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漂母飯信
有表現好的領頭人,自然也有比較笨點的,譬如韓信。 許是做公子哥做久了,平時家里有人伺候,所以他生活技能學得不太好。 在都梁縣境內帶著一隊小孩都轉悠兩三天了,也沒想出什么好方法來賺錢吃飯。 盡管韓信從小讀了不少兵書,可惜這個時候兵書也不能拿來當飯吃。 看來,知識也不能直接轉化為力量。 他帶的這些小孩都快要餓暈了。 后面跟著暗中保護他們的丐幫兄弟都替他焦急,問韓信需不需幫助?他堅定地回答說:“不需要?!?/br> 開什么玩笑,他堂堂一個“貴族”需要靠討飯的乞丐施舍吃的,說出去,不怕其他組的人笑死。 這天他們湊巧經過一位亭長家門前。 只見他家白幡飄舞,堂屋中間擺放著一幅金絲楠木棺材。 原來這家老人去世了,堂前有孝子賢孫在哭靈,哭得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的。 韓信這組人里面那個年齡最小的小胖墩因為胖,餓得快,早就餓得頭暈眼花的,一直喊餓。 經過亭長家門前時,他想著自己這么小父母就不在身邊,又跟這個呆頭鵝韓信走了這么久的路,粒米未進,又累又餓的,看見別人哭得那么傷心,他心里一酸,也哇地一聲哭開了。 韓信剛要去哄那個嗚咽連聲的小胖墩,突然發現他前后左右的小孩們全哭開了,因為大家兩天都沒吃飯了,又累又餓,心里頭覺得委屈,忍不住都跟著哭了。 這時旁邊走過來一位老管家模樣的人,告訴他們:“孩子們,都跪下來哭吧,哭得越起勁越好,我們管飯吃,讓你們吃個飽?!?/br> 小孩子們一聽有飯吃趕緊都跪下來,哭得更帶勁了,那聲音比那些真正的孝子賢孫響亮多了。 韓信這個人倒是比較硬氣,沒哭也沒跪,一滴眼淚都沒流。他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韓信認為,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貴族,那樣做太丟人。 就像孔乙己覺得自己是讀書人,每天總要穿上又臟又破的長衫,講話總要之乎者也一樣,韓信從內心里也放不下“貴族”的架子。 他自小書讀得多,骨子里有一股子傲勁。 吃飯的時候,那位亭長對韓信很好奇,就問他大家都跪下來哭,為什么他不哭呢? 韓信回答說:“我跪天跪地跪父母,我不跪無關的人?!?/br> 他還說出一些“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食嗟來之食”之類大義凜然的話。 那個亭長看見韓信器宇軒昂,無所畏懼的樣子,覺得他絕非池中之物,長大以后肯定能飛黃騰達 。 他心中暗暗喜歡,覺得自己應該放長線釣大魚,有意等他長大后把閨女許配給他。 他對韓信說:“以后你每天來我家吃飯吧,不需要你干活?!?/br> 炒過股的朋友都知道,就是說這個亭長覺得韓信是個潛力股,值得長期投資。 韓信一聽,高興壞了,有這么一張長期飯票,自己就不要每天東跑西顛地找飯轍了。 于是,每天一日三餐準時準點地去亭長家吃飯,接連一個月,弄得亭長的妻子非常嫌棄他,覺得就沒見過他這樣的人,挺大一個人,整天游手好閑地白吃飯。 這天,亭長的妻子一早把飯煮好,自己一家人還在床上就把飯吃了。 等到開早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沒有給他準備飯菜。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這個亭長的妻子也就是個喜歡做短線的人,不喜歡做價值投資,一看短期內投資韓信光虧本沒有回報,就止損出局了。這種人在股市也是掙不著錢的。 韓信在亭長家等了半天也沒人理他,一怒之下,從他家里跑出來就再也沒回去。 亭長明知道這件事以后,也沒說他妻子幾句,更沒再去找韓信,勸他回去。 從投資的角度講,這個亭長也不是什么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一聽別人說什么,就不再堅持自己的主張,有點風吹兩邊倒的意思。