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章 只能靠猜
作為行營議事堂的驛館正廳中趙昺與一班隨扈臣僚皆聚集在沙盤邊,上邊以紅藍旗幟標明了雙方態勢。但當下撲朔迷離的戰事讓大家都摸不著頭腦,捋不清脈絡,自然也不敢擅自調動兵力。 “陛下,田將軍自良鄉前線傳回消息,蒙元自宛平大營不斷增兵,并有游騎在盧溝河下游游弋,似在尋找渡口渡河,其判斷是欲向我良鄉大營后方迂回,試圖奪取良鄉打破我軍封鎖,請求調動兵力阻擊!”徐無難匆匆進來稟告道。 “陛下,蒙元不斷向良鄉增兵,又分遣重兵攻擊通州和檀州,這幾乎已經是傾其所有兵力,難道他們要不惜代價與我軍決戰?”陸秀夫也是不解地道。 “當前大都四周只有居庸關方向沒有戰斗爆發,吾以為敵在通州和檀州方向的異動皆是佯攻,意在牽制通州和檀州兩個大營的兵力。而只有良鄉是真打,其意在打通向西北方向的通路,如此敵既能出塞北逃,也可迂回到懷來大營側后,與屯駐在居庸關的守軍前后夾擊聚殲倪亮部,徹底消除側后的威脅,也可溝通與草原間的聯系?!苯G以手指點著沙盤言道。 “嗯,江相言之有理!”江鉦點頭道,“我軍懷來大營與檀州大營看似相距不過百余里,但是其間有山河阻礙,又有敵軍占據的南口天險,難以相互增援。而通州大營相距更遠,又不敢擅動。如此倪亮部就陷入孤立無援之地,陷入敵夾攻之下!” “下官以為敵攻擊良鄉大營和通州大營意在迫使兩軍后退,擴大防御縱深,減輕對大都的威脅。而兩處大營一旦被攻破,便能直接威脅涿州行營,圣駕則被迫南撤,薊州也暴露于其攻擊之下,威脅到海運碼頭,切斷我軍糧道,如此大都之圍頓解!”徐無難提出異議道。 “檀州方向可有新的戰報傳回?”眾人各有見解,又各自有各的理由,但暫時皆無法據此做出定論,趙昺又問道。 趙昺知道蒙元在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全面出擊,這有悖用兵之道,其中定有陰謀,是聲東擊西,還是圍魏救趙,調虎離山,或者干脆就是金蟬脫殼之計??墒且援斍暗那閳髞砜?,他一時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而現在若是倉促之間做出決定,很可能就中了敵人之計。若是靜觀其變,一旦被敵軍突破一處,皆有可能造成滿盤皆輸。 “陛下,檀州方面自清晨傳回遭到襲擊的消息后,再無新的戰報傳回,戰況暫時不明!”徐無難回稟道。 “諸位考慮一下,蒙元的主攻方向會不會是檀州?”趙昺用手指點著沙盤問眾人,而后又解釋道,“當前只有懷來北口方向沒有戰事發生,是不是可以有此設想,敵軍將駐守居庸關的大軍秘密調往檀州,只有奪取這里才能夠消除來自后方的威脅!” “嗯,陛下之言甚有可能!”陸秀夫沉吟片刻道,“通州已經為我軍占據,切斷了通往檀州的大路。敵若想對檀州方向用兵,只有從城中或是昌平調動兵力,走石槽至得柔舊地。但自城中調動大軍難以瞞住我朝派出的探子,只有自屯駐居庸關的大軍中抽調兵力!” “不錯,我朝遠征軍奪取檀州,向南可直逼大都城,向西可抵南口。而南口一失,居庸天險則名存實亡,只有擊潰檀州我軍,其才能消除威脅?!苯`言道,“再則我朝遠征軍雖能征慣戰,但兵力只有不足兩萬,且要分兵留守永平路及防御北方來敵,可戰之兵只有萬余。而其主要對外征戰,作戰依托水軍提供火力支援,本部缺乏重炮,支援火力較弱。在蒙元看來就是支可以拿捏的弱旅?!?/br> “蒙元偽帝是不是要逃?”在旁的鄧光薦因為不擅軍事,因而這種會議他向來是多聽少說,今天起初也是如此,聽著眾人的爭論,他突然插言道。 “要逃?!鄧相可是想到了什么?”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猜想的基礎之上,他們一直搞不清蒙元為何會驟然發起反擊,其目的何在?,F下鄧光薦的話可以說又是一種猜測,趙昺扭臉問道。 “陛下,檀州向來有‘幽州鎖鑰’之名,向東北可達遼東,向北可出古北口,前往上都。當下大都已成圍城,偽帝亦是甕中之鱉,留于城中便是坐以待斃,而只要突圍到草原便是虎入山林、蛟龍歸海,可以憑借漠南、漠北及陜甘和遼東廣大地域與我朝周旋。