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咸陽坑儒(上)
高九爺又接著說道:“據我們咸陽分舵的人報告,盧生、侯生在帶領你們從咸陽跑出來之前,唯恐其他從各地征召過來的儒生方士們看不清楚秦始皇偽善的真面目,怕這些儒生方士們不知道他兇狠殘暴的本質,為他的一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替他為虎作倀,真心實意地干活,去正兒八經地尋找什么長生不老之藥。所以,他們就鄭重其事地囑咐了比較要好的幾個儒生方士幾句。 他們對這些儒生方士說:'秦始皇的為人,天性殘暴不仁,橫行霸道,自以為是。 他出身諸侯世家,用武力吞并六國,統一了整個天下,一路走來,順風順水,萬事如意,所以內心無比驕縱,有點自命不凡,為所欲為。 他認為自己的才能和功德從古到今就沒有哪一個人能比得上。 他專門重用管理監獄的官吏,管理監獄的官員都受到他的親近和寵幸。他希望借助這些兇狠殘暴的爪牙恐嚇住全天下的有志之士。 雖然也假模假式地設置了個招賢館,招募了70名博士。但招賢館只是一個門面擺設,里面的博士也只不過是一些濫竽充數的人員,秦始皇根本就不聽取他們的意見。 丞相和文武百官都只能接受秦始皇的命令,完全按照他的旨意辦事,根本就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秦始皇喜歡用重刑、殺戮來彰顯自己的威權,恐嚇那些不聽話的官吏,官員們害怕因言獲罪,都想保住自己的官職和性命,所以沒有哪一個人敢精忠報國,直言皇帝的過失。 皇上在別人那里聽不到自己的過失,天天聽到的是一些歌功頌德,阿諛奉承的rou麻話,自然覺得永遠正確,英明無比,因而一天比一天驕橫跋扈。 臣子們一天到晚擔驚受怕,一門心思專事欺騙,阿諛奉承,屈意討好秦始皇。 本來秦法規定,一個方士不能有兩種方術,如果他的方術不靈驗,方士就要被處死。 然而占卜星象云圖以揣測天下吉兇的人多達三百人,都害怕獲罪,每人都學會阿諛奉承,只說秦始皇喜歡聽的話,不敢說出天下事情的真實相。 因為如果說錯話惹秦始皇不高興,后果將非常嚴重,自己腦袋搬家還是小事,全家都得受牽連。所以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指出秦始皇的過錯。 天下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得由他親自決定。 秦始皇甚至用稱來稱各地上奏公文的竹簡的重量,規定每天自己都要批閱一定重量的奏章,如果不完成,他就會不休不眠地一直工作。 他貪戀權勢達到如此喪心病狂的程度,咱們這些善良正直的人不能去助紂為虐,糊里糊涂地替他這樣兇殘成性的人去尋找什么仙丹靈藥。 盧生、侯生他們倆講的這些話在咸陽的孺生方士們中間四處流傳,大家都深以為然,默契地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過不多久,他們的話就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在儒生方士們中間傳開了。 也不知怎么搞地,傳來傳去這些話就傳到秦始皇的耳朵里去了。 秦始皇聽了以后勃然大怒。 他氣急敗壞地說:“我先前從民間查收天下所有不適合在老百姓中間流傳的書籍把它們燒掉。 又征召了大批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飽學之士和擁有各種各樣特殊技藝的方士,就是想用他們開創一個太平盛世,想要用這些方士去煉造仙丹尋找靈藥。 今天我聽人匯報,聽說韓眾這個人已經逃之夭夭了,再也找不著了。 徐市(徐福)等人花費的錢財數以百萬計,也沒有找到什么仙丹靈藥。 只是他們這些人非法牟利,相互告發的消息時不時地傳到我耳朵里來,讓我生氣。 對盧生、侯生,我一直相敬如賓,對他們的賞賜也毫不吝嗇、特別豐厚,想不到他們竟然恩將仇報,口出惡言來恣意誹謗誣陷我,企圖在人們心目中捏造我暴虐無德的恐怖形象。 那些在咸陽城里散布謠言的儒生方士們,我派人去查問過,有人竟然在咸陽城里妖言惑眾,擾亂民心?!?/br> 秦始皇至此已經被氣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后果也就不堪設想,非常嚴重。 