這種人在股市里很常見,盡管這樣的人也能發現好股票,但是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有再好的股票也拿不住,一有點風吹草動,裝甲一洗盤,就趕緊溜了,賺不了大錢。 韓信從亭長家跑出來一后,一口氣跑到都梁河河邊,抱著河邊那顆歪脖子的老柳樹痛哭了一場。 他想我韓“貴族”何曾受過這般的侮辱,對亭長的好感也因此煙消云散。 老柳樹下綠草似茵,如同軟軟的墊子一般??蘩哿说捻n信一會兒就在青草上睡覺了,暖暖的春天里的陽光確實容易讓人睡覺。 可是睡不多久的韓信被肚子里咕嚕咕嚕的聲音給吵醒了。原來吃飯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他還餓著呢。 他趕緊從草地上爬了起來。 從身邊的老柳樹上折了根比較長的柳條,從衣服上扯了根麻線,將麻線的一頭纏在柳枝上,從地里撿了根鐵絲,把一頭磨尖,掰彎了做成魚鉤,把魚鉤栓在麻線的另一端。 然后從河邊的濕泥里抓了只蚯蚓,穿在魚鉤上,一桿簡易的釣魚竿就完成了。 他把魚鉤一甩,慢慢地放進河里,正襟危坐地坐在河岸上。 他一動不動地拿著手里的魚竿開始釣魚。 也許他太緊張了,他老覺得魚竿在動似的,估計是他的手在哆嗦,不一會兒他就把魚竿提起來看一下,沒過多久,他又看一下。 老釣魚的人都知道,釣魚最忌心急,只有坐得住才能釣上魚來。 他這樣老看老看,結果忙乎了老半天,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 這時,在他釣魚河段的下游,有許多中年婦女在漂洗絲絮。 其中一個漂洗婦女跟他開玩笑說:“小伙子,你是在這里釣魚呢,還是在玩水呢?我看你盡瞎耽誤功夫了,這河里這么多魚,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用手抓都能隨便抓上來一條,你真行,楞是一條都沒釣著?!?/br> 韓信嘴硬,說:“我在學渭水垂釣的姜太公,等待賢者自愿上鉤呢!” 西周時期,姜太公用沒有魚餌的直鉤在渭水釣魚,遇到了明主周文王,得到了他的賞識。 后來姜太公因此建功立業,幫助周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了商紂的統治,建立了大周朝。 韓信在這里對這些河邊漂洗絲絮的婦女這么說,是自比姜太公,認為自己只不過是懷才不遇,沒有人給他施展才華的機會而已。 當然韓信自比姜太公也是有一定底氣的,前面說過,他的父親在秦滅楚前是楚國大將,他打小隨父親熟讀了不少兵書,所以他并不是那種胡吹海螺的人,他還是有些真才實學的。 至于他讀的那些兵書能否在戰場上運用,他是不是紙上談兵,因為韓信在這里沒有遇到所謂的明主,遇到的只是一群大字不識一兩個的漂洗大娘,也就沒辦法檢驗他所學的兵法是否管用。 問題是,韓信在這里沒有釣到明主,肚子卻實在是餓得嘰里咕嚕叫了,因為從早上起他就粒米未進呢。 這時另外一個好心的漂洗大娘用一種悲天憫人的神色看著他,對他柔聲說:“小伙子,你餓了吧,等下我兒子給我送飯來,我分你一點吃,好不好?” 韓信一看,那個婦女長得雖然平常人模樣,穿得也是粗布衣裳,但是洗得干凈整潔,頭發也收拾利利落落的。 他心里很高興,忙答應道:“好??!” 一連二十多天,這些人都在這里漂洗絲絮,韓信也每天厚著臉皮到這里來跟大娘分飯吃。 有一天,韓信吃完大娘分給他的飯后對大娘說:“我以后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br> 大娘生氣地說:“你作為一個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你覺得我是希望報答的人嗎?” 韓信聽了非常慚愧。 后來韓信成為楚王后,特地找到當年的漂絮大娘,送給她一千兩黃金作為酬謝,以報答當她年給自己分飯吃的大恩,這就是好心人有好報。 從炒股票的角度講,這就好像那些退休以后的老頭老太太,炒股為解個悶,也不圖賺什么大錢.隨便拿些股票在手里一直攥著,不知道哪天忽然心血來潮打開自己的賬戶才發現自己原來掙了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