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攔車送酒(下)
突然,跟在鐘離昧后面走出酒肆,現在正悄然無聲地站在鐘離昧身后不遠的張公子始料不及地高高地舉起自己的右手,大聲高呼:“讓他喝!” 那個騎在馬上殺氣騰騰的軍官這時才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鐘離昧身上傳移到后面的張公子身上。 看到張公子猝不及防的舉動,在馬上頤指氣使的軍官也不由地目瞪口僵、措手不及,因此也沒有忙著下令讓士兵們對鐘離昧采取行動。 跟在他們后面的韓信也跟著舉右手高喊:“讓他喝!” 周圍所有的人都跟著舉右手高喊:“讓他喝!” 大街上許多穿著衣衫襤褸像乞丐模樣的人也都跟著高舉右手,同聲高喊:“讓他喝!” 不一會兒,街上絕大部分的人都跟著高舉右手同聲高喊:“讓他喝!”“讓他喝!”“讓他喝!”“讓他喝!”······ 甚至有些角落里的士兵們趁著軍官們不注意的時候,也跟著高舉右手,大聲高呼:“讓他喝!”只有為首的軍官用惡狠狠的目光瞪著他們的時候,他們才又尷尬地慢慢把手放下...... 霎時之間,整條街道都沸騰起來了,剛才還停滯不前的人流此刻又劇烈地流動起來,人人都在往囚車的方向移動。 人群越來越擁擠,那群讀書人模樣的人的聲音也由剛才低低的哽咽啜泣變成了此刻慷慨激昂的怒罵。 色厲內荏的官兵們的怒斥聲剎那之間被淹沒在震耳欲聾的圍觀群眾的高聲呼喊中。 一看眾怒難犯,而且死囚在臨行前喝一碗上路酒也是千百年來留下來的傳統,鐘離昧的要求看來似乎也有一絲合理,那個為首的軍官也就外強中干地狠狠地瞪了始作俑者鐘離昧一眼,不耐煩地對他大聲嚷嚷:“你他媽的動作快一點啊,別耽誤了大老爺行刑的時間,否則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說完輕輕地朝擋在鐘離昧前面的士兵們揮了揮手,示意士兵們把路讓開,讓鐘離昧過去。 烏泱泱地擋在鐘離昧面前的秦軍士兵們,怏怏地收起手中的長槍,如同那退潮的洪水一般紛紛向街道兩邊退去。 圍觀的人群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心頭一塊石頭落了地。 鐘離昧氣定神閑地走到囚車前。 他將手高高地舉起,讓酒壺慢慢地傾斜,將壺嘴對準魯伯的嘴唇,魯伯張開大嘴,一仰脖子,酒水頓時化成一條酒線緩緩地流入了老伯的嘴中,順喉而下,注入到他的肚子里。 鐘離昧緩緩地把一整壺酒都全部倒進了魯伯的肚子里。 魯伯微笑著一口氣把酒全部喝完,還頗意猶未盡地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讓干裂多時的嘴唇也得到酒水的滋潤。 然后魯伯向鐘離昧滿含感激地點了點頭,對鐘離昧說:“多謝壯士,老朽今日重枷在身,不方便對壯士行禮,還請壯士原諒老朽則個!” 鐘離昧趕緊神色黯然地對魯伯說:“老伯不必客氣,小子在您面前自慚形穢,無地自容!”他的聲音低沉而嗚咽。 鐘離昧說完話以后,對著囚車里的魯伯恭恭敬敬地長躬到地,深施一禮,良久方起。 然后他用眼角瞥了瞥周圍那些手里緊緊拿著長槍,對他全神戒備的士兵們,霍然轉身,仰天長嘯,聲動四野,天地凄清! 那嘯聲中竟流露出當年燕太子丹送別荊軻時的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和豪情。 那個身穿獵獵白衣的少年的身影此刻從后面看上去竟然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 看著他落寞孤寂的背影,圍觀的人群心頭也不由地一酸,一種凄涼悲壯的感覺一下子直沖腦門。 剛才還十分喧囂的街道瞬間又安靜了下來,安靜地只能聽見那幾匹受驚的馬匹在嘶鳴。 