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吳三桂后悔了
(1010)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當張準心情愉快的坐船回去釜山港,準備發起對日攻略的的時候,有一個人,正在痛苦的煎熬。這個人,就是吳三桂。說起來,吳三桂也是張準的老熟人了,但是,在大量的朝廷官員投靠虎賁軍以后,吳三桂還繼續為朝廷效力。 虎賁軍圍攻京師的時候,吳三桂的部隊,一直都駐扎在天津衛,和駐扎在大沽口的虎賁軍對峙。期間,吳三桂和虎賁軍也有一些往來。但是,自始至終,吳三桂都沒有流露出要投靠虎賁軍的欲望。而張準,似乎也沒有招攬吳三桂的意思。 高起潛被逮捕下獄的時候,吳三桂的部隊,也被調到了大同府,直接處在了王坤、史可法等人的領導之下。在這里,他和虎賁軍的聯系,都被切斷了。隨后,吳三桂跟隨朝廷一路南下。目前,吳三桂駐扎的軍隊,乃是在陜西的鳳翔府。 這個地方,也算是戰略要地。東面是朝廷重兵云集的西安府,崇禎皇帝就在那里。北面是陜西起義軍控制的慶陽府、平涼府、固原州等地。西面,則是荒蕪的陜西行都司。南面,乃是入蜀的棧道。 什么是死地? 這就是死地! 吳三桂的部隊,駐扎在這里,和虎賁軍的關系,都被完全切斷了。甚至,連虎賁軍的消息,都不能及時的知道。朝廷擔心虎賁軍攻擊潼關,在潼關布設了大量的部隊,還禁止潼關往來任何的行人商旅?;旧?,關里關外的聯系,都被全部切斷。 這對于吳三桂來說,當然不是什么好事。沒有了高起潛這座靠山,吳三桂的內心,總是不踏實的。他想繼續和虎賁軍保持一定的聯系,萬一出現情況,也好有一個退路??墒?,他被困在了鳳翔府,這一切,似乎都是徒勞??! “知道的……” 在沒有人的時候,吳三桂常常喃喃自語。 早知道,當初在高起潛下獄的時候,他就應該果斷的投靠虎賁軍的。從天津衛投靠到虎賁軍那邊,真的是太容易了。天津衛到大沽口的路程,只要半天的時間。順手還可以獻給虎賁軍一座天津衛城,增加一點點的功勞。 以自己和虎賁軍的關系,在虎賁軍那邊,應該可以撈個不錯的職位。說不定,張準隨便張口,就可以讓他繼續帶著自己的部隊,以虎賁軍的名義,繼續駐扎在天津衛。只可惜,在最后的關頭,吳三桂猶豫了。他沒有抓住這個最好的機會。 當接到朝廷調令移防大同府的時候,吳三桂也沒有下定最后的決心。其實,他的心腹幕僚,當時已經委婉的提醒過他,說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墒?,在思考了一個晚上以后,吳三桂最終還是率軍去了大同府。 他猶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總是有種不好的直覺,覺得在張準和他相處的背后,總是有一點點奇怪的眼光。什么樣的眼光呢?感覺好像是嘲諷,又好像是琢磨,又好像是鄙視,不一而足。這樣的感覺,讓吳三桂感覺到很不舒服。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吳三桂也不知道。他細細的分析,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無法解釋,為什么張準會用這樣的眼光看他。按理說,他和張準之間,應該沒有任何的私人恩怨??!可是,事實上,吳三桂就是感覺到了這樣的怪怪的眼神。 在戰場上,吳三桂是殺戮果斷的??墒?,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吳三桂卻是很謹慎的。他的確有投靠虎賁軍的心思,卻沒有到非投靠不可的地步。因為,高起潛的逮捕下獄,并沒有殃及到他。相反的,他帶領的部隊,甚至還增加了一點。 吳三桂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朝廷是在拉攏他。在給他增加部隊的同時,還慷慨的給了他一個右軍都督府都督的頭銜。這樣的頭銜,即使是他的父親都沒有的。