有沒有實力跟章邯決一死戰? 現在我們對于這些情況都是一無所知,兩眼一抹黑,如果就這樣去跟他死磕,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而且,我們可以趁細作出去調查情況的這段時間里,先聚合楚地各路的豪杰,大家的力量合在一處,再跟章邯大軍決戰,這樣我們戰勝的把握也才能大幾分!” 項梁有些疑惑:“楚地的各路豪杰,他們都割據一方,如何聚合得來?” 鐘離昧道:“項公可以共商如何討伐章邯,為楚王陳勝報仇為名寫個檄文,然后差人送往各處義師,我相信他們都會來的,畢竟大家都知道,這個章邯不除,大家永無寧日!” 項梁回答說:“我也覺得光憑我們江東軍的實力,恐怕很難戰勝章邯,才有意想聯合魏軍,對章邯大軍進行前后夾擊。 現在你竟然想到如此妙計,那便按照將軍你的意見去辦理吧?!?/br> 可是,項梁其實對鐘離昧是總有一點防備。 因為他盡管是項羽的結拜兄弟,但是他不管武術,還是才能韜略都比項羽強很多。 他太出類拔萃了,所以項梁對他有戒心! 如果他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還好,如果他有其他的想法,項羽可不是他的對手! 當然,讀者朋友們知道,其實鐘離昧并沒有王圖霸業的想法,他其實向往的是范蠡將軍那樣的生活。 他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以后,自己能退隱江湖,與自己的虞師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項梁于是派出兵士往各地廣發文書,邀請楚地各路英雄豪杰,約在下午十五,到薛縣一聚,共商抗秦大計。 檄文發出去以后,項梁就留下鐘離眜守彭城。 他之所以讓鐘離昧守彭城,也是不想給鐘離昧表現的機會,以免他這個人才智超人,風頭蓋過他們項家叔侄倆。 項梁自引眾將,率領精兵數萬,來到薛縣做好迎接各路英雄豪杰的準備。 上回說到,劉三帶著張良投靠景駒后,景駒叫他與東陽寧君,一塊率軍攻打司馬夷。 他們打敗了秦軍,三日取碭,劉三得到軍卒六千人。 打敗秦軍后,劉三就去率軍攻打背叛自己、占據豐邑的雍齒去了。 劉三在碭縣擴張編后,已有一支一萬五千人的軍隊了,所以很快就攻下了雍齒占據的邑縣。 但是當劉邦決定率人攻打豐縣時,雍齒據險死守,劉三仍然沒有能攻下豐縣。 他只好帶著他的隊伍,占地于下邳城西。 就在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因為景駒讓項梁給火并了。 景駒、秦嘉已被項梁所殺的消息被人告知了劉三。 劉三聽了自然是大發雷霆。 他心想,他奶奶的,竟然把老子的老大都干掉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子闖蕩江湖,混得就是“義氣”二字,自己的老大被人干掉了,作為小弟,我當然要給他們報仇! 他忙要傳令兵去傳令三軍,身穿縞素,埋鍋造飯,等大家吃飽喝足,就拔營起寨,連夜進兵薛城,為老大楚王景駒報仇。 他這么沖動,差點就弄出禍端來。 幸虧在這個時候,睿智的張良就在他身邊,他忙要傳令兵暫且不要去傳令! 他心想,自從項梁舉事以來,多少英雄豪杰投靠了他,他已經隱約有江東義軍共同領袖的意思,是老大中的老大。 他兵多將廣,士兵已經有十多萬人,攻必克戰必勝,氣勢正盛,風頭無兩。 就劉三這個菜鳥帶著這些雜牌兵,連一個小小的豐縣都打了幾次打不下來,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膽,要去打項梁? 勇氣固然可嘉,但是還不得直接就被ko了! 真是不自量力,純粹就是癩蛤蟆跳油鍋——想找死。 他不得不勸說劉三道:“沛公息怒,此舉萬萬不可!項梁軍可是目前楚國實力最強的起義隊伍,你與他實力相差懸殊,正應當避其鋒芒。 他現在又沒有把你當作敵人,你又何必硬把麻煩往自己身上攬,去自取其辱呢?而且你現在雍齒未滅,也不宜樹敵太多?!?/br> 劉三一聽,頓時泄氣,沉默良久。 他其實也知道,項梁連景駒、秦嘉那么有實力的人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就一舉殲滅,自己這點人馬真要跟他干,還不夠他塞牙縫的! 剛才他之所以那么激動,也不過一時出于激憤罷了! 他對傳令兵揮了揮手,要他退下,為景駒報仇的事就此作罷! 問題是他不去找項梁的麻煩,可是項梁卻找上了他! 原來是項梁派出去邀請各地義軍去薛城聚會的信使義軍到了這里,將一紙檄文交給了劉邦。 只見檄文上寫到: 嬴政殘暴,滅六國而行暴天下。 其子胡亥不思改過,反而變本加厲。 導致民不聊生,百姓苦秦久矣! 楚王勝,揭竿于阡陌中,天下英雄云集響應! 可惜章邯此賊,過于兇殘,攻我陳縣,殺我楚王。 梁雖不才,今奉陳王遺詔,希望能與諸位豪杰,生擒章邯此賊,以祭奠楚王英靈。 直搗秦廷,掃清秦朝殘余。 望三楚豪杰,攜手并肩,齊力討惡,消滅暴秦,救民于水火。 檄文到時,望各位豪杰共赴薛城,會商討秦大計。 劉邦看了,不由地被嚇出一聲冷汗! 因為他已經知道,景駒的舊部余樊君和朱雞石已經被項梁滅了! 這個時候,他邀請自己去薛城去,難道是項梁想起了自己也是景駒老大的小弟,要將自己斬草除根? 看來,這薛城是宴無好宴,會無好會??! 可是如果自己托辭不去,那么可不是正好給了項梁一個消滅自己的口實? 到時,項梁該說了,原來,自己一直忌恨項梁滅了景駒,想找機會替他報仇! 到時項梁要討伐自己可不就名正言順了??? 劉三想到這里可是左右為難了。 自己去赴會,非常害怕自己是自投羅網,被項梁甕中捉鱉,到時就是rou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可是,不去,自己又是給臉不要臉,他會號召各路英豪討伐自己,自己到時也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