這時只見剛才還橫掛天際的那顆圓圓的大太陽也害羞似的躲進了厚厚的云層里,晴空萬里的天空突然陰云密布,開始刮起了凜冽的西北風,看起來好像是馬上就要下雨了似的。 街道上的景象這時看上去竟然是那么樣的肅然和慘淡。 旁觀的人群都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寒意,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冷戰。 只見鐘離昧昂首挺胸,看也不去看那騎在高頭大馬上趾高氣揚的軍官一眼,健步如飛地徑直走到張公子身邊。 他拉著張公子的手,聲音低沉地說:“張賢弟,我們回去繼續喝酒吧!”那聲音中竟帶點嘶啞,帶點哽咽。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張公子的手入手竟是那樣的柔嫩細滑,他不由地微微一怔。 也來不及去細想,就繼續拉著張公子的手往酒肆里走了過去。 張公子此時竟然有那么一點點的羞澀,臉上微微泛紅,輕輕地掙扎了一下,看也沒掙脫,也就一動不動地由他拉著,跟著他朝酒肆里走去。 在他們身后,那群身著老百姓衣服的深受魯伯悉心教誨大恩的徒子徒孫們此時竟感到有點羞愧難當、無地自容。 他們把自己的怨氣和怒氣全部表現在臉上,一個個額頭青筋突起,滿臉脹得通紅。眼里流露的全是對窮兇極惡的官軍們的深仇大恨。 只見他們恨得咬牙切齒,仿佛就要撲上去咬官兵們的rou、喝官兵們的血似的。。。。。。這不禁讓騎在高頭大馬上飛揚跋扈的為首軍官的心里也開始打鼓,一陣陣的膽寒。 終于,在原地停了許久的囚車在黯然無聲的人群中又緩緩地走動了起來,絡繹不絕、水泄不通的人流又都心情無比沉重地分列到街道兩旁,每個人的臉上都悄無聲息地流淌著兩行苦澀的淚水。 就是押送囚車的官軍隊伍里也有那么幾個良心未泯的年輕士兵,看到這種景象,眼眶也不由地濕潤了一下。好在這個時候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軍官們的注意力全在周圍憤怒的人群上,沒有人有功夫在這個時候去注意他們。他們急急忙忙地用手偷偷地抹了抹眼角,急匆匆地隨著押送囚車的隊伍而去。 在這里為了讓讀者朋友們更好地理解這兩章的情節,筆者要向大家解釋一下上路酒(又叫斷頭酒)在中國古代所包含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古代,人們相信人死后是有靈魂的;也相信在陰間是存在著陰曹地府的;他們還相信人只要不是作惡多端,都會有機會參加輪回轉世的。 人死后的靈魂必須先去陰曹地府報個到,才能夠再轉世為人。 但是人間通往陰間有一條長長的路,它叫黃泉路。 這是一條非常陰森恐怖的路,路上有很多的孤魂野鬼,兇神惡煞,十分可怕。 中間還有很多的關卡,比如鬼門關、忘川河、奈何橋、惡狗嶺、野鬼村等等需要人死后的靈魂膽戰心驚地去一一通過,所以有“鬼門關里走一回,不死也得脫層皮”的說法。 這上路酒就是給犯了死罪的犯人們喝了在走黃泉路時壯膽用的。 喝了上路酒的人就能壯著膽子麻利地通過這條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黃泉路,早日到達陰間去陰曹地府報到,這樣他也就能早一點去轉世投胎,重新做人。 如果沒有喝過上路酒,有些比較膽小的靈魂就有可能被嚇得過不去這條路,因而會半途而廢,不能去陰曹地府報到,也就不能再轉世為人,只能留在人間成為冤魂,為害人間。 讓死囚臨刑前喝一碗上路酒,是傳統的中國人對生命表達敬畏的一種方式。 這種上路酒一般由犯人的親屬給被判了死刑的犯人預備著,本書里面由于魯伯沒有子嗣,他的弟子們也害怕受到牽連,也就沒有人敢給他準備上路酒,所以本書中鐘離昧不顧自身安危地送了他一壺上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