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時曾經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藥而獵殺過鯊魚。 由于他在獵殺鯊魚時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引發了癲癇病。 在平原渡口渡過黃河時,他的癲癇病發作。 他的頭重重地撞到車內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鑒上,腦部受到撞傷,導致原來就有的結核性腦膜炎復發。 秦始皇要蒙毅將軍代替自己去會籍山上向天地禱告,為自己祈福,希望自己能夠盡快好起來。 秦始皇雖然一下子就病重了,一會兒清醒一會兒昏迷的。但是他并不糊涂,他寫了遺詔,要公子扶蘇主持葬禮,也就是要他繼承自己的皇位。 因為他知道,在自己這些兒子中間,也只有公子扶蘇堪當大用! 可是這個遺詔卻被掌管兵符玉璽事務的中車府令趙高扣押了,并沒有交給送信的人。 因為趙高不愿意公子扶蘇繼位,因為公子扶蘇最信任的人是蒙氏兄弟。 而趙高與蒙毅將軍有隙,公子扶蘇如果當上皇帝,一定不會有他趙高的好果子吃。 而胡亥卻是個草包,如果他當了皇帝,趙高完全可以控制他。 可是盡管趙高不愿意公子扶蘇繼承皇位,但是只要秦始皇沒有死,或者蒙毅將軍在秦始皇死之前已經從會籍山禱告回來了,趙高可就會被發現犯了欺君大罪,要被誅滅九族的。 說句實在話,也就是蒙毅將軍離開這里去會籍山了,要是蒙毅將軍這會兒還在秦始皇身邊的話,趙高也不敢起貳心。他會老老實實地按照秦始皇的意思發遺詔給公子扶蘇。 秦始皇在這么重要的時刻卻將最信任的蒙毅將軍調離自己身邊,他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可是,秦始皇糊涂這么一次,歷史卻從此分叉,完全脫離了秦始皇設計的正常軌道! 趙高知道自古以來,富貴總是險中求。 他覺得自己應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他將服侍秦始皇的人都調開了。 趁只有他一個人在秦始皇身邊的時候,他將秦始皇捂死在了被窩里。 因為秦始皇這時身體特別虛弱,他一直有豺聲(支氣管炎),呼吸本來就不順暢,在被正值盛年的趙高捂在被子里以后,根本就喘不過氣來,剛開始還掙扎了兩下,慢慢地就再也不動,斷氣了。 一代天驕,威猛蓋世,雄絕天下的秦始皇最后竟然死在了一個服侍自己的宦官手中,他真是死不瞑目??! 英雄遲暮,秦始皇這個蓋世英雄竟然死在宵小之徒手下,令強橫一生的他最后畫上了一個悲劇的句號,令他的最后時刻帶著幾分凄涼,幾分陰謀! 趙高在將秦始皇捂死以后,他又將蒙在秦始皇的頭上的被子往下拉,拉到他的下巴往下的位置,把秦始皇的臉露了出來,然后他悄悄地將秦始皇已經死亡的消息通知了丞相李斯和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二人。 由于秦始皇是捂死的,身上也就沒有外傷,別人也就不知道他真正的死因。 公元前210年7月20日,秦始皇在沙丘宮(今河北省廣宗縣)駕崩。 丞相李斯因為秦始皇在都城以外病逝,唯恐各位皇子有什么異動及天下會因此發生什么變故,于是就要所有的知情者保守秘密,沒有向外發布秦始皇已經死亡的消息。 他們將秦始皇的棺材放置在既密閉又能通風的能調節冷暖的辒涼車中,由始皇帝生前最寵信的宦官在車的右邊陪乘。每到一個地方,就按照秦始皇還在時的樣子上呈飯菜、百官也想以前一樣奏報事務,宦官就在辒涼車中接受奏章并批復奏事。只有胡亥、趙高及受寵幸的宦官等五六個人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亡的消息。 一天傍晚,車隊停下住宿。 趙高覺得時機已到,便帶著自己私自扣壓下來的秦始皇的遺詔來見胡亥,他告訴胡亥,秦始皇最后選定的繼承人是公子扶蘇。 趙高勸胡亥取而代之:“而今大權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希望公子早作打算?!?/br> 胡亥早就夢想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只是礙于忠孝仁義的偽善面具而不敢輕舉妄動。 聽到趙高這一番肺腑之言,他心中仍還有些猶豫, 就嘆息道:“父皇病逝的消息還沒有詔示天下,怎么好就去麻煩丞相呢?” 趙高胸有成竹地說:“公子不必再瞻前顧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事沒有丞相的支持不行,臣愿意替公子去與丞相謀劃?!?/br> 胡亥聽了,暗暗高興,立即答應了。 