說實話,這個頭銜,的確讓吳三桂高興了好幾天,對朝廷的忠心,似乎又強烈了一點。 在祖大壽帶著大量的遼東騎兵投靠了韃子以后,名震一時的遼東騎兵,就只有吳三桂這四千人,是完全掌握在朝廷手里的。朝廷投鼠忌器,的確不敢對吳三桂有太大的刺激,否則,這最后的四千騎兵,恐怕也要灰飛煙滅了。因此,無論是新首輔楊嗣昌,還是兵部尚書陳新甲,都覺得有必要,將吳三桂拉攏住。 事實上,吳三桂一直覺得,朝廷對他的印象都不錯。他的升遷之路,向來都是順風順水的。當初他率軍救出父親吳襄,朝廷還一度以此為佳話,傳孝九邊。他吳三桂的名字,從此被更多的人熟悉。撇開張準不論,他吳三桂,乃是朝廷軍隊中,最年輕的總兵官。 就是因為一直覺得朝廷對自己也不錯,吳三桂才始終無法狠下心來,投靠到虎賁軍那邊去。如果沒有張準那種怪怪的眼光,或許吳三桂會主動一點??墒?,一想到張準那怪怪的眼光,吳三桂就忍不住猶豫。他潛意識里感覺,好像張準對于他的投靠,也不是十分的期待。甚至,可能還有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 只要想到張準的怪怪的眼光,吳三桂投靠虎賁軍的念頭,就很快消散。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忘記了這個念頭。一直撤退到了西安府以后,這個念頭,才慢慢的強烈起來。沒別的,主要是現狀有點不太好。如果他不能另覓出路的話,只怕是要為朝廷殉葬了。 朝廷帶著大量的人馬,撤退到了關中,導致這里人口劇增,物價飛漲。西安府的情況,正在慢慢的向京師轉變。甚至,有可能變得比京師更加的糟糕一點。在京師,好歹只要你有錢,還能買到充饑的食物,但是在西安府,恐怕有錢也有點難度。 陜西關中除了西安府周圍的一塊,其他地方,都被戰亂反復的蹂躪過了,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糧食出產。關中所有的糧食,都要從其他地方運送過來。在某些時候,甚至連最基本的飲水都不能保證。 在京師的時候,是物價飛漲,到了關中以后,物價還是飛漲,不要說一般的官員,就是上層的高官,都有點支撐不住了。很多逃到這里的官員,都已經絕望了,紛紛自謀出路。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有不好的消息傳來,說已經開始有人吃人rou了。 物資短缺,物價飛漲,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自然讓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大家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填報自己的肚子。軍隊也是如此。盡管朝努力的保證軍隊的供應,卻也是三天兩頭的短缺。所有的朝廷軍隊,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沿。 “部隊的情況怎么樣?” 某天,吳三桂心事重重的問自己的軍需官。 “沒有糧食?!?/br> “沒有草料?!?/br> “沒有被褥?!?/br> …… 軍需官張口就來。 什么都缺,什么都沒有,這就是吳三桂的現狀。 他帶領的可是五千騎兵。騎兵的消耗,要比一般的步兵多得多。騎兵有戰馬,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關中各地,都已經被蹂躪得不成樣子,又長期干旱,不要說黃豆、苜蓿之類做成的草料,就是最基本的青草,都無法保證。放眼看過去,原野都是光禿禿的,一陣風刮來,就是漫天的灰塵,哪有什么青草? 士兵的口糧也無法保證。關中這個鬼地方,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食物。哪怕是拿著銀子,都買不到糧食。不過,對于這一點,吳三桂的部隊,倒是很淡定。