他派了好些御史去對這些傳播盧生、侯生留下的囑咐的儒生們一一進行審查。 這些人經過官軍的嚴刑拷打后只剩下了半條命。又在如果不配合就不僅讓他們自己掉腦袋還要他們全家陪葬的威懾恐嚇之下,自然是輾轉告發,一個供出一個,扯出蘿卜帶出泥,相互供出一大批儒生。 秦始皇親自用紅筆在這些被供出來的儒生方士們的名字上面劃上紅叉,命令管理戶籍的官員把他們除名,要如狼似虎的官兵讓這些儒生方士們從地球上消失。 那些兇神惡煞似的官兵在接到沒有人性的秦始皇的命令以后,就去挨家挨戶咚咚咚地把這些儒生方士家的門敲得震天響。 敲開門后,不由分說地就把這些儒生方士們五花大綁地押走了。 如果遇到有人阻撓,輕則一腳把阻攔的人踹翻在地,踢斷好幾根肋骨;重責刀斧加身,立即讓人命喪黃泉。 這些官兵毫不顧及這些儒生方士的家人們如何呼天搶地地苦苦哀求,都是心硬如鐵,不管不顧地就把這些儒生方士們給拉走了。 倉促之間,凄風苦雨,愁云慘霧籠罩在這些有儒生方士被抓走的家庭里。 在一段時間里,咸陽城內到處雞飛狗跳,沒有被抓走的儒生方士也都膽戰心驚,人人自危。 這一次一共抓了463名儒生方士。 官兵們在咸陽城郊挖了一個深約10米,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的大坑,把這些儒生方士們全部推到這個大坑里面。 那些儒生方士們剛開始有一點點驚慌失措,在坑里面嚎哭連天,有人還在里面做垂死掙扎,想從里面爬出來。 可惜他們手腿都給綁上了,又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沒有幾個人能爬出來。 有那么幾個體力稍微好一點的剛爬到坑邊,想從里面出來,立馬就被官兵們用堅硬的戰靴一腳給踹回坑里了。 官兵們在大坑旁邊飛快地鏟土往坑里填。 儒生方士們一看全力反抗也毫無用處,慢慢地就心如死灰,坦然面對了。 他們開始鎮定自若,視死如歸了,一個個大義凜然地高聲背誦起論語來。 剛開始只有一個人在里面小聲地背誦,最后所有人的情緒都被帶動起來,跟著整整齊齊地高聲背誦。 一個個慷慨就義,悲壯而死,被全部活埋在大坑里。 這463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飽學之士活活憋死在那個官兵們挖的大坑里面。 官軍們在坑里填滿黃土以后,還在上面用好幾匹齊頭并進的大戰馬拖著一個有七八百斤重的石砬子來來回回奔馳了兩個多時辰,把上面填的松土都碾壓得嚴嚴實實的,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僥幸地從里面逃出來。 多少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因此失去了養家糊口的父親,多少個年老體衰的老人因此失去了賴以依靠的兒子,多少個翹首以盼的妻子因此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丈夫。 國家因此失去了棟梁,文化因此失去了傳承。 為了粉飾太平,秦始皇招募了這么多方士儒生。 結果一言不合就把他們全部坑殺了。 一夜之間,咸陽城內隨處可見白幡飄揚,紙錢飛舞,哭喊聲嘶聲裂肺,震天動地?!?/br> 說到這里,高九爺捫心自問,自己一生看盡了世態炎涼,雖不至于怨天尤人,但對這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早已經見怪不怪,不會輕易動感情。江湖人士快意恩仇,見慣了生死,對人命本就沒有普通人看得那么重。 但是看到秦始皇如此心硬如鐵的大屠殺,經歷過人世滄桑的高九爺還是禁不住神色黯然,聲音哽咽。 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鐘離昧聽了,更是氣得須眉俱張,雙眼冒火。 他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心里充滿了對殘暴成性的秦始皇的刻骨仇恨,仿佛立馬就要去跟那些喪心病狂的官兵們拼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