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王離告密
上回說到鐘離眛他們在都梁縣客再來酒樓發現貴茹被人綁架到這里。 他們發現這些人之所以綁架貴茹是他們有一個大陰謀。 他們最終的目的是想扳倒扶蘇公子,讓他永遠不得翻身,徹底退出皇位繼承人的爭奪。 這個問題可就十分重要了,他關系到大秦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如果扶蘇公子上臺,老百姓就能安居樂業,而如果胡亥上臺,則老百姓就得繼續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鐘離眛在聽到那個粗魯的漢子威脅要對貴茹動刑以后,他從門縫中發現,那個房間里面一共有三個人在里面。 鐘離眛趕緊向正在遠處暗中觀看他手勢的虞姬和季布做了一個手勢,讓他們趕緊走過來。 鐘離眛輕聲吩咐虞姬和季布兩個人說:“咱們進去以后動作要快,要迅速解決掉那三個人,把貴茹帶出來,千萬不要驚動旁邊屋子里的人,否則咱們被那么多人堵在屋子里出不來可就危險了。 咱們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救人而不是跟人干仗,所以動作要快。 在屋子里那三個人還沒有開口向旁邊屋子的人求救的時候就要將他們打暈。 但是我們今天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傷人,因為這里是縣城,現在已經夠麻煩了, 可千萬別再把官兵招來?!?/br> 虞姬和季布兩人點了點頭,只見鐘離眛一腳把門踹開了,他施展自己的羅漢拳,將其中一個人打暈了,季布也打暈了另外一個人。 可是他們其中一個人由于離貴茹比較近,還沒等鐘離昧打他,他已經將貴茹抓在自己手里,將手中的寶劍架在貴茹脖子上。 不過鐘離眛動如脫兔,疾如流星,早就已經沖到了那個人面前。 他施展了一招空手奪白刃的功夫, 把那人手中的寶劍奪了下來。 轉身一拳打暈了那個人。 虞姬趕緊用手中寶劍將綁住貴茹的繩子割開,扶著貴茹走了出去。 鐘離眛和季布也跟在后面出了屋子。 這時隔壁房間有一個人剛好從那個房間里面走出來正要走到這邊來,他看見鐘離眛他們幾個陌生人從關押貴茹的那個房子里走了出來,忙大聲呼喚同伴。 這時鐘離眛一邊用七星龍淵寶劍戒備那些人,一邊往酒樓外倒退。 他吩咐虞姬和季布說:“虞師妹你護著貴茹,季師弟,你護著孟姜女,咱們大家往后撤?!?/br> 鐘離眛揮舞著七星龍淵寶劍阻擋著那些神秘人。 顯然人家也聽說鐘離眛武功高強, 所以準備對付他的這些人也都是一些武功高強的人士。 鐘離眛以一當十確實相當吃力。 他左支右絀,眼看就要不敵,這時幸虧已經到了酒樓門外。 夏青松帶著丐幫的人走了過來幫他,大家且戰且退,往云山上跑去。 回到云山后鐘離眛一檢查,發現自己這方的人只是幾個丐幫兄弟受了一點輕傷,沒什么大礙,鐘離眛給他們開了些藥,內服外敷,就行了! 由于解救及時,貴茹也只是受了些驚嚇,并沒有受到傷害。 不過貴茹被嚇得夠嗆,一直伏在虞姬懷里哭泣,再也不肯松開虞姬的手,虞姬聽到她哭聲凄厲,也痛苦地用另外一只手抹淚! 鐘離眛覺得自己不能再這么一直等下去了,因為這個事情越來越復雜了。 好像自己也被卷入了公子扶蘇和胡亥的奪嫡之戰。 自己本來想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美男子。 好好地盡孝在父母膝下。 然而,為秦朝暴行所逼,自己只得被父母送給盧生侯生兩位師尊作為獻祭給海神娘娘的童男童女。 好不容易,逃脫了秦始皇的魔爪,在這座云山上過著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生活。 秦始皇卻派陶仁將軍帶兵剿滅云山來了。 自己為了云山上1500名童男童女和兩位師尊的生死,不得已策反了來絞殺自己這些手無寸鐵的小孩子的秦軍,卻因此糊里糊涂地被大秦帝國安上了叛逆的帽子! 其實,自己一直不想做叛逆,只想做一個盛世良民。 可是這個暴秦亂世硬把自己一個規規矩矩的老實人一步一步逼成了一個叛逆! 這次自己為了國家,為了老百姓,不顧自己與秦始皇的殺害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不計個人安危,好心好意地參與了這次北擊匈奴大戰,因為自己信奉孟子所說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 結果自己的好心竟然被人利用。 自己為了百姓安危,九死一生,身體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但是那些爭名奪利的人根本看不見這些。 他們感興趣的只是自己頭頂上那頂“叛逆”的帽子。 