因為,他們是騎兵,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估計殺馬充饑也能抵擋一時。 口糧的問題,還有最后一條退路。被褥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了。你總不能將馬皮當成被褥吧?現在已經是九月,距離入冬,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在入冬之前,沒有過冬的被褥發下來,估計部隊要嘩變了。又餓又冷的感覺,誰愿意承受? 吳三桂估計,在短時間內,朝廷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焦頭爛額的朝廷,能夠弄到維持士兵生命需要的口糧,已經是非常的不容易了。還想他們解決被服的問題,那是癡心妄想。 這一切一切,都讓吳三桂十分的后悔,早知道,就應該投靠虎賁軍的?,F在的虎賁軍,可是聲勢浩大,兵強馬壯,控制的地盤已經超過了半個中國。白癡都知道,以后的天下,是虎賁軍的了。繼續跟著朝廷,簡直是找死??! 問題是,吳三桂現在想要投靠虎賁軍的話,只能是單身投靠了。這五千的騎兵,想要從鳳翔府帶到洛陽,只怕是不可能了??墒?,單獨投靠的話,在張準那里,只怕不會很受重視的。你不給張準帶去一點好處,張準憑什么接收你?憑什么給你高官厚祿?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好像盧象升那樣的人,朝廷中根本沒有幾個。 “都是命??!” 吳三桂只能是這樣無奈的感慨。 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可能的想辦法,給部隊弄到足夠的物資了,安全的渡過這個冬天,然后另外尋找機會。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吳三桂相信,自己還是有帶著部隊投靠虎賁軍的可能的。 朝廷逗留在西安府,最大的物資供應來源,就是蜀中。糧食、被服、裝備什么的,都全部是依靠蜀中運輸過來的。只是,從蜀中轉運物資,的確有些難度。蜀道難,難過上青天,這樣的話,就算是一般的老百姓都知道。蜀道行人都已經是十分的艱難,更不要說大量的運輸物資了。木牛流馬之類的,永遠都是傳說。 蜀王等人一致催促崇禎皇帝盡快的入川,以減輕糧食運輸的壓力,同事增強蜀中的防衛力量。先期到達蜀中的周皇后、田貴妃、袁貴妃等人,也勸說崇禎早點入川??墒浅绲澔实?,還是猶豫不決。之前,他甚至一度暗示,要向涼州衛出發,后來,受到大臣們的勸阻,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對于目前的朝廷來說,蜀中,的確是一塊死地??!根據情報,眼下,虎賁軍的前鋒,已經到了福建。部分的兵力,已經到了江西?;①S軍海軍的蒼山船,已經上溯到三峽一帶。部分的虎賁軍,甚至開入了洞庭湖周邊地區。 在北面,虎賁軍也開始在南陽地區聚集,準備攻擊襄陽。一旦虎賁軍拿下襄陽,整個江南,就沒有朝廷什么事了。沒有了東南半壁,單獨依靠蜀中,如何支撐?更何況,虎賁軍肯定會繼續向云貴地區進軍的。一旦虎賁軍占領了云南,蜀中就被完全包圍起來了。 崇禎最害怕的事,就是自己會成為亡國之君。因此,這件事,他一直都在猶豫。隱約間,崇禎還有點自暴自棄的心理。既然去了蜀中也是亡國之君,在關中也是亡國之君,那在蜀中,在關中,有什么區別嗎?沒有!既然沒有,何必東逃西竄的? 都說崇禎愛面子,這的確是大實話。從京師撤退出來,崇禎已經是老大的不情愿。丟了紫禁城,他不知道以后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到了西安府以后,他又開始后悔了。既然都是要死的,那早死在紫禁城里面還好??! “將軍,兵部的命令下來了?!?/br> 吳三桂正在躊躇的時候,心腹幕僚到來了。 他雙手遞給吳三桂一份來自兵部的最新的命令。 “向涼州衛進發?” 吳三桂皺皺眉頭,有點不悅的說道。 涼州衛是陜西行都司的管轄范圍。