而此戰的目的就是打通這條生路!”鄧光薦言道。 “鄧相所言正可驗證蒙元此戰的目的,也標定了攻擊方向!”江璆頷首道。 “即如此,當下最要緊的便是迅速察明檀州戰況,以便做出部署!”趙昺見大家已經基本達成共識,確認敵軍主攻方向。但是最困難是當下通訊完全靠傳令兵的腿,座下的馬來實現,無法做到即時通訊,而情況不明便難以重新調配兵力。 當然這并非是趙昺的優柔寡斷和過于謹慎,而是現實情況所迫,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首先古代的檀州并非僅指現代的密云區,而是統轄著京北大片區域,且歷代皆有變更,地名也是多次改動。檀州在隋開皇年間分幽州之地設置,治所在燕樂;唐武德元年復改為檀州,移治密云,屬北平郡;天寶元年,改為密云郡。乾元元年,又改為檀州,領密云、燕樂。 五代后唐,省燕樂縣。后晉天福,割與契丹,隸屬南京道析津府,管轄密云、行唐。金天會年,廢行唐縣,并省檀州入密云縣,隸中都路順州。成吉思汗占領金上都,復置檀州,管轄密云。后又做調整,并入周邊諸地。 而現代的懷柔縣在戰國時期,卻屬燕國設置的漁陽郡,與我們熟知的‘漁陽更鼓’在薊州差了幾百里,而其中地名也是幾經改動,西漢時,此地在經濟、軍事、民族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朝廷在漁陽設鐵官,冶鑄農器、兵刃和制造五銖錢,還不斷在漁陽一帶與少數民族交戰,并曾派重兵屯戍。 王莽始建國元年,漁陽郡改通路郡,漁陽縣改為得漁縣。東漢時,光武帝平定了北方各派軍事勢力,建立了東漢王朝。通路郡復稱漁陽郡,得漁縣復稱漁陽縣。魏以后,漁陽郡的戰略位置逐漸衰落。西晉,正式廢除漁陽建制,懷柔屬于燕國范圍。 十六國時,雖然恢復了漁陽郡名稱,但先后遷至武清、三河。隋、唐,遷至今天津薊縣,位于懷柔的漁陽不復存在。而在隋、唐至入元,懷柔始終沒有形成獨立的建制。而檀州卻統管從古北口到大都東北大片區域,比之現下僅只密云一地要大的多。 古今地名和行政規劃的變動,讓來自現代的趙昺常有錯亂之感,而那些文臣又喜歡吊書袋子,常常引用古地名和郡望,更使他常常鬧笑話。而他喜歡讀古今游擊也是不得不常做備注,省得出丑。更避免在軍事上犯錯,畢竟搞錯了,可能就會導致古今同一地名卻差之千里的大錯。 而鄧光薦所言也不錯,檀州當下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東、北、西三面群山環繞、峰巒起伏,中部低緩,西南開口的簸箕形,層次鮮明的分為深山、淺山、平原三類不同地區,所轄的古北口即為通往東北塞外的鎖鑰之地。 檀州拱辰門本為遼南京北壁東門,為南京前往檀州必經之門,商人由塞外販貨至南京城,拱辰門內外即是檀州商人主要活動之地,商業貿易之繁盛,已成為京城穩固的商貿基地。正因為如此久之檀州便轉化為南京城內地名。 蒙元建大都城后,每年要前往上都避暑,從而大修輦道,而西輦道則自檀州古北口入京。所以沿途設置了大量的站、所,并在險要之地遣兵駐守,從而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北口被大宋御前護軍堵死,古北口就成了鐵穆耳難逃的唯一通路。 “陛下,臣以為遠征軍勢單力薄,又消息斷絕,在察明軍情的情況下應速派援軍,以免被敵攻破防線!”江鉦這時建議道。 “話雖如此,可距檀州最近的是通州大營,而他們也是連連告急,自顧不暇,從何處抽調兵力?”江璆皺皺眉道。他作為分管軍事的副相,清楚現下由于戰線拉長,各個集團兵力皆是捉襟見肘,但行營仍將配屬各個作戰集團的騎軍收歸作為戰役預備隊,也是現在能夠派出機動兵力??墒撬麚脑趹饹r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調動預備隊,時機并不成熟。 “調騎二師先行出發增援,令韓振保留的預備隊做好出發準備,一旦預判相符即刻出發前往檀州,貽誤戰機拿其是問!”趙昺下令后,又笑笑言道,“其用兵向來謹慎,不會不留下后手,只有逼他一下才會將家底亮出來!”