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丐幫組織
第三天早晨,鐘離昧又聞雞起舞,一大早就起床去院子里練習鞭法招數。 正當鐘離昧練得聚精會神,毫無防備之際,悄悄地走到他身后的高九爺突然一躍而起,抬腿向他后背踢去。 鐘離昧忽聽背后風聲響起,事出突然,倉促之間,他忙側身避過。下意識地回手便是一鞭,使了一招“倒撒金錢“。 一眼瞥見是高九爺,他急忙收鞭,驚叫一聲:“師父!” 高九爺笑道:“別停,繼續打下去?!卑咽直蹝鄨A,使了一招“仙人圍帶“。 很顯然,高九爺知道鐘離昧剛學會,招式還比較生疏,臨敵經驗幾乎沒有,所以沒有打算拿鞭子與他過招,打算赤手空拳與鐘離昧拆招,讓他增加一點與別人打斗的經驗。 高九爺根本不需要鞭子,他的手臂就是他的鞭子,舞起來照樣虎虎生風,氣勢如虹。 鐘離昧知道師父是想和自己拆招,當即上前一步,伸出師父教的打狗鞭法的招數,與師父纏斗在一起。 只見高九爺身形飄動,東閃西躲,鐘離昧的鞭子還未到,高九爺的身形已經轉開,鐘離昧根本瞧不清楚他的來影去蹤,鞭子始終碰不到他的衣袂。 相反,使出同樣的招數,高九爺的動作卻是迅捷無比,他的手臂無數次碰到鐘離昧身上,只是高九爺不欲傷他,手上未使勁而已,如果這是真打實斗的話,鐘離昧早就受傷了。 高九爺口中細細地指點著鐘離昧,手下卻是招式不斷,和他對拆起來。一見鐘離昧出招有誤,便立即加以糾正。 兩人鞭來手往,把這路打狗鞭法12招翻來覆去地進行拆解。 鐘離昧見高九爺在實戰運用時使出的招式并不拘泥于那12招死招,而是稍加變通,愈出愈奇,頓時歡喜不已,連忙用心記憶。 過招之余,他暗暗地學習師父運用這些招式的訣竅。 過不多時,在與師父的纏斗中他竟然也能使用一二。 頓時,他使出來的招數順暢了許多,不那么呆板生硬了。 高九爺微微點頭,心中暗說,孺子可教也。 拆解良久,高九爺見鐘離昧已經氣喘如牛,知道他已經累了,便停住手,要他坐下來,自己在一旁比劃講解。 講一會兒,又叫他站起來過招。 兩人自清晨直至日上三竿,不停地拆練這路四門八步的打狗鞭法,直至鐘離昧的所有招數都能使得圓潤通暢為止。 最后,鐘離昧也已經能夠做到騰空縱躍,身輕如燕,在空中都能自如轉身。 高九爺告訴鐘離昧,在武術諺語中有“巧打流星,順打鞭”之說,順打鞭是指鞭子的動作必須順勢而出。要求鞭子在運動中以立圓、斜立圓、上斜立圓為運動的方向來增加鞭頭的運動慣性從而加大鞭頭的打擊力度。 順也是指在給鞭子加力時,一定要順著鞭子運動的方向勻速加力,不可在鞭子運動時突然加力,會造成鞭子運動不圓滑。 高九爺還敦敦告誡鐘離昧,武術之道,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 講究快,就是一要求在對敵時,自己必須比敵人出手要快。敵人還未出招,自己要已經出招,敵人剛剛出招,自己已經打擊到敵人的要害。 二要求在使打狗鞭法的招數時動作要快,要達到“鞭舞成垛墻,點水潑不進”的境界。這些都需要鐘離昧勤加練習,才能夠達到。 高九爺又說,招數使出來要有力量,否則使出的招數軟綿綿的,像給敵人撓癢癢似的軟弱無力,就根本不能用于臨陣對敵。 由于時間緊迫,高九爺沒法給鐘離昧專門訓練如何增強力量。所以,要增強手腳的力量需要鐘離昧以后自己多加強練習。 要練到能夠達到鞭鞭帶響,順勢而發的地步。 氣勢上要達到“發鞭如炮鳴,行鞭如飛龍,迴線密如網,聲音如雷鳴,勢驟節嚴緊”。 最后,高九爺還細細地叮囑鐘離昧,你一定要記住是人在使鞭法,而不是鞭法使人,要記住人是活的,鞭法是死的,臨陣對敵,要懂得融會貫通,順其自然。不可死磕一招半式而不能靈活運用。 拘泥不化,不知變通是臨陣對敵的大忌。 學招時要頭腦靈活,使招時更要千變萬化,要根據對方的應對具體地對招式加以靈活自如的應用。 高九爺對鐘離昧欣賞地說,時間這么短,你學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不錯了,遠遠超出了我的預計。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讓你一下子全部融會貫通了,你只要記住要領以后慢慢練習就可以了。 不能太心急,心急乃學武之人的大忌。 