他們之所以千方百計要證明自己參加了北擊匈奴大戰,不是為了要給自己論功行賞,不是為了要將自己的事跡宣揚出去,好讓大家知道自己是一個民族英雄,而是要通過這件事證明仁義賢明、累立軍功的扶蘇公子和安邦柱國的蒙恬將軍跟自己這個秦朝的叛逆有勾結,因而好誣陷他們意圖謀反,置他們于死地。 鐘離昧感慨,真是世風日下,人心叵測??! 他要蒙長城寫了一封信,通過丐幫的通信渠道交給了蒙恬將軍。 在信里,蒙長城除了閑話家常之外,也提請父親注一下身邊人。并隱晦地告訴父親有人在想方設法誣陷他們,捏造他們勾結叛逆的證據。 那么這封信為什么鐘離昧自己不寫,而且也不在信中直言在都梁城里發生的事情呢? 鐘離昧這是為了以防意外,如果萬一這封信落到對方手里,也不能夠拿這封信興風作浪,畢竟這只不過是一封普通的家信而已。 蒙恬將軍接到了兒子的信以后,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系,也知道了自己身邊這些高級將領中一定有人跟扶蘇公子的對手胡亥通了消息。 幸虧當初鐘離昧參加戰斗的時候,就沒有發過任何正兒八經的軍令給他,所以這些人可能在戰場偶爾見到過鐘離昧也不知道他具體干什么,在這場戰斗中起了什么作用,所以想綁架天真無邪的貴茹說出真相。 秦軍中真正知道內情的只有公子扶蘇和蒙恬將軍兩人! 經過蒙恬將軍仔細地暗中調查,這個向胡亥告訴了這件事的人竟然是他的副將王離。 那么這個王離又是何許人也? 他的家世又是怎樣的呢? 他為什么膽大包天,敢于與蒙恬將軍和扶蘇公子為敵呢? 其實這個王離的家世聲名顯赫,足可以與蒙恬將軍的家世相媲美。 (本書關于王離的介紹參考了百度百科的資料) 他的祖父王翦,秦代杰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后秦國的又一位名將。 王翦少年時期就喜愛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戰。 其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王離的祖父王翦與他父親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余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 楚國上將軍項燕也是為這個王翦所逼,最后拔劍自殺,發出了那句哀痛萬分的政治宣言。 他的父親王賁,也是秦代名將,與其祖父同為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他父親舉兵擊楚,大敗楚軍。 返擊魏,魏王降,以魏地為郡縣。 后率軍與李信攻取燕國遼東,滅燕,攻代,虜代王嘉,滅趙。 接著率兵南下滅齊。 這個王離就是秦朝名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因功曾受封武城侯。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名號,稱為始皇帝,史稱秦始皇。 秦始皇為了安撫東方百姓,于是東巡到瑯邪(今山東膠南),當時王離與其父王賁在隨行之中,和丞相王綰、卿士李斯等人在海上參與評議秦始皇的功德。 他們父子二人阿諛奉承,將秦始皇捧成千古一帝,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一代雄主,其文成武功彪炳史冊,光照日月。 他們對于始皇帝的暴行和過錯只字不提,他們的這份記錄秦始皇的功績的文書后來陸續在鄒嶧山(在今山東鄒城)、泰山、芝罘山、瑯邪、會稽、碣石(在今河北昌黎)等地留下刻石,以表彰秦始皇的功德。 他們的這種行為就正如當代詩人臧克家《有的人》中寫得一樣的。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br> 秦始皇就是那種把自己的名字刻進石頭里,想不朽的人。 他想萬世流芳,結果遺臭萬年! 秦朝暴虐,對老百姓兇狠,貽害后代多年。 他的焚書坑儒直接導致了后代的文字獄,砍了不知多少讀書人的腦袋! 這個王離的阿諛奉承,討了秦始皇的歡心,因此也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秦始皇派他到上郡這里來,協助蒙恬將軍守長城。 但是他還不滿足,他認為這整個六國都是他王家人打下來的,自己為什么還要居于蒙恬將軍之下? 為什么他就不能在軍隊里一言九鼎,而要聽從蒙恬將軍的吆喝? 他心里極度不滿,很想把蒙恬將軍搞下去,自己上位。 可是,整個北擊匈奴大戰,蒙恬將軍真是打得太漂亮了。 朝野上下對蒙恬將軍贊譽有加,他根本撼動不了蒙恬將軍在軍中的地位。 所以只好搞些陰謀詭計,跟胡亥勾結以達到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