隨即趙高就去會見丞相李斯。 他推心置腹地對李斯說:“皇上賜給公子扶蘇的詔書及符璽,我現在都已經放在公子胡亥那里了。 定誰為太子的事現在只在與您我口中的一句話罷了。 這件事丞相覺得應該怎么辦呢?” 李斯謹慎地回答說:“你怎么能夠說這種亡國的話呀!這個事情不是我們這些為人臣子的人所應當議論的??!” 趙高一句話就擊中李斯的短處:“您在才能、謀略、功勛、人緣以及獲得公子扶蘇的信任等方面,這五點全部拿來與蒙恬將軍相比,你哪一點又比得上他呢?” 李斯黯然回答:“都比不上他?!?/br> 趙高一針見血地說:“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公子扶蘇即位,就必定任用蒙恬為丞相,您最終不能懷揣通侯的印信返歸故鄉的結局就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而公子胡亥仁慈忠厚,是可以擔當皇位繼承人的。希望您慎重地考慮一下,作出定奪!” 李斯聽后為了自己的利益,認為趙高說的有理,便與他共同謀劃,詐稱接受了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 兩人又篡改了秦始皇給扶蘇的詔書,指斥扶蘇多年來不能開辟疆土、創立功業,卻使士卒大量傷亡,并且數次上書,直言誹謗父皇,日日夜夜地抱怨不能獲準解除監軍職務,返歸咸陽當太子。 而將軍蒙恬不糾正扶蘇的過失,并參與和了解扶蘇的圖謀。 因此令他們自殺,將兵權移交給副將王離。 大家知道,這個王離就是胡亥的心腹,靠拍馬屁上位的那位! “為人仁”,“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的公子扶蘇接到他們偽造的詔書,哭泣著進入內室,就打算按照矯詔自殺。 老成持重的蒙恬將軍對他說說:“陛下在外地巡游,并未確立誰是太子。 他派我率領三十萬軍隊鎮守邊陲,令您擔任監軍,這都是天下的重任啊。證明皇上對咱們倆非常信任??! 現在僅僅派一個不知所謂的使者前來傳書,我們就自殺,不是對家國不服責任嗎?又怎么能知道其中不是有詐呢?! 讓我們再奏請證實一下,然后去死也不晚呀?!?/br> 但是這個使者是趙高的人,他多次催促他們自行了斷,以便自己能夠去復命。公子扶蘇于是對蒙恬將軍說:“父親賜兒子死,還哪里需要再請示查實呢!”隨即自己舉劍自刎。 蒙恬將軍不相信秦始皇會要自己自殺,確實秦始皇是多么明白的一個人,不會干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 蒙恬將軍不肯死,說自己要見秦始皇。 那個使者拿他沒有辦法,只好將他交給官吏治罪,囚禁在陽周。 改置李斯的舍人擔任護軍,然后回報李斯、趙高。 胡亥這時聽說扶蘇死了,沒有人會跟自己搶皇位了,便想釋放蒙恬將軍。 畢竟蒙恬將軍一代名將,人才難得,可以替大秦帝國守住邊疆。 可是,趙高知道,如果蒙氏兄弟沒有死,遲早會發現原來是自己搞的鬼,蒙氏兄弟肯定會替公子扶蘇報仇,必定會殺自己而后快,所以他知道,對于胡亥而言,留下蒙氏兄弟為他辦事也許可以,但是對他趙高而言,留下蒙氏兄弟,就是給自己留下一個絞刑架。 恰逢這個時候,近衛軍首領蒙毅將軍代替秦始皇外出祈禱山川神靈求福后返回,趙高即對胡亥說:“先帝想要薦舉賢能確定你為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蒙毅一直規勸他,認為不可如此。他認為公子扶蘇更適合繼承皇位,最后先帝之所以留下那樣的遺詔,跟這個蒙毅天天在先帝面前說你的壞話,將公子扶蘇說得像一朵花似的有關系。你難道就不想講蒙毅殺掉,替自己報仇嗎?而且蒙氏兄弟一向看不起你,肯定不能為你所用!” 胡亥一看,忙命令自己親自掌管的鐵衣衛逮捕了蒙毅將軍,將他囚禁到代郡。 因為蒙毅掌握的近衛軍在蒙毅將軍回來前已被趙高威逼利誘,四分五裂,沒有戰斗力了,蒙毅將軍手中沒有軍隊,只得束手就擒。 皇室車隊于是從井陘抵達九原。 當時正值酷暑,裝載始皇遺體的涼車散發出惡臭,胡亥等便指示隨從官員在車上裝載一石鮑魚,借魚的臭味混淆腐尸的氣味。 秦始皇英雄一世,威震海內外,估計他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最后卻要與臭魚爛蝦為伍,可氣可嘆! 確實是報應不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車隊從直道抵達咸陽后,胡亥才向全國發布治喪的公告,自己繼承了皇位。 當然,秦始皇的報應現在才剛開始,后面還會發生好些令在九泉之下的他齒寒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