心態放平和,平時多琢磨,時間長了,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這一天中午吃飯,跟前兩天一樣,還是鐘離昧跟羅長風、倪大龍一塊吃。 由于他們倆已經對鐘離昧解除了敵意,把鐘離昧當成了自己人,所以他們又給鐘離昧介紹了一些丐幫內部的情況。 丐幫內部的層級劃分如下: 第一級幫主 幫主負責處理全幫重要事務,對幫中大小事務有最終決定權。 第二級 副幫主 副幫主在幫主不在是代替幫主管理丐幫事務,在幫主出意外而沒有指定繼任幫主人選時,繼任幫主。不過不知怎么原因,高九爺任幫主時沒有副幫主。 第三級 四大長老 有記載幫眾功勞以及對丐幫的貢獻,提出獎勵和晉升建議的傳功長老。傳功就是傳揚大家功德的意思。 有記載幫眾違反幫規情況,提出懲罰建議,執行丐幫刑罰的執法長老。這里的法就是指丐幫的幫規。 有安排幫眾日常乞討事宜、管理丐幫日常事務,掌握丐幫財務收支的掌砵長老。這里的砵指乞丐們討飯用的砵盆,也指大家的飯碗。 有負責教授幫眾武藝,執行江湖恩仇、匡扶社會正義等涉及武力事宜的掌鞭長老。這里的鞭指打狗鞭,象征著使用武力。 第四級郡分舵主 由于大秦帝國有36個郡,所以有36個分舵主,每個分舵主有兩名副分舵主輔助自己。他們負責管理各郡的丐幫日常事宜。 第五級縣支舵主 按照秦國每縣建制設置一個支舵的原則,每個支舵設有支舵主一人,副支舵主兩人,負責管理本縣的丐幫事宜。 (此處丐幫組織設置參考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 丐幫幫主持有幫中的特殊傳統信物——幫鞭。 此幫鞭就是祖師爺伍子胥當年鞭尸楚平王300下的那根鞭子,后面的繼任幫主為了實戰的需要在此鞭子上加上了金屬倒鉤。 這根幫鞭也就是高九爺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那根鞭子。 其實,幫主還持有另外一件信物,那就是七星龍淵寶劍,又叫屬鏤之劍,為祖師爺伍子胥祖傳三代的寶劍,伍子胥行軍打仗,沖殺疆場,使用的就是此把寶劍。 此寶劍必須在丐幫處于非常時期時,幫主才會啟用,平時一般都看不到。 傳說,祖師爺還把自己多年指揮行軍打仗的經驗寫成了一本兵書,叫《伍子胥兵法》,這本兵書就更沒有幾個人見過了。 丐幫的頭目們仿照祖師爺的那根鞭子,每個人又做了一根鞭子,只是結頭不同而已。 幫鞭上面的結頭越多,就代表著持有人的級別越高。 幫主的幫鞭也就是祖師爺的那根鞭子上有24個結頭,所以,其他人的鞭子上的結頭數都比24個要少。 長老的是21個結頭,郡分舵舵主的是18個結頭,副分舵主是15個結頭,縣支舵主的是12個結頭,副支舵主是9個結頭。 丐幫掙錢,主要靠“包鞭”。 大戶人家做紅白喜事,都要找丐幫包鞭。 包鞭其實就相當于讓丐幫把整個紅白喜事的勞務給承包了。 白天守門、接客、開鑼、點爆竹、抬花轎、打彩傘,或者抬棺材、扛祭幛、舉挽聯,甚至哭靈,用樂器吹吹打打,夜里打更、護院,這些雜七雜八的活,乞丐們全包了。 丐幫將幫鞭掛在包鞭的主人家門口,連山賊盜匪都不敢來打擾。 畢竟丐幫人多勢眾,一般勢力都不敢招惹。 辦完了事以后,主人家就給乞丐們發錢、米,還有酒席上的殘羹剩飯。 過節,也是乞丐們最忙碌的日子。 正月初二是財神日。這天,乞丐們都要扮作財神,去有錢人家沿街求乞。 端午節,乞丐們就去有錢人家送粽子。 到了中秋,除了去送月餅,乞丐們還要去送“燒鴨子”。 到了盂蘭節,乞丐們就忙著去扮鬼。 到了年關,乞丐們又去扮“王八”。 乞丐們也承擔了城市清潔的工作,負責處理監獄犯人的死尸、無人認領的野尸,也包括死貓死狗。 至于打更巡夜,就更是乞丐們的肥差了。 平時挨家挨戶去賣藝乞討就更不用說,是乞丐們日常的工作了。 (本書有關丐幫的介紹參考了《古代的丐幫,有沒有打狗棒?》,載《成都商報電子版》2014年4月5日。 中午吃完中飯后,鐘離昧一邊捉摸師父的話,一邊自己練習,慢慢地感悟師父的金玉良言。他一直練到天黑,感悟了不少東西。高九爺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并不打攪他。只是看到他招式有誤時,才出聲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