所謂的陜西行都司,其實就是陜西代管的區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次一級的省。整個陜西行都司,地廣人稀,生活在這里的,都是從各地遷徙而來的軍戶。和陜西一樣,涼州衛這邊,同樣是戰亂頻仍,起義軍出沒。甚至,還有大量的游牧民族時不時的犯邊,燒殺搶掠。 朝廷讓自己帶兵去涼州衛?到底是什么目的?難道說,朝廷決心向西轉移了?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一路向西,地形地貌都越來越惡劣,行軍作戰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糧食也會成為大問題。吳三桂寧愿入蜀,都不愿意去涼州衛。 “看來,是時候下定決心了?!?/br> 吳三桂默默的自言自語。 …… 陜西,西安府,秦王宮。 崇禎皇帝的行宮,就在秦王宮。 楊嗣昌、陳新甲、傅宗龍等人,此時此刻正在秦王宮的偏殿,焦急的等待著什么人。片刻之后,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急匆匆的到來。他的臉上有些晦暗,簡單的點點頭,就算是行禮了。 “消息確定了嗎,?” 楊嗣昌有點緊張有點期待的問道。 “已經確認了……孫傳庭的確是叛逃了?!?/br> 吳孟明點點頭,苦澀的說道。 “該來的還是要來??!” 陳新甲冷聲說道。 “唉!” “唉!” 楊嗣昌和傅宗龍,則是默默的嘆息一聲,沒有說什么。 孫傳庭的叛逃,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情況下,似乎也是可以預見的。既然虎賁軍方面有意拉攏他,他當然要積極的回應了。幸好,孫傳庭沒有帶走自己的部隊。要不然,朝廷的處境,會更加的艱難。 “洪承疇……” 陳新甲又冷冷的說道。 他的意思是,孫傳庭叛逃,作為恩師的洪承疇,不可能一點風聲都不知道。那么,現在有必要,對洪承疇采取措施,以防止更加惡劣的情況發生。 “不可!” 楊嗣昌斷然說道。 “慎重?!?/br> 傅宗龍也開口說道。 兩人的意思,都是萬萬不可刺激洪承疇。洪承疇掌握著潼關的防務,要是將他也逼反了,駐扎在洛陽的虎賁軍玄武軍團,馬上就會破關而入,將他們這伙人,都全部收拾了。 “好吧!到此為止吧!” 陳新甲大概也感覺到了事態嚴重,沒有反對。 “皇上那里……” 楊嗣昌皺皺眉頭,意味深長的說道。 傅宗龍緩緩的說道:“還沒有送去吧!” 吳孟明搖搖頭,深沉的說道:“還沒有?!?/br> 楊嗣昌想了想,緩緩的說道:“那就暫時不要送了,皇上龍體要緊。等皇上的身體好點了,再找個合適的機會,上個條陳,說明此事?!?/br> 吳孟明乖巧的點點頭,謹慎的說道:“好的?!?/br> 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神經非常的脆弱,根本經不起再次刺激了。楊嗣昌說是暫時,其實,暫時到什么時候,誰也不知道。估計,這個暫時要變成永久了。 “這里還有一份情報……” 沉吟片刻以后,吳孟明又低聲的說道。 他從懷里掏出三分同樣的情報,分別遞給三位大佬。情報十分的詳細,主要是張準成婚,張嫣親自主持婚禮。張準成婚,本來沒有什么特別。問題是,張嫣的態度。從張嫣目前的態度來看,只怕是不準備回來朝廷這邊了。換言之,就是連她,都要投靠虎賁軍了。 陳新甲惱怒的說道:“懿安皇后怎么可以這樣?她……” 其他人,卻是沉吟不語。 懿安皇后為什么這樣? 懿安皇后為什么不能這樣? 朝廷走到目前這般境地,要說張嫣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既然連張嫣都對朝廷失望了,連皇帝的親嫂子,都投靠虎賁軍了。只怕……朝廷,真的是無以為繼了。 【昨晚熬夜了,好累,今天只有1章,不好意思??!明天盡量補上……】(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