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云山隱居
在都梁縣這個地方有一座雄偉壯麗的高山,一座比都梁山要高很多的高山。 此山終日云霧繚繞,如夢似幻,云霧深處巍峨高聳的山峰的身影時隱時現,當地人稱之為云山。 古代云山曾和衡山、岳麓山、九嶷山一起,并稱為長沙郡四大名山。 有一位偉人曾為云山題詞“楚南勝景”。 清代詩人劉文徽對此山曾作過這樣的描述:“山以云名云即山,云生山頭山埋云,山靜云動云無定,云多山少山難分?!?/br> 又有詩作云:“云雨起乎方寸,樓閣現于彈指?!?/br> 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有詩云此山:“煙染泉邊樹,風送野花香?!?/br> 清初新化人鄧顯鶴游云山后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見腳底白煙一線,蓬蓬出石際,老僧日:‘云起矣’,已而蓊然滿山溝。乃嘆云山之名不虛也?!?/br> 宋代詩人陳與義有詩云:“崒嵂奇峰萬疊橫,山花開后暖風輕。楚天曙色平分處,一帶煙光畫不成?!?/br> 在云山之中,人在山中走,云在腳下飄。 人人踏云而來,個個乘風而去。 每當夕陽西下,霞光萬丈,山中云蒸霞蔚。 人在山頂,猶如天上神仙,獵獵白衣,飄飄欲飛。 這座云山,屬于湘西南的道教名山,為中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它位于現在的縣級市湖南省武岡市(古代都梁縣)城南約5公里處,東西綿延數十里,是面積非常大的一座高山。 毗連著如今武岡、新寧、城步三縣(這三縣以前均屬古代都梁縣轄區)的疆界。 兩位方士盧生、侯生帶著那些能工巧匠和童男童女們來到這里以后,看見此山鐘靈毓秀,仙氣四溢,景色奇麗宛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就選中這里,決定停留在此山中不走了。 《湖南考古略》記載:“盧生、侯生,始皇遣入海求神仙茶,不獲,遁居邵陵云山?!?/br> 當然,筆者認為盧生、侯生之所以選擇停留在云山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里離秦朝的國都咸陽特別遠,秦皇朝的反動統治在這里有點鞭長莫及,而當地人民群眾對秦皇朝的反抗意識和斗爭精神又特別強。 都梁從來都是“魚駭而離,獸犯而殘”(柳宗元:《武岡銘》)的一個險象環生的地方。 這里民風崇武強悍,老百姓對秦皇朝的統治又比較痛恨,我們通過都梁山反擊戰一役也能夠清楚地看出這些情況。 用當時統治者的話說,這里遍地都是刁民。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在這里特別有群眾基礎,人民群眾的革命覺悟和革命意識比較高。 云山山峰眾多,山高林密,便于居住在山里的人隱蔽和逃避追擊。 用現代的軍事術語來說這里的地形地貌特別適合打游擊戰爭,跟兩千多年后一位偉人選擇井岡山作為革命根據地是同一個道理。 此山在他們來之前根本就沒有什么像樣的上山道路,兩位方士為了自己帶來的這些人上下云山方便,便要隨行的能工巧匠帶著童男童女們依著云山本來的地形地貌傍壁依崖地用一些青石鋪就了一條窄窄的山路。 此路蜿蜒陡峭,九曲十回環。 沿此道上云山,一下子就臨深淵,一下子又入云海。 讓人感覺進入了夢境,飄飄欲仙,渾似走在九天之上,天上人間似的。 此路現在已經成為云山十景中的一景,叫做“秦人古道”。 現在看來這條山路對于今天來這里尋幽攬翠的游客們確實非常好,能把云山各處險峻秀麗的景色都飽覽眼底。 當初盧生、侯生這么修建山路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方便游客們更好地觀賞風景,而是為了增加秦朝軍隊進山搜捕他們的難度,增強自己的抵抗能力。 這忽上忽下的窄窄山路不太適合大部隊行軍,而且有許多地方山路的設置甚至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非常的險峻。 山道狹窄之處,兩個人并肩而行都得小心翼翼。 這樣就有利于在山里隱居的他們有充裕的時間來做好應對軍隊進山抓捕他們的準備。 這座云山以“云幻、林豐、水秀、山奇”聞名于世,景區中云海、古樹、流泉、溪澗、瀑布、幽谷、山峰、怪石、古道、奇跡一應俱全。 山里有大大小小71座山峰,宋高宗曾有云山“七十一峰,煙云變化”的御筆題詞。 在這些高大險峻、連綿起伏的山峰中,尤以紫霄、別云、頂秀、芙蓉、香爐、日華、月華等七峰最為著名,巍峨聳立在云天之外。 別云峰下有一塊方園一里多的地方,是一個山塢。 這個山塢四周高,只有中間這一塊凹下去了。 處于云山七十一峰的環繞之下,就好像觀音菩薩的蓮花寶座似的。 所以有詩人稱此山:“云足時時雨,峰頭瓣瓣蓮?!?/br> 山塢四周是一大片原始次生林。 山塢里面古樹眾多,綠葉成蔭。 杏花如雨,隨風飄灑。 綠草幽幽,郁郁芊芊。 泉水叮咚,鳥語花香。 算得上是“滿塢春色關不住,數枝紅杏出塢來”。 滿山的靈氣盡聚于此。 因而這里也被后世人們稱為云山十景之一,叫做“杏塢藏春”。 明末清初詩人潘應斗,對此有詩云:“避世寧惟碎物華,亦須斟酌惜煙霞。桃花易賺魚舟入,故向云中種杏花?!?/br> 他們走到這個山塢以后,就在這里建了許多茅草棚棚,供大家暫時居住在此。 計劃經過一段時間大家對這里比較適應以后,會要隨行的能工巧匠們帶著這些童男童女們用山里的木頭在此地修建一個萬壽宮,供兩位方士煉丹制藥,也供他們居住。 宮前還要用青石砌一個廣場,供弟子們練功集會使用。 他們還計劃在紫霄、別云、頂秀、芙蓉、香爐、日華、月華等七峰各處再分別用木頭、竹子建立一些精美的房舍,供隨行的能工巧匠們和童男童女們居住休息。 云山資源豐富,全山都是寶。 山頂生長著野生的香甜可口,能消災祛病的云山云霧茶。 山中小溪里有狀如小孩,叫如嬰啼的娃娃魚(國家保護動物,現在已禁止捕撈,筆者注)。 山林中有錦雞、麋、麝、猛豹等野生動物(國家保護動物,現在已禁止捕獵,筆者注)。 山上土地里生長著杜仲、銀杏、南方紅豆杉、雪膽、三尖杉、絞股藍、天麻、鐵皮石斛、竹節人參、雞爪黃連、猴頭菌、黨參、七葉一枝花、雪峰蟲草、魚腥草等名貴中藥材。 在這里暫時安頓下來以后,盧生、侯生就跟這些童男童女們以師徒相稱,每天帶著大家在山上采藥、種茶、煉丹、打漁、打獵、砍柴,跟都梁縣里的老百姓進行著一些簡單的商品交換。 靠著盧生、侯生兩人井井有條的計劃安排和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辛勤勞動,他們在這里過著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一樣平靜安詳的幸福生活。 童男童女們大家在一起也是熱熱鬧鬧、快快樂樂的,每天在一起其樂融融,笑聲不斷。 他們在這里躲進深山成一統,全然沒有外部世界的紛紛擾擾。 沒有人來剝削壓迫他們,也不用向任何人繳納什么苛捐雜稅,每天悠然自得地在山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然不像外部世界的老百姓那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秦始皇